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诗美学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025210 上传时间:2024-1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美学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诗美学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诗美学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诗美学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诗美学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分 数:_教师签名:_ 诗美学课程作业题目:一枝红艳露凝香 谈“化美为媚”在诗歌中的应用 年级:2008级专业:XXXXXXXXXXXXXXX 姓名:XX 学号:XXXXXX一枝红艳露凝香 谈“化美为媚”在诗歌中的应用摘要:“化美为媚”是构成诗歌意象美的艺术手段之一,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大量被运用。笔者在这里介绍了五种“化美为媚”的途径,并结合诗词例证,予以一一说明。关键词:化美为媚; 诗歌; 途径“化美为媚”是构成诗歌意象美的艺术手段之一,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大量被运用。“媚”的美学定义是“流动的美”,即动态美。它与“美”,也就是静态美,是相对而言的。“媚”素来被美学家和艺术家所推崇,认为它是美之

2、最之及至。化美为媚,即从动态中去摹写事物或者描写事物的动态,避免纯静止的描写。西方美学家莱辛在谈到诗歌与绘画的比较时说:“诗想在描绘物体美时与艺术争胜,还可用另外一种方法,那就是化美为媚。媚就是在动态中的美,因此,媚由诗人去写,要比画家去写较适宜。画家只能暗示出动态,在诗里,媚却保持住它的本色,它是一种一纵即逝而却令人百看不厌的美。它是飘来忽去的。因为我们要回忆一种动态,比起回忆一种单纯的形状或颜色,一般要容易得多,也生动的多,所以在这一点上,媚比起美来,所产生的效果更强烈。”因此,在诗歌的创作中,要善于“化美为媚”,也就是说要努力表现出事物的动态美来。不仅是动态的事物要选择最贴切传神的动词来

3、表现它的动态美,就是静态的东西,也可以努力通过联想和想象,用动态的词语去烘托它、渲染它,化静为动,化美为媚,使之栩栩如生,可感可触。要想实现诗歌的“化美为媚”的动态之美,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一、 拟物为人拟物为人,即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静态事物以人的动态本质。拟人化的静态事物,具有了人格化的特征,可以借此表达一些人的特征和感情。如苏轼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4、!显然,无论是夏荷还是秋菊,都是无知无觉的植物,不可能主动去“擎雨”和“傲霜”,这都是诗人作为一个审美主体强加给它们的。这种化静为动的鲜活描写,无疑是诗人为了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又如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之一中的后联“多少绿荷相倚恨, 一时回首背西风。” 满溪碧绿的荷叶, 亭亭擎盖, 彼此偎倚, 簇拥水面, 姿丰色美。当一阵西风吹来时, 她们一齐转过头去, 背向西风。它们似有满腹的幽情暗恨,却不肯向西风俯首低眉, 折腰倚伏。很显然, 绿荷的“ 倚恨” 和“ 背西风” 的果决态度, 完全是审美主体外加的, 审美客体于是成了人的化身。这种化静为动的

5、生动描写,无疑是被贬黄州的诗人的自我写照。二、以物拟物以物拟物,即运用比喻的方式,咏物比物,将静态的物赋予动态的物所具有的特征,实现化静态之美为流动之美。如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这两句描绘的是闺中女子晨起时的慵懒姿态,精致的小山眉已经晕染了,额上的花黄也深浅不一,不在均匀;鬓角不再整齐,垂下的发丝频频飘上雪白的香腮。小山眉、花黄、鬓云、香腮,这些都是无生命的物,但经诗人一比拟,就有了活力,有了动态之“媚”。而在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后两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也具有同样的效果。一“护”一“排”,写活了山水。山水本是静物,可诗人说水“护田”,山“排闼”,充满

6、了生机和活力,显得柔婉可爱,生动活泼。 三、捕捉动态瞬间捕捉动态瞬间,即捕捉事物动态的瞬间变化,张扬事物的动态之美。诗人为了呈现事物之“媚”,往往追光摄影,将事物动态的瞬间变化记录下来。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蹴鞠的少年们技艺高超,鞠屡次从飞鸟上面飞过;荡秋千的少女们争相竞技,不断从垂杨中现出她们的倩影。王维抓住鞠从飞鸟上面划过和秋千在垂杨里荡出的两个动态瞬间,描绘了寒食之日人们在郊外踏青游玩的景象,体现了人物欢腾跳跃的动感,充满青春活力,令人赏心悦目,舒坦自然。张先在题西溪无相院中也有“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浮萍破开的地方,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小艇

7、回来的时候,可以听到细微的草声。“浮萍破处”和“小艇归时”这两个动态瞬间,一写目睹,一写耳闻,极形大自然之静,却又显示出生命力量的无所不在,动静相间,和谐自然。四、 描绘自然景物的发展变化描绘自然景物的发展变化,即借展示自然景物的变化更替,寓于流动之美。例如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一群采莲姑娘身穿和荷叶一样颜色的绿罗裙,粉红的荷花映照着姑娘们鲜艳的脸庞。她们混杂在池塘中难以发现,听到姑娘们的歌声,才知道有人出来。前两句描绘了采莲姑娘身处荷花池的景象,重点叙述了姑娘们和荷叶一色的绿罗裙,与芙蓉花一样清丽的笑脸;第三句写姑娘们乘着小船进入

8、池中就找不到了,为什么呢,承前我们可以看出,原来是采莲姑娘们的罗裙就像荷叶,笑脸就像芙蓉花;那怎样才能知道采莲姑娘的行踪呢,第四句就告诉我们了,“闻歌始觉有人来”。随着诗歌的发展,我们就看到了一群采莲姑娘上船,入池,不见,闻歌,又见的过程,清新自然,生动活泼,富有意趣。再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地上,好像泛起了一层白白的秋霜。诗人情不自禁的抬头看看悬在空中的明月,不由低头沉思,想起了远方的故乡。这首诗完全按照自然景物的发展变化来写,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从地上的月光到天上的明月,从“疑”到“思”,展示不仅是自然景物的变化,也是诗人

9、心绪的变化。内容虽然单纯,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五、 锤炼动词,调整语序中国古典诗词很讲究“炼字”和“炼句”,而诗人们在诗句中“炼字”,又特别重视动词的打磨与锤炼。即便是名词和形容词,也常常作为动词来使用,使诗的意象化静为动、化美为媚。动则活,动则灵,动则出神。经过诗人精心推敲的动词,在“化美为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枝红艳露凝香”是李白在清平调词三首之二的起句,为读者展示一幅牡丹含香凝露的美态。“红艳”写其色泽,“露”展示其含露的姿态,“香”述其芬芳,这些都可以表现牡丹之美,但是它只是

10、静止的美,止于一幅美丽的画。一个“凝”字,却使整个画面鲜活了起来:一枝红艳艳的牡丹颤巍巍立在那里,露珠在花瓣上流动,将坠未坠,可怜可爱,空气中暗暗浮动着花香,似乎连露珠上也凝结上了香气。这不只是一幅画,更像是一部电影,而且是身临其境的电影,不仅有视觉的享受,也有嗅觉的享受,这就是“化美为媚”的魅力所在。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里的“绿”字,不仅给读者以春天的色彩体验,让人满目绿色,春天气息感受无遗,渲染了静态美;同时也有动感,好像春风将绿色带到江南,春风吹绿了江南,描绘了动态美,即“媚”。一个“绿”字化美为媚,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

11、了,使全诗大为生色,全诗都活了。宋祁玉楼春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 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著一闹字, 境界全出。”“闹”是一个表动态的词语, 将静态红杏着一“闹”字, 赋予静态的红杏以动感的魅力: 红杏仿佛在跳动,“如一群孩童, 活蹦乱跳, 你碰我撞, 成了一片无序的动态景象”。“闹”字一出,读者仿佛看到了红色的杏花熙熙攘攘开在枝头的俏丽模样,红杏因此有了流动之美,有了“媚”态。当然,我国古代诗人表现“化美为媚”的途径,自然不仅仅只有笔者简述的这五种。他们如此热衷于这一手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动态的事物要比静态的事物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也更容易记住。因而,诗人运用

12、“化美为媚”这一手法来创作诗歌,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性,也易于诗歌的记忆和流传。至于他们殚思竭虑表现动态的原因, 古今中外的文论家、美学家都作了回答。莱辛在拉奥孔中说:“诗想在描绘物体美时能和艺术争胜,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那就是化美为媚,媚就是动态中的美。”培根也认为,秀雅合适的动作的美高于相貌的美。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得更为精辟:“我们知道自然是无时无处不在动中的。动者是生命之表示, 精神的作用; 描写动者, 即是表现生命,描写精神。自然万象无不在活动中, 即是无不在精神中, 无不在生命中。这种动象的表现, 是艺术的最后目的。”这段精辟详尽的论述, 正揭示出古代诗人们为何要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段来表现动态、表现生命、表现精神的根本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