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3年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让生活更美好》教案.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7019039 上传时间:2024-12-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76.38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让生活更美好》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3年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让生活更美好》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习作:_______让生活更美好 【教学目标】 1.写清楚某种事物让生活变美好的经历,并把原因写具体。 2.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分享习作。 【教学重难点】 1.写清楚某种事物让生活变美好的经历,并把原因写具体。 2.在叙事中融入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单、习作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围绕习作要求,补充题目,联系生活,选择合适的事例表达生活的美好。 2.学习运用“描写内心”“展开联想”等方法写出自己的美好感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探究“美好观点”,确定写作素材 1.谈话导入,激发联想。 一条河,因为有了青草、绿树、野花的点缀,变得更加美丽多姿;一座山,因为有了蓝天白云的映衬,显得更加雄伟壮丽。我们的生活,也因为各种美好的事物而变得更美好。想一想: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 2.出示课件,发散思维。 课件出示: 习作:_____让生活更美好 点拨:看一看习作要求中的提示,想一想:哪些事物让生活更美好呢?你获得了哪些新的启发呢? 3.全班交流,感受美好。 4.教师梳理,提炼素材。 (1)我们个人的兴趣爱好,如读书、集邮、唱歌、看电影、运动健身等。 (2)我们家庭的日常生活,如家庭聚会、全家旅行、亲子活动等。 (3)校园的学习和生活,如参加了自己和同学最喜欢的某项活动、某个社团等。 (4)我们养成的好习惯、好品格,如做事认真、诚实守信、不怕困难、善于动脑等。 教师小结:前三类都是实际存在的事物,是有形的,第四类是人的习惯、品质,是无形的。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选择感受最深的素材来写。 5.确定写作素材,分享美好观点。 (1)示例引路。 引导: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呢?我们来听听三位小伙伴的分享吧。(课件播放三位同学的录音) 课件出示: 你有没有想过,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 ·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现在去爷爷奶奶家可以坐高铁了,比以前快了两个小时;妈妈买菜时,扫一扫二维码就能支付,非常方便、快捷。 ·我想到的是音乐。听听音乐,唱唱歌,会让我放松、开心。 ·我的答案是种花。把种子种下去,等它们发芽,看它们慢慢长大,很有成就感。 (2)点拨:听了三位小伙伴的分享,你有什么发现呢? (3)学生交流,教师小结:三位小伙伴都融入了自己的感受、感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音乐让人心情愉悦,身心放松;养花种草给人带来培育生命的成就感。做这些事让他们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情感上的满足,令他们的生活更美好。 (4)补充题目。 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呢?请选择一种事物填写在习作题目的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并想一想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份美好。 (5)全班交流。 学生初步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相机点评,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写作素材。 【设计意图】“______让生活更美好”是一个半开放性的话题。题目中,“生活”的概念很大,“美好”的感受范围也很大。话题的选择和确定,需要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历,对生活中的那些美好事物进行初步整理和有效筛选。依托教材中“习作提示”的精准导向,启发学生将美好瞬间呈现出来,将美好事物不断具象化,使选材水到渠成。 板块二 回顾精彩生活,分享美好事件 分享美好事件。 1.点拨:《竹节人》这篇课文里,竹节人给范锡林爷爷的童年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乐趣和美好的体验。想一想:范锡林爷爷围绕竹节人写的哪些事让你感受到这种乐趣和美好呢?(课件出示《竹节人》原文)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范锡林爷爷通过生动描述“我们”做竹节人、玩竹节人和老师玩竹节人的这些故事,让我们体会到竹节人带给“我们”的乐趣,让“我们”的童年生活变得更美好。 4.小组交流。当你确定了自己要分享的这个话题的时候,你想起了哪些和这个话题有关的事情呢?和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这些美好的故事。 5.全班交流。根据你确定的话题,谁能分享一下你心中最美好的事情? 6.引导评价:这件事情是否是围绕所选的话题来说的;事情是否让你的生活受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课文《竹节人》的精彩片段,引导学生感知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分享美好的表达方式,进而唤醒学生心中的美好事件,不断激发学生的表达意愿。在学生交流后引导评价,使他们的表达更准确,思路更清晰。 板块三 列出写作提纲,梳理“美好”经过 1.明确写作要求。 (1)课件出示写作要求。 课件出示: ·写清楚它是怎么影响你的生活的。 ·它为什么让你觉得生活更美好?写的时候注意把原因写具体。 (2)思考:读了习作要求,你认为如何达到这个要求呢? (3)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它是怎么影响你的生活的”可以通过某些事来体现这样的影响,要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写详细;“它为什么让你觉得生活更美好”就是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因此要把想法和感受融入具体的事例当中。 2.示例引路,列出提纲。 (1)引导:在《竹节人》这篇课文里,范锡林爷爷是如何把老师玩竹节人这个故事写清楚的? (2)学生交流,教师梳理。 作者的写作思路:上课玩竹节人被老师没收了—下课去老师办公室的窗外找竹节人—没有找到竹节人,很不高兴—看到老师在玩竹节人,很开心。 教师小结: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能把事情的经过表现得更具体、更生动。 (3)自主学习。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事情的过程写下来。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如《书法让生活更美好》这篇习作,提纲上可以列出:因临帖不顺利而郁闷—得到老师指点后继续练习,有了小小进步而开心—参加书法展示受到老师鼓励而充满信心—意欲更上一层楼而更加坚定信念。 教师小结:故事当中融入自己的心情和感受,才能体现让生活“更”美好。 (5)学生修改自己的写作提纲。 3.想一想:这件事为什么会使自己的生活更美好?有哪些原因,哪些感受? 课件出示: 书写更漂亮了,学习时更有自信了;心态更宁静、沉稳;对传统文化的感受更深了…… 学生继续完善自己的提纲。 【设计意图】再次联系课文《竹节人》,回顾作者写“老师玩竹节人”的精彩片段,理清写作思路,将单元课文的阅读与习作策略的指导紧密结合,并指导学生绘制自己的思维导图,将教材资源有效整合,也能借此展现习作的完整指导过程。 板块四 根据习作提纲,尝试写出“美好” 1.学生根据习作提纲,尝试写作。 2.教师巡视指导,相机点拨。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写清楚某件事物让生活变美好的经历,并把原因写具体。 2.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3.乐于分享习作,虚心听取他人建议,并再次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拟定评价标准,分享习作 1.谈话导入,引发思考。 上节课我们根据自己所写的习作提纲,初步完成了习作。根据习作的要求,你觉得什么样的习作才是优秀的呢? 2.师生共同梳理评价标准,教师相机小结。 课件出示: 评价单 评价标准 自己评价 同桌评价 习作是围绕自己选择的某个词语来写 写清楚了事情的经过 写具体了让生活更美好的原因 文章的描写生动,很有趣味 同桌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评价标准,评价习作。 (1)自评:对照评价标准,你认为你能得几颗星呢?请画一画。 (2)互评:和同桌交换习作,你认为他可以得几颗星呢?对于同桌的习作,你又有什么好的建议呢?把它写在评价单上。 【设计意图】根据习作要求,师生共同梳理明确的评价标准,不仅再次加深了学生对习作要求的认识,还为评价作文作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评价标准与教学目标保持高度一致,这样便于学生通过对照发现习作中的优劣之处。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找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交流分享中感受写作的乐趣,促进习作素养的提升。 板块二 梳理共性问题,点拨表达方法 1.全班交流,梳理问题。 (1)没有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2)没有把具体的原因写明白。 (3)没有写出自己的感受。 (4)习作的语言不够生动。 2.教师引导,师生共同寻找修改方法。 你能够帮他们解决哪个难题呢? 全班讨论,教师结合学生习作相机小结。 (1)解决问题一: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重点关注是否把表现事情过程的思维导图写清楚了,再根据思维导图写清事情过程。 (2)解决问题二:引导学生写清事情发生的原因,为后文的展开作铺垫。 (3)解决问题三:在写清事情的过程中多次穿插“想到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4)解决问题四:运用多种细节描写把习作中详写的部分写生动。 课件出示: ·没有把事情经过写清楚——检查思维导图 ·没有把原因写明白——写清原因 ·没有写出自己的感受——穿插“想到的” ·习作的语言不够生动——细节描写 过渡:为了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我们还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融入具体的事例中去。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融入具体的事例当中去呢? 3.例文引路,点拨方法。 (1)寻找让你感受深刻的语句。 ①点拨:在“老师玩竹节人的故事”中,你觉得哪些语句最吸引你? ②学生交流。学生读“老师玩竹节人的故事”中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句子,说感受。 ③教师引导:这些语言都融入了作者的感情,所以吸引了你。你从同桌的作文当中捕捉到了哪些体现作者美好情感的语言呢?请把它们圈画出来。(板书:融入感情)(出示分享提示) 课件出示: 你从哪些语句当中感受到了作者美好的感情?用红笔圈画出来,再想一想你圈画的理由。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①请两组同桌交流。一位同学读习作片段,另一位同学分享阅读感受。 ②教师随学情需要引入教材范例,相机点拨。 a.预设:学生作品中有关于心理描写的句子,教师相机点拨。 示例引导:下面是《窃读记》的某个片段,你从哪些句子当中感受到阅读带给作者的美好感受呢? 课件出示: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学生找出相关句子,交流。 思考:作者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这份美好的感情?这样描写又有什么好处?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更能体现出我们对那件事物的感情。(板书:心理描写) b.预设:学生作品中有展开联想的句子,教师相机点拨。 示例引导:下面是《全神贯注》中的一个片段,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罗丹创作时专注的美好? 课件出示: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塑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舒了口气。 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 思考:作者又是运用什么方法让我们感受到这份美好的呢?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板书:动作描写 展开联想) ③教师小结:看来我们在记录美好时,可以运用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展开联想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融入自己的感情和想法。(板书: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展开联想) 【设计意图】习作支架能够缓冲“习作难度”,助推“思维深度”,提升“表达高度”,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储备设计的“心理描写”和“展开联想”这两个表达支架,让“融入感情”这个对学生来说无从下手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这是对本单元语文要素中“融入感情”的教学落地。 板块三 总结写作方法,二度修改习作 1.思考:如果在我们的作文中更好地融入自己的感情,你会给自己什么建议? 2.学生交流。 预设:除了上述的两种方法,还可以有别的方法,如动作、神态、融情于景等。 3.学生尝试选用刚才建议中提到的方法,展开二度修改。 4.反馈、分享学生修改之后的习作。 【设计意图】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掌握习作修改的方法,是提高学生习作素养的重要途径。本环节让学生选用学到的方法,对自己的习作展开二度修改,在实践中内化学到的方法。 板块四 布置课后任务,分享美好生活 1.明确任务:我们要开展一次“共享美好生活”主题班会,共同分享生活中的美好。针对这次班会,你有什么建议吗? 2.学生交流。 (1)按照话题进行分组,如课外兴趣组、家庭生活组、优秀品质组…… (2)指导分享方法。 ①读读习作中自己觉得写得较好的片段。 ②可以给自己分享的片段配上相应的图片或PPT,让分享更生动。 ③谈谈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引起其他同学的共鸣。 3.教师小结。 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的美好要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用我们的心灵去感受,还要用我们的语言去描绘,希望我们通过“共享美好生活”的班会,发现和感受更多生活中的美好。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提示,创设分享情境——“共享美好生活”主题班会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分享的平台和动力,并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使分享更有实效。 【板书设计】 习作:_____让生活更美好 【教学反思】 “理想的写作教学必须是基于学情的。”本课基于学情开展教学,以学生的感受、体验和可生长性为设计起点,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乐于表达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结构化地“用教材教”。 教师对教材习作提示中的要求与相关内容进行了充分解读和准确把握,从话题打开到思维导图,从内容选择到事件聚焦,再到融入感情、表达看法,紧紧围绕单元的语文要素和本次习作教学的核心能力目标,前勾后连,对相关的教材元素进行了结构化的设计。如串起学生已有的《竹节人》《窃读记》《全神贯注》等阅读经验,从学习书面表达的角度对这些教材元素进行了再加工,充分发挥了教材中习作指导的用件功能。 2.激发学生的表达冲动。 本课从交流“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到利用教材习作提示,帮助学生进一步开阔选材视野,提升对美好的认知深度和广度,通过交流,相互启发,不断具象,持续推动学生的表达和分享的欲望。及至教学结束,教师依然通过布置“共享美好生活”主题班会的课后任务,来推动学生的后续写作。 3.根据学情设计写作支架。 “如何在叙事的过程中融入感情,表达看法”是本次习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完整、流畅叙事的能力,但写作时如何融入感情,他们的经验是缺乏的。根据学生在这一领域的现有水平和可能的发展水平,用已学课文资源设计的“心理描写”和“展开联想”这两个表达支架,让学生二度修改习作,学生对“融入感情”无从下手的问题因此得到了基本解决,教学“增质”十分明显。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下载】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一、 看拼音,写词语。 mó guǐ dān wu pái huái chuī yān bì miǎn zhí xínɡ yī wēi nuó yí 二、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忐忑(tǎn tǎng)  气馁(lěi něi) 憧憬(chōng tóng)   韧性(rèn rèng) 端庄(ruì duān)   颤抖(chàn zhàn) 琴弦(xuánxián)  岔路(chà cà) 朗诵(sòng yǒng)   撰写(zuàn zhuàn) 模仿(mó mú) 懵懂(mēng měng) 插队(cā chā) 惬意(xiá qiè) 戛然而止(gá jiá) 三、 区别字组词。 旅(_________) 泄(_________) 厢(_________) 抹(_________) 旋(_________) 世(_________) 箱(_________) 沫(_________) 四、 先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技高一(____) 斩钉(____)铁 全神(____)注 排山(____)海 居高(____)下 别出心(____) 汹涌澎(____) 粉身(____)骨 1.爷爷的故事讲得娓娓动听,我们听得______________。 2.我站在万寿山上_____________,颐和园的美景尽收眼底。 3.吴静钰在比赛中_____________,周三的决赛以大比分领先轻松获胜。 五、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危险 危急 危难 1.越是有(___),我们越应该冲上前去。 2.在这(___)关头,消防战士赶来了。 3.一个人在(___)的时候,更需要别人的帮助。 不是……而是……  只有……才…… 虽然……但是…… 4.评委们一致认为(_____)具备这种素质的人,(____)是真正的世界一流的音乐指挥家。 5.从克莱蒂的眼里表现出来的(_____)愤怒,(______)悲哀。 6.前面的参赛者(______)也发现了问题,(______)在国际音乐大师面前,都放弃了自己的意见。 六、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机智勇敢的歹徒终于落网了。(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奇妙的电话机里住着一个无所不知的小精灵。(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像这样爱笑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说:“我女儿要接我去城里享清福,我不去。”(改为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桥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还来就菊花。 2.赤橙黄绿青蓝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视死忽如归。 4.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乌蒙磅礴走泥丸。 5.《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了接受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个片断。 6.《穷人》的作者是(_____)国的(______),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_),文章表现了渔夫和桑娜(____)的高尚品质。 八、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昆虫的自卫术 动物一生中面临着很多危险:天灾、天敌、疾病,等等。尤其是弱小的昆虫,得随时防备天敌的侵犯。为了求得生存,昆虫的防敌之术可谓五花八门、千奇百怪。 东南亚的一种蜘蛛能为自己制造替身。当它捕捉到飞虫以后,就用蛛丝将飞虫层层缠绕,缠到飞虫的大小与它本身相仿时,就把飞虫放到蛛网的显著位置上。那些以蜘蛛为食的飞鸟常常会错把蜘蛛的替身当作目标,蜘蛛因而保全了性命。 叶脩(xiū)具有扁平、横扩的腹部,扩展的腿节以及褐色或绿色的体色,这些特征使叶脩看上去和树叶毫无差别。当它们停下来时,长长的前翅覆盖在透明的后翅上,形成伪装,表面的纹理和色斑以及在微风中的摇摆使得伪装更为逼真。 无独有偶,枯叶蛾的自卫术跟叶脩非常相似。它的身体颜色灰暗,双翅叶脉清晰可辨,从整体上看,跟干枯的树叶没什么两样。当它停在树枝上休息时,能将自己完全融入周围的枯叶中,使敌人难辨真伪。 螳螂保护自己的绝招则是随季节变色。夏天,大地上到处都是一片葱绿,因此,这时的螳螂会把自己的体色变为绿色;而到了秋天,树叶开始慢慢枯黄,螳螂也会在这时将自己的体色变成枯黄色。正是由于螳螂很善于为自己提供这种具有保护色的“外衣”,所以它们能够躲过敌害。 竹节虫是昆虫界著名的伪装大师。它们的身体和脚仿佛竹节一样,整个看上去活像一节枯枝,只要一动不动,一般就不会被敌人发现。 放屁虫在遇到袭击时,会爆出一声巨响,随即向前来袭击的敌人喷出一种混合着过氧化氢及醌(kūn)醇(chún)的臭液。待敌人从巨响和臭液中清醒过来时,放屁虫早就逃得无影无踪了。 步甲虫遭遇敌害时,就会用双足往地上一撑,后腹部对准敌人,连连发炮,喷射出一种具有很强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将敌人熏得失去战斗力。步甲虫就是靠这种“化学武器”对付来犯之敌。 昆虫们的自卫高招真是让人惊叹!目前,昆虫学家们正在对昆虫自卫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期了解更多昆虫的自卫高招,以及它们高明的自卫术形成的原因。 (摘自《最不可思议的动物未解之谜》) 1.第1自然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打比方 B.举例子 C.作比较 D.列数字 2.自卫术是“随季节变色”的昆虫是(  ) A.蜘蛛 B.叶脩 C.螳螂 D.竹节虫 3.短文主要向读者说明了(  ) A.昆虫防敌之术形成的原因。 B.动物一生中面临着很多危险。 C.蜘蛛、步甲虫等七种昆虫的自卫术。 D.昆虫有各种各样的防敌之术及其形成原因。 4.第4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  ) A.侧面烘托 B.前后照应 C.承上启下 D.点明主题 5.短文中的“自卫术”“为自己制造替身”“为自己提供这种具有保护色的‘外衣’”等语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请结合短文内容,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习作。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意料之外的人和事,也许是惊喜,也许是发现,也许是收获,也许是一种美丽,也许是一种遗憾……请以“意外”为话题,写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要求:题目自拟,叙述具体,感情真实,5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魔鬼 耽误 徘徊 炊烟 避免 执行 依偎 挪移 2、tǎn něi chōng rèn duān chàn xián chà sòng zhuàn mó měng chā qiè jiá 3、旅行 泄气 厢房 抹布 旋转 世界 箱子 泡沫 4、筹 截 贯 倒 临 裁 湃 碎 全神贯注 居高临下 技高一筹 5、危险 危急 危难 只有 才 不是 而是 虽然 但是 6、 1、阴险狡猾的歹徒终于落网了。 2、电话机里住着小精灵。 3、像这样爱笑的老师,我们都喜欢。 4、老人说,他女儿要接他去城里享清福,他不去。 5、像身姿曼妙的舞者,在溪水边跳了整个春天。 7、待到重阳日 谁持彩练当空舞 捐躯赴国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 痛歼敌人 引上绝路 顶峰歼敌 英勇跳崖 俄 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 《复活》 善良、勤劳 8、 1.B 2.C 3.C 4.A 5.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昆虫拥有各种各样的防敌之术,这样写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9、示例: 意外的惊喜 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许多突如其来,出乎人预料之外的事情。高兴的,悲伤的,惊讶的,陶醉的……这一个个意外,令我们难以忘却,但令我难忘的是那一次意外的惊喜。 十二岁,是每个孩子的重要时期,因为在十二岁时,他们要成为小大人了。我觉得十二岁十分有意思,因为有些家长还给孩子们办一个生日聚会,我们班里的大多数同学也都办了,我也十分想要办个生日聚会。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爸爸妈妈,爸爸同意了,可妈妈却说:“咱们家的条件差,而且你又不敢上台说话,快别办了!”听完妈妈的话后,我十分沮丧,一头栽进我的房间,妈妈可能看穿了我的心思,走进我的房间,对我说:“我也不是不想让你办是因为你怕上台说话时紧张。”听完这句话,心里的难过和伤心也少一点了,毕竟我十分害怕上台。 过了几天,我早已经把这件事忘了,妈妈把我叫进房间,神神秘秘的对我说:“你知道妈妈给你准备什么惊喜吗?”我一脸茫然,妈妈笑着说:“我同意给你办生日聚会了”听到这个消息,我一蹦三尺高,开心地和妈妈说:“谢谢妈妈!” 哈哈!这个意外的惊喜来的真是太突然了,可真令我难忘啊!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