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笔算乘法教学过程
探究新知
1、教学第46页例1
王老师准备去买书,她遇到了什么问题?出示主题图:
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引入: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怎样列式?为什么用乘法解决?
问: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
问:用以前学过的知识你会计算吗?把你的方法试着用点子图表示出来。
组织学生尝试画点子图表示计算方法。充足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结合点图进行交流)
预设1:14×10=140(本)预设2: 14×4=56(本)预设3:14×6=84(本)
14×2=28(本) 56×3=168 84×2=168(本)140+28=168(本)
预设4:用竖式计算,但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适时指导。
2、问:怎样用竖式计算?学生交流如何写的,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加以指导,(写对的组也可以讲一讲。)
结合点子图,指导竖式的书写。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2)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3)今天学习的竖式与以前学习的有什么联系?
小结: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的)。都是用第二个乘数每一位上
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
问: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你会了吗?
小结: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得
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得数是几个十,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做一做”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完成后由在黑板上做题的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全班学生倾听,互相弥补不足,把关键的第二层积用彩色笔描出,引起学生们注意。
2、完成练习十第1题
结合鸡蛋图,了解竖式的书写过程。
3、完成练习十第3题
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2 2 3 1 3 4
×4 3 ×1 3 ×1 2
6 6 9 3 6 8
8 8 1 3 3 4
1 5 4 2 2 3 4 0 8
( ) ( ) ( )
(四)课堂总结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