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评《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02326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评《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评《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书评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制问题贯穿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全过程,所以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命题。由包炜杰编写的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年 8 月)一书聚焦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基本思想与在当代中国的重要实践和创新发展,从历史、理论和实践三个层面详细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相关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论相关问题、新时代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

2、创新发展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不同所有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该书的出版有利于更加全面和系统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在当代中国的重要实践。一、思路明晰,全过程展现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实践该书在重点解读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之前,先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其在前苏联和中国的基本实践。首先,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理论,厘清生产资料所有制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论述中的内涵与外延,以关键论断为突破口,梳理从“消灭私有制”到“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发展脉络是掌握马克思主义所有制基本原理的重要环节。其次,关于列宁从“剥夺剥夺者”到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的

3、理论与实践转向,该书认为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认识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一方面,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所有制的基本思想,主张社会主义所有制应当消灭剥削者。另一方面,列宁也认识到,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当时经济条件还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并不能完全取消商品交换。再次,关于在 19491978 年,新中国建立起以单一公有制为基础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原因。该书认为,第一,建立单一公有制符合“消灭私有制”的理论主张,单一公有制在当时的中国被视为社会主义的基本标志、无产阶级的行动纲领。第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前苏联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和最成功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模仿前苏联的现代化模式,自然也会对前苏联

4、的计划经济模式进行效仿。第三,新中国作为后发国家,迫切想赶超发达国家并建立起一个先进的工业国,而单一公有制下的计划经济能够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资源,在后发国家薄弱的经济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这正是新中国所急需的。二、善抓重点,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经济面临的根本性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随着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式拉开了“中国化”的序幕。该书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确立和完善的历程后,重点阐述了两个问题: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问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论问题。一方面,对于“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问题”,该书首先进

5、行了理论反思,提出就传统公有制条件下实行的计划经济而言,其核心在于克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但是,将公有制等同于计划经济的这一模式被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是一种教条,深究这一教条的形成原因,既有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与社会现实的差异性,也有西方新自由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偏见。该书进一步阐明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对立统一”的内在根源,认为公有制条件下的商品和商品交换虽然有其特殊性,但并不意味着市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就必须被否定。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对立统一”的第二个根源就是社会主义郭荣浩/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评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研究(下转封三)书评(上接封二)制度下

6、价值规律的适用问题,这也是经济运行机制层面的根本性问题。该书指出:价值规律与市场经济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无论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只要存在商品经济就适用于价值规律。由此,该书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问题”关键还是在于国有企业改革,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正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市场经济不断磨合的过程。另一方面,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论问题”。该书再次思考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国有经济创造了宝贵的财富,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从执政基础的角度看,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党和政府的执政基础,两者并不相互排斥,这是改革开放以来

7、党的全部理论与实践的总结。该书讨论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问题,提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国民共进”的基本对策。该书认为,无论是“国进民退论”还是“国退民进论”都是一元论的错误思想,这会陷入一种非此即彼的博弈思维。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既不是竞争关系,更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进而该书认为,“所有制中性论”试图以抽象的价值中立混淆企业的所有制属性,是一个违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伪命题,也不符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部理论与实践,必须旗帜鲜明地对其进行批判。三、关照现实,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实践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的深

8、化改革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创新发展。该书指出从单一改制到分类改革是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的最大亮点,“分类改革”不仅破除了西方经济学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进行私有化的传统,也驳斥了传统政治经济学对民营经济发展会威胁到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错误理论。该书认为厘清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从而清楚认识到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不同层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回答新时代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理论逻辑,即“物质载体论”“政治基础论”和“国家利益论”。该书强调,新时代国有企业要真正实现做强、做优、做大就必须以推动国有资本改革。要优化国有资本在产业内部和企业间的分布;提升国有资本的运行效率,发挥国有

9、资本对其他资本的带动作用;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力度,科学界定国有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边界。该书认为,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必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两大理论问题,一是“党的领导”如何与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有机结合,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问题。探讨这两个问题对于新时代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所有制理论研究的重点不仅在于总结中国所有制改革实践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回应新时代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对此该书首先阐述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问题:创新的定位问题,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创新的主体问题,究竟是政府还是

10、市场;创新的路径问题,制造业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该书进而指出,国有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发挥国有企业的显著优势,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基础上补齐短板,在“新型举国体制”下构建企业创新平台。最后,该书还讨论了民营企业的创新问题,认为民营企业目前既面临创新困境,也具有创新机遇和创新优势,应该将自身的创新优势加以有效转化。总而言之,该书逻辑清晰、结构合理、观点明确、引用恰当,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有制问题的研究,为新时代更好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积极意义。郭荣浩/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评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