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倾城佳人之别样风情
摘要:本文以《北方有佳人》这首诗为小引,对比了王语嫣与小龙女。金庸笔下才子佳人众多,但在女性角色中,我却比较偏爱这两位,想来可能也是影视作品多不惜胶片来刻画这两位女性吧。
关键词:佳人,王语嫣 ,小龙女
不错今天这篇文章就是围绕“佳人“展开的。谈到佳人,古往今来,历史上文学上留名的女子,数目上说不上灿若星河,细细想来也是不少的,妲己、褒姒、昭君、西施、貂蝉、萧皇后、陈圆圆······然而,今天我在文中所讲的是金庸笔下的王语嫣与小龙女。
第一章: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
王语嫣与小龙女是我极为推崇的小说人物。喜欢这两个人的原因很简单,都是绝色,都纯粹。女人不纯粹就不可爱了。“从此醉”一回中,先不见人,但闻其声。只是一声轻轻的叹息,就能使段誉全身一震,怦怦心跳,热血如沸,心神俱往。此处写得真好,一声叹息竟能做出如此文章,我亦心驰神往了! 一声叹息便如魔咒一般勾了段誉之魂,及见其背影,只觉烟霞笼罩,恍入仙境。苗条的身形,披肩的长发,折射的却是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氛围,一抹精神的浓郁香气。
而小龙女的登场则是“忽听帷幕外一个娇柔的声音说道:‘孙婆婆,这孩子哭个不停,干甚么啊?‘杨过抬起头来,只见一只白玉般的纤手掀开帷幕,走进一个少女来。那少女披着一袭轻纱般的白衣,犹似身在烟中雾里,看来约莫十六七岁年纪,除了一头黑发之外,全身雪白,面容秀美绝俗,只是肌肤间少了一层血色,显得苍白异常。杨过脸上一红,立时收声止哭,低垂了头甚感羞愧,但随即用眼角偷看那少女,见她也正望着自己,忙又低下头来。“仅一个照面就当场秒杀了继承杨康优良血统的纯情小正太,这就是我们的小龙女,如寒冰素裹拒人千里的女神般的存在。想那佳人乃是罕物,又岂是人人都能有的,更别提这不食人间烟火,仿若积了千年灵气修成的仙子。也难怪那尚不知男女之事的杨过,会显露出蓦然羞赧的神色。
同样美艳并不群芳的妙人,但明显,小龙女显得更出尘一些。深居古墓的她,从未踏出过古墓半步的她在历代掌门的熏陶下成长,那历代的掌门又是怎样的人物呢?单说祖师婆婆便是与那全真教创教王重阳一世纠缠不清的奇女子,被她看上的陆续传人又岂会缺乏先天夺人的“根骨“呢?王语嫣则是集江南女子之大成者,温婉秀丽的小家碧玉,终日漫步在燕子坞的曼陀罗庄园,于云雾缭绕的小亭中抚琴,于雨后清新的花园中看花,于枯燥的武术典籍前念想那梦想兴复大燕的表哥。可以说二者都是当时独一无二的存在了。
第二章: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
书中写王语嫣的出场,大概模仿了《红楼梦》,先写声音,再写人,呆子段誉起先听到王语嫣的声音,便骨软筋酥,见到人的时候,早已如遭雷击,不能自持。这种描写,亦虚亦实,可谓妙极。窃以为,写女人不要写得太实,女人是幻想和实在的统一,过于实在,便失去了许多美丽的遐想,太虚幻,就和我们没什么关系了,她不过是观音菩萨,你只需要参拜,不要去想什么了。和曹雪芹一样,对王语嫣这样的绝色佳人,金庸也思考过她老去怎么办的问题,但金庸在这方面的思考就显得举重若轻,在《天龙八部》中,段誉也曾想过要是王语嫣老了死了怎么样,本来一个很沉重的话题,段誉却自我安慰道,她要是死了,也是一堆美丽的白骨,轻轻一挑,如同杨再兴挑战车一样,巧妙地化解了一个深入思考只会令人沮丧的话题。
王语嫣虽然含蓄,却并不拒人于千里之外,她和慕容复的一帮麾下关系处理得也不错,按理,绝色佳人都有点顾影自怜的习惯,看别人总觉得面目可憎,王语嫣却不,她游走江湖,和形形色色的人打过交道,但不像小龙女那样矜持和冷若冰霜。她的巧笑倩兮在剑拔弩张的江湖显得别有意趣。江湖需要红颜来点缀,如果江湖只是一帮砍人和被砍,这样的江湖多看几遍也就味同嚼蜡。金庸小说中的江湖,要是没有王语嫣这样的可人儿凑趣,估计不会有那么多人神往。
小龙女和王语嫣的性格迥然各异。小龙女近似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她生长于古墓,自幼没有父母,加之师傅有训在先,男人都不可靠,所以她的内心几乎没有男女之情的波澜。她生性恬淡,对人世界的功名利禄懵然无知,既不知道建功立业的好处,也不理会万人之上的意义。小龙女比王语嫣更单纯,王语嫣对慕容复的爱慕还带着表哥办事很有魄力,干得又是宏图大业,小龙女则毫无这些观念,杨过不过是一个穷小子,她喜欢杨过,是因为杨过对她好,仅此一点便她便可以紫罗依乔,暗许终身。
小龙女的纯粹和现代社会相去万里了。一些现代女性的纯粹,在于她们热衷于把自己变成物质女郎,只有对物质的追寻才是纯粹的,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小龙女只记得她生活的古墓的好处,那里面阴森森四处是石壁,在小龙女眼里却是世外桃源,要不是杨过的介入,小龙女在那里终老一生,也不会后来遭受那么多困苦。经过许多变故,小龙女仍旧没有被世俗化,她最后和杨过返璞归真,回到古墓厮守一生,看花落花开,云起云落。大约神仙生活也不过如此吧。
第三章: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王语嫣是个富家女,生于茶花盛开的大理,她生性温和,有一个极具暴力倾向的老娘,动不动就对男人要打要杀,十分血腥。王语嫣和她老娘有云泥之别,她十分温柔,这种性情对男人很有杀伤力,所以呆子段誉一见之下就春心萌动,不舍不弃。王语嫣和段誉的搭配很相称,要她选择了一心宏图大业的慕容复,下半辈子肯定不好过,慕容复是一个漠缗势力的角色,一心只知道光复大业,对温柔乡的妙处一点也不理解。有王语嫣这么一个活色生香的表妹,换我的话什么江山富贵也不想要了,但他却能做到心如止水,浑浑噩噩,令人不解。
从文学的角度来说,王姑娘厉害就厉害在于,她能够在一天之前还自思对段誉“情”字无论如何也谈不上的,而一天之后与段誉在井底共处了几个时辰,马上对段公子一往情深起来,将慕容复化为一丝淡淡的惆怅了。这样迅速的转变用“情”字太难解释了!只能说王语嫣需要的只是一个归宿,她一直以为她将属于慕容复,同时又担心失去表哥,所以处处顺着他,宁可对救命恩人表现得寡情也不能令表哥起丝毫的误会,当她的希望破灭后,为了寻找新的归宿,很快便转投段誉了。这其中还有一点报复的成分。更为有趣的是,王语嫣曾经矜持得只是叫慕容复表哥,但是移情别恋之后,对着段誉一口一个段郎,亲热极了,好象生怕段誉也跑了。所以我说,王语嫣的容貌如诗一般美丽,但内心却象个小市民。
但小龙女呢她的形象正映于丘处机的那首《无俗念》: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苞堆雪。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澜银霞照通彻。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 万蕊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才卓荦,下土难分别。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小龙女居于古墓,不与人相往来,因而不知世务。恰如一稚童,无需理会人世间的道德理法,也无作伪矫饰,裁剪自身以应社会的要求。她有的只是一种天然的美丽,这种美丽,因为不需要和世俗妥协,所以有着一种游离于俗世之外的从容恬静。这种气韵存在于每个人的心底,与生俱来,无论这个人走过怎么样的一条路,经历过什么样的思想变革,对美好事物的爱永远都不会消失,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心底都住着一个不属于俗世的小龙女。仿佛梨花,可以寄寓在朝堂,也可以生于旷野,可以小庭伴佳人,亦可野墓伴老鬼,天上人间,唯其本色不变。
男人多半喜欢小龙女,女人则多半不喜欢小龙女,原因在于,小龙女太完美,尽管被尹志平玷污了清白,仍然瑕不掩瑜。金庸写小龙女这个人是付出了很多感情的,据金庸自己说,在写到小龙女带着情花之毒跳下绝情谷时,他禁不住泪水盈眶,几乎不能持笔。用天人来形容小龙女怕不过为。香港一个评论家在论说小龙女时,有一番怪论,他说小龙女要是不被玷污,她就不像是尘世间的人,唯如此,她才显得像一个凡间之人,不然这个人离人世太远了。照这番说法,尹志平倒像是个有功德之人了,殊不知,看到尹志平趁夜色亲近小龙女,很多人感觉百爪挠心般难受,恨不能打得这厮满地找牙,分筋错骨。
感情本身就是感性的东西,痴情为感情升华的最高点,本应该是最为虚无缥缈的。实则,真正经历过感情的人都应该清楚,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爱到痴情的时候,那个人相反会变得很为理性!有一句话说的好:爱你才放你走,就是这个道理。小龙女为了杨过不顾生死入寒潭?难道她不想和杨过一直思守终身吗?哪怕一刻也可以啊?可是她知道,这是能让过儿唯一活下来的方法,所以她选择了牺牲。原因只为一个字:爱!
而王语嫣除了跟随表哥的步伐却很少有自己的主见,就算想为表哥做点事情也是表哥说什么她就是什么?缺少一点思考。最后,当表哥完全丧失可以依恋的时候,选择死恰是最愚蠢的办法。因为这个人已经不值得了。当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相爱的时候,我们可以称呼这个为爱情。但是当一个爱一个人,而那个人并不真爱她时,这最多只能算是单相思了。所以说语嫣还很单纯,不够理智。
时光飞逝,或许将来我的案头放置再也不是武侠小说,而是经济类、官场、管理类的书刊。那时,怕是已经过了熬通宵看小说的年纪了,但是相信这份感悟与依恋会记挂在胸中。说不准,在某个灯火阑珊的夜半,我还会梦到仗剑江湖,神仙眷侣的日子······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新浪爱问,百度贴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