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察物体看一看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能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的活动,从而体会到不同的位置看到的情景不一样。2、能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能体会到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教学重点:想象、判断观察到画面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难点:想象、判断观察到画面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空间观念。教 法:引导、观察法学 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 情景导入,呈现目标1师:当下我们的中国正在飞速发展,自主品牌越来越有竞争力,刚刚在广州汽车博览会上就新发布了一款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无论是外形、动力还是空间都获得好评一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出示图片) 2师:同学
2、们,你们觉得这款车怎么样?为什么摄像师对相同的一款车要拍这么多张照片呢? 预设: 生:方便全面观察 3师:看来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 预设: 生: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教师板书: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4师:如果给你一个组合的立体图形,你会观察吗?我们就从这三个方向进一步全面的观察物体,看看大家能够有什么收获?(板书题目:观察物体) 二、探究新知(一)交流自学情况1. 观察课本53页情境图,说说这幅图表达了什么意思(1)师:请看屏幕这是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有三位同学进行了观察: 你能想象一下这三位同学分别是从哪几个方向进行观察的吗? 预
3、设: 生:小刚从上面看的,小丽从正面看的,小明从左面看的。 (2)师:到底对不对呢?你们的桌子上也有四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轻轻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实际观察一下。 (3)出示活动建议: 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立体图形。 在方格纸上拼摆出你看到的图形。 验证拼摆的图形与观察到的是否一样。 (4)学生活动,师巡视。 (5)汇报信息:(将学生作品贴黑板上)2.观察课本53页“练一练”情境图,用直线连上他们分别看到的情景。(二)小组展示成果四、点拨升华同一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看到不同的形状。1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吗?2师:宋代大诗人苏轼有一首题西林壁你会背吗? 预设: 生:横看成岭侧
4、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3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你能解释一下吗? 预设: 生: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五、课堂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或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六、当堂训练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的活动,我能体会到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_;远到近看景物,能体会到看到的范围_,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吗?请说一说。独立做,最后小组内订正。个别题全班解决。七、知识拓展小红站在A处看到一颗松树,又向前走到B处看这颗松树,她在A处比在B处看
5、到的松树_(大或小)。先独立做。最后全班交流。八、作业布置:完成练一练4、5题。课后反思:观察与想象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不可缺少的要素。通过全面、有序的观察活动,使学生对所观察的物体有了整体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的同时,培养了空间观念,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主动的、开放的、积极的活动过程。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个性化的活动,并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辅助学生的观察和想象,明确结论科学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通过跨学科的知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凸显数学的应用。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追求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