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感想-外部空间设计.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028067 上传时间:2024-12-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想-外部空间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感想-外部空间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感想-外部空间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感想-外部空间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感想外部空间设计 10123129 韩琳我一直认为读书就得有所得、有所收获,这样才能算的上是真正的读懂了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在头脑中形成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样才有价值。而我从芦原义信一外部空间的设计一书中获得了很多,积累了很多.这本书让我有兴趣不断往下读,因为这本书中不仅详细的介绍了有关设计的各个方面,还通过大量对比使之更加具体不至于空洞.另外通过分析意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间,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饶有兴味的概念;并结合建筑实例,对庭园、广场等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首先外部空间设计是从自然当中由框框所划定的空间,与无限伸展的自然是不同的。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

2、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建筑师与其他人的想法一般是不同的,由建筑师所设想的空间是建筑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没有屋顶的建筑”空间。仅仅由地面和墙壁所限定。建筑空间可以大体分为从周围边框向内收敛的空间和以中央为核心向外扩散的空间,P(积极)空间与N(消极)空间的对比。积极空间是从边框向内建立起向心秩序且满足人的意图和功能的空间,意味着空间满足人的意图,或者说有计划性。而N空间既为相反.而我感到P空间与N空间之间虽然性质相反,但是融合在一起却会避免两者带有的缺陷.当建筑只有一栋时,建筑成为雕塑式的,纪念碑式的.建筑两栋时,两者之间就开始有封闭的干扰力量起作用.从一栋到两栋,从两栋

3、到群体,或是由于平面布置上有复杂的凹凸,那么建筑外部存在的空间就容易成为积极空间.建筑做得再好,从人的视线望去看不到建筑的美的方面,也是无用的.所以尺度是不得不提的,而书中也极其详细的说明了数据,使得我以后做模型(或者以后做建筑)时有了明确的尺度, 建筑是为人服务的,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是以人为本的考虑.一般认为,人的眼睛以大约60度顶角的圆锥为视野范围,熟视时成为1度的圆锥.条件是建筑物与视点的距离(D)与建筑高度(H)之比等于2,仰角=27度时,则可以整体地看到建筑. 而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有着不可割断的联系,外部空间可以采用内部空间尺寸810倍的尺度,成为”十分之一理论”.外部空间可采

4、用一行程为避免2025米的模数,称为”外部模数理论”.利用这两个理论使我在头脑中有了一个大体的轮廓,明白了内与外部的尺寸上的联系.对于外部空间设计的重中之重是平面布局,布局决定了细部的划分,而细部决定整体.平面布局是对该空间所要求的用途进行分析,并确定相应的领域.分为两类,一是限于人的领域,另一种是除人之外也包括交通工具的领域.其中第一类包括Sm(运动)Ss(停滞).运动空间(Sm)要求:像某个目的请进、散步、列队形或其它集体活动。停滞空间(Ss)要求:静坐、看书看报、洗手等。从中我懂得了从没有屋顶的建筑中创造简单的运动空间和停滞空间,一面墙与地面的开场空间即可造就运动空间,三面墙与地面的围合

5、空间即可造就停滞空间.两种空间给人极其不同的感受.而我得到的灵感是利用空间的转换能在设计中起到使人的心理感受起伏的影响.除了平面布局以外,对于着手途径我同样认为是重要的.外部空间设计要尽可能赋予该空间以明确的用途,根据这一前提来确定空间的大小,铺装的质感,墙壁的造型,地面的高度等,这成为很好的着手途径.通过书中提供的着手途径,使我对于设计的大体流程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而且懂得明确的用途是这一切的先决条件. 当一切几乎做到时,最应该想到的是避免什么.而对于外部空间设计,空间的封闭性是最该考虑的一方面. 棋盘式街区中的广场, 由于四角的道路形成的缺口,而封闭性削弱了.欧洲常见的广场,四角封闭而构成

6、阴角空间,封闭性被提高了.我感到看起来简单的一个外部空间轮廓,但放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形成的空间却不同,灵活性的提高有赖于此.分析地理环境的空间摆放是使封闭性有所改变的一个方面,适当的利用会使外部空间设计做的更好.在外部空间设计时,墙是重要因素的一方面.墙的高度与人的眼睛的高度有密切的关系,设墙高为H,缺口宽度为D,当D/H1时,与其说纵向缺口,不如说成了宽阔的开口,空间的封闭性自然也就减弱起来. 墙壁的不同形态产生的封闭性强弱关系外部空间的层次,外部的 半外部的 内部的公共的 半公共的 私用的多数集合的 中数集合的 少数集合的嘈杂的,娱乐的 中间性的 宁静的,艺术的动的,体育性的 中间性的 静的

7、,文化的举例说明:武藏野美术大学校园,富士山麓斜坡上的规划.外部空间的序列我认为是让建筑师难以把握的,也是先吸引人的地方.而我对于此方面了解的偏少,在此书中明确提出了两个方面,给我印象深刻.其一是让远景一闪而现,一度又看不见了,然后又豁然出现,这样的手法作为日本庭院的技法是经常采用的.其二是碰到墙或绿蓠之类就转直角的手法,里面完全不能看通,带来深邃的印象.利用西欧和日本的比较使我更能详细的明白手法的特点和区别.从其二中我不仅想到了以前在美术馆看画展的时候,看画展时需要走弯曲的道路,而它则是采用这种手法来创造一种神秘感. 西欧 日本提供有效的方法加之实例带给我的更多的感触和体会,利用地面的高差(

8、下沉式庭院的手法)像洛克菲勒中心是基于利用高差的统一建筑规划的三度空间规划.而华盛顿广场则是根据道路规划而确定其规模的二度空间规划.了解空间秩序,而如何建立,是通过加法(由内向外)减法(由外向内)两种不同的手法两种不同的视觉体验.之前通过看大师的作品分析有所了解,但不全面,而书中利用阿尔托与勒柯布西耶的强烈对比使这两种方法得到明显的体现,从作品解析中不难发现加法的运用更能符合人内心的需求.但是任何方法都有缺陷,加法创造的建筑规模有限,超过了,这种方法就陷入动脉硬化,最终会引起混乱,所以适可而止,为最美.与之紧密联系的就是内部秩序与外部秩序,图只有一个内部秩序时周围为N空间。两个内部秩序时,因系细胞分裂,其间则产生PN空间。如果进一步增加发展的压力,产生许多细胞分裂,那就必须导入外部秩序的观点。这种方法使之明显的形象化表现,作为学习城市规划的一名学生,针对城市规划的方面,在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理解上也给了我一些启示.城市规划与设计一个是二次元的外部秩序构成而另一个是三次元的.有明显的区别,使我分开了这两个概念. 在这本书中学到的,领悟到的,包括从中激发出的灵感有太多,它就像是一盏指明灯,为刚刚开始踏上学习建筑旅行的我指明方向,避免我走上迷失的弯路.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