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www.HuiLanG 回澜阁教育 免费下载 天天更新
2010年河南中考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简单机械和功
一、 认识和利用杠杆
1、 杠杆
(1) 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 影响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方法提示: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
2、 杠杆的平衡条件
(1) 杠杆的平衡: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
(2) 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 F2
3、 三种杠杆及应用举例:
(1) 省力杠杆:当>时,F1<F2。例:扳手,撬棍,指甲刀。
(2) 费力杠杆:当<时,F1>F2。例:钓鱼杆,船桨。
(3) 等臂杠杆:当=时,F1=F2。例:天平
二、 认识和利用滑轮
1、 认识滑轮和滑轮组
实质
力的关系
(F,G)
距离关系
(s,h)
速度关系
(,)
作用
定滑轮
等臂杠杆
F=G
s=h
=
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
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F=G
s=2h
=2
省力
滑轮组
F=G
s=nh
=n
既可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忽略摩擦,=+)
2、 滑轮组用力情况的判断
判断用力情况的关键是弄清几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重物,在数绳子时,不但要明确绳子是否承担动滑轮和重物的重力,还要看清滑轮组的组装方式,不能只看滑轮个数。
三、 怎样才算做功
1、 做功的条件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常见的几种看似做功而实际没有做功的情况:
(1) 物体靠惯性通过了一段距离,如推出去的铅球,投掷出去的标枪。
(2)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没有移动距离,如搬石头未搬动。
(3)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也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力的方向与移动方向垂直或指向反方向。如:用手提着水桶水平运动,关闭发动机的汽车慢慢停下来。
2、 功的大小
公式:W = F·s
F是做功的力的大小,s是物体在F的方向通过的距离,它不一定等于物体实际移动的距离。 例如:从斜面上划下的物体,重力G对物体做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是斜面高h,而不是物体实际移动的距离即斜面的长,所以重力做的功是:W=G·h
(省力的机械多移动距离,费力的机械省距离,总之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但使用机械可以给人们带来方便)
四、 做功的快慢
1、 功率的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2、 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里物体完成的功。
3、 公式:
(特别提醒:运动公式时要注意,当功率一定时,要增大牵引力需要减小速度)
五、 机械效率
1、 机械效率的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2、 公式:
3、 有用功、总功、额外功
(1) 有用功是为了达到目的、完成任务面对物体做的功。如:克服物重提升物体时,,克服地面对物体的摩擦使物体运动时,。
(2) 额外功是指对人们无用,但因为摩擦力和机械自重等存在,克服摩擦力和机械自重而不得不做的功。
(3) 总功是:,也就是人们使用机械时实际做的功。,式中是作用在机械上的动力,是动力通过的距离。
(4) 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方法:增加有用功,减少额外功,增大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比值。
机械能和内能
一、 机械能
1、 机械能的定义: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2、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比较:
名称
定义
影响因素
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质量、速度
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质量、物体所在位置
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弹性形变的程度
3、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可以相互转化,能量转化可以发生在同一物体上,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物体间。
二、 内能
1、 内能的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 内能与机械能的比较
区别
联系
类别
决定因素
内能
分子动能
温度、质量
① 内能与机械能都是能的一种形式
②单位都是:焦
③内能与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分子势能
体积、质量
机械能
动能
质量、速度
重力势能
质量、位置
弹性势能
弹性形变的大小和劲度系数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不可以为零,但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
3、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1)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2)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规律:物体吸热,内能增加;物体放热,内能减少。
条件:存在温度差。
本质:内能的转移。
三、 热量计算
1、 热量的定义: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
2、 计算公式: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 物体温度降低时,放出热量:
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
公式:为比热容,为质量,为初温,为末温,为热值。
3、 热量单位:焦耳,符号:
四、 热值
1、 热值的定义:1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 热值的符号:,单位:。
3、 物理意义:表示一定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的多少。
4、 燃烧时的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五、 汽油机、柴油机的工作
1、 热机的定义:将燃料燃烧时所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汽油机
2、 热机的种类 内燃机 柴油机
外燃机
3、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
内燃机
比较
汽油机
柴油机
汽油
柴油
汽缸顶部是火花塞
汽缸顶部都是喷油嘴
工作循环
吸气冲程
吸入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吸入纯净的空气
压缩冲程
压缩程度较小
压缩程度很大
做功冲程
燃料由点燃式点燃
燃料由压燃式点燃
点火方式
点燃式
压燃式
热机效率
(20%~30%)
(30%~45%)
电路和欧姆定律
一、 正确理解电路
1、 电路就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 电路的三种状态:
(1)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2) 短路:也叫开路,在某处断开的电路。
(3) 短路:电流不经过用电器而形成的电流路径。
电源短路:会损坏电源,是不允许的
分两种 用电器短路: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3、 电路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
(1) 串并联电路特点的区别:
不同点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定义(元件连接)
逐个顺次连接
并列连接
电流的路径
只有一条路径,无干、支路之分
有多条路径,有干、支路之分
用电器工作
不能独立工作
能独立工作
开关的控制作用
控制所有用电器,其位置改变,控制作用不变
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支路的用电器
(2)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类别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流I
处处相等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电压U
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电阻R
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录电阻倒数之和
U与I的分配
,
二、 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
1、 电流:电流好比水流,电压好比水压,可利用类比法理解电压与电流。
2、 电阻是导体的属性,它的大小取决于导体本身。
3、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温度
越长,电阻越大;横截面越小,电阻越大;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4、 滑动变阻器:
(1) 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2) 作用:
a、 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b、 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
c、 对电路有保护作用
(3) 使用:
a、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不能使通过的电流超过最大允许值;
b、 滑动变阻器要与被控制部分电路串联;
c、 为了保护电路,在闭合开关前要使滑片处于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
d、 滑动变阻器在接入电路时必须采用“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的连接方法;
e、 要明确滑动变阻器的控制对象。当控制电压时,要边移动滑片边观察电压表的示数。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时,要边移动滑片边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三、 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四、 伏安法测电阻
1、 原理:根据公式,分别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求出电阻。
2、 器材:电源、开关、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和若干导线。
3、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一是保护电路,二是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多测几组电压值和电流值,求出电阻值的平均值以减小实验误差。
4、 实验步骤:
(1) 按照电路图连好电路
(2) 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记下三组对应的数据,分别填入表格中。
(3) 根据记录求出三个对应的电阻值。
特别提醒:(1)进行实物连接时开关要断开;
(2)进行实物连接时,要让滑动变阻器的 滑片处于电阻最大处;
(3)测量时要从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开始逐次降低。
回澜阁 青岛著名旅游景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