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果园里的数学问题 展示课实录研究教师 宁洱县直属小学 张 琼 指导教师 普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刘 梅一、研究点 用综合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果园里的数学问题 二、说课 本着“来源于生活提炼为数学应用于实际”的原则我设计了这节课的教学预案,以求全面的把用综合法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向各位做一次全面的呈现。我今天课的内容用连乘法连除法“解决问题”它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8单元中的内容。我作的是综合复习课。本节内容是在学生牢固建立了“加、减、乘、除”四种模式的基础用综合分析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来进行学习的,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我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2、、熟练掌握“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的意义,建立牢固模式; 2、熟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除多位数的计算;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感悟数学,并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进一步巩固综合法从信息到问题的思路和步奏;教学重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法学法选择 本节课为完整呈现综合法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我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1、生活与数学沟通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生
3、活入手,来缩短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通过到参观果园来呈现,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致,也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2、体验与感悟并行 本节课的内容要让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自主解决连乘、连除、乘除混合问题,要求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加减乘除”四个意义的模式非常重要,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在苹果树和分葡萄的动感过程中再次体验与感悟加减乘除四个意义,让学生将知识内化。四、 实录(一) 复习“加、减、乘、除”四个意义。1、 你看到了什么,收集信息。2、 根据这两个信息,有什么联系?为什么?3、 你能解决什么问题?把两个不同的数合并,用加法计算。1、你看到了什么,收集信息。2、根据这两个信息,
4、有什么联系?为什么?3、你能解决什么问题?从总数里分出一部分,用减法计算。1、你看到了什么,收集信息。2、根据这两个信息,有什么联系?为什么?3、你能解决什么问题?把几个相同的数合并成一个数,用乘法计算。1、你看到了什么,收集信息。2、根据这两个信息,有什么联系?为什么?3、你能解决什么问题?从一个数里分出几个相同数,用除法计算 小结:四幅图片直观再现“分”、“合”。“合并”分为两种情况,相同数的合并用乘法;不同数的合并用加法;“分”两种情况,相同数的分用除法,不同数的分用减法。二、在果园里面找数学信息,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出示:小红家果园种了8行苹果树,每行9棵,每棵苹果树一年可收苹果55
5、千克,小红家的果园一年一共可收苹果多少千克?1、你看到了什么,收集信息。2、那两个信息之间有联系,有什么联系?为什么?3、你能解决什么问题?4、把解决的问题当做一个信息,想一想那两个信息之间有联系?有什么联系?为什么?5、根据这两个信息之间的联系,你能解决什么问题?6、现在我们已经帮助小红家解决了果园一年一共可收苹果多少千克的问题,写出综合算式,并答完整。三、明确用综合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 1、刚才我们用综合分析法解决了小红家的果园一年一共可收苹果多少千克的数学问题,大家归纳一下综合分析法解决问题是从什么入手进行考虑?(信息问题) 2、综合分析法的步骤是怎样的?(指名分步回答)四、 巩固综合分析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从身边收集信息的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1、 出示图后请同学编题。2、 指名学生来当小老师,用综合分析法的步骤解决问题,3、 及时评价大家和小老师的表现。五、 巩固综合分析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从身边收集信息的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 1、出示图后请同学编题。出示木瓜林,你想说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 指名学生来当小老师,用综合分析法的步骤解决问题, 3、及时评价大家和小老师的表现。六、出示1、 找一找,这三个题什么相同?什么不同?你是怎样解决的?七、小结: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