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029123 上传时间:2024-12-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分,共50分)   古代中国有着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然而,在封建社会后期,小农经济又严重地阻碍着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成为近代落后挨打的根源之一。据此回答1~5题。   1.(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以下各说法中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   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2.右图所图示犁耕法主要流行于(    )   A.春秋                   B.战国   C.西汉                   D.隋唐   3.官营手工业在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有优势,以下不属于它的主要特点的是() A.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规模的作坊生产 B.主要生产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和武器 C.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D.主要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4.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    ) A.长安城商业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        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      D.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 5.茅盾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想念的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对这段描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D.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依据所学知识回答6~7题。   6.观察下图:     下列关于西班牙早期殖民扩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①殖民地主要集中在美洲②主要目的是开拓海外市场③实行残暴的种族奴役政策④客观上加速了殖民地封建经济的解体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④ 7、1888~1894年日本工厂和蒸汽机数增长情况如下图所示,其增长的世界背景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的推动     C.明治维新的成功            D.垄断组织的出现 西方列强的入侵,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进行,使中国出现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成分,促使自然经济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据此回答8~10题。 8.江南制造总局在其办公厅和各厂办公所门口都悬挂着两块虎头牌和拷打工人的刑具“水火棍”。工人常遭鞭打和“枷号示众”,受惩罚重者还要进牢房。这表明洋务运动中的军事企业(     ) A.在管理上具有封建性       B.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 C.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D.其工人由士兵充任 9.中国最早的民办机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由于资本微薄,又始终没有自己的船坞,在价格上也难以与外商匹敌,故无力竞争,步履艰难。甲午战争后,在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竞争下,发昌厂迅速衰落。这一史实说明(    ) A.近代民族工业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B.近代民族工业经营不善,致使亏本   C.民族资产阶级非常软弱   D.近代民族工业先天不足,产生后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排挤、压迫 10.右图是红金龙香烟作的广告。广告语: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其利权,否则为国家增漏卮矣。以彼例此,孰得孰失,惟诸君实图利之。材料不能够反映的是(   ) ①是“异味争尝”的近代饮食文化的反映②体现了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精神 ③说明资本家为获取利润进行欺骗宣传 ④民族烟草公司的开办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既有过曲折和失误,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起步。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城市都取得突破性发展,据此回答11~13题 11.对下图中1959年的农业生产情况的分析正确(    )     A.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 B.完成了三大改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因为风调雨顺,所以农业生产获得了丰收 D.材料提供的信息不准确 12.下图的做法给全国经济造成了灾难性后果,主要表现为(   )   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浮夸风和共产风盛行   C.人民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              D.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13.1978年-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1992年 比1978年增长 比1949年增长 国民生产总值 24 000亿元 7.18倍 ── 国民收入 17 400亿元 5.78倍 48.6倍 以上数据变化最能说明我国(    ) A.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            B.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C.国民经济达到了高度繁荣的状态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社会生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程度的体现.中国社会结构在近现代处于急剧的变革之中,社会生活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巨大的变化,依据所学知识回答14~17题。 14.右图是一位近代著名人物的纪念邮票,其中下面对此人的评述正确的是 (      ) ①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新闻记者和出版家②曾主编过《生活周刊》和创办生活书店③还曾创办过《新华日报》④曾为《义勇军进行曲》作词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15.鲁迅先生说:“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鲁迅先生的话反映的是(   ) ①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受到西方舶来工业文明的影响     ②中国近代文化的多层性 ③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渐进性                     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2000年)     1985 1990 1995 1999 2000 报纸总印数(亿份) 246.8 211.3 263.3 318.4 329.3 广播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280 799 647 762 2 332 164 2 931 682 3 381 466 电视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38 056 91 572 383 513 526 483 585 007 互联网用户(户)     7 213 3 014 518 9 021 717   请回答上表中四种传媒发展的速度,哪种最快(     ) A.报纸             B.广播节目         C.电视节目      D.互联网 17.下列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体现出的社会变化包括(   )   ①高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②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    ③信息技术革命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        ④互联网替代了其他信息传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从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经济政策,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调整了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稳定。据此回答18~20题。 18.自2008年9月底以来,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股市强震,已让各国投资者对经济和股市的信心降至历史低点。不过,学者们普遍认为,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的传播途径、影响范围跟上个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颇为相似,但不会引发经济大萧条。因为人类不会再犯那次大危机中所犯的错误。当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所犯的错误”是(     ) A.纷纷采取国家干预措施                        B.都走上对外侵略的战争道路 C.纷纷削减政府开支,组织救济                  D.以邻为壑,转嫁危机  19.。罗斯福新政在保障劳动者权益方面对我们具有借鉴意义的措施包括(    ) ①200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更进一步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给工人集体与雇主谈判的权利 ②规定了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③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④建立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市场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 B.西欧、日本经济崛起,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 C.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D.日本、西欧、美国的市场竞争 苏联是人类社会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她的出现极大地冲击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为了巩固新生政权,新政权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争结束后,新经济政策的出现是列宁根据社会现实做出的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尝试。据此回答21~22题 21.右图传递的信息不包括(    )     A.新经济政策逐步被取消 B.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C.为苏联工业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D.与当时农村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22.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改革没有使苏联经济获得发展  ②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③使苏联成为超级大国   ④1975年以后,改革停滞不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全球化的浪潮,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它有利于资源的全球化配置;也有利于商品的世界性流通。但另一面由于全球环境的破坏、世界贫富差异的扩大,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据此回答23~25题 23、下面三幅图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班级 姓名 考号 世界银行标志 世界贸易组织标志 欧元货币样本 A.欧元成为世界通用货币        B.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明显 C.世界银行主宰世界经济        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24、“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一种新的殖民主义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下列对这一观点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①阐述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其观点是正确的  ②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但其结论是错误的  ③折射出了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影响  ④反映了当前一部分国家人民对于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5、左图是自信的比尔·盖茨。他创建和领导的微软公司在7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是全球信息产业的领导者,全球的员工总数超过50,000人。微软现象不能表明的是(     )                                       A.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主体 B.实现了市场开放和非歧视性公平贸易的原则 C.国际分工与专业化的协作程度不断提高D.发达国家进行了新一轮的资本扩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简答题;(共2题每道25分) 1、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内容、影响 2、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