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案例
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
一、课时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
2、了解我国的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1、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2、通过课文学习,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三、教学过程:
(一)、 激发感情、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西沙群岛有了大致的了解,我们知道那里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景点。今天,老师受旅游公司的委托要在我们班招聘西沙群岛四个景点的导游,你们想不想参加?
(二)、怎样做个好导游?
1、阅读导游必读,明确要求。
2、学生浏览游览景点,自主选择喜欢的景点,根据导游必读的要求进行学习。
(三)、进行招聘导游活动
1、公布最新消息:在这次西沙之行中,旅游公司除了要招聘最佳导游,还要评选出最佳游客。评选条件是:①仔细聆听导游介绍;②听了导游的介绍后积极提问或发表意见。
2、应聘的学生向游客介绍景点的风景和物产。(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实现全体教学。)
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运用课件,向游客介绍,教师进行随机点拔。(在这一过程中实施生生评价、师生评价。)
(四)、采访活动
这一次西沙之行,一定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你能不能用上黑板上的词(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各种各样、成群结队、千奇百怪等),向游客们谈谈你的体会。
(五)、开拓眼界
在这次西沙之行中,我们感受到了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你还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吗?请进入开拓眼界。
四、体会与反思:
《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学习课文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二是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积累好词佳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并制作课件,运用网络教室实施交互式教学。
首先,我根据课文地点性强的特点,打破常规教学中的自然段的学习,将课文学习设计成观赏、游览景点,感受景点的美。
其次,采用招聘导游的活动形式进行学习。我在课件中设计了“导游必读”,让学生阅读“导游必读”明确学习要求,然后自主选择景点进行学习。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非常高,而且设计了一些非常吸引人的导游词。
第三,让学生在练说中积累、运用语言。我设计了一个采访活动让学生,运用书上的一些好词进行说话练习,培养学生积累语言、并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四,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开拓学生眼界。我收集了许多相关的课外知识放在课件中,学生可以任意浏览。
第五,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还进行了一项新的尝试:将信息技术课与语文教学进行整合。
实践证明,学生对这样的多媒体网络教学,非常感兴趣,并且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由于平时对学生的自信培养方面做得不够,所以在竞聘导游这一环节中大部分学生想参与,但又不自信,显得有些怯场,不够自如。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培养,并且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案例
(三年级语文)
侯镇中心小学
徐中亮
2005.1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