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动物的睡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了解蝙蝠、海参、蜗牛的睡眠 2、理解课文内容,探究蝙蝠、海参、蜗牛睡眠的原因。 3、搜集、交流更多的动物“睡眠”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以及探究科学的兴趣重点难点:1、学习用思考、批注的方法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动物不同的”睡眠”方式,2、理解课文内容,探究蝙蝠、海参、蜗牛的睡眠及原因,能用自己的话向别人进行精彩的介绍。课前准备:老师准备:生字词卡片 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收集其他动物的睡眠方式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动物和人一样,也睡眠,可有的动物就能一睡几个月不吃不喝,这与我们人类
2、的睡眠有所不同,这是不是很有趣呢?这些动物采用什么样的方式睡眠呢?今天我们一块学习动物的睡眠2、 板书课题:动物的“睡眠” 3、 这个题目与以前我们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睡眠两个字加了引号)为什么将睡眠打上引号呢?让我们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吧。4、 出示学习目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2、借助拼音解决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同桌可以互相帮助。3、多媒体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4、理解词语,指出不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理解。三、提出要求部,自学课文1、默读课文,讨论交流:为什么睡眠加上引号呢?2、为什么说动物睡眠是为了休息,
3、但又不全是为了休息?3、文章写了几种动物的睡眠?分别是什么?找出描写这三种动物睡眠的相应段落。4、他们为什么要睡眠?是怎样进行睡眠的?5、分组讨论四、反馈品读欣赏,质疑探究1、“睡眠”为什么加行引号呢?2、文章写了几种动物的睡眠?找出描写这几种动物睡眠的相应段落蝙蝠(1-3) 海参(4-7) 蜗牛(8)3、我们先来了解蝙蝠的睡眠,哪一组同学愿意汇报学习成果?(1)指名读课文1-3自然段 蝙蝠睡眠是为了什么? 蝙蝠是怎样进行睡眠的?(2)学生汇报。(3)观看蝙蝠睡眠图片,增强对课文理解。老师总结:蝙蝠睡眠比较奇特,一是集体睡眠,二是睡觉方式奇特,倒挂着睡觉。三是睡眠时间长。老师引导:蝙蝠的睡眠,
4、睡眠的目的不全是为了休息,而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采用睡眠的方法来对付“绝粮”4、海参又是如何睡眠的?哪一组愿意展示自学成果?(1)小组齐读课文4-7自然段,探究: 海参是一种什么动物? 海参为什么要夏眠? 海参要睡多长时间?什么时候醒来呢?(2)学生交流汇报,老师补充。 5、合作学习第三部分,自由探究蜗牛的睡眠。(1)自由朗读。(2)小组汇报自学成果。 蜗牛为什么叫“睡觉大王”? 蜗牛是怎么睡眠的?6、 多么可爱有趣的动物呀,作者用什么方法把它们写的那么有趣呢?(拟人)找一找这些句子,认真读一读,也可以同桌结合,一人读一人表演。五、老师总结 1、同学们,动物睡眠,特别是进入休眠期,睡眠的目的就不是为了休息,而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延续生命。 2、动物的睡眠多么有趣呀,你喜欢哪一种动物的睡眠呢?多读几遍,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这种动物的睡眠吧。六、扩展延伸,激发探究兴趣。 1、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睡眠方式?请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2、小结:自然是最伟大的老师,同学们对神秘的自然界充满了向往,请多观察大自然,多关注身边的动物。还可以到网站去进一步的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将会知道更多自然界的奥秘。板书设计:18、 动物的“睡眠” 蝙蝠冬眠 海参夏眠 适应环境的变化 蜗牛冬眠夏眠 洪庄杨乡焦李庄小学 曲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