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整word版)雨巷再别康桥教案雨巷教学目标1、了解戴望舒及象征主义诗歌,提升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2、反复诵读,感受意境,品味语言,把握形象。3、探讨诗人的情感及诗歌主题,学会从深层次体味感情。教学重点鉴赏姑娘的形象。教学难点探究诗人的情感及诗歌主题.教学方法叠印剥离教学法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语设计:戴望舒,中国现代著名诗人。现代派诗人,以一首雨巷赢得“雨巷诗人”的称号.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走近雨巷,走近诗人那颗朦胧润湿的心。一、朗读,体会情感。点拨参考:总体节奏:舒缓悠扬。1、第一节“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悠长”,重叠运用,舒缓悠扬的节奏。这个词,要读出江南雨巷幽深、绵延、
2、空蒙的特点。“我希望逢着。”“希望”,应满含深情地读,读出希冀、企盼、向往的感情。2、第二节、第三节“丁香一样的。”丁香,散发出幽微的芳香,仿佛诗人正以鼻嗅之,读出心驰神往的情态.“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哀怨、“彷徨”,重叠运用,读时声音低沉舒缓,要读出诗人哀怨而又彷徨的心境。“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回环复唱,诗歌的节奏巧妙地拉长,读时也要尽量拉长声音.3、第四节、第五节“她静默地走近。”“静默”,仿佛姑娘迈着轻巧缓慢的步履,向你走来,要读出这份悄无声息中的“静默”色彩,声音要低要沉。“走过,走近”,仿佛姑娘正向你走来,你热切地注视着,眼神充满期盼和渴望,要读出这种惊喜
3、。“你梦一般的,你梦一般的凄婉迷茫。”“你梦一般的”,妙用复沓句式,形成诗歌回环往复的效果,要读出“梦的飘忽、迷离。“她静默地远了,远了.”“远了”,读的声音要越来越轻,读出怅然若失,读出迷茫失落。二、默读,整体感知.1、这首诗写得美不美?是一种怎样的美?明确:美,是一种凄凉的美、哀伤的美、朦胧的美.2、这首诗的意境怎样?明确:朦胧、含蓄、空蒙。3、诗中都有哪些意象?明确: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沾染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诗中的意象有雨巷、丁香、油纸伞、篱墙。第二课时三、品味语言、鉴赏姑娘形象。1、姑娘是怎样的一个姑娘?从诗中找出一句来概括。明确:“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
4、的姑娘”。2、为什么说“结”着愁怨?“结”字有何意蕴?明确:“结字是用来写“丁香的。古典诗中有这样的诗句“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结雨中愁”“结愁干绪”,“结”字写出丁香花的特点。丁香花,纤小柔弱,清香幽雅.花片单薄,花蕾丛生如结,不绽放,象征情结或心结.“结”,有凝固、阴郁的特质,写出了姑娘忧郁的气质,从骨子里散发出淡淡的哀愁,弥漫周身。3、从诗中找出姑娘的动作、神态描写。明确:动作:“彷徨”“彳亍”。这两个词写出姑娘的迷茫、困惑、无助。神态:“冷漠、凄清又惆怅”。“冷漠一词写姑娘孤独、忧伤中却透着高贵、傲气,很不容易接近。神态还有一个特写,就是姑娘的眼神,用“太息“凄婉迷茫”来写的.“太息,
5、即叹息,写出了姑娘的神韵.姑娘眼神会说话,会传情,很有内涵.“凄婉的“婉”字写出了姑娘性格的另一面,“婉”即“温柔,姑娘虽然忧伤冷漠,但眼神中却有一丝温柔。总结:可见这是一个美丽高贵的姑娘,是一个温柔忧郁的姑娘,是一个很有内涵很有气质的姑娘.4、诗人与姑娘以怎样的方式相逢?有感情交流吗?从文中找出语言来回答.明确:相逢方式:“飘过”(概括)“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具体)“静默地远了,远了”“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点拨:我和姑娘仅仅是擦肩而过,缘分很浅.我没有递上手中的伞,也没有缔结一段千古奇缘。感情交流:“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点拨:这是一个细节描写
6、,是姑娘与我进行的感情交流,是唯一的交流。尽管我和姑娘各有各的方向,但毕竟有交会时互放的光芒.这个眼神,诉说的是一种理解、一种友爱、一种关怀。四、探究诗人的情感和意象的象征意义.1、为什么和姑娘以这种方式相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思?姑娘有什么象征意义?点拨: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求。姑娘是诗人追求的那位可望不可即的伊人,“诗经蒹葭”中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寻.姑娘是美好事物的象征。理想还很朦胧,希望还很渺茫,但毕竟透出一点点星光.表达了诗人对心灵慰藉的寻求。姑娘就是理解、关怀、支持自己的人。人从本质上
7、来说是孤独的,萨特说“他人就是地狱,人与人之间总是疏离、隔膜。对于一个在痛苦孤寂中挣扎的人来说,多希望有一个人能和自己互吐心曲。哪怕来自路人的一个理解的眼神,一个关切的月光,都将成为生命的支撑。“茫茫人海心无岸”,我们需要一种心灵的依托。总结:古人说:“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不必追问得那么具体,不必回答得那么确切.这首诗,或许,就是一种隐蔽灵魂的宣泻。这是一个人在梦中流露自己的潜意识,像梦一般朦胧.2、雨巷有何象征意义?明确:戴望舒是江南人,杭州人,他少年时期就穿行于江南的这些小巷中。雨巷阴暗、狭窄、潮湿、幽深、空蒙,墙角长满了青苔,墙面已经剥落了。走在雨巷,心情很寂寥,很惆怅,也会像天
8、气一样变得湿漉漉的.身不在雨巷,但心却可能在雨巷,我们的人生有时置于一个逼仄狭窄的境地,你会感觉路越走越窄,一片风雨凄迷,这便是我们人生的雨巷。课后练习写一篇随笔,化入为出,把自己的收获用文字记录下来。下面两题目中任选其一,写一段300字以上的随笔.(1)雨巷读后感(2)雨巷中“姑娘”形象赏析教案评价雨巷这首现代诗歌,意境朦胧迷离,一位丁香般惆怅的姑娘彷徨在雨巷中,也彷徨在我们的心中。诗人想表达怎样的情感,我们很困惑。针对这种情形,本教案采用叠印剥离教学法,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地探究诗歌的深层意蕴。本教案分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中最重要的一层就是对姑娘形象的鉴赏。首先从诗歌的语言切入,从诗中找出姑
9、娘的神态、动作描写;然后对语言进行品味揣摩,解读姑娘的形象.其中“冷漠、“凄婉”这两个词很关键,要探究这两个词的深层意蕴,从而对姑娘形象有一个全面的把握。特别是“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中“太息”这个词,表达了姑娘怎样的情感呢?这一细节描写,也是诗中“姑娘与“我”唯一的一次情感交流,一定要深入探究。为什么要鉴赏姑娘形象呢?是为了进入教学的下一层次。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诗人希望在雨巷邂逅这样一位姑娘呢?为什么仅仅是“走近,走近”“远了,远了”“消了,散了,消散了”这样的相逢方法呢?这实际上已进入了教学的最深层次,即对诗歌深层意蕴的探究。本教案是分层解读文学作品的一个典范.“披文以人情”,层层剥离,不
10、是对诗歌的拆卸和作贱,而是把诗歌的蕴味、情感、灵性融入了我们的心灵.再别康桥教学目标1、了解徐志摩及“新乐派”诗歌的特点。2、品味语言,感悟意境,反复吟咏全诗。3、深刻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培养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力。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味诗人的情感.教学难点鉴赏意象,感悟意境。教学方法四步语感教学法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徐志摩,中国现代文学大家、诗人,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35个春秋,悄然逝去,一首再别康桥,却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牵挂和思念。今天,我和大家共同走近徐志摩,走近那纷繁美丽的情感世界.一、诵读,体悟艺术美。1、第一节诗(1)学生朗读第一段,学生评价,老师点拨。(2)
11、教师朗读指导:第一节诗连用三个“轻轻地”,要用轻柔舒缓的语调读,仿佛诗人缓慢而轻柔的步履。一别几载,康桥已接纳了那么多的学子。熟识的校园,陌生的面孔,物是人非。“轻轻地”三字,蕴含了诗人此时此刻那种淡淡的愁绪、那种难言的生疏、那种幽微而又细腻的情感。2、第二节(1)学生朗读,同学评价,老师点拨.(2)教师朗读指导:“新娘”“河畔的金柳”,此时幻化为美艳的新娘。这个词,要读出惊艳的喜悦,声音要响要亮。诗人此时仿佛又回到过去的美好岁月,无比地陶醉和幸福,要读出这种感情的跌宕.“荡漾一词,要读出水面荡起层层涟漪的“荡感,要读出心泉摇曳的多姿。声音要低柔悠长,满含深情.3、第三节(1)学生朗读,同学评
12、价,老师点拨。(2)教师朗读指导:“油油的”一词,要读出滑滑的、润润的感觉,要读出“青荇”这种水草的特质。“招摇”一词,声音可以张扬一些,读出自在无束的感觉。4、第四节(1)学生朗读,同学评价,老师点拨。(2)教师朗读指导:“天上虹”这个词,要读出“虹的绚烂明丽,声音要亮要美。“揉碎”一词,要读出破碎的感觉,声音要低要柔,情绪黯然。“沉淀”一词,要读出沉淀感来,声音低沉。“梦一词,要读出梦幻色彩,声音要有飘忽迷离感。5、第五节(1)学生朗读,同学评价,老师点拨。(2)教师朗读指导:“漫溯,声音要悠长深远,读出追寻的色彩,读出对“青草更青处”的想往。“星辉”,声音要满含欣喜,读出星光粲然的感觉。
13、“放歌”,声音要高亢喜悦,此时此刻,诗人的情感已达到高潮.6、第六节(1)学生朗读,同学评价,老师点拨。(2)教师朗读指导:“但字后,要稍作停顿,因为诗人并没有放歌,并且也不能放歌。这个“但字,要读出顿挫感,要读出深沉凝重的色彩。“悄悄”一词,要轻轻地读,此时,诗人的情感回到“别离的情境,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别离”一词,要读出感伤的色彩,声音低沉舒缓,满含哀愁。“沉默一词,回环往复,声音尽量拉长,读出叹息,读出沉重.7、第七节(1)学生朗读,同学评价,老师点拨。(2)教师朗读指导:“悄悄地一词,连用三次,要用轻柔舒缓的语调读,要用声音把诗歌推向那种默无声息的境地,声音要略带忧伤,略含无奈。第二
14、课时二、品读全诗,鉴赏语言,揣摩意象,体悟情感。1、教师鉴赏指导:再别康桥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经典作品,语言华美。尽管这是一首现代诗歌,但却处处流淌着中国古典诗歌的韵致。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语言的深层意蕴的探求,我们获得的是美的感悟、情感的共鸣。请同学们运用增删调换法和联想想像法,找出你最有感悟的地方,说出你的体会.2、交流品读结果,教师点拨升华。(1)第二节诗意象金柳“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是“新娘”,这是什么手法?有何情味?点拨:比喻.让“金柳幻化为美丽的新娘,这是绝美的比喻。柳宗元“一树春风万千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杨柳细、嫩、柔、软,春风吹来,万千枝条婆娑起舞,婀娜多
15、姿,牵扯着离人的愁绪,弄得人心烦意乱.志摩是深谙中国古典文学的,让康河畔的金柳幻化为美艳的新娘,这里一定有离情,也体现了诗人唯美的情怀。“荡漾”换成“浮现,可以吗?为什么?点拨:换了,情味就变了。“荡漾”写出了一种心泉摇曳的美.心泉波动,荡起层层涟漪,写出了诗人温柔而又缠绵的情怀.那康河畔的艳影,会永存诗人的心间。我们可以用这个词造一个句子,如“你的笑容荡漾在我的心间”。(2)第三节诗意象青荇“油油的换成“轻快的”,可以吗?点拨:不可以,“油油的”,有一种光滑、细腻、随意的感觉。写出水草色浓,青翠碧绿;写出水草态美,美好轻盈。“招摇”换成“摇摆“摆动”,可以吗?点拨:不可以。a“招摇,贬义,如
16、“招摇过市”“招摇撞骗”,张扬外露。诗中却是褒义,写出水草的无拘无束,有一种自在地狂野。诗人想做一条水草,隐身于水底,接受康河的爱抚和洗礼。b“招摇”,也有“摆手”“招手”的意思,康河里的水草向诗挥手致意,对诗人的到来表示欢迎。“甘心”有何情味?点拨:心甘情愿的意思.物我合一,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感情,愿意永远留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徐志摩至情至性,一生的三大追求是爱、自由与美。“甘心”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求。(3)第四节意象天上虹“揉碎”这个词用得好吗?是不是有点破坏情调呢?这个词换成“辉映”,可以吗?点拨:a“揉碎”一词,实际上是说天上虹辉映在拜伦潭中,但是浮藻掩映,斑驳陆离
17、,才会形成破碎感,用得很准确。b表面上说虹碎了,实际上是说梦碎了。拜伦潭有诗人最美好的记忆,诗人曾在榆阴下读书、乘凉、遐思。梦是美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康桥唤醒了志摩内心的浪漫和诗意,滋润他饥渴的心田。但他唯美的情怀,他浪漫的情致,在这里得到了极致的张扬。但一别数载,物是人非.“揉碎”这个词里,有世事的变迁,有人生的无奈,有岁月的沧桑,有生活的艰辛。“沉淀一词好在哪里呢?有何情味?点拨:历时久远,经时间岁月的筛选,最终保留下来的,都是最真最美的记忆。“沉淀一词,写出了梦的永存.梦虽破碎了,但残留于心底的,最终会成为晶莹璀璨的记忆.(4)第五节意象星辉“漫溯”一词换成“漫游”,可以吗?为什么?点
18、拨:溯,逆流而上,写出了追寻之状,诗经#8226;蒹葭中就有“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句子。船能“载满星辉吗?“载字有何妙处?点拨:“载”字写出了星光斑斓、波光闪亮、晶莹澄澈的境界。星辉可载可感,这是人的浪漫.古典诗词就有“只恐又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十里湖光的句子。我们今天说的“你的眼中写满哀愁”“我的心中盛满忧伤”“你的眉宇之间,锁着我的爱恋,同样也是化抽象为具体,让感情可盛可载。(5)第一节、第七节意象云彩为什么“悄悄”“轻轻”地“来”“走?换成“匆匆地”可以吗?点拨:a不忍破坏情境,不忍打破这寂静无声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康桥温柔细致的情怀、体贴
19、入微的心境,这种悄无声息恰恰是一种最深刻、最美丽的情感。B物是人非、孑然一身、形单影只的愁思。康桥已非昔日的康桥,志摩已不是先前的志摩。亲切中有些许陌生,熟悉中有些放疏远,这种感情又有多么幽微多么难言,这便是志摩的“别”。不带走“云彩”,有何深义?点拨:a连一片云都不带有,不忍惊扰康桥,这是一种温暖细致的情思。b感伤、眷恋,还有绝决的情感。康桥于自己,是灵魂,是归宿;但现在却有着那么遥远的距离,一切都无从寻觅,怎不让人怅然若失呢?C“云彩,体现了诗人飘逸、浪漫、洒脱的情思,古典诗词中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片云天其远,永夜月同孤”的诗句,其实志摩又何尝不是天边那朵飘逸的云呢?第三课时三、美
20、读,综合领受.(1)教师或优秀学生范读。(2)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完成美读。四、写读,化入为出.(1)根据自己的学习所得,写一段语感随笔(200至300字).(2)背诵全诗。教案评价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在对语言的涵咏、玩索过程中,我们获得的是美的体验和感悟。探求语言的深层意蕴,是语感教学的途径和手段.语文素养,体现的是人的修养、品格、情感.拥有细腻丰富的心灵世界,才可能对自然人生有诗意而浪漫的感受。这篇再别康桥的教案,采用四步语感教学法。在对诗歌语言的朗读、品读、美读、写读的反复玩味过程中,一步一步地走近诗人的内心世界,走近康桥的美丽境界。其中品读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徐志摩首先是中国诗人,深受中国
21、古典诗歌的熏染,文字功夫了得。这首再别康桥,他炼字神妙,于自然灵动中营造了浪漫而又美丽的诗境,让人赞叹。其中泛舟康河一节诗,显现给读者的,是晶莹璀璨的康河夜景,一个“载”字,点石成金,意蕴无穷.同时,徐志摩又是现代诗人,深受西方文明的浸染.从某种角度说,是康桥开启了他的性灵,滋养了他的性情.康桥的一草一木,都与他合而为一,融入他的骨髓。“荡漾”一词,写出志摩细腻而又诗意的情感世界,美妙绝伦。“招摇一词,表面写水草摇摆,但实际上表现的是诗人洒脱而又浪漫的情致。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诗中处处都可触摸到.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没有语感,便没有情味,没有诗意,从而一切都变得黯淡无光。让我们在语感教学中去感受生活的真谛、人生的意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