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教多学”杂谈关键词: 少教多学;课程改革;语文教育;激发兴趣“少教多学”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其实“少教多学”并不是一个新的教学理念。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里就批判了当时学校的种种弊端,认为它们是儿童才智的屠宰场,只知道死记硬背,传授的全是一些无用的知识,扼杀了儿童的天性,违背了自然的秩序。夸美纽斯在谈到自己的教学理想时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少教” 就是精心设计每课的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觉得“有劲”,于
2、是产生“愤”与“悱”之情,从而津津有味地与教师一起“探索”、“研究”,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发现”,学会了知识。这种“少教”即“精教”、“精讲”。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组织者、指挥者,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努力摘到苹果,尝到成功的喜悦。“少教”不是越少讲越好,而是讲在关键处,力用在刀刃上。关键部位要讲深讲透,使学生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懂知识产生的背景,应用范畴,与它相近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多学” 就是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多种多样的练习中,帮助学生通过各种练习学懂、学会、学透各种知识。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不断领悟的过程。只有通过多次的基本练习,得到初步掌握;再通过拓宽,加深达到“举一反三”;然后通过变型练习,
3、达到触类旁通。真正起到学者无心,教者有意,潜移默化的作用。 这里提到的“少教多学”,实在不算是什么新话题,不只是三百年前的夸美纽斯有这样的论述,就是两千五百年前的老祖宗孔子也早就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现在提到的“少教多学”和以前常挂在嘴边的“精讲多练”也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洋思中学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精讲多练”。所谓“精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一、目标精当:许多教师在讲课时,生怕漏掉问题,巨细都要涉及,处处是重点,结果又无重点,学生并不知道一堂课的目标究竟是什么。目前,各种“教参”规定的每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多在三四个,仅教学重点就有两三个,这就需要教师
4、联系实际,从中确定或暂行确定一二个,以使问题集中,解决得彻底,为学生的练留出广阔的空间。二、研究精深:教学目标少了,教师的工作不是少了,相反要花更大的气力,对教学过程做全面、综合的考虑,对教材和学生做精深的研究。一方面,娴熟地驾驭和运用教材为讲和练做准备。教学训练目标的单一不是信手拈来,而是在对宏观和微观的正确把握中确定的。另一方面,要研究学生,摸清学生的知识基础、认识能力、学习态度、对新知识的需求等情况。课堂上所讲所练要能够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使他们的原有知识得到发展提高,真正起到长善救失的作用。可以说,讲的越精,教师的研究越深。三、内容精练:做到这一点并非简单少讲就行,而是要讲的简洁明了。
5、要力避繁琐,不做无用功,做到学生自学能会的不讲,讨论能明白的不讲;点拨能懂的不多讲,训练能解决的不多讲。要讲关键、讲难点、讲思路、讲方法。四、语言精美:教师的讲授越少,语言就应越是精美的。只有准确、简要、有力度、有美感、合乎逻辑的高质量语言,才适合精讲的需要。所以教师要精心雕凿自己的语言,仔细推敲,去粗取精,既为学生树立语言表达的典范,也避免无谓地占用同学的训练时间。当然,精讲与多练是互为依托的辨证整体,精讲的目的是为了多练,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最终要在多练中得以实现,如果训练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精讲得再好,也是不成功的一课。更难更重要的一环是在设计相应的训练上。当然,多练并非漫无目的的题海战术和分
6、散孤立的联系,也不是围绕考试的指挥棒把活的知识变成死的题形,而是让学生在学完新知识后,通过一定的书面或口头训练,完成知识的巩固深化,形成能力。这就要求课堂训练决不能停留在将老师讲过的知识重现一遍的水平上,而应引导学生尝试用刚学到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因此举一于讲,反三于练;举一于课内,反三于课外,是设计训练应遵循的根本方针。苏霍姆林斯基说:“教会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的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皮亚杰说:“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经常问问自己:什么情况下,学生会学得最好呢?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兴趣时;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当教学内容能够用
7、多种形式来呈现时;当学生的惰性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当学生发现所学知识的个人意义时;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当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时;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许时;当学生对老师充满信任时经常问问自己:1、我要教什么?2、学生学到了什么?3、我所教的学生学到了多少?4、真正有效的教与学的时间有多少功夫在诗外,“精讲多练”、“少教多学”,是不是应该做到:教得少一点观察多一点;教得少一点体验多一点;教得少一点思维多一点;教得少一点阅读多一点。每天读一点,每天写一点,每天进步一点点!最重要的“学”就是“自学”,最大的“教”就是“不教”。关于“学习力”的话题,还刚刚开始。从西康宾馆回来,我对自己说:“期中考试之后,我一定要沉下心来,以自己班的语文教学为突破口,深入研究作业的精度和适度。”路漫漫 参考文献:1、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中国教育史话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张隆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