资源描述
潮州城市通
潮汕文化流行台湾
文章来源——潮州城市通
历代潮汕人移民台湾的多不胜数,把各种潮汕文化带至台湾,代代相传,流传至今。潮剧、潮乐、海山街、饶平村、潮州镇、南澳乡、揭阳庄……这些饱含潮汕文化的元素,从历史到地理到人文,处处都闪烁着中华传统文化和潮汕文化的光辉,镌刻着中华文化和潮汕文化的烙印。
潮乐潮剧流行宝岛
目前,在台湾有潮汕人居住的区域,潮剧、潮乐颇为流行。听众、观众中,不仅有原籍潮汕人及其子孙,还有原籍福建、台湾等的民众。
台湾各县、市,多数成立了潮州乐社,仅台北市就有好几个潮州乐社,如潮庐乐社就经常活动,社务蒸蒸日上。基隆市办有业余潮剧团,逢年过节演出,大受欢迎。
在台湾,不仅有潮汕人创办潮乐、潮剧团体,而且自古以来,便有潮人剧团从大陆到台湾去演出。清道光年间,饶平县上饶陈坑村“彩和香”戏班就到台湾南投县鹿角乡演出,深受欢迎。戏班回饶时,特带回茶种,植于西岩山分水坳,命名“台湾茶”,经移植培育,成为该县出口名茶“小叶乌龙”和“奇兰茶”。1997年9月,广东潮剧院一团赴台演出,这是400年来正宗潮州戏首次赴台演出,盛况空前。
唱潮汕歌册、吃潮州菜、饮功夫茶、猜灯谜、过四时八节等民俗文化,也在台传播。
汕台民间艺术同根生
民间艺术是人类在生产和社会实践中集体创作和流传的产物,其民族性和地域性最为明显。把潮汕和台湾两地的民间艺术加以对照,更显现出他们的相近性。
在地方戏曲中,汕台两地各有相近相异之处。如皮影戏(潮汕称为皮猴戏),相传台湾的皮影戏是由潮汕传到漳州的诏安、漳浦,而后再传入台湾的。以高雄为最多,在清末就有数十个皮影剧团,其中还有以潮剧音乐演唱的。其他台湾主要的地方戏曲,诸如梨园戏、小梨园、高甲戏等,虽然唱腔与潮剧完全不同,但其中的行当则十分近似。
台湾民间舞蹈不下20种,有一种叫“宋江阵”的武术表演性质的舞蹈,与潮汕的“英歌舞”同为扮演梁山好汉,表演方式既一致又略有区别。
诸如石雕、木雕、彩绘、彩扎、剪纸、刺绣等民间传统工艺,两地也都有同有异。
潮州城市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