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工程安全技术措施.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7004821 上传时间:2024-12-24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工程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工程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工程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工程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 录一、土方工程安全技术预控措施二、降水工程与基坑支护安全技术预控措施三、模板工程安全技术预控措施四、脚手架工程安全技术预控措施五、施工用电安全技术预控措施六、拆除工程安全技术预控措施七、预防坍塌事故安全技术预控措施八、高处作业安全技术预控措施九、职业危害防治安全技术预控措施十、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预控措施十一、塔式起重机安全技术预控措施十二、SMZ系列龙门架安拆方案土方工程安全技术预控措施1、施工前,应对施工区域内存在的各种障碍物,如建筑物、道路、沟渠。管线。防空洞、旧基础、坟墓、树木等,凡影响施工的均应拆除、清理或迁移,并在施工前妥善处理,确保施工安全。2、大型土方和开挖较深的基坑工程,

2、施工前要认真研究整个施工区域和施工场地内的工程地质和水文资料、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质量和分布状况、挖土和弃土要求、施工环境及气候条件等,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严禁盲目施工。3、山区施工,应率先了解当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等,如因土石方施工可能产生滑坡时,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在陡峻山坡脚下施工,应事先检查山坡坡面情况,如有危岩、孤石、崩塌体、古滑坡体等不稳定迹象时,应妥善处理后,才能施工。4、施工机械进人施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备等,应事先做好检查和必要的加宽、加固工作。开工前应做好施工场地内机械运行的道路,开辟适当的工作面,

3、以利安全施工。5、土方开挖前,应会同有关单位对附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进行检查和鉴定,对可能受开挖和降水影响的邻近建(构)筑物、管线,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在整个施工期间,加强监测其沉降和位移、开裂等情况,发现问题应与设计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及时处理。相邻基坑深浅不等时,一般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否则应分析后施工的深坑对先施工的浅坑可能产生的危害,并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6、基坑开挖工程应验算边坡或基坑的稳定性,并注意由于上体内应力场变化和淤泥土的塑性流动而导致周围上体向基坑开挖方向位移,使基坑邻近建筑物等产生相应的位移和下沉。验算时应考虑地面堆载、地表积水和邻近

4、建筑物的影响等不利因素,决定是否需要支护,选择合理的支护形式。在基坑开挖期间应加强监测。7、在饱和粘性土、粉土的施工现场不得边打桩边开挖基坑,应待桩全部打完并间歇一段时间后再开挖,以免影响边坡或基坑的稳定性并应防止开挖基坑可能引起的基坑内外的桩产生过大位移、倾斜或断裂。8、基坑开挖后应及时修筑基础,不得长期暴露。基础施工完毕,应抓紧基坑的回填工作。回填基坑时,必须事先清除基坑中不符合回填要求的杂物。在相对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进行,并且分层夯实。9、基坑开挖深度超过9m(或地下室超过二层),或深度虽未超过9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复杂时,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监测,施工方案必须由单位总工程师审定报企

5、业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查。10、基坑深度超过5m、地下室为三层或三层以上,地质条件和周围特别复杂及工程影响重大时,有关设计和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要组织专家论证审查。11、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项目,防止挖方超挖或销填超厚。施工现场应根据需要安设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红灯警示。12、土方工程、基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有文物、古迹遗址或化石等,应立即保护现场和报请有关部门处理。13、挖土方前对周围环境要认真检查,不能在危险岩石或建筑物下面进行作业。14、人工开挖时,两人操作间距应保持23m,并应自上而下挖掘,严禁采用掏洞的挖掘操作方法。15、上下坑沟应先挖好阶梯或设木梯,不应踩踏上壁及其支撑

6、上下。16、用挖土机施工时,挖土机的工作范围内,不得有人进行其他工作,多台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大于10m,挖土要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的危险作业。17、基坑开挖应严格按要求放坡,操作时应随时注意边坡的稳定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塌落现象,要及时进行支撑或改缓放坡,并注意支撑的稳固和边坡的变化。18、机械挖土,多台阶同时开挖土方时,应验算边坡的稳定,根据规定和验算确定挖土机离边坡的安全距离。19、深基坑四周设防护栏杆,人员上下要有专用爬梯。20、运上道路的坡度、转弯半径要符合有关安全规定。21、爆破土方要遵守爆破作业安全有关规定。降水工程与基坑支护安全技术预控措施一、降水工程位的安全预

7、防监控措施1、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和其他挖方时,应根据施区域内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开挖范围和深度,以及防坍防陷防流沙的要求,分别选用集水坑降水、井点降水或两者结合降水等措施降低地下水位,施工期间应保证地下水位经常低于开挖底面0.5m以上。2、基坑顶四周地面应设置截水沟。坑壁(边坡)处如有阴沟或局部渗漏水时,应设法堵截或引出坡外,防止边坡受冲刷而坍塌。3、采用集水坑降水时,应符合下列要求:(l)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应能保持开挖边坡的稳定; (2)集水坑和集水沟一般应设在基础范围以外,防止地基土结构遭受破坏,大型基坑可在中间加设小支沟与边沟连通; (3)集水坑应比集水沟、基坑底面

8、深一些,以利于集排水; (4)集水坑深度以便于水泵抽水为宜,坑壁可用竹筐、钢筋网外加碎石过滤层等方法加以围护。防止堵塞抽水泵; (5)排泄从集水坑抽出的泥水时,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6)边坡坡面上如有局部渗出地下水时,应在渗水处设置过滤层,防止土粒流失,并应设置排水沟,将水引出坡面;(7)土层中如有局部流砂现象,应采取防止措施。4、采用井点降水时,应根据含水层土的类别及其渗透系数、要求降水深度、工程特点、施工设备条件和施工期限等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适当的井点装置。5、井点降水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基坑(槽)或管沟的平、剖面图和降水深度要求; (2)井点的

9、平面布置、井的结构(包括孔径、井深、过滤器类型及其安设位置等)和地面排水管路(或沟渠)布置图; (3)井点降水干扰计算书; (4)井点降水的施工要求; (5)水泵的型号、数量及备用的井点、水泵和电源等。6、降水前,应考虑在降水影响范围内的已有建筑物和构筑物可能产生附加沉降、位移或供水井水位下降,以及在岩溶土洞发育地区可能引起的地面塌陷,必要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在降水期间,应定期进行沉降和水位观测并做出记录。7、在第一个管井井点或第一组轻型井点安装完毕后,应立即进行抽水试验,如不符合要求时,应根据试验结果对设计参数作适当调整。 8、采用真空泵抽水时,管路系统应严密,确保无漏水或漏气现象,经试运转后

10、,方可正式使用。 9、降水期间,应经常观测并记录水位,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0、井点降水工作结束后所留的井孔,必须用砂砾或粘土填实。如井孔位于建筑物或构筑物基础以下,且设计对地基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回填。 11、在地下水位高而采用板桩作支护结构的基坑内抽水时,应注意因板桩的变形、接缝不密或桩端处透水等原因而渗水量大的可能情况,必要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堵截板桩的渗漏水,防止因抽水过多使板桩外的土随水流入板桩内,从而淘空板桩外原有建(构)筑物的地基,危及建(构)筑物的安全。 12、开挖采用平面封闭式地下连续墙作支护结构的基坑或深基坑之前,应尽量将连续墙范围内的地下水排除,以利于挖土。发现地下

11、连续墙有夹泥缝或孔洞漏水的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堵截补漏,以防止墙外泥(砂)水涌人墙内、危及墙外原有建(构)筑物的基础。二、基坑支护的安全预防监控措施1、基坑开挖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设置坑壁支护结构: (l)因放坡开挖工程量过大而不符合技术经济要求; (2)因附近有建(构)筑物而不能放坡开挖; (3)边坡处于容易丧失稳定的松散上或饱和软土; (4)地下水丰富而又不宜采用井点降水的场地; (5)地下结构的外墙为承重的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2、基坑支护结构,应根据开挖深度、土质条件、地下水位、邻近建(构)筑物、施工环境和方法等情况进行选择和设计。大型深基坑可选用钢木支撑、钢板桩围堰、地下连续墙

12、、排桩式挡上墙、旋喷墙等作结构支护,必要时应设置支撑或拉描系统予以加强。在地下水丰富的场地,宜优先选用钢板桩围堰、地下连续墙等防水较好的支护结构。 3、基坑的支护结构在整个施工期间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尚应具有良好的隔水防漏性能。设计时应对安装、使用和拆除支描系统的各个不同阶段进行相应的验算。 4、对一般较简易的基坑(管沟)支撑可根据施工单位的已有经验,因地制宜地加以设计,也可参照基坑和管沟的支撑方法选用。 5、采用钢(木)坑壁支撑时,应随挖随撑,且加以撑牢。坑壁支撑宜选用正式材料,木支撑应采用松木或杉木,不宜采用杂木条。随着上压力的增加,支撑结构将发生变形,故应经常注意检查

13、,如有松动、变形现象时,应及时进行加固或更换。加固方法可用三角木楔打紧受力较小的横撑,或增加立木及横撑等。在雨季或化冻期更应加强检查。 6、钢(木)支撑的拆除,应按回填次序进行。多层支撑应自下而上逐层拆除,随拆随填。拆除支撑时,应防止附近建筑物和构筑物等产生下沉和破坏,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7、采用钢(木)板桩、钢筋混凝土预制拉或灌注桩作坑壁支撑时,应符合下列要求:(l)应尽量减少打桩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对邻近建筑物、构筑物、仪器设备和城市环境的影响; (2)桩的制作、运输、打桩或灌注桩的施工安全要求应按桩基施工的有关要求执行; (3)当土质较差,开挖后土可能从桩间挤出时,宜采用啮合式板桩; (4

14、)在桩附近挖土时,应防止桩身受到损伤; (5)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时,应在桩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方可挖土; (6)拔除桩后的孔穴应及时回填和夯实。模板工程安全技术预控措施 一、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 1、模板安装必须按模板的施工设计进行,严禁任意变动。 2、楼层高度超过4m或2层及2层以上的建筑物,安装和拆除钢模板时,周围应设安全网或搭设脚手架和加设防护栏杆。在临街及交通要道地区,尚应设警示牌,并设专人维持安全,防止伤及行人。 3、现浇整体式的多层房屋和构筑物安装上层楼板及其支架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下层楼板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才能上料具。料具耍分散堆放,不得过分集中

15、。 (2)下层楼板结构的强度要达到能承受上层模板、支撑系统和新浇筑混凝土的重量时,方可进行。否则下层楼板结构的支撑系统不能拆除,同时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垂直线上。 (3)如采用悬吊模板、珩架支模方法。其支撑结构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4、当层间高度大于5m时,若采用多层支架支模,则在两层支架立柱间应铺设垫板,且应平整,上下层支柱要垂直,并应在同一垂直线上。 5、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临时固定设施,严防倾覆。6、模板的支柱纵横向水平、剪刀撑等均应按设计的规定布置,当设计无规定时,一般支柱的网距不宜大于2m,纵横向水平的上下步距不宜大于15m,纵横向的垂直剪刀撑间距不宜大于6m。

16、当支柱高度小于4m时,应设上下两道水平撑和垂直剪刀撑。以后支柱每增高2m再增加一道水平撑,水平撑之间还需增加剪刀撑一道。 当楼层高度超过l0m时,模板的支柱应选用长料,同一支柱的连接接头不宜超过2个。 7、采用分节脱模时,底模的支点应按设计要求设置。 8、承重焊接钢筋骨架和模板一起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l)模板必须固定在承重焊接钢筋骨架的节点上。 (2)安装钢筋模板组合体时,吊索应按模板设计的吊点位置绑扎。 9、预拼装组合钢模板采用整体吊装方法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l)拼装完毕的大块模板或整体模板,吊装前应按设计规定的吊点位置,先进行试吊,确认无误后,方可正式吊运安装。 (2)使用吊装

17、机械安装大块整体模板时,必须在模板就位并连接牢靠后,方可脱钩。并严格遵守吊装机械使用安全有关规定。 (3)安装整块柱模板时,不得将柱子钢筋代替临时支撑。 10、在架空输电线路下面安装和拆除组合钢模板时,吊机起重臂吊物、钢丝绳、外脚手架和操作人员等与架空线路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如不符国家规范的要求时,要停电作业;不能停电时,应有隔离防护措施。 二、模板拆除的一般要求 1、拆除时应严格遵守各类模板拆除作业的安全要求。 2、拆模板,应经施工技术人员按试块强度检查,确认混凝土已达到拆模强度时,方可拆除。 3、高处、复杂结构模板的拆除,应有专人指挥和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标出作业区

18、,严禁非操作人员进人作业区。操作人员应配挂好安全带,禁止站在模板的横拉杆上操作,拆下的模板应集中吊运,并多点捆牢,不准向下乱扔。 4、工作前,应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工作时思想要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从空中滑落。 5、拆除模板一般采用长撬杠,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正拆除的模板下。在拆除楼板模板时,要注意防止整块模板掉下,尤其是用定型模板做平台模板时,更要注意,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下伤人。 6、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 7、已拆除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应及时运走或妥善堆放,严防操作人员因扶空、踏空坠落。 8、在混凝土墙体

19、、平板上有预留洞时,应在模板拆除后,随即在墙洞上做好安全护栏,或将板的洞盖严。脚手架工程安全技术预控措施 1、脚手架搭设前必须根据工程的特点按照规范、规定,制定施工方案和搭设的安全技术措施。 2、脚手架搭设或拆除人员必须由符合劳动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经考核合格,领取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专业架子工进行。 3、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操作时必须配戴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 4、脚手架与高压线路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必须按照“施工现场对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及防护的要求”有关条文要求执行。 5、大雾及而、雪天气和6级以上大风时,不得进行脚手架上的高处作业。雨、雪天后作业,必须采取安全

20、防滑措施。 6、脚手架搭设作业时,应按形成基本构架单元的要求逐排、逐跨和逐步地进行搭设,矩形周边脚手架直从其中的一个角部开始向两个方向延伸搭设。确保己搭部分稳定。 7、搭设作业,应按以下要求作好自我保护和保护好作业现场人员的安全: (l)在架上作业人员应穿防滑鞋和佩挂好安全带。保证作业的安全,脚下应铺设必要数量的脚手板,并应铺设平稳,且不得有探头板。当暂时无法铺设落脚板时,用于落脚或抓握、把(夹)持的杆件均应为稳定的构架部分,着力点与构架节点的水平距离应不大于0.8M,垂直距离应不大于1.5M位于立杆接头之上的自由立杆(尚未与水平杆联接者)不得用作把持杆。 (2)架上作业人员应作好分工和配合,

21、传递杆件应掌握好重心,平稳传递。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引起人身或杆件失衡。对每完成的一道工序,要相互询问并确认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3)作业人员应佩戴工具袋,工具用后装于袋中,不要放在架子上,以免掉落伤人。 (4)架设材料要随上随用,以免放置不当时掉落。 (5)每次收工以前,所有上架材料应全部搭设上,不要存留在架子上,而且一定要形成稳定的构架,不能形成稳定构架的部分应采取临时撑拉措施予以加固。 8、架上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l)作业前应注意检查作业环境是否可靠,安全防护设施是否齐全有效,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业。 (2)作业时应注意随时清理落在架面上的材料,保持架面上规整清洁,不要乱放材料、工具

22、,以免影响作业的安全和发生掉物伤人。 (3)在进行撬、拉、推等操作时,要注意采取正确的姿势,站稳脚根,或一手把持在稳固的结构或支持物上,以免用力过猛身体失去平衡或把东西甩出。在脚手架上拆除模板时,应采取必要的支托措施,以防拆下的模板材料掉落架外。 (4)当架面高度不够、需要垫高时,一定要采用稳定可靠的垫高办法,且垫高不要超过50cm;超过50cm时,应按搭设规定升高铺板层。在升高作业面时,应相应加高防护设施。 (5)在架面上运送材料经过正在作业中的人员时,要及时发出“请注意”、“请让一让”的信号。材料要轻搁稳放,不许采用倾倒、猛磕或其他匆忙卸料方式。 (6)严禁在架面上打闹戏耍,退着行走和跨坐

23、在外防护横杆上休息。不要在架面上抢行、跑跳,相互避让时应注意身体不要失衡。 9、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要铺铁皮接着火星或移去易燃物,以防火星点着易燃物。并应有防火措施。一旦着火时,及时予以扑灭。 10、其他安全注意事项: (l)运送杆配件应尽量利用垂直运输设施或悬挂滑轮提升,并绑扎牢固。尽量避免或减少用人工层层传递。 (2)除搭设过程中必要的12步架的上下外,作业人员不得攀缘脚手架上下,应走房屋楼梯或另设安全人梯。 (3)在搭设脚手架时,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架设材料。 (4)作业人员要服从统一指挥,不得自行其是。 11、钢管脚手架的高度超过周围建筑物或在雷暴较多的地区施工时,应安设防雷装置。

24、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欧姆。 12、架上作业应按规范或设计规定的荷载使用,严禁超载。并应遵守如下要求: (1)脚手架的铺脚手板层和同时作业层的数量不得超过规定。 (2)垂直运输设施(如物料提升架等)与脚手架之间的转运平台的铺板尾数和荷载控制应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执行,不得任意增加销权层的数量和在转运平台上超载堆放材料。 (3)架面荷载应力求均匀分布,避免荷载集中于一侧。 (4)过梁等墙体构件要随运随装,不得存放在脚手架上。 (5)较重的施工设备(如电焊机等)不得放置在脚手架上。严禁将模板支撑、缆凤绳。泵造混凝土及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及任意悬挂起重设备。 13、架上作业时,不要随意拆除基本

25、结构杆件和连墙件,因作业的需要必须拆除某些杆件和连墙点时,必须取得施工主管和技术人员的同意,并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后方可拆除。 14、架上作业时,不要随意拆除安全防护设施,未有设置或设置不符合要求时,必须补设或改善后,才能上架进行作业。 15、脚手架拆除作业前,应制订详细的拆除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并对参加作业全体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在统一指挥下,按照确定的方案进行拆除作业,注意事项如下: (l)一定要按照先上后下、先外后里、先架面材料后构架材料、先输件后结构件和先结构件后附墙件的顺序、一件一件地松开联结、取出并随即吊下(或集中到毗邻的未拆的架面上,扎捆后吊下)。 (2)拆卸脚手板、杆件、门

26、架及其他较长、较重、有两端联结的部件时,必须要两人或多人一组进行。禁止单人进行拆卸作业,防止把持杆件不稳、失衡而发生事故。拆除水平杆件时,松开联结后,水平托持取下。拆除立杯时,在把稳上端后,再松开下端联结取下。 (3)多人或多组进行拆卸作业时,应加强指挥,并相互询问和协调作业步骤,严禁不按程序进行的任意拆卸。 (4)因拆除上部或一侧的附墙拉结而使架子不稳时,应加设临时撑拉措施,以防因架子晃动影响作业安全。(5)拆卸现场应有可靠的安全围护,并设专人看管,严禁非作业人员进人拆卸作业区内。 施工用电安全技术预控措施 一、施工现场对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及防护的要求1、在建工程不得在高、低压线路下方施工;

27、高低压线路下方,不得搭设作业棚; 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等。2、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安距离。3、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规范要求。4、旋转臂架式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与10kV以下的架空线路边缘最小水平距离不得小于2m。5、施工现场开挖非热管道沟槽脚边缘与埋地电缆沟槽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5m.。6、对达不到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增设屏、遮栏、围栏或保护网,并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牌。7、在架设防护设施时,应有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或专职安全人员负责监护,或

28、采取停电后进行。8、所架设的遮栏、围栏或保护网应有足够的强赝利刚度,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应不小于表规范要求。达不到要求时,必须与有关部门协商,否则不得施工。9、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开挖沟槽时,必须防止外电架空线路的电杆倾斜、悬倒,或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加困措施。10、在有静电的施工现场内,集聚在机械设备上静电,应采取接地泄漏措施。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与防雷安全要求 施工现场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由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专用变压器供电的施工现场,必须采用TNS保护接零系统(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采用保护接零),专用保护接零线的首、末端及线路中间必须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电阻必须

29、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的有关规定。2、由公用变压器供电的施工现场,全部金属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采用保护接地。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通过专用接地装置可靠连接,接地干线的首、末端及线路中间必须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每一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欧姆。3、“三相五线制”的供电干线、分干线必须敷设至各级电制箱。4、专用保护接零(地)线的截面积与工作零线相同,且不得小于干线截面积的50,其机械强度必须满足线路敷设方式的要求。5、与相线包扎在同一外壳的专用保护接零(地)线(如电缆),其颜色必须为绿黄双色线,该芯线在任何情况下不准改变用途。6、专用保护接零(地)线在任何情况下严

30、禁通过工作电流。7、动力线路可装设短路保护,照明及安装在易燃易爆场所的线路必须装设过载保护。8、用熔断器作短路保护时,熔体额定电流应不大于电缆线路或绝缘导线穿管敷设线路的导体允许载流量的2.5或明敷绝缘导线允许载流量的1.5倍。9、用自动开关作线路短路保护时,自动开关脱扣器的额定电流不小于线路负荷计算电流,其额定值应不大于线路导体长期允许载流量的2.5倍。 10、装设过载保护的供电线路,其绝缘导线的允许载流量,应不小于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或自动开关过载电流长延时脱扣器额定电流的1.25倍。 11、保护、控制线路的开关、熔断器应按线路负荷计算电流的1.3倍选择。 三、施工现场的配电线路的安全要求1

31、、架空供电线路必须用绝缘导线,以绝缘子支承,用专用电杆(水泥杆、木杆)或沿墙架设。电杆的板线(拉线)必须装设拉力绝缘于,拉力绝缘于距离地面不得小于2.5M,严禁供电线路架设在树木、脚手架上 。2、引人高层建筑内的供电线路,必须使用电缆穿钢管埋地设置,引至各施工层的供电线路应用电缆沿管并、电缆井、电梯井架设,且每层不小于一个绝缘支承点。3、室外供电线路的架设高度不小于4m,电缆线路可放宽为3M,但应保证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安全通过。过通车道路的架设高度不小于6m。4、室内供电线路的安装高度不得小于2.5M,并应保证人员正常活动不能触及供电线路。5、锤击桩机的电源必须采用YZA系列安全型橡套电缆,其

32、专用保护接零(地)芯线必须为绿黄双色线,电缆全长不得有驳口,外绝缘层无机械损伤。6、一切移动式用电设备的电源电缆全长不得有驳口,外绝缘层无机械损伤。7、凡有接驳口及外绝缘层有明显机械损伤的电缆,必须按架空规定敷设。四、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漏电保护装置的安全要求 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必须实行三级漏电开关保护,各级漏电开关的额定电流、额定动作电流、额定动作时间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保护总干线的漏电开关体民总配电箱的漏电开关),其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250mA,动作时间在0.2s内。2、保护分干线的漏电开关,其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150mA,动作时间在0.1s内。3、保护额定电流或负荷计算电流大于30A的单台

33、设备的漏电开关,其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设备的额定电流或负荷计算电流的0.l,动作时间在0.ls内。4、对额定动作电流为15mA的漏电开关,在其货源未解决之前,允许在切实做好保护接零(地)的前提下,人工挖孔桩工程暂时使用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0.1s内的漏电开关。市场有货可供时,应按规范使用。5、运行中发现漏电开关跳闸,必须检查该漏电开关所保护的线路或设备的绝缘情况,在确实排除故障后才允许再合闸送电,严禁将保护线路或设备的漏电开关退出运行。6、按本要求的规定时间定期检查各级的漏电保护开关,发现失灵必须立即更换。五、施工现场配电装置的安全要求:l、必须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漏电开关控制保护

34、的规定。2、控制保护设备的开关电器、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应不小于设的额定电流或负荷计算电流的1.3倍,直接操作4.5kw及以下的单台电动机的刀闸开关,其额定电流应不小于设备电流的3倍。 3、各种开关电器、控制电器、保护电器必须安装在门锁齐全、铁皮制造的配电箱内,严禁使用木质配电箱。 4、施工现场的配电箱必须用红油漆在箱门写上编号。 5、施工现场的配电箱安装高度不小于1.3m,移动式开关箱的高度不小于0.6m(箱底至地面、楼面或脚手架走过板),控制、保护固定安装设备的配电箱。开关箱距离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得大于3m。6、人工挖孔桩工程,施工中的井口装设配电箱,以控制桩孔内的用电设备。 7、配电箱(开关箱

35、)安装必须牢固,严禁放在地(楼)面及脚手架走道板上。8、控制两个供电回路或两台设备及以上的配电箱,箱内的开关电器,必须在其外壳注明开关所控制的线路或设备名称。9、配电箱内的开关电器,控制电器,保护电器必须完好无损,可动部分灵活,箱内电器接线整齐,无外露导电部分,进出线必须从箱底进出,非电缆线路应加塑料护套保护线路进出位置。六、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现场用电人员应加强自我防护意识,特别是电动建筑机械的操作人员必须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以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对于现场中一些固定机械设备的防护和操作人员应进行如下交底: (l)开机前认真检查开关箱内的控制开关设备是否齐全有效,漏电保护器是否可靠,发现问题

36、及时向工长汇报,工长派电工解决处理。 (2)开机前仔细检查电气设备的接零保护线端子有无松动,严禁赤手触摸一切带电绝缘导线。 (3)严格执行安全用电规范,凡一切属于电气维修、安装的工作,必须由电工来操作,严禁非电工进行电工作业。 (一)电工安全技术交底 1、电气操作人员严格执行电工安全操作规程,对电气设备工具要进行定期检查和试验,凡不合格的电气设备、工具要停止使用。 2、电工人员严禁带电操作,线路上禁止带负荷接线,正确使用电工器具。 3、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做接地或接零保护,在总箱、开关箱内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实行两级漏电保护。 4、电气设备所用保险丝,禁止用其他金属丝代替,并且需与设备容量相匹

37、配。 5、施工现场内严禁使用塑料线,所用绝缘导线型号及截面必须符合临电设计。 6、电工必须持证上岗,操作时必须穿戴好各种绝缘防护用品,不得违章操作。 7、当发生电气火灾时即切断电源,用于砂灭火,或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严禁使用导电的灭火剂灭火。 8、凡移动式照明,必须采用安全电压。 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必须执行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操作规程。 (二)夯土机械安全技术交底 1、夯土机械的操作手柄必须采取绝缘措施。 2、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绝缘胶鞋和绝缘手套,两人操作,一人扶夯,一人负责整理电缆。 3、夯土机械必须装设防溅型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小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Is。 4、

38、夯土机械的负荷线应采用橡皮护套铜芯电缆。其电缆长度应小于50m。 (三)焊接机械安全技术交底 1、电焊机应放置在防雨和通风良好的地方,严禁在有易燃、易爆物品周围施焊。 2、电焊机一次线长度应小于5M,一、二次侧防护罩齐全。 3、焊机机械2次线应选用YHS型橡皮护套铜芯多股软电缆。 4、手柄和电缆线的绝缘应良好。 5、电焊变压器的空载电压应控制在80V以内。 6、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焊人要有用火证和看护人,必须穿戴绝缘鞋和手套,使用护目镜。 (四)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技术交底 手持电动工具依据安全防护的要求分为、类。 1、类手持电动工具的额定电压超过50V,属于非安全电压,所以必须作接地或接再保

39、护,同时还必须接漏电保护器以保安全。 2、类手持电动工具的额定电压超过 50V,但它采用了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措施。3、类手持电动工具是采用安全电压的工具,它需要有一个隔离良好的双绕组变压器供电,变压器副边额定电压不超过50v。所以III类手持电动工具也是不需要保护接地接零,但一定要安装漏电保护器。 (五)特殊潮湿环境场所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1、开关箱内必须装设隔离开关。 2、在露天或潮湿环境的场所必须用类手持电动工具。 3、特殊潮湿环境场所电气设备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应选用防溅型的,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小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S。 4、在狭窄场所施工,优先使用带隔离变

40、压器的类手持电动工具。如果选用类手持电动工具必须装设防溅型的漏电保护器,把隔离变压器或漏电保护器装在狭窄场所外边并应设专人看护。 5、手持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应采用耐气候型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不得有接头。 6、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外壳、手柄、负荷线、插头、开关等必须完好无损,使用前要做空载检查,运转正常方可使用。拆除工程安全技术预控措施 l、检查拆除工程的施工准备的各项实施情况。准备工作不落实不得施工。2、工人从事拆除工作的时候,应站在专门搭设的脚手架上或者其他稳固的结构部分上操作。3、拆除区域周围应设立围栏,悬挂警告牌、派专人监护,禁止无关人员停留。4、拆除建筑物,应自上而下顺序进行,禁止数层同时

41、拆除。当拆除某一部位的时候应该防止其他部位倒塌。5、拆除过程中,现场照明不得使用被拆除建筑物中的配电线路,必须另外设置配电线路。6、拆除建筑物的栏杆、楼梯和楼板时,应该与整体进度相配合,不得先行拆除。7、拆除建筑物时,楼板上不许多聚集和堆放材料,以免楼盖结构超载发生倒塌。8、在高处进行拆除工程,要设置溜放槽,以便散碎废料顺槽溜下。拆下较大的或者较重的材料,要用吊绳或者起重机械及时吊下或运走,禁止向下抛掷。拆卸下来的各种材料应及清理,分类码放整齐。9、拆除石棉瓦及轻型结构屋面工程时,严禁施工人员直接采踏在石棉瓦及其他轻型板上进行作业,必须使用移动板梯,板梯上端必须挂牢,防止高处坠落。预防坍塌事故

42、安全技术预控措施为预防坍塌事故发生,贯彻、执行建筑法和安全生产法,确保施工安全,制定本方案。1、凡从事新建、改建、扩建等工程施工的单位,应当遵守本方案。2、本方案所称坍塌是指施工基坑(槽)坍塌、基础桩壁坍塌、模板支撑系统失稳坍塌及施工现场临时建筑(包括施工围墙)倒塌等。3、公司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指定预防坍塌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项目经理对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项目经理部应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建筑工作特点,编制预防坍塌事故的专项施工方案,并监督实施。4、基坑(槽)、基础桩、模板和临时建筑作业前,施工单位应按设计单位要求,根据地质情况、施工工艺、作业条件及周边环境编制施工方案,单位主管负

43、责人审批签字,项目主管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5、土方开挖前,施工单位应确认地下管线的埋置深度、位置及防护要求后,制定防护措施,经项目主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后,方可作业。土方开挖时,项目部应对相邻建(构)筑物、道路、管线的沉降和位移情况进行观测。6、项目部应编制深基坑(槽)、桩基等专项施工方案,并在作业前报公司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批。本规定所称深基坑(槽),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m的基坑(槽),或者深度未超过5m但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槽)。7、项目部应作好施工区域内临时排水系统规划,临时排水不得破坏相邻建(构)筑物的地基和挖、填土方的边坡。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可能

44、发生滑坡、坍塌的地段挖方时,应由设计单位确定排水方案。场地周围出现地表水汇流、排泻或地下水管道渗流时,施工单位应组织排水,对基坑采取防护措施。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和基础桩时,项目部应合理选用降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8、基坑(槽)设置坑(槽)壁支撑时,施工单位应根据开挖深度、土质条件、地下水位、施工方法及相邻建(构)筑物等情况设计支撑。拆除支撑时应按基坑(槽)回填顺序自下而上逐层拆除,随拆随填,防止边坡塌方或相邻建(构)筑物产生破坏,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9、基坑(槽)和基础桩孔边堆置各类建筑材料的,应按规定距离堆置。各类施工机械距基坑(槽)和基础桩孔边的距离,应根据设备重量、基坑(槽)和

45、基础桩的支护、土质情况确定,并不得小于15M。10、基坑(槽)作业时,项目部应在施工方案中确定攀登设施及专用通道,作业人员不得攀爬模板、脚手架等临时设施。11、机械开挖土方时,作业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进行清理或找坡作业。12、地质灾害易发区内施工时,施工单位应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编制施工方案,单位主管负责人审批签字,项目主管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施工时应遵循自上而下的开挖顺序,严禁先切除坡脚。爆破施工时,应防止爆破震动影响边坡稳定。13、项目部应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槽)内造成边坡塌方或土体破坏。基坑(槽)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和安装工程施工,基坑(槽)开挖或

46、回填应连续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坑(槽)壁的稳定情况。14、模板作业时,施工单位对模板支撑宜采用钢支撑材料作支撑立柱,不得使用锈蚀、变形、断裂、脱焊、螺栓松动的钢支撑材料作立柱。支撑立柱基础应牢固,并按设计计算严格控制模板支撑系统的沉降量。支撑立柱基础为泥土地面时,应采取排水措施,对地面平整、夯实,并加设满足支撑承载力要求的垫板后,方可用以支撑立柱。斜支撑和立柱应牢固拉接,形成整体。15、基坑(槽)和基础桩施工及模板作业时,施工单位应指定专人指挥、监护,出现位移、开列及渗漏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将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待险情排除后,方可作业。16、楼面、屋面堆放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具或其他物料时,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数量、重量,防止超载。堆放数量较多时,应进行荷载计算,并对楼面、屋面进行加固。17、项目部应按地质资料和设计规范,确定临时建筑的基础形式和平面布局,并按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施工现场临时建筑与建筑材料等的间距应符合技术标准。18、临时建筑外侧为街道或行人通道的,项目部应采取加固措施。禁止在施工围墙墙体上方或紧靠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