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口语交际:劝告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精妙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体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方式,尝试劝告别人,多从别人的角度思考。
3.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说话的技巧,劝告时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教学重难点
能了解和感悟劝告语言的特点和技巧,能得体地劝告他人。
▶教学策略
1.双向交际策略
本次交际主题是“劝告”,内容源于学生生活,学生有交际需求。教学时,侧重培养学生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能力。
2.真实情境策略
本文提供了三个交际场景,贴近生活,易于学生实践。在情景模拟练习中,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其他不文明的现象。设计角色换位表演环节,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体验,从而提高劝说的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巧设情境,导入话题
1.播放课件,自由谈话。
(1)课件出示乱丢纸屑、挤公交、楼梯上追赶等不文明行为的图片。
(2)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这样的场景吗?看到这样的场景,你一定有话想说,你想说什么?(学生交流)
2.引入新课,板书课文题目。
师:刚刚大家都想尝试用讲道理的方式来阻止这些行为,这就叫“劝告”。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当一位称职的文明使者,文明地劝告别人,同时让别人心服口服。(板书:劝告)
【设计意图】由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引入,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理解“劝告”,让学生有兴趣地投入到口语交际活动中。
板块二 讨论劝说,换位思考
1.课件出示课本事例。(有一个同学,下课时坐在楼梯的扶手上往下滑)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师:小朋友乐此不疲地从楼梯扶手上往下滑,他这样做对吗?如果你在他旁边,会说点什么、做点什么?
3.学生简要表达自己的看法。
4.对照朗读,课件出示三种不同的劝说话语。
课件出示
l 你这样做太危险了,有可能会撞到别人的。
l 你怎么不遵守学校纪律呢?太不应该了!
l 小同学,别这么玩!扶手很滑,如果没抓稳的话,你会摔伤的。
师:这种行为实在太危险了,三位高年级的同学都对他进行了劝说。
5.小组分角色演示故事,试着换位思考。(组内同学轮流扮演故事中的四个不同角色)
6.交流感受。
师:组内派代表说说故事中的小朋友听完这三种劝告,分别会有怎样的感受?
预设1:不喜欢前两位同学说话的语气,太严厉了。第二位同学完全是指责的语气,让人听了很不舒服。
预设2:第三位同学的语气比较委婉,容易让人接受。
预设3:我喜欢第三位同学的劝告,因为我能从她的话语里感受到对我的关心,而不是责备。
7.全班总结。
(1)师:所以,故事中的小朋友更容易接受哪位同学的劝告?我们一起看看小朋友都是怎么回答的吧!
课件出示
l 我知道怎么做,不用你管!
l 你是谁啊?凭什么管我!
l 谢谢你,我知道了,我不会再这样玩了。
(2)学生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选择恰当的方式,换位思考。
(3)教师总结:劝说别人真是一门学问,从刚刚的讨论中,我们知道要劝说成功,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课件出示
l 注意说话的语气,不要用责备的口吻。
l 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这样别人更容易接受。
(4)齐读课件中的要点。
【设计意图】在角色扮演中,学会换位思考;亲身感受被不同语言劝说,并比较其效果;在劝说别人的同时,让自己也能受到良好的启迪和教育。
板块三 模拟情境,体悟感知
1.积累名言。
(1)师:古人特别重视学习,所以出现了很多劝人趁年少赶紧学习的励志名句。
(2)课件出示含有劝告意味的古诗文句子。
课件出示
l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l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l 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l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师:你还知道哪些有劝告意味的名言?可以是劝人要友好相处的,也可以是劝人要诚实守信的,还可以是劝人要有宽广胸怀的。
2.互动交流,合作练习。
(1)引导语:古人的劝告,有的是说给自己的亲人,有的是说给自己的同学,还有的则是说给陌生人的,但一般都是以长者或智者的身份进行劝说。当自己的亲人长辈有做得不当的地方,你该怎么劝告?当遇到陌生人不遵守社会规则,你会劝告吗?你会怎么说呢?
(2)同桌合作,选择其中一个情境进行操练。(课件出示提前找好的有关不文明行为的视频)
课件出示
l 情境一:儿子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商场,爸爸随手将擦过嘴的卫生纸丢在路上,头也不回地往前走,儿子一直回头望着那张纸……
l 情境二:在红绿灯路口,身旁的一位骑电动车的阿姨见路口通过的车辆不多,闯红灯冲到马路对面。刚好有一辆汽车驶过,司机一下子急刹车停在路中间。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评价。
(1)选两组学生分别表演以上两种情境。
(2)学生评价。
(3)教师引导评价:你觉得他的劝告成功吗?想给他提什么建议?
(4)根据反馈再次表演。
师:请这两组小演员再来演一次,好吗?
(5)教师总结:对长辈进行劝说时,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说话的场合。
【设计意图】回顾古诗文中有劝告意味的诗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形成一种难能可贵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选择情境进行操练,将劝告要点运用于实践中。学生的互评,是站在更宏观的角度互相修正,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自我认识。
板块四 反思过程,总结要点
1.聚焦结果,调整态度。
师:如果劝告没被采纳,你会怎么办?
2.学生思考,与同桌讨论。
3.学生自由回答。
师总结: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不必强求。
4.课件出示注意事项。
课件出示
l 选择最容易成功的劝说方式。
l 劝告的场合要适宜,劝告时可以给出建议。
l 注意观察对方的表情和反应,懂得保护自己。
5.联系实际,拓展劝告。
(1)课件出示三幅情景图。
课件出示
(2)师:这样做好吗?你会怎样劝告?
(3)同桌任选其一,用上学到的劝告技巧,合作完成“劝告”。
(4)学生自由展示。
(5)其他小观众们打分,进行评比。
6.总结回顾,鼓励运用。
师:劝告他人,传播文明,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也要懂得保护自己。
【设计意图】关注劝告的结果,是引导学生在传递正能量的同时,懂得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和挫折。学会保护自己,也学会平衡自己社会交往的心态。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劝告”,包含有情境引入、贴士提醒及任务延伸等内容,意在将口语交际活动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对于此课,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1.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口语交际要让大部分的同学有机会开口说,并有话可说。上课伊始,我将学生日常校园活动中的不文明情境一一呈现,请学生自由发言,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都能畅所欲言。指导学习“劝告”的社交技巧时,我让学生互相评点劝告要点的运用是否恰当,既锻炼了学生的评价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2.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
书本设计的话题情境比较贴近学生生活,但内容有限。从对方角度出发进行劝告并不是多管闲事,而是古来已有的优秀品质,是责任感的外在表现。所以,我在“模拟情境,体悟感知”这一板块的教学中,出示了有劝告意味的古诗文。课程设计中,我将劝告者分为亲人、同学、陌生人,涵盖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一张社交网。在本课结束时,借助对“劝告不成功,怎么办”的思考,引发学生对于自我人身安全的思考,同时提高其抗挫能力,而健康的社交心理,正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品质。教学中,很多地方可以通过朗读想象画面,来体会文章的内涵。因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如自读、分组读、男女生读、对话读等。不仅要让学生读出感受,读出情感体验,读出八儿的心理变化过程,还要读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2023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一、 看拼音,写词语。
xīn shǎng gēng dì chí táng qiān xū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dài jià dào yìng nuò ruò bié zh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二、 比一比,组词。
凡________ 尊_________ 洲_________ 犁__________
几________ 遵_________ 州_________ 梨__________
三、 回顾本单元的课文,连一连。
《大青树下的小学》 乐于思考,敢于提问
《花的学校》 美好童心,伟大母爱
《不懂就要问》 民族团结,生活美好
四、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怒目圆(_____) 恍(_____)大悟 波澜(_____)阔 欢蹦乱(_____)
成群(_____)队 大吃一(_____) (_____)林尽染 手忙(_____)乱
五、 我会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果然 突然 自然
(1)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_____)会知道的。
(2)我(_____)没有猜错,这件好事真的是你做的。
(3)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_____)跑出来。
可爱 喜爱 敬爱
(4)他很懂事,经常帮助周围的小朋友,非常惹人(_____)。
(5)同学们向(_____)的老师问好。
(6)这就是我们(_____)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六、 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想更多地了解关于蚂蚁队长的故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夫把树拖到自家院子里。(根据提示词,给句子换个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应该明确学习态度。(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燕子这样美丽机灵,我们能不喜欢它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仿写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按课文内容填空。
1.《山行》的作者是唐代的____________,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的景色,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词可以看出来。诗人笔下除了写枫林、霜叶外,还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家,这几样构成了一幅秋色图,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2.《夜书所见》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了小孩在逗引蟋蟀的场景。
3.《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一篇散文,“金色巴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门前的水泥道的________。
4.《秋天的雨》一文以__________为线索,将秋天的众多景物巧妙地串起来,描绘出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秋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情。
八、 课外阅读。
仙人掌和小芽儿
慈琪
仙人掌自出生起,就一直认为自己是黄颜色的。是呀,天是黄色的,沙子地是黄色的,连一阵一阵吹过的风,也是黄澄澄的,自己当然也不例外。
然而有一天,仙人掌的面前长出了一个奇迹。
一株努力张开两片叶子的小芽儿从地里钻出来了。仙人掌低头瞅着它,这株幼芽也抬起头,眨巴眨巴眼睛瞅着仙人掌,忽然露出一个嫩绿色的可爱笑容。仙人掌很喜欢这个嫩绿的小芽儿。
有小芽儿的陪伴,仙人掌觉得日子过得飞快而欢喜。风沙来了,它给小芽儿遮挡风沙,夜晚又抖落身上的露水,浇灌小芽儿。小芽儿长得很快,没多少日子,它竟长得超过了仙人掌,于是仙人掌仰着头看它,充满了骄做:瞧,它长得这么高。
后来,小芽儿长成了大树。大树茂密的叶子聚集了更多的露珠。不久,它们俩的周围冒出了更多小草小芽。第三年春天时,这里已经变成了一小块稀稀疏疏的草地。随着周围的植物越来越茂密,仙人掌发出赞叹与自卑的声音;它们都那么活泼,那么鲜绿,哪里像自己啊,黄黄的,和沙子一样普通。
又不知过了多少年,仙人掌已经成了老爷爷,而它周固的沙漢早已被一片绿洲所取代。它不知道这都是它呵护那株小芽儿的结果,当然它也不知道,自己其实也是绿色的。
(选文有删改)
1.照样子,写词语。
黄澄澄(ABB式)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2.“然而有一天,仙人掌的面前长出了一个奇迹。”这个“奇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仙人掌是怎样阿护小芽儿的?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
4.仙人掌和小芽儿的周围一开始是什么样子?最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你是那棵被仙人掌呵护长大的树,请你给仙人掌说几句话,让它不要自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习作大舞台。
在我们身边有一些同学不喜欢读课外书,他们读起来没有耐心,随便翻翻看看课外书就丢下了。你对这件事有什么想法?为什么?把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想法具体写一写,题目自定,要注意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恰当运用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欣赏 耕地 池塘 谦虚 代价 倒映 懦弱 别致
2、平凡 尊敬 亚洲 犁地 几个 遵守 神州 梨子
3、
4、睁 然 壮 跳 结 惊 层 脚
5、自然 果然 突然 喜爱 敬爱 可爱
6、我想了解故事。 树被农夫拖到自家院子里。 我们应该端正学习态度。 小燕子这样美丽机灵,我们很喜欢它。 强烈的阳光把柏油路晒化了,甚至连门前的铜牌也要晒化了。
7、杜牧 秋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寒山 山路 白云 宋 叶绍翁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法国梧桐树的落叶 比喻 美丽 秋天的雨 色彩缤纷 硕果累累 景色绚丽 喜爱 赞美
8、
1. 金灿灿 胖乎乎 暖洋洋
2.一株有两片叶子的绿小芽儿。
3.应画出的句子是:风沙来了,它给小芽儿遮挡风沙,夜晚又抖落身上的露水,浇灌小芽儿。
4.一开始是一片黄色的沙漠,后来在仙人掌的呵护下小芽儿长成了枝叶茂密的大树,它们的周围冒出的小草小芽长成了稀疏的草地。又过了许多年,仙人掌和大树周围的沙漠变成了绿洲。
5.请您不要自卑,因为有您的呵护,我才能长成大树,才会聚集更多露珠,我们周围才会长出更多的小草小芽,才会有这么多茂密的植物,这一切都是您的功劳啊!这些都值得您骄傲。而且您同我们一样,也是绿色的呢!
9、范文:
我对读书的看法
周恩来在风华正茂之时发出长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因为周总理在年少时已深感读书使人受益无穷。高尔基也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许多伟人在“戎马一生”之后都劝勉后人:书是世界上最好营养品,惟有读才是改变命运的捷径。可在物质发达的今天,捷径已被世人所淡忘,越来越多的学生都弃书从乐,沉沦于享乐之中,不会再有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我也分析了几个使学生堕落的原因。
许多学生认为,在现在这个社会,学习知识远没把握机遇的简单。许多大款在功成名就之前都目不识丁,但他们却看不到他们在成功之前的摸爬滚打。而且那个“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时代已经离去,现在是二十一世纪,是知识与能力的比拼,没有足够的墨水注定是失败。不要看别人把握机会是如此容易,如果没有才实连机会都不眷顾你。
也许有些同学的父母都有“一亩分三地:以为即使不读书,以后也可以得到父母的钱,享受富贵。但他们不懂中国人是富不过三代,而且现在这个社会远不是那么简单,单靠父母的“一亩三分地”只会自己有了知识才能维护自己的财产。
最后一点是源于发达的科技,现在电脑已是每家每户都有的电器,于是学生便迷失于虚拟的网络游戏。其实说白了网路中的一切都是假的,即使真的让你在游戏中无敌,又能如何。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打职业联赛,卖装备等,但打职业,卖装备又能换几个子?只够自己的吃喝罢了,安能成家立业。况且游戏远不及书籍给我们来的充实,只是消遣罢了,但不知自己被游戏所掌控,到悔悟之时,以为时恨晚!
千万不要以为可以凭借家中的产业就能在社会立足,因为那只会坐山吃空;千万不要以为机会永远在前方在等着自己,因为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千万不要以为游戏才是王道,因为游戏永远不会成真。只有黑发便知勤学早,才能白首不悔读书迟。
读书是亘古不变的获取知识的捷径,如果不把握现在的时光,不趁年少之时多汲取知识,那即便成功也不是真正的成功。
1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