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
一、概述
1.课名:《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人教新课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2.本文言文教学所需课时为1课时。
3.本文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简练、辞意隽永著称,对后代笔记体作品的影响颇大。全书共8卷,按内容分为36门。《陈太丘与友期行》这一则被编入书中“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格。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
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初一学生和古代机智少年的年龄相近,所以故事本身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学生会表现得积极主动。
2.但初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教师要加以巧妙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兴趣。
3.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4.对于本课的主题思想,学生可以较好地理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l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积累文言实词。
l 在把握情节的基础上展开人物分析。
l 通过质疑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l 多媒体教学课件。
l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
六、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同学们,我们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聪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举一些吗?
学生活动:讲故事。
教师活动:同学们,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学生活动:“做一个聪明的人”“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成功的人”……
教师活动:如果我们学习了《陈太丘与友期行》,你结识了小元方,你就会默默地告诉自己:“我要做一个诚信的人!”
设计意图:讲故事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巧妙引入本课学习。
2.大家都知道“关羽过五关斩六將”的故事,那么今天我们也来闯闯关,找点英雄的感觉 Let Go!
第一关:“读”字关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朗诵。
学生活动:学生朗读课文,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设计意图:在读中体会文言句式,加深对课文的了解。
第二关“译”字关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并在巡视中酌情给予指导。
学生活动: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理解词句,疏通文意。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讨论、解决词句方面疑难问题。
设计意图: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浅易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师活动:检查指导。
学生活动:翻译课文。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加以指正。
第三关:“品”字关
A:请同学们来表演课本剧:通过让同学们表演的形式让同学们理解人物形象,品味课文语言
设计意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对人物的理解。
B:质疑探究
教师活动:分析人物。
学生活动:讨论。
教师明确:
(1)关于友人: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2)关于元方: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3)关于陈太丘
设计意图:在把握情节的基础上展开人物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第四关:“诵”字关
课堂上比赛看谁最先把课文背诵了
3:课堂延伸
教师活动:
(1)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
(2)创新题:请你发挥想象,依《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情节,假设一个对话情境,猜想友人遇见陈太丘后,两个人分别会说什么呢?
学生活动: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质疑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4.教师结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