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大学生家庭经济背景调查
导言
经过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 我国初步构筑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框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给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 结束了主要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推动了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经济结构、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农民收人结构以及农村所有制结构都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生活质量大为改善。特别是近年来农村民营企业越来越多,并且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民营企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力量。
目的
通过对家庭经济背景的了解,加深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程的基本理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此次我就农村私营企业现象及问题我做了一次采访调查。
调查内容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身份:
访谈记录一:
问:姨父,我们要做一个关于家庭经济背景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我想就调查您家这个铁艺铸造厂,行不?
答:当然行了。咱们家这几年相比以往真的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问:姨夫您家这个铸造厂什么性质的?
答:现在这个铁艺铸造厂它只能算是一个个体经营的家庭产业,我觉得用民营企业称呼它对它就有点太大了,这只是一个初级的铁艺加工铸造厂。
问:您把这个铁艺厂做到现在这样吃了很多苦吧?
答:是啊,当时刚开始准备开厂的时候,确实挺辛苦的。家里资金不够,十几年前那个时候,在咱们农村家庭私人很难向政府贷到贷款,向其他人贷款利息又很高,我和你小姨把所有的亲戚家能借的都给借过来一遍,不够的借了银行贷款,自己东跑西跑的挑设备,请工人。开始的时候是把家里的院子向外扩展了,当时是只请了四个打模子的人,其他杂活都是我跟你小姨自己做,两三年的时间积攒了一些钱,正赶上村里在学校西边统一盖了厂房,那个时候为了鼓励我们这些小个体户,房租一年才几千块。这几年生意还不错,建立了自己的客户网,也有了一定的信誉度,你看现在我们的规模大了很多,已经有十几个打模子的师傅了,有开火的时候专门的老师,还有两个杂工。现在想想不容易啊
问:姨父您能说说这生产流程吗?
答:管啊(行的意思)!你看炉棚里边(厂房里),那些黑土是做模型的,每个东西都有自己的模子,工人把黑土装进模箱里,用脚踩实,但也不能太实,然后把模箱去掉再打第二个,等打完以后,差不多两天到三天的样子,就要浇铸了,把铁扔进大熔炉里熔成铁水,工人用特定的勺子把铁水浇到模型里,过段时间用水激一下就冷下来了,把黑土扒开取出来,放进抛光机里面把杂土去掉,然后挑出不合格的产品,能补的就补一补,这就是整个过程。
问:您说的跟我在学校金工实习时候的铸造差不多
答:原理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你们金工实习是体验,而我们这是生活。
问:您厂房里现在有多少工人了?
答:现在嘛,加上南边炉棚里有二十多个了。
问:那这些工人都是哪里的?在这干活管不管吃住?
答:在咱这里打模子的哪的都有,有这庄里的,也有后庄的,反正都是这周围村里的,离得都挺近,早上他们吃了饭过来干活,中午回家吃了饭再过来,然后赶到晚上再回家吃饭。平时不管吃,就是开火(浇铸铁水)的时候管吃一顿,开炉的都是这规矩。
问:那您是多久开一次火啊?
答:这个时间不定,一般是三到五天开一火,但是生意不好的时候,也有十几天开一火的。
问:姨父,咱这村里有多少家是做铁艺铸造生意的?
答:大概有十八九家吧,我们家这种规模算是中等稍微偏上。当时我们家刚开始开炉棚的时候,村里只有五家做这个生意的,那个时候他们的生意就已经做的规模跟我现在差不多了。
问:那您是怎么找到接受这些成品的公司的?
答:我刚开始做的时候很多人不看好,觉得我做不成。那时候没那么多人做这生意,没有资金是一部分,还有一个原因是那个时候不好找厂家,做出来的东西销不出去,所以就有一部分人出去打工。你也知道那个时候我们家还是挺穷的,你小姨给人家做衣服,我在别人炉棚里打模子,后来我不甘心一辈子就这样一直给别人打工,就想着趁着年轻好好打拼。我先是在商丘找收购商,见到五金店就问,终于找到了一家,跟他们合作以后双方觉得都还可以就一直合作下去。后来我又觉得只做一家路太窄了,又跑到徐州去找收购商,经人介绍就认识了现在的老板,慢慢的就这样规模越来越大。
问:我想了解一下恁这一年大概能挣多少钱?
答:其实算起来经济收入上还是比单纯的种地要好很多,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除去工人工资和各种花费,平均下来一季度可以收入大概十几万。虽然家庭责任承包制以来,政府对农民有各种优惠政策实施,但是在咱们这里每个人只有一亩地,如果仅靠作物收入根本不足以支付各种各样的花费,再说以前种地还要交公粮,根本不够吃的,这几年免交公粮了,就对农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惠民政策。
问:在这里打模子的工人的收入怎么样?
答:他们的工资跟他们打出来的模子的质量和数量有关,打出来的合格模子越多,工资也就越高,有的人一季度可以赚两三万,少的也能赚一万多。而且到农忙的时候我们就会放假,等到农忙结束才开始上班,这样就不会耽误工人们去做农活,虽然现在农业上越来越机械化,但是农忙的时候没有劳动力还是不行的,所以出去打工的男劳力就要在农忙的时候回来,来回路费再加上误工时间,而且有的公司根本不会给员工放农忙假。所以他们更倾向于在家里找活干,而且报酬也不低。
问:恁这算是个人私营企业,每年是不是要交税的?
答:是啊,这个是身为公民必须要做的,每年我们都会按照一定的收入比例交一些税,早些年因为收入不好想着可以逃点税,这些年跟外面的人接触的多了,渐渐自己思想上也就有了变化,交税也不会再想着什么办法去逃脱了,不过还是有些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过农村人还是可以理解,毕竟没有受过那么多的教育,在素质上还是弱一些。
问:除了交税还要交什么钱吗?
答:现在还要向环保局里每年交一些环保税,不过这个钱收的不怎么正规,有时候一年要收两三次,就有些乱收费的感觉了。
问:那就没人管吗?
答:哪有什么人管呢,在咱们农村官大一级压死人,还有民不与官斗,你举报了也没什么用。
问:那就任凭他们乱收费吗?
答:也不是,他们也不敢太过分,毕竟村里还是有些有权的人,相互制约着还好一些。
问:环保局的收了税钱以后有没有做什么防止污染措施?就这样任凭它排放到空中去吗?
答:措施倒没什么,再说也不好做防护措施,烧的烟怎么防护,只能排放到空中去。我们这都是小家庭经营的也买不起大的净化装置啊。
访谈记录二: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身份 :
问:这些不合格的货件算是工人的还是算我们的?
答:不合格的算工人的,这些可以补的,如果不补就要重新回炉当废铁。我们就会损失电和碳,这些都是要钱的。
问:您以前会在碳渣里挑碎铁,现在还挑吗?
答:现在也挑,不过都是花钱雇人做了,自己做不完,也不想做了。
问:听说您准备在南边路边再办一个厂子?
答:是啊,现在我已经把厂房给租了下来,设备也买好了,工人,材料都有了,前两天已经开始试着生产了,嘿嘿,有空了领你去看看。
问:小姨,我看了这院子里铸造出来的成品怎么跟以前不一样啊?您这里主要是做什么啊?
答:其实这不能算是成品,只能算是半成品,我们这里只是初级加工出来而已。只要有模子,我们就能让它成型,几年前那时候我这里还只做铹锄,耘锄,铁镏子,铁狮子就是铁门上的,还有各种各样的门花,现在做的跟以前不一样了。你看这边的几摞,你看出来是啥东西没?这几摞是铁炉子的前盖、后盖、侧板、底板,那边还有篦子等其他的,南边那个炉里我准备做些小篦子,小门花这些小东西。
问:您觉得现在跟以前比变化大吗?
答:当然大了,以前只种地,给人打打工,也就勉强能吃饱,家里真是穷啊,你表弟妹看着别人吃零食都眼馋。现在家庭经济方面不知道翻了几番,各种电器,小轿车,电脑什么都有啦。嘿嘿嘿……
我:是啊,现在跟以前真是天壤之别啊!
分析结果
从采访中我们可以看出,单纯的家庭土地承包制已经不能满足农村人民的经济需求,他们更加倾向于寻求其他途径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发家致富。相比以往农村人不再是一味的靠天、靠地吃饭,他们懂得将自己的才能加以应用,为自己创造更多的财富。他们并没有离开祖辈生活的土地,而是逐步将粮食生产变成了经济作物来种植,但这并不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他们中一部分人先是采取家庭式私营企业的模式,以自家的房屋或自留地建房作为厂房,募集资金开办小型的加工厂,而不是像以前一样祖祖辈辈守着田地过日子,他们学会了变通,抓住改革开放的好时机,利用自身优势开办产业,力求让自己先富起来,同时也带动其他人富裕,使得富余的劳动力有所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在创业过程中也进一步体会到改革开放的好处,同时为新农村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根据访谈可以看出我姨父家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是:
一、资金问题。在贷款方面国营、集休企业的利率往往低于私营企业,而且有一定比例的流动资金,私营企业贷流动资金则十分困难。
二、土地问题。许多私营企业大都是利用自己的房屋或自留地做厂房,在这种情况下,扩大生产规模受到场地狭小的限制。
三、由于法规的不健全, 不少农村私营企业也存在着一些“ 出格” 的情况。主要表现为, 财务管理混乱,不建立帐目,偷税漏税。另外还有少数私营企业单纯追求利润, 企业安全防范设施差,环境污染严重,雇佣劳动条件差、劳动时间长、强度大。
同时在调查中发现,由于服务体系不健全,传导机制不灵活,农村私营企业的发展受到制约。农村私营企业要扩大规模, 要求有相应的政策、信息、技术、生产、信势、服务体系和良好的传导机制。日前不仅这些环节残决不全, 而且出现管理多头, 责任不清。私营企业需要拓展生产门路, 往往无处求门,而多头收费却使他们不知所措, 叫苦不迭。由于没有良好的传导机制, 造成他们信息不灵, 销售渠道不畅, 出现盲目经营, 产品积压, 特别是人才难求, 生产上受到技术的制约。
根据访谈内容可以归纳出农村私营经济的特征主要有:
一、生产资料归个人所有。私营企业的厂房、机器、设备、工具等一切资产都属于私营业主所有。并对其拥有占有权、使用权、处理权和继承权。
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私营企业者主要从事经营和管理,有的私营企业者虽然也直接参加劳动,但雇工较多,企业的劳动主体是雇工,企业的财富主要是雇工的劳动创造的。因此,私营经济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雇工的劳动同私营企业者的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私有制经济。
三、生产经营灵活。私营企业业主拥有企业的一切权力,他们自行决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在生产和经营的每个环节上都表现了高度的灵活性。
四、决策果断上马快。企业业主大权在握,又没有”婆婆”,所以决策很少优柔寡断,办事也不拖泥带水,说干就干,果断迅速。
五、精打细算投资省。修旧利废,因陋就简,精打细算,节约开支,是所有私营企业,特别是早期出现的私营企业的显著特点。
农村民营企业是适应历史发展潮流兴起的,农业由半封闭式的自然经济向现代化的商品经济过渡,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得家庭成为组织农业生产的基本心单位,农民在生产中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特别是近些年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推广,使得农业生产更加迅捷方便,同时也造成更多农村劳动力剩余,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问题也显现出来。由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滞后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吸纳农村劳动力能力有限,政府采取鼓励发展乡镇企业的办法解决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问题。
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五个统筹”,核心和关键是统筹城乡发展。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鼓励民营企业多形式、多领域、多渠道投身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农村就业形式很严峻。鼓励民营企业投身新农村建设,就要拓宽农村就业市场,营造城乡平等的就业环境,以就业促稳定,推动农村和谐发展。
二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民营企业的出现,拓宽了农村经济的内涵与外延,创造了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逐步将粮食生产变成了经济作物种植,促使农村经济出现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与商品贸易由农业向农业与加工商贸业共同发展转变。
三是促进农村面貌改变。通过民营企业吸引城市的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村人口集中,方便农村基础设施改造,特别是城市郊区农村的基础设施与城市的对接,改善农民居住环境
四是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民营企业进入农村,通过农产品原料深加工、吸收农民就业、扩大农村市场等途径,带动农村餐饮、娱乐、运输、建筑、商品经营等,增加农民收入。
五是促进农民素质提高。农民通过在工厂劳动锻炼自己的劳动技能,使之更加适应现代生产方式,通过耳濡目染,农民能够感受到现代文明气息,特别是民营企业家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拼搏精神能够深深的影响农民,促使农民素质提高。
本文就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一、健全组织机构。将民营企业组织起来,有专门的组织机构领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真正介入进去。明确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由谁来负责领导、由哪个部门来组织实施、采取什么措施来具体落实等一系列问题。
二、明晰政策导向。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涉及到很多政策性问题,如民营企业无偿捐助农村公益事业的税收政策,民营企业参与合作开发的税收政策、信贷政策和土地政策,民营企业招收农民、培训农民的扶持政策等等,要有一个具体明确的规定。
三、建立合作平台。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主要是通过企业与村里的直接对接,政府还没有搭建有效的合作平台,如政策平台、项目平台、信息平台、活动平台、服务平台等。政府搭建的平台越宽,村企合作的机率越大,取得的成效也越明显。
四、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新农村建设要依靠全社会的参与,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参与。我们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政治环境、舆论环境、创业环境、人才环境等,鼓励和支持更多民营企业投身到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去。
五、规范管理措施。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民营企业参与是一种新生事物。为保证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规范有序,必须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如哪些项目是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的、哪些是不能参与的,哪些是可以赢利的、哪些是必须无偿的等等。
结束语
农村民营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劳动就业的主渠道和对外形象的代表者。相当一部分农村民营企业根植于农村、发迹于农村、壮大于农村,与农村、农业和广大农民群众存在着难以割舍的紧密联系,对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建设新农村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民营企业大显身手、贡献社会的大好机会,又是加快自身发展的一次良好机遇。同时,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带动了全国经济体制的改革, 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将整个国民经济推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在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民营企业在加快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开拓农村商品市场、改革农业经营制度、转移农村劳动力、推动新型村镇建设、促进农村扶贫事业、更新农民观念和培养新型农民等各个方面,都将发挥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与新农村建设是民营企业的重要发展机遇。在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中,随着国家对农村“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政策的推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将不断调整并向农村倾斜,国家将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重点逐步转向农村,社会各个方面也将更加关心和支持新农村建设事业。这为民营企业发展指明了重要方向,提供了重要机遇。民营企业要抓住机遇,在参与新农村建设中发展自己,在发展自己中支持新农村建设。
此次调查访谈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家庭的经济背景,同时也认识到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加深了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程的基本理论的理解。同时我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新农村的建设都离不开改革开放。
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