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数据与程序)
一、 数控机床的传输软件
现在国际上已有较完善的系统软件和数据软件用于计算机与数控设备的CNC之间的通信,目前常用的有:V24、AIC、PCIN、PCIO、PCCS、CIMCO、计算机侧超级终端程序等几种。其中计算机超级终端程序不需要计算机安装任何专用传输软件(WINDOW98以上)。操作更简单、更经济。
数控数据备份
1、 数控机床传输软件主要功能
(1) 将数控设备CNC内部数据送入计算机内存中(数控机床数据的备份)
(2) 将计算机存储的数据输出至CNC中(数控机床数据的恢复)
(3) 对机床参数、加工程序等数据进行编辑、打印、删除等。
(4) 可通过传输软件实现数控机床的在线加工(DNC运行)
(5) 可通过传输软件(LADDER传输软件)实现系统PMC程序和PMC参数的备份、编辑及恢复
2、 计算机与CNC的连接途径:
RS-232-C通信电缆(串口)、RJ45(网卡)、光缆、U盘,LPT打印端口
设定
3、 数控系统侧的参数设定
条件:必须设定数控系统的参数和传输软件的参数,且两者通信参数必须一致。
设置内容:
(1) I/O通道的设定
用来选择系统通信的通道,设定为“0”选择0、1通道,FANUC---OC/OD系统为M5接口,FANUC—16/18/21/0I系统为JD5A接口;设定“1”选择2通道,FANUC---OC/OD系统为M74接口,FANUC----16/18/21/0I系统为JD5B接口。
注:M5、JD5A、M74、JD5B为硬件连接接口,软件与硬件要对应。
(2) 停止位的设定(数据传输格式)
设定为“0”时,系统的停止位为1位;设定为“1”时,系统的停止位为2位。一般设定为2位
(3) 数据输出代码的选择(EIA 、ISO为代码标准)
设定为“0”时,系统的数据输出代码为EIA代码;设定为“1”时,系统的数据输出代码为ISO代码。
(4) 数据输入代码选择
设定为“0”时,系统的输入代码为EIA或ISO代码自动识别;设定为“1”时,系统的输入代码为ASCII代码;
(5) 数据输出时,数据前后时进给孔是否输出(纸带机)
设定为“0”时,系统为不输出;设定为“1”时,系统为输出。
(6) 输入/输出设备的选择
设定为“0”时,系统使用计算机的RS---232—C(使用控制代码DC1---DC4);设定为1或2时,系统使用FANUC磁盘盒;设定为3时,系统使用FANUC的文件盒;设定为4时,系统使用计算机的RS---232---C(不使用控制代码DC1---DC4)
(7) 传输的波特率选择
设定为10时,系统的传输波特率为4800BIT/S;设定为11时,系统的传输波特率为9600BIT/S;设定为12时,系统的波特率为19200BIT/S。
(8) TV检查与否选择
设定为0时,系统程序注释部分的文字进行TV校验;设定为1时,系统程序注释部分的文字不进行TV检验,
(9) EOB输出格式选择
设定为0时,系统的ISO代码对EOB输出‘LF“、CR ;设定为1时,系统的ISO代码对EOB仅输出LF
数控传输方式
CNC到计算机 计算机到CNC
数控传输软件的使用方法
WINDOWS自带的通信程序(超级终端)
计算机侧超级终端程序的设定
1、WINDOWS98 WINDOWS2000 WINDOWS XP
附件---------通讯-------超级终端
新建连接名称 CNC 选择连接图标
选择直接连接到串口COM1
FANUC----OC/OD 4800
FANUC----16/18/21/OIA 9600
数据位7位不含奇偶校验位
数据位8位含奇偶校验位
停止位2位
流量控制为XON/XOFF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