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暖冬对漯河市小麦生产的影响.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01617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71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暖冬对漯河市小麦生产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暖冬对漯河市小麦生产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暖冬对漯河市小麦生产的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暖冬对漯河市小麦生产的影响司学刚1葛昌斌2朱耀华3*蒋亚琴1(1漯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河南漯河 462000;2漯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漯河 462000;3漯河市源汇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河南漯河 462000)摘要黄淮麦区冬季变暖现象日益突出,研究这一现象对小麦的影响已成为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利用漯河市召陵区姬石镇区域站大田物联网冬季温度、湿度、积温等气象数据,分析了漯河麦区冬季气候变暖对小麦播种期、群体发育情况、产量构成因素、产量、病虫害发生情况等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暖冬的主要栽培措施,以期为小麦科学种植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暖冬;小麦;播种期;产量;河南漯河中图分类号S5

2、12.1;S1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23)18-0055-03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3.18.015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Influence of Warm Winter on Wheat Production in Luohe CitySI Xuegang1GE Changbin2ZHU Yaohua3*JIANG Yaqin1(1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 of Luohe City,Luohe Henan 462000;2Luohe Acad

3、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Luohe Henan 462000;3Yuanhui Distric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 of Luohe City,Luohe Henan 462000)AbstractThe phenomenon of winter warming in the Huanghuai wheat reg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prominent,and studying its influence on wheat has become one of

4、the important topics to ensure national foodproduction security.This paper used meteorological data such as winter temperature,humidity,and accumulatedtemperature from the field internet of things regional station in Jishi Town,Zhaoling District,Luohe City to analyze theimpact of winterwarming on wh

5、eat sowing time,population development,yield composition factors,yield,andoccurrence of diseases and pests in the Luohe wheat area.The main cultivation measures to cope with warm winter wereproposed,so as to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scientific wheat planting.Keywordswarm winter;wheat;sowing t

6、ime;yield;Luohe Henan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气候变暖,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1-4。受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黄淮麦区冬季变暖现象日益突出,研究这一现象对小麦的影响已成为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一项迫切课题。漯河市位于豫中南典型平原区,为河南省和全国重要的小麦高产区,近些年暖冬的频繁出现已迫使种植户改变了传统的栽培习惯,种子包衣、晚播、镇压控旺已成为小麦主推栽培技术5。本研究通过跟踪气象因子的变动规律,推广抗湿播种、晚播促转、早做春管等措施,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实现小麦生产在丰收的基础上逐年增产。1漯河市暖冬气象因素分析由表 1 可知,3 年冬季(

7、12 月至次年 2 月)日平均气温 0 以上的天数分别为 88、81、87 d,分别占冬季总天数的 96.7%、90.0%、96.7%,0 以上积温分别达到 499、519、406,冬季日平均气温 0 以下的天数分别仅有 3、9、3 d;5 以上的天数分别达到 52、51、29 d,分别占冬季总天数的 57.1%、56.7%和 32.2%,5 以上积温分别达到 386、444、247。2021 年 2 月基金项目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抗赤霉病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00110800)。第一作者 司学刚(1972),男,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研究及推广工作。*通信作者

8、E-mail:收稿日期 2022-12-28现代农业科技2023 年第 18 期农艺学55现代农业科技2023 年第 18 期农艺学日最高气温达到 31,10 以上的天数达到 12 d;2019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 月和 2022 年 12 月甚至连续 2 个月日平均气温均在 0 以上。冬季的高温天气和适宜的土壤墒情致使冬小麦没有明显的越冬期,整个冬季都在缓慢生长,对传统的冬小麦越冬期栽培管理带来颠覆性影响2。2暖冬对冬小麦全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由于土壤湿黏,2019 年、2021 年麦播推迟较多(表 2),比往年推迟 10 d 左右,种粮大户推迟 15 d 左右,越冬前苗情调查群

9、体不足,但冬季的缓慢生长使苗情不断转化,至返青期苗情已与往年无异。2.1阴雨天气导致小麦播种期推迟2018 年以前,漯河地区小麦始播期一般在 10 月5 日左右,随着双晚(玉米晚收、小麦晚播)技术的不断推进,农民秋收时间拉长,暖冬的持续发展也导致小麦播种推迟到 10 月 15 日以后。2020 年麦播期间温湿度适宜,正常时间播种;2019 年和 2021 年麦播期间遭遇连阴雨,土壤湿度大,主播期拉长,播期参差不齐,尤其是 2021 年秋季持续强降雨,对麦播进度影响较大。但由于播量加大,越冬前基本苗均在 330 万390 万株/hm2的合理区间内(表 2)。2.2暖冬晚播对小麦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10、20192022 年调查,漯河市小麦冬前一类苗比例分别为 74.9%、65.6%、53.9%,返青期一类苗比例分别为 90.8%、94.3%、87.6%,返青期一类苗平均群体分别为 1 320.0 万、1 335.0 万、1 363.5 万个/hm2,整个冬季一类苗比例分别增加了15.9、28.7、33.7百分点。冬前平均群体分别为 955.5 万、957.0 万、861.0 万个/hm2,整个冬季群体分别增加 355.5 万、357.0 万、453.0 万个/hm2,主茎叶龄增加 1.32.1 片,冬季生长明显,二、三类苗转化效果突出(表 3、4)。由于整体播种较晚,20202021 年度和

11、 20212022 年度无旺长麦田,20212022 年度播期最晚,冬前三类苗比例达 19.54%,是近年来播种最晚的一年,但由于暖冬,返青期三类苗比例仅 3.56%,加上春季温湿度适宜,病虫害发生轻,反表 120192022 年漯河市小麦越冬期温湿度注:数据源自漯河市召陵区姬石镇大田物联网自动监测点。年份201920202020202020212021202120222022月份121212121212平均温度/5.323.587.693.684.0610.186.232.774.56最高温度/211723172431211722最低温度/-7-7-5-9-13-4-10-6-6平均湿度/%

12、70.8482.2970.7949.0339.0649.7940.9466.8147.330 以上天数/d3029292726282831280 以上积温/166108225119114286199821255 以上天数/d2282210142719195 以上积温/141501956210128116477610 以上天数/d105031220210 以上积温/1105603216720026表 320192022 年漯河市小麦越冬期及返青期苗情年度201920202020202120212022201920202020202120212022生育时期越冬期越冬期越冬期返青期返青期返青期一类

13、苗比例/%74.965.653.990.894.387.6群体/(万个 hm-2)1 035.01 054.51 023.01 320.01 335.01 363.5主茎叶龄/片5.405.405.207.307.506.12二类苗比例/%19.0028.7026.604.103.408.86群体/(万个 hm-2)690.0817.5790.51 038.01 047.01 028.4主茎叶龄/片4.404.604.305.505.705.11年度201920202020202120212022201920202020202120212022生育时期越冬期越冬期越冬期返青期返青期返青期三类苗

14、比例/%3.605.7019.541.102.303.56群体/(万个 hm-2)525.00540.00508.50814.50843.00815.55主茎叶龄/片2.902.802.604.604.803.92旺长苗比例/%2.5004.000群体/(万个 hm-2)1 230.0001 515.000主茎叶龄/片5.48.2表 220192022 年漯河市小麦播期与基本苗年度201920202020202120212022播期始播期2019-10-152019-10-062019-10-12主播期2019-10-2011-102020-10-1810-302021-10-2511-20平

15、均基本苗/(万株 hm-2)37534536056表 420192022 年漯河市小麦平均群体与产量三要素年度201920202020202120212022冬前群体/(万个 hm-2)955.5957.0861.0返青期群体/(万个 hm-2)1 311.01 314.01 314.0穗数/(万穗 hm-2)643.5652.5621.0穗粒数36.2036.4837.69千粒重/g42.8442.0343.43理论产量/(kghm-2)8 482.58 503.88 640.3表 520192022 年漯河市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注:赤霉病 20192020 年、20202021 年、2021

16、2022 年发生率分别为 0.006%、0.01%、0.04%。病虫害种类地下害虫纹枯病茎基腐病条锈病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麦蜘蛛蚜虫合计20192020 年危害程度偏轻发生中度发生轻度发生轻度发生轻度发生轻度发生轻度发生偏轻发生苗蚜轻度发生、穗蚜轻度发生发生面积/万 hm24.3010.401.700.121.5012.100.6810.603.5044.9020202021 年危害程度偏轻发生中度发生中度发生中度发生偏轻发生轻度发生偏重发生偏轻发生苗蚜偏轻发生,穗蚜中度发生发生面积/万 hm24.510.53.01.11.60.55.39.39.845.620212022 年危害程度偏轻发生中

17、度发生中度发生中度发生中度发生轻度发生轻度发生偏轻发生苗蚜偏轻发生,穗蚜中度发生发生面积/万 hm22.710.83.73.03.58.60.77.49.149.5而是 3 年中小麦产量最高的一年,全市平均产量达8 640.3 kg/hm2。对比 3 年产量三要素,20212022 年穗数比 20202021 年度减少 31.5 万穗/hm2,但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有增加,三要素一减两增,带动了产量的提高(表 4)。在传统育种和栽培实践中,一般单位面积穗数对产量形成影响较大,但晚播小麦在单位面积穗数受到制约的条件下,通过冬春促弱转壮等技术措施,也可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两项指标,这是一项栽培制度的创新

18、。3暖冬对晚播小麦病虫害发生的影响一般而言,冬季温度高,次年病虫基数大,会导致病虫害加重发生3-4。但是,病虫害的发生除了受温度条件影响外,还受空气和土壤湿度、耕作方式、药物防治等因素的影响。虽然近 3 年冬季气温普遍较高,但20192022 年度由于冬春降雨少,土壤湿度小,不利于前期病害流行,加之春季气温回升慢,也不利于麦蜘蛛、蚜虫快速繁殖,同时,播种期土壤偏湿情况下,种子包衣比例有较大提升,有效防控了地下害虫和小麦拔节前病害如纹枯病、茎基腐病的传播蔓延,加上近些年春季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发生整体较轻(表 5),为小麦高产创造了条件。4应对暖冬的主要栽培措施4.1种子包衣或拌

19、种种子包衣或拌种是一项经济高效的小麦早期病虫害防控措施,其成本低、操作简便、防控效果好,近些年已得到种植户的广泛认可。4.2适当晚播晚播是应对暖冬的最佳方式,晚播可以防止小麦旺长,减轻春季遭受倒春寒的危害。近些年,由于冬季持续变暖,最适播期已推迟 15 d 左右,但播期不宜晚于 1 月中旬,否则小麦产量和品质均会大幅度降低。晚播的同时要增加播量,适宜播量为 225375 kg/hm2,但播量也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大量弱苗,产量不增反降。4.3加强早春管理小麦返青后、杂草五叶期前及时除草,小麦起身前防治病虫害,降低病虫基数。4.4加强小麦中后期管理在小麦拔节期、扬花期、灌浆期根据墒情进行水肥管理

20、,喷施叶面肥、杀菌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防冻防倒防病虫,增加粒重,提高产量。参考文献1 李英年,王启基.气候变暖对青海农业生产格局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1999,8(2):102-107.2 金之庆,方娟,葛道阔,等.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冬小麦生产之前瞻J.作物学报,1994,20(2):186-197.3 仝文伟,查菲娜,王其英,等.气候变化对河南省小麦产量影响分析J.河南科学,2009,27(12):1546-1549.4 陈维新,潘永圣,黄毓华,等.90 年代暖冬等气象条件对江苏小麦生产影响的初步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1999,27(6):9-13.司学刚等:暖冬对漯河市小麦生产的影响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