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状元源 免注册、免费提供中学高考复习各科试卷下载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各科资源下载
优化训练
基础达标
(2010甘肃武威模拟,7~8)下图为“某地区城乡人口比例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该地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 )
A.33.3% B.50% C.23% D.70%
2.若该图表示某地区城市,并且该城市功能区布局合理,图中竖线部分代表工业区,斜线部分代表居住区,带点的部分代表卫生防护带,则该城市不可能位于( )
A.南亚 B.东亚 C.西欧 D.新西兰
3.在卫生防护带内可以设置的建筑是( )
A.幼儿园 B.医院 C.建筑材料仓库 D.电影院
解析:第1题,解题关键在于审图,图中每一个小正方形代表100万人口,该地共30个小正方形,代表共有人口3 000万,其中城市共占10个小正方形,即城市人口1 000万,因此该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3.3%。第2题,南亚冬季盛行东北季风,会将工业区的污染物送到居住区,影响居住环境。第3题,卫生防护带位于居住区与工业区之间,受工业区的影响较大,不应该布局人口相对较多的学校、医院、体育场、影剧院等建筑设施。
答案:1.A 2.A 3.C
读下列城市发展过程表,完成4~5题。
发展阶段[来源:状_元_源][来源:状&元&源Z&y&y&100K][来源:状元源]
人口增加数的差异[来源Z&yy100.Comm][来源:状元zyy100XK][来源状元zyy100XK][来Z,yy100.Comom][来源:][来状元源|Zyy100|K]
城区
郊区
整个城市区
Ⅰ
+
-
+
++
+
+++
Ⅱ
+
++
+++
-
++
+
停滞期
-
+
±0
Ⅲ
--
+
-
--
-
---
Ⅳ
-
--
---
+
--
-
Ⅴ
+
-
+
+:人口增加 ++:大幅度的人口增加
4.表中Ⅰ、Ⅱ、Ⅲ、Ⅳ、Ⅴ依次分别表示( )
A.城市化—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城市化
B.城市化—再城市化—逆城市化—城市郊区化—城市化
C.城市化—逆城市化—城市郊区化—再城市化—城市化
D.城市化—城市郊区化—再城市化—逆城市化—城市化
5.城市郊区化是一个( )
A.城区人口逐渐减少,郊区人口大大增加,整个都市区人口减少变慢的过程
B.城区人口逐渐减少,郊区人口大大增加,整个都市区人口增加变慢的过程
C.城区人口逐渐减少,郊区人口大大减少,整个都市区人口减少变慢的过程
D.城区人口逐渐增加,郊区人口大大减少,整个都市区人口增加变慢的过程
解析:第4题,Ⅰ期城区和郊区人口数量都在增加,是城市化过程;Ⅱ期城区人口数量增长相对减少,郊区人口数量在增加,整个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减慢,属于城市郊区化;Ⅲ期城市总人口数量在减少,属于逆城市化现象;Ⅳ期城区人口数量在增加,郊区人口数量在减少,整个城市人口数量在减少,属于再城市化现象;Ⅴ期城区人口数量在增加,郊区人口数量在减少,整个城市人口数量在增加,属于城市化现象。第5题,根据上题结论,城市郊区化应该是城区人口数量减少,郊区人口数量增加,整个城区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减慢的过程。
答案:4.A 5.B
下面“甲、乙两城市人口增长图”,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据此完成6~9题。
6.关于这两种类型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城市所在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发展快
B.乙城市所在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高
C.甲城市所在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大于乙城市所在国家的
D.乙城市所在国家的人口主要向城市中心区移动
7.关于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发展快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B.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
C.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
D.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8.两城市所属水域,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鱼类大量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
A.污水过多,造成水体缺氧
B.酸雨危害
C.工业废水造成水温升高
D.城市缺乏生产者,导致水体中鱼饵匮乏
9.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大大变慢,其原因是( )
A.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B.农村经济的繁荣
C.城市人口拥挤,物质满足不了需要
D.城市环境恶化,地价上涨
解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有不同特点,表现在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发展不合理。城市化过程中产生很多问题,如城市环境恶化、地价上涨、污染严重、交通拥挤等。
答案:6.B 7.B 8.A 9.D
10.读下列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年份
1960
1980
2000
世界人口(亿)
30
45
60
发达国家
总人口(亿)
10
12
15
城市人口(亿)
5
8
11
城市人口百分比(%)
50
67
72
发展中国家
总人口(亿)
20
33
45
城市人口(亿)
3
6
20
城市人口百分比(%)
15
20
44
(1)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异同。
(2)分析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一般关系。
解析:通过表中数据很容易回答第(1)题。第(2)题难度较大,能反映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从图中可看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城市化水平越高;反过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答案:(1)相同点: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不同点: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
(2)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加速经济的增长。两者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能力提升
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比较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表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发达国家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曲线依次是 (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③④①②
12.关于两类国家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过程而发生的现象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
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D.发展中国家城乡发展差别比发达国家大
解析: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要比发展中国家高,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阶段,工业化率开始下降,但并不是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高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从而带动其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答案:11.C 12.C
2006年11月,位于沈阳北部、总面积1 098平方千米的新的行政区——“沈北新区”经国务院批复正式挂牌成立,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郑州郑东后,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我国第四个新区。据此完成13~14题。
13.沈阳是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我国的工业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沈阳最主要的优势在于( )
A.具有较好的基础设施
B.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
C.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区位优势突出
D.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14.许多大城市的周围建立新城,开发新区,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迁往新区。从这个意义上看,建设新区的主要意义在于 …( )
A.有效控制中心区规模,减轻城市人口压力
B.扩大城市规模,增强城市竞争力
C.增加郊区的就业机会
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
解析:第13题,铁路、公路、航空运输发达,是沈阳成为东北地区中心城市的最主要优势。第14题,建设城市新区的主要目的是分散大城市职能,控制城市中心区规模。
答案:13.C 14.A
下图为“某城市在不同建设时期人口与用地规模发展过程的模式图”(图中各单元格的地域面积相同且比例尺相同)。据此完成15~17题。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时期Ⅰ,在城区内建厂,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城区内各项基础设施 ②时期Ⅱ,在城郊地带建设工业小城镇,有利于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 ③时期Ⅲ,沿城郊交通干线建厂,交通便利 ④时期Ⅳ,在城区边缘建厂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6.若该城市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在建设时期Ⅳ拟将交通干线a、b、c、d作为其规划的工业地域发展轴。从保护大气环境因素考虑,合理的发展轴线是( )
A.a、b B.a、c C.b、c D.c、d
17.该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该市政府提出了“和谐发展”的理念,下列有利于“和谐发展”的措施是( )
①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 ②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③禁止外来人口的迁入 ④兴建别墅,提高居住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在城市发展初期(时期Ⅰ),在城区内建厂,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城区内各项基础设施;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期Ⅲ)时,沿城郊交通干线建厂,交通便利。若该城市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从保护大气环境因素考虑,工厂应该布置在与冬、夏季风风向相垂直的郊外。有利于“和谐发展”的措施是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和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答案:15.B 16.B 17.A
(2010湖南湘潭高三月考,9~10)被誉为中国“帆船之都”的青岛(119°30′E~121°00′E,35°35′N~37°09′N),是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帆船比赛和第十二届残奥会帆船比赛举办城市。读右图,完成18~19题。
18.十几年来,引黄济青工程累计向青岛市内四区供水超过10亿立方米,完全满足了青岛市的用水需求,确保了青岛市的稳定发展。引黄济青工程最直接的环境作用是( )
A.使青岛市民用到了洁净的生活用水
B.使济南恢复了“泉城”的美誉
C.减缓了青岛市地面下沉和海水倒灌
D.改善了青岛的小气候,增强了城市的“雾岛效应”
19.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项目在青岛举行,对青岛产生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B.使城市人口猛增,导致交通拥挤,加重城市供水系统负担
C.促进旅游业发展
D.提高青岛市的知名度
解析:第18题,青岛市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但水资源短缺,曾因过度抽取地下水而导致地面下沉和海水倒灌,在引黄济青工程实施后,这一环境问题得以缓解。第19题,奥运会帆船比赛项目的举行,会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业发展;提高青岛市的知名度。
答案:18.C 19.B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与美国城市化水平变化表。
A
国
年份
1949
1978
1990
1995
2000
2002
城市人口比重(%)
11
18
26
29
36
39
B
国
年份
1790
1860
1900
1950
1975
1985
城市人口比重(%)
5
20
40
60
68
70
材料二:2000年11月1日我国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为12.953亿。
(1)材料一中的A国指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说明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城市化有什么特点。
(3)1990~2000年我国城市人口比重的年增长率是,2000年我国的城市人口数________约是________。
(4)根据计算结果,谈谈城市化给我国地理环境带来怎样的压力。请提出缓解这些压力的措施。
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A国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由此可以判断为中国。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过快,给地理环境带来很多压力,要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来缓解这些压力。
答案:(1)中国
(2)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但速度快。
(3)0.98% 4.69亿
(4)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多等。合理规划城市;分散大城市的职能;使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等。
状元源打造最全的免费高考复习、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更多资料请到状元源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