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氮及其化合物(一).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010587 上传时间:2024-12-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氮及其化合物(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氮及其化合物(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十五、氮及其化合物(一) 一、氮气 ·· 1、组成:分子式:N2 2、结构:电子式::N::N: 结构式:N N 晶体类型:分子晶体 化学键:非极性键 结构微粒的作用力:范德华力 3、物理性质:一种无色无味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的气体 4、化学性质: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不活泼性 (1)氮气和镁在加热条件下反应:3Mg+N2Mg3N2 (2)氮气和氧气在放电下反应:N2+O22NO (3)工业上利用氮气合成氨:N2+3H22NH3 5、制法:工业上采用液化空气法制备。 实验室制取用饱和的氯化铵溶液和饱和的亚硝酸钠溶液共热: NH4Cl+NaNO2NaCl+N2↑+2H2O 6、用途:合成氨、作保护气、 二、氨气 1、组成:分子式:NH3 ·· H H ·· H H 2、结构:电子式: H:N: 结构式: H—N 晶体类型:分子晶体 几何构型:三角锥形 化学键:极性键 结构微粒的作用力:范德华力 3、物理性质: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比空气轻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4、化学性质:溶于水呈碱性、还原性、络合性 (1)氨气与水反应:NH3+H2ONH3·H2O (2)氨气通入硫酸中:2NH3+H2SO4===(NH4)2SO4 (3)氨气通入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NH3+CO2+H2O===NH4HCO3 (4)少量的氨气通入硝酸银溶液中:AgNO3+NH3+H2O===AgOH↓+NH4NO3 (5)过量氨气通入硝酸银溶液中:AgNO3+2NH3===Ag(NH3)2NO3 (6)氨气通入氯化镁溶液中:MgCl2+2NH3+2H2O===Mg(OH)2↓+2NH4Cl (7)氨气通入氯化铁溶液中:FeCl3+3NH3+3H2O===Fe(OH)3↓+3NH4Cl (8)少量氨气通入硫酸铜溶液中:CuSO4+2NH3+2H2O===Cu(OH)2↓+(NH4)2SO4 (9)氨气通入硫酸铝溶液中:Al2(SO4)3+6NH3+6H2O===2Al(OH)3↓+3(NH4)2SO4 (10)氨气在纯氧中燃烧:4NH3+3O22N2+6H2O (11)氨气和氧气的催化氧化:4NH3+5O24NO+6H2O (12)少量的氨气和氯气反应:2NH3+3Cl2===N2+6HCl (13)过量的氨气和氯气反应:8NH3+3Cl2===N2+6NH4Cl (14)氨气通入灼热的氧化铜:2NH3+3CuON2+3Cu+3H2O (15)氨气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和一氧化氮反应:4NH3+6NO5N2+6H2O (16)氨气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和二氧化氮反应:8NH3+6NO27N2+12H2O 5、制法:(17)工业上利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N2+3H22NH3 (18)实验室用氯化铵固体和消石灰共热制备氨: 2NH4Cl+Ca(OH)22NH3↑+2H2O+CaCl2 (19)浓氨水加入氧化钙中制备氨气:NH3·H2O+CaO===Ca(OH)2+NH3↑ 6、用途:用于制备铵态氮肥;制备氨水、制备银氨溶液、还原氮的氧化物。作制冷剂。 三、氯化铵 ·· ·· H H ·· 1、组成:化学式: ·· 2、结构:电子式:[H:N:H]+[:Cl:]- 晶体类型:离子晶体 化学键:离子键、极性键 3、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4、化学性质:盐、水溶液呈酸性、还原性、不稳定性 (1)氯化铵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NH4Cl+AgNO3===AgCl↓+NH4NO3 (2)氯化铵溶于水:NH4Cl+H2ONH3·H2O+HCl (3)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NH4Cl+NaOHNH3↑+H2O+NaCl (4)氢氧化镁溶于氯化铵溶液:Mg(OH)2+2NH4Cl===2NH3↑+MgCl2+2H2O (5)氯化铵溶液和偏铝酸钠溶液混合:NH4Cl+NaAlO2+H2O===Al(OH)3↓+NH3↑+NaCl (6)氯化铵溶液和硅酸钠溶液混合:2NH4Cl+Na2SiO3===H2SiO3↓+2NaCl+2NH3↑ (7)饱和氯化铵溶液和亚硝酸钠溶液共热:NH4Cl+NaNO2NaCl+N2↑+2H2O (8)加热氯化铵固体:NH4ClNH3↑+HCl↑ 5、制法:(8)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NH3+HCl===NH4Cl 6、用途:作氮肥;实验室用于制备氨气、氮气; 7、铵离子的检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变蓝色,证明含 有铵离子。 四、强化训练 1、氮气不活泼,常用于作保护气。其原因是( ) A、氮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容易得到3个电子。 B、氮分子存N N,共价键很牢固,很难打开 C、在氮分子中每个氮原子都满足了8电子构型,比较稳定。 D、组成的氮气的分子之间存在范德华力,是一种很强的作用力 2、下列有关氮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和氢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合成氨,实现了氮的人工固定 B、1molN2中含有0.3NA个N N C、氮气参加反应,只能作氧化剂 D、工业上采用液化空气法制备氮气,首先被液化的是氮气 3、已知PCl3分子具有和NH3分子一样的几何构型,则PCl3的空间构型是( ) A、正三角形 B、角形 B、直线形 D、三角锥形 4、下列有关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是利用氯化铵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共热制备氨气 B、在常温常压条件下,22.4L氨气中含有10NA个电子 C、氮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氮原子被还原是还原剂 D、氨气因为极易溶于水,所以可以做喷泉实验 5、氨气和二氧化氮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是 ( ) A、1:1 B、4:3 C、3:4 D、2:3 6、在反应5NH4NO3 △ 4N2↑+2HNO3+9H2O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5:3 B、3:5 C、1:1 D、2:1 7、有一种氮的化合物NH5结构和NH4Cl相似,又知NH5与水反应有H2生成,下列叙述不 正确的是( ) A、NH5是离子化合物 B、NH5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呈酸性 C、NH5与水反应时,NH5是还原剂 D、NH5固体投入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 8、实验室可以用浓氨水和生石灰制备氨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原理是CaO+NH3 •H2O===Ca(OH)2+NH3↑ B、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且生成了碱,促进了反应朝着生成氨的方向发展 C、可以用启普发生器制备氨气 D、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 9、某温度下,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适量的NH3(气)和Cl2(气)恰好完全反应。若反应产物 只有N2(气)和NH4Cl(固),则反应前后容器中压强比应接近于( ) A、1:11 B、11:1 C、7:11 D、11:7 10、硫酸铵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氨、二氧化硫、氮气和水.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3 B、2:3 C、1:1 D、4:3 11、下列反应起了氮的固定作用的是( ) A、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B、NO与O2反应生成NO2 C、NH3经催化氧化生成NO D、由NH3制碳铵和硫铵 12、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图1 图2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 (2)收集氨气应使用 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 做干燥剂。 (3)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该实验的原理是 。 (4)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13、如图所示,已知: ①甲、乙、丙、丁均为前三周期元素的单质。 ②在一定条件下甲与丙和甲与丁都按物质 量之比l:3反应,分别生成X和Y,在产 物中元素甲呈负价。 ③在一定条件下乙与丙和乙与丁都按物质 的量之比1:2反应,分别生成Z和W, 在产物中元素乙呈负价。 请填空: (1)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与丙反应生成X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与丁反应生成W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合理施肥、养护管理是城市绿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下列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是( )。 A、CO(NH2)2 B、NH4NO3 C、NH4HCO3 D、(NH4)2SO4 15、下列分子的几何构型不相同一组的是( ) A、SO2与CO2 B、NH3与PCl3 C、CH4与CCl4 D、H2O与H2S 16、致冷剂是一种易被压缩、液化的气体,液化后在管内循环,蒸发时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达到致冷目的。人们曾采用过乙醚、NH3、CH3Cl等作致冷剂,但它们不是有毒,就是易燃、于是科学家根据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来开发新的致冷剂。 据现有知识,某些元素化合物的易燃性、毒性变化趋势如下: (1)氢化物的易燃性:第二周期 > >H2O、HF; 第三周期 SiH4>PH3> > 。 (2)化合物的毒性:PH3>NH3 H2S H2O; CS2 CO2 CCl4 CF4 (选填“>”或“<”“=”。) 于是科学家们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含F、Cl的化合物上。 (3)已知CCl4的沸点为76.8℃,CF4的沸点为-128℃,新致冷剂的沸点范围应介于其间。经过较长时间反复试验,一种新的致冷剂氟里昂CF2Cl2终于诞生了,其它类似的还可以是 。 (4)然而,这种致冷剂造成了当今的某一环境问题是 。 但求助于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 变化趋势来开发致冷剂的科学思维方法是值得借鉴的。(填写字母,多选扣分) ①毒性 ②沸点 ③易燃性 ④水溶性 ⑤颜色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④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