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解决问题(1)
杨学文
教学目标
1. 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
2.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灵活选择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
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1.5千克水,每小瓶装0.5千克,需要几个小瓶?
(1) 学生读题,从中发现数学信息。
(2)列出算式,口算得数。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类似的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
三、探究新知。
(一)出示自学指导一:
1.自学课本39页例题10第(1)题,认真阅读例题文字,观察算式,思考:
(1) 读了例题,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2.5 ÷ 0.4 = 6.25(个),如果准备 6个 瓶子,能装多少千克?剩下的香油怎么办?
(3)分装完这些香油实际需要( )个瓶子。
2.学生自学。
3.检测
(1)学生回答自学指导三个问题。
(2)出示检测题,请2名学生板演。
有30个桃子,每袋最多放9个,需要几个袋子?
4.议一议。
(二)出示自学指导二:
自学课本39页例题10第(2)题,认真阅读例题文字,观察算式,思考:
1. 25 ÷ 1.5= 16.666 ...(个) 25m 长的红丝带包装17个礼盒,够吗?
2. 这里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 ),取整数为( )。
3.阅读“回顾与反思”文字,看完后同桌交流:
(1)什么叫“进一法”,什么叫“去尾法”?
(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几种取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分别是哪几种?
4.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自学。
5.检测
(1)回顾自学指导问题并回答。
出示: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进一取整数,这种取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舍去尾数取整数,这种取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去尾法”。
(2)出示检测题,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有50个苹果,每袋最多放6个,可以装满几个袋子?
6.议一议。
指名订正,评议,教师点拨讲解。
7.小结。
四、当堂训练
1.某粮站有60吨大米,用7辆卡车运完,每辆卡运多少吨?(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2.做一件上衣用布1.8米,现在有41.2米布,最多可以做多少件上衣?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 作业
课本练习九1、7、8题。
七、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进一法
(1)30 ÷ 9 ≈4(个)
去尾法
(2)50 ÷ 6 ≈8(个)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