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
一、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具体目标:
1. 通过预习课本,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尺度上,能够说出自然带的定义。
2. 通过观察“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填充世界气候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模式图。并能够找出气候带与自然带的关系。
3. 通过师生探讨,利用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找出地理环境的几大地域分异规律,并能够绘制简图予以说明。
4. 学生能够利用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解释生活中的实例,学生探讨学习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意义。
二、 学习方式:
接受和讨论为主的学案学习
三、 活动与问题:
活动1:三分钟预习,P91,回答为什么陆地自然地理环境存在差异性?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体现是什么?
活动2:根据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和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填充气候类型和自然带简图
陆地自然带分布模式图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北极圈
北回归线
赤道
活动3:三大规律对比,完成表格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规律
表现形式
主导因素
活动四: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分析下列诗句所揭示的地域分异规律
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四、 当堂检测、触摸高考:
读“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自然带名称是:A._______带,B._________带,C._______带。
(2)自然带沿北纬40°自东向西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分布规律。这种分布规律的产生主要受________条件的影响较大。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规律在_______纬度地区表现得最典型。
(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气候;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______,塑造C自然带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__。
(4)限制C自然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