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 认识区域一、区域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2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其他条件的变化而不同。(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
2、原、辽河平原等。3划分: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4区域类型均质区功能区二区域特征、整体性说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差异性区域之间普遍存在差异,并不是说区域内部就没有差异,只不过是求大同存小异。、开放性区域作为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包括自然要素之间,以及自然要素与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使地理空间呈现开放性的特点。第二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一、英国和日本的比较1日本和英国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区 域要素日本英国地形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分布零散。多火山地震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
3、交错分布气候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森林覆盖率高,占领土的2/3,植物种类多样森林覆盖率为1/9,以草地为主,植物比日本少水文河流短小湍急,多峡谷瀑布,不利于航行,但水力资源丰富河网较密,流量平稳,各河之间分水岭不高,大多有运河相通矿产资源缺乏 煤、铁、石油2日本和英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区域要素日本英国经济发展特点经济大国,工业化起步晚工业化最早的国家工业及其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临海型布局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有世界工厂之称。资源型布局为主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以畜牧业为主人口和城市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带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
4、曾向海外大量移民二三大自然区的划分1 划分依据:气候和地貌2 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三三大自然区的特点四三个经济地带的位置、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及其相互协调。地带位置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东部濒临海洋,是中国开放的门户,基础设施最好,城市化、科技水平最高主要农业基地、工业区,交通尤其海运便利,城市化、科技文化水平高;国际化能源、原材料不足,环境污染严重,江河下游洪涝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成为人才信息基地,参与国际竞争;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农业;发挥技术创新优势,产品向高精尖发展中部位于中国腹地,担负承东启西的作用能源、矿产丰富,农林牧产品重要产区,有色金属重工业
5、发达,对俄罗斯和蒙古的边贸有优势山西煤炭外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东北森林过度砍伐;水患、风沙危害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能源、原材料基地;建商品粮、农林渔基地;东西交通建设;通信和生态环境建设西部位于西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有70%的国境线,利于沿边贸易;能源、矿产、旅游资源前景可观;西南水利资源充足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文化欠发达,交通落后,西北土地荒漠化严重,西南交通困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大力发展水利、交通、通信、电网及城市基础设施,充分发挥三线建设形成的基础和能力协调加强东部与西部的联合,协调三个地带互补发展;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1区域地
6、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一般特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2区域发展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和再生阶段。概念形成资源状况人地关系初期阶段区域早期发育阶段由个别的或几个组合的具有集聚力量的因素,吸引某产业或企业,形成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资源对生产来说是充足的,环境也没有受到明显破坏。基本协调成长阶段区域的中期发展和成熟阶段初始阶段的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向周边不断扩展,形成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区域内的资源不断消耗,环境也受到了明显的破坏。已显现出不协调转型阶段区域整体发展呈现萎缩阶段区域整体发展呈现萎缩状态,区域最先存在的优
7、势已几乎丧失殆尽本地区资源的耗竭矛盾加剧再生阶段区域出现新的生机和活力的复苏阶段产业结构调整,改造传统产业;治理污染,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合理和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基本协调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比较三种理论: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中心论、人地伙伴论背景核心思想评价地理环境决定论在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对地理环境的依赖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在古希腊时代,人类逐渐萌生了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这是人地关系理论中最早形成的一种观点。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而决定人类的民族特征、文化发展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
8、,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该理论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反映了当时的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类中心论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地理环境决定论也因此受到了否定和批判,“人类中心论”的思想应运而生。人类中心论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做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一味地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征服自然,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人类中心论一味地从人类自身需求出发,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其结果是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甚至威胁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人地关系越来越紧张,造成了国际上悲观派
9、与乐观派的大论战。人地伙伴论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人类开始反思以往行为对地理环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重新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逐步构建了人与地理环境的新型伙伴关系人地伙伴论的核心思想是,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也具有反作用力,人类应当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该理论倡导人类在积极认识、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适度、有效地改造自然,谋求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推动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地发展。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一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 定义:既满足 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 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 内涵
10、: 经济 持续发展、 社会 持续发展和 生态 持续发展。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复合系统。(教材33页图2-2-2)(1)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条件 (2)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的 (3)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原则: 公平 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 持续 性原则。 共同 性原则。 阶段 性原则二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1)1980年第一次提出该概念。(2)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3)2002年,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的会议,审议了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第三节
11、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从历史看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从现状看中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仍然十分巨大。 庞大的 人口 压力(我国GDP占世界的3.4%,而人口占世界21%。其比值约为1 :6;人口基数过高,每年新增人口多,每年有高达1/4的新增产值被用于养活新增的人口。) 资源 短缺令人担忧(优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问题 a庞大的人口压力和经济迅速发展的需求;b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的落后,导致资源利用率低,长期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 深刻的 环境 危机(a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自然环境面临极大的危机。b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等
12、环境污染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另一方面,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二中国制定的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战略1人口战略(1)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人口众多、人口素质较低、人口结构不合理,以及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2)采取措施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人口的数量,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2资源战略(1)面对的问题: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利用率低(2)采取措施为满足我国经济持续
13、发展的需要,既要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又要依靠科技进步充分挖掘潜力,促使其增值,并在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生活消费等方面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经济体系。3环境战略(1)存在的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臭氧层破坏物种灭绝环境问题主要在城市主要在农村(2)战略措施:搞好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建立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环境保护体制。4稳定战略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它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前提,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切人点和归宿点。中国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摆在首位,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到国家和民族整
14、体利益的高度,协调和组织各部门、各地方和全体公民的行动,在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的前提下,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坚持社会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一、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1、位置及范围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 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 7省大部分或一部分 面积30多万平方千米2、水土流失的危害 (1)使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农业单产降低。(2)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沉积在下游河床使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3)造成当地 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
15、生。二、水土流失的成因1、自然原因(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处在各种地理要素的相互交错地带生态环境脆弱。(2)黄土高原的土壤质地特殊黄土 疏松 ,孔隙很多,黄土层极易受到流水的侵蚀。(3)黄土高原地区降水 分配不均 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4)自然灾害频繁滑坡、塌陷、泥石流等时有发生加剧了水土流失。2、人为原因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和 破坏植被三、水土流失的治理 1合理利用与综合治理相结合(1)合理利用土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农林牧综合发展。要以 水土保持 为中心压缩耕作用地,改土与治水相结合,逐步建立早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的质量;大力开展
16、煤炭开发地区的复垦工作。(2)综合治理原则:坚持 林草、工程与耕作 措施相结合,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相结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目的:改善黄土高原的 生态环境 配合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最终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具体措施 (1)工程措施(2)农业技术措施 (3)生物措施3小流域治理:治理方针:保塬、护坡、固沟 治理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有机结合补充知识点:荒漠化防治(西北地区)1、荒漠化形成:自然原因:西北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地深厚疏松沙质沉积物的覆盖、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工矿交通建设不注重环境保护2、荒漠化的防治: 核心:人与
17、自然的协调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扭转正在发展 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 整治模式:明确整治目标、因地制宜的治理措施、健全而完善的治理实施系统。 治理措施: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恢复自然植被第二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一鲁尔区发展的条件:鲁尔区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其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等因素,再加上原有的基础设施、科技力量等因素,鲁尔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 二主要的工业部门:钢铁工业(主导)煤炭工业(基础)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三衰落的主要原因:1生产结构单一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3
18、世界性钢铁过剩4新技术革命冲击四整治措施 (旧教材)1、调整整产业结构2、调整工业布局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4、发展科技,繁荣经济5、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新教材(鲁教版):1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 2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补充知识点:1我国的东北工业基地和鲁尔区一样属于以重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目前也出现了和鲁尔区类似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我国作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主要措施如下:改变单一的重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发展第三产业。 把自身生产、学习经验和科学研究相结合。提高自身的生产水平,淘汰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加强自身的技术
19、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全面治理环境污染,提高东北的环境质量。 大力拓展融资途径,引进民间资本。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上的优惠。2山西省作为中国的“鲁尔区”,其发展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的区位优势条件有哪些?(1)资源丰富。山西各种矿产资源,特别是煤、铁等储量丰富,素有“煤铁之乡”之称。山西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其煤炭产量、调出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本省的煤矿星罗棋布,遍布全省。 (2)水源较为充足。本省河流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水系。西部和南部的河流注入黄河;东北部和东部的河流注入海河。汾河是本省境内最大的河流,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仅次于渭河)。山西省地下水相当丰富据统计,全省大于0.01立方米秒的泉
20、水有几百个。(3)交通运输能力不断加强。近年来,随着山西省经济的发展,交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铁路是本省交通运输网的基本骨架。第三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人民版和鲁教版)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况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且自然资源依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2我国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大型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例西气东输工程
21、(知识窗)(2002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2004年实现全线贯通)1基础:新疆天然气资源2目标市场:长江三角洲3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全长4200千米。管道工程采取干支结合、配套建设进行,主干管道输气规模设计为年输商品气120亿立方米。三、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使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各地区的进一步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2、,拥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能源消费量很大。但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却是能源资源极度贫乏的地区,一次能源基本上全靠区外供给。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新疆的能源资源非常丰富,仅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资源量就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量的22。然而,新疆及其周边省区对能源的需求量都很小。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变过分依赖煤炭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具有清洁能源优势的天然气比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煤炭一直占到70左右。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的问题: 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造成我国酸雨影响范围大、危害严重(燃煤排入大气的大量二氧化硫) 煤炭的堆放、燃烧的废渣都会造成环境污染 长期以来北
23、煤南运还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比较煤 炭天然气优点开采成本低储存、运输方便价格便宜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缺点使用不方便燃烧效率低废气、废渣排放量大开采、储运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投资大、回收周期长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这是由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所决定的。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总体特征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陆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四大气区。开发利用现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北、华北地区一直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主要基地。目前,这些地区的大部
24、分主力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陆续进入了产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大,导致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西部地区则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并实施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油气发展战略,使西部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四、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从国家层面的意义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为沿途各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激活沿途省区钢铁、建筑、建材、运输、商业、水泥、土建安装和机械电子等产业的发展潜力。2从具体意义分析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西气东输工程
25、的起点在西部地区,气田勘探开发投资的全部、管道投资的34都在中西部地区。西气东输工程的大量投资,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西气东输工程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通过管道输送的天然气,稳定可靠,从而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费结构。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西部地区虽具有资源优势,但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与东部地区
26、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西气东输则将使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对于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对环境的影响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据监测显示,在同等热值的情况下,与煤炭相比,利用天然气作燃料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硫、粉尘等污染物质,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大为减少。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长期高度依赖煤炭,例如,上海市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从西部地区输送来的天然气,可以部分替代煤炭。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对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西气东输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严格环境保护的要求。在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从而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
27、力。 我国的南水北调一中国水资源的特点 数量上:“总量多,人均少” 空间分布上:“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时间分配上:“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变率大”二我国缺水的原因是自然原因: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气候反常等。人为原因:用水量迅速增加,浪费严重,水质污染三解决的措施1建立蓄水工程(时间) 2修建跨流域的引水工程(空间)3合理开采地下水 4科学用水,节约用水 5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四南水北调1三个路线评价路线:从长江 上游 引水到 黄河 上游水源区:长江上游 金沙江 及其支流雅砻江、 通天 河供水区:黄河上中游的 干旱 和 半干旱 地区评价:优点:青藏高原地势高于
28、华北、西北,可 自流 供水。缺点: 水量 有限,只能为黄河中上游的 西北 和 华北 部分地区供水,工程量 大 。 西线方案路线:从长江 三峡 水库引水,出 丹江口 水库,再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水到北京、天津水源区:长江中游 三峡 水库,汉江上游 丹江口 水库供水区: 华北 平原大部分地区 优点:可 自流 供水评价: 缺点:需挖 河道 ,工程量 大 中线方案路线: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水,沿 京杭 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水源区: 长江 下游供水区:淮河下游地区,山东 黄 河下游地区,海河流域 优点:水量 大 ,可利用 京杭 运河,工程量 小 ;前期投资少,工期短。评价: 缺点:黄河以南地区地势: 北高
29、南低 ,需 抽水 北送,耗能多(流经地区可能造成二次污染)。东线方案2工程评价或者影响:1积极意义 (1)将有效缓解调入区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社会 效益、 经济 效益、 生态 效益。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1)长江径流减少,会引起 海水上溯 ,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2)径流量减少会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 淤塞 。(3)调水会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4)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 低洼 地下水位较高,天然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 盐碱化 。(5)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 工业园 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
30、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的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补充知识点:一西电东送1西电东送工程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地区的电力资源,并输送电力到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唐等电力紧缺地区。2西电东送工程将形成三大通道。南部通道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站的电能,开发并送往广东。中部通道将三峡和金沙江千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北部通道将黄河上中游水电和山西、 内蒙古坑口火电站的电能送往京津唐地区。二产业转移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影响国际产业转
31、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其他因素: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都会促使企业进行产业的国际转移。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以长江流域为例一长江概况 流程最长(6300千米),流经11个省市 中国第一大河 流域面积最广(180万平方千米) 流量最大(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三分之一)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占12蕴藏巨大的水能长
32、江流域的主要水电站(见附图)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黄金水道 里程的23具有巨大的运输价值附图:二长江开发长江的开发、治理:水能资源的开发:长江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水能蕴藏量占全国总蕴藏量(6.8亿千瓦)的1/3,长江水能最丰富的河段是流经横断山区的金沙江段,这里处在由青藏高原由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落差大,水流急,水能巨大。在四川盆地以东,长江切穿巫山,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在这里,长江已接纳了四川的数十条支流,水量大增,加上三峡地带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水能资源极其丰富,正在建设中的世界最大水电站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就位于西陵峡三斗坪。长江干支流已建或在建的著名水电
33、站有:葛洲坝(万里长江干流第一坝)、丹江口(汉江上游)、安康、二滩(雅薯江)、隔河岩(水清河)、五强溪(沅江)、乌江渡(乌江)、龚嘴(大渡河)等。防洪与灌溉:长江流域广,支流多,水量大。其水量占我国水资源总量的1/3强,长江流域是我国工农业生产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长江水不仅浇灌着流域内几亿亩的土地,哺育着数亿的人民,而且是将来“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地,但是,长江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危害也很严重,防洪是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特别是当流域内普降大雨川江,北面的汉江,南面与洞庭湖,鄱阳湖水系三股洪水同时袭来,就会导致干流的特大洪水泛滥,。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防洪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如荆江河段的裁
34、弯取直,加固了大堤,新建了一大批水库,兴建了一些分洪,蓄洪工程,上中游山区的造林,护林和水土保持工程等,三峡工程建成后,将在长江防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航运:长江素有“黄金水道”的美誉,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我国内河航道总长的2/3。流域内资源丰富,商人生产发达,运输需求大,且与南北路的公路,铁路相交,便于水陆联运,形成了巨大的运输网,沿岸有重庆,武汉,南京,镇江,南通,上海等著名的港口,并可直接出海,与世界各大洋联系,目前,长江的水能,水资源和航运价值的开发利用率还很低,潜力十分巨大。(一)长江上游长江三峡介绍1、三峡的位置和范围: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全长
35、204千米。从西到东,分别为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瞿塘峡两岸岩壁直立如墙,高峰指天,有些地方只在中午才能见到太阳。人们在船上抬头向上望去,山峰和天空好象连在了一起,而脚下则滚滚江流,景色十分雄伟壮丽“瞿塘胜过虎牢关”;巫峡峡谷幽深曲折,巫山十二峰高出江面千米以上,千姿百态,引人入胜,其中的神女峰尤蛙为清奇挺秀;西陵峡滩多水急,影响航行,是川江航道中较为艰险的一段。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所在省级行政区重庆市鄂渝交界湖北省长度最短,8千米45千米最长,120千米地形特点两岸岩壁直立如墙,高峰指天幽深曲折,有神女等十二峰滩多水急、宽谷与峡谷交错分布,利于水能开发主要电站无无三峡与葛洲坝水利枢纽2、成因:流
36、水侵蚀形成的背斜谷长江流到四川盆地以东,深切巫山背斜构造,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3、重要地位:A、地势第二与第三级交界处 B、中部与西部经济带结合部位 C、四川盆地(“天府之国”)与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交界处D、上游山区转入中下游平原的转换位置E、川江航运与中下游水运结合部,扼大西南水运咽喉4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有利的正面效应 :1.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 2.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3.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 4.调节局地气候5.减轻环境污染及酸雨危害等 6.有利于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 负面效应 :1.水库将淹没土地、耕地及部分文物古迹;2. 产生
37、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等问题;3.水库诱发地震、滑坡 4.库区泥沙淤积加重 5.影响三峡的自然景观6.影响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 7.水库增加蚊虫孽生,影响人群健康比较长江和黄河河流长江黄河发源地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长度6300千米(我国第一大河)5500千米(我国第二长河)流经省区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青、川、 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注入的海洋东海渤海河段特征上游落差大,极富水能落差大,水能丰富,水量较大中游支流多,水量大,河道弯曲,地势低平,易发生水灾多峡谷,流经黄
38、土高原,多泥沙,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下游江阔水深,四季便于通航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多发水患治理防洪成为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黄的根本(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1该区地理环境: 由长江中下游沿岸若干平原组成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2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生产地位的变化总体地位发展区位条件分析农业社会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和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水稻具有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优势;人口稠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可以精耕细作工业社会全国“粮仓”的地位和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下降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
39、国平均水平;稠密的水网,耕地被分割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较低。3我国的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的比较基地类型分布地区商品粮基地九大基地: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的地区: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增产潜力较大的地区:江淮地区;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商品棉基地五大基地: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平原;南疆油料作物基地花生重要性居于首位;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产量最多油菜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有“北移南迁”的趋向,如黄淮海平原,辽、黑及华南地区芝麻主要在黄河中下
40、游地区,如河南等地胡麻西北内陆地区糖料作物甘蔗生长习性: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台湾、广东、福建、四川、云南、海南是主要产区(热带、亚热带)甜菜生长习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四个省区(中温带)出口商品基地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太湖平原、闽南三角洲地带、珠江三角洲;种植花卉、蔬菜、水果,发展塘鱼禽畜生产。4长江洪灾的原因因素长江洪灾成因自然因素洪水来量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上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特别是雨期内大范围普降暴雨,引起长江上游干流和中游南北支流洪水同时爆发,中下游势必发生特大洪水。滞洪能力长江中游没有足够的调
41、洪、滞洪场所泄洪能力长江中下游河道的过洪能力(泄洪能力)不足人为因素滥伐森林长江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既使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作用减小;又使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泄洪能力降低。围湖造田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减弱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同一区域的自然条件往往适合发展多种农业,所以还要根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2根据区域内部差异
42、,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一个区域在确定农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再根据区域内部的地理分异特点,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使区域的农业发展与区域内特定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如: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该区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二、地理条件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3地理条件分析气候条件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43、。 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但是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地形、土壤条件 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 一般来说,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而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牧业西部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广阔,面积占全国平原总面积的13 周围山地环绕,森林资源丰富,木材蓄积量占全国总量的31。 土壤肥沃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特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如亚麻纺织、毛纺织、乳品加工等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东北地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农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多。利于农业经营规模化,且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三、农业布局特点三大农业生产区域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图4-2-44-2-12)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