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水乡歌教案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重点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写好“荡”字。
3. 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美好的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地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江南水乡地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 启发谈话
导入:同学们,去过水乡吗?可以联系《识字1》说说水乡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现在就让我们一块儿来欣赏水乡秀丽的风光吧。(播放课件)
二、 自读课文
1. 过渡:水乡真美啊!看了这么美的水乡,又听了导游阿姨的介绍,你们一定更想读课文了,现在就让我们打开课本130页,自己读一读吧。读完后请告诉老师,水乡的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最喜欢水乡的什么?
2. 指名回答。(出示课件:水乡什么多?-多,-多,-多。)
三、 分节学习,细读课文。
过渡:是呀,水乡的水多,船多,歌多,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水乡的水吧。
(一) 水多(看课件)
1. 水乡的水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指名回答)(我觉得水是清的,绿的)(评价要根据学生的回答来:是呀这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多么的闪烁啊。……)
2. 出示课文第1小节。
3. 是呀,水乡的水真多,真美呀,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的吧。哪个同学给大家介绍介绍?
4. 指名读。(老师从你的朗读中听不出水乡的水真的很多。听上去感觉水还不是很多。他哪儿读的好?谁来夸夸他?我认为….读出了水多,听了你的朗读,我感觉到水乡水真多。)
5. 课文中哪些词语能说明水乡的水真的很多呢?(千、万、一个连一个、处处)
6. 看看老师的标识,从这些地方知道了水乡的水真的很多,谁再来试试?(指名读,小组读)
7. 同学们,风轻轻吹过来了,池塘里的荷花、芦苇和水就怎么样啦?用你的手,用你的动作,比划比划。(学生伸出双手做“荡”的摆动样)把‘荡’字放进句子,你能读出来吗?(女生读)
8.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老师一起来,现在我们就站在水乡的渠道、河道和池塘边,太阳照在湖面上。风轻轻吹过湖面。你好像看到了什么?你感觉到了什么?就让我们带着你的感觉伴着音乐来到水乡,再读,相信我们读得更美了。(配乐齐读)
四、自学第二、三小节。
过渡:刚刚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感受了水乡的水,现在请同学们按照刚刚的学习方法分小组自己去感受吧。
说出学习水多的方法
出示学习要求:(1)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自读课文。(2)找出写水乡船多或歌多的词语,并读一读。(3)最后带着感情再朗读一次。
汇报自学成果
(二) 船多
过渡:同学们这水乡的水多,在水里有什么呢?(鱼、虾、物产丰富)对呀,这么丰富的物产要运载靠什么呢?(船)对呀,所以在这么多的渠道和河道上,飘满了水乡的船,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课件)感受了水乡的船,现在请挑选水乡的船进行学习的小组来说说:
1. 水乡的船多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2. 水乡的船多的像什么?(指名回答,并读一读:a听起来好像只有一只船在湖面上飘荡着。B湖面上还没有飘满白帆船。C从你的朗读声中老师仿佛看见了千只万只的白帆船飘满了湖面。)
3. 水乡的船真多,真美啊,连电脑老师都说要把这天然的美景给画下来,你们看,在你们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美景呢?你能用你的话说一说吗?(指名说,男生读)
4. 同学们看,湖面上多热闹呀!捕鱼的小船,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好象在开一个盛大的集会。河水清澈碧绿,让人分不清是在湖中央还是已在空中行!我们来分组比赛一下,看哪个小组能把这幅美景读出来。
5. 这么多船在干什么呢?(捕鱼、捉虾、运输……)
(三) 歌多
过渡:碧波荡漾的水乡有千条渠,万条河,河面上飘满了洁白如云朵般美丽的帆船。生活在这里的人多么幸福啊,幸福的都要唱起歌来了。选择这一小节进行学习的小组请你们说说吧。
1. 选择这一节的同学齐读。
2. 哪些词语说明歌多?谁能读一读?
3. 水乡的歌有些什么样的歌呢?水乡的孩子说要给我们唱一唱,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去听一听吧。(播放课件)会唱的同学也可以跟水乡的人们一起唱哦。
(四) 配乐齐读全文
1.水乡的孩子给我们送来了这么动听的水乡歌曲,为了报答他们,我们也用我们优美的朗读声把这一首诗歌朗读给水乡的孩子们听一听吧。
2.游览了这么美丽的水乡,感受了这秀美的水乡风景,听到了这么动听的水乡歌曲,你们有什么话想说吗?有什么话想对水乡的人们说一说吗?
五、 扩展练习
1. 水乡的水多船多歌多,形成了它独特的美景,其实我们家乡也是美丽的地方。(课件展示家乡风光)
2. 同学们能说说我们家乡什么多呢?小组先讨论讨论,等会就请同学们来当回小诗人,以这样的句式夸一夸咱们家乡的美吧。
3. 出示幻灯:
家乡美
家乡什么多?
_________多 。
千_______ ,万 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指名说。(点评)
5. 创作小诗。
六、 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