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一语文教案17.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000335 上传时间:2024-12-2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教案1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一语文教案1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一语文教案1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一语文教案1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一语文教案1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7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德育渗透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

2、点有所了解。 解决办法 1注意与已有知识联系,初中已学过曹刿论战,对左传有了一些了解,要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要使学生有意识地关注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并自己参看有关书籍。 2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2课内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课文的结构。 2了解背景知识,作家

3、、作品。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 630 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时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4、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3主要人物介绍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

5、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4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1)熟悉课文,达到背诵。特别注意把握课文的支撑句: 秦、晋围郑,且贰于楚也。 吾不解早用子,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吾其还也。 (2)准确分辨一词多义。如若、论、辞、鄙、微、之等。 (3)注意通假字:共供;说悦;知智; (4)正确把握词类活用词。如:鄙、东、西、敝、军等。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习课文 (1)通读全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课文的结构层次。 (3)了解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 2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讨论题: (1)烛之武不拘形象从哪些情节中可以看出? (2)从本文的写作特点中,看左传文学的价值。 (参考答案) 关于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在第二部分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暗写烛之武在年轻时并没有得到重用;“今老矣,无能为也

7、已”流露出他满腹的委曲和牢骚。这一情节的描写,使在郑国危于旦夕之际,郑伯由于佚之狐的推荐看到的一线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用自责化解了烛之武的不满,使他只身卦秦。文章在有张有弛,曲折有致中显示烛之武不计个人得失,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精神。 再有,在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第三部分中,说理透辟,文章的主旨,决定了文章必须着意描写人物语言,使辞令引人入胜。陈辞先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再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第三部分,烛之武说退秦师。 烛之武首先向秦穆公承认郑国处在危亡的境地,把这件事放在一边不再谈。然后一面说明秦国灭郑则无益而有害,舍郑则有益而无害。一面举出事例,说明

8、晋国不可信赖,秦国不应与晋国共事,晋国得到郑国,必将进而损害秦国。烛之武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根据事理和事实,把秦灭郑和秦与晋共事的害处分析得十分透彻,终于说得秦穆公不仅撤兵回国,而且留下一部分人助郑防御晋。 第四部分,晋师撤离郑国。 当晋国的监军秦国成为郑国的盟友后,晋侯毅然撤军。说帮伯而退晋师正是烛之武所要达到的目的。总结、扩展 本文是一篇记述古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泰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命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派兵助郑国防守,致使晋军不得已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

9、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这篇文章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 630 年郑国利用秦、晋矛盾,说退秦国围郑之师,瓦解秦、晋联盟,保住了郑国的历史事实。 左传的文学价值很高,作者善于突出事物的重要环节,善于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复杂纷繁的过程。左传对战争的描写尤为出色,它注意从政治上分析各方力量,写出战争的性质和起因,并由此在开始便预示出战事的胜负。在叙述交战过程时则详略有致,曲折生动,形象逼真。左传还善于用精炼的笔墨刻画出人物的细致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跃然纸上。左传中有许多外交辞令也很出色。这

10、些对后代的文学,特别是对叙事、议论的文字影响甚大。 本文烛之武的话虽系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层层深入,简明得体,令人信服。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不一样的。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十分清楚,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习。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在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中,把握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把握说理透辟,善于辞令的语言特点。 二、整体感知 本文情节充满了波澜,起伏跌宕。虽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但毫无呆板之意。人物就是在这样的情节中展示不同的性格,外交辞令,叙事描写各尽其妙。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述故事情节 2导入新课 (1)从初中已

11、经学习的曹刿论战引发拓展,明确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提出本课要求,对左传的语言特点要有所了解。 (2)作家、作品介绍。 (3)时代背景介绍。 (4)进入课文内容的讨论。 提问: 全文中心写了件什么事?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 (参考答案) 全文以烛之武说退秦军为中心。全文故事情节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秦、晋围郑,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烛之武临危受命。郑国君决定通过外交途径来解除危机,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郑伯自责,情真意切感动烛之武,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决定只身见秦伯。进而阐述保存郑国,对秦的好处,利用秦晋的矛盾

12、,指出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使秦国意识到与郑订阅盟约不助郑的危险。终于达到秦郑为盟有的结果。 烛之武奉命说秦,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但在说辞中表现的则是处处为秦国着想。使秦君易于接受。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强大国家的君主,不卑不亢,从容辞令,语言分寸,恰到好处,可见语言艺术达到的水平。 关于从本文的写作特点,看左传的文学价值。 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有二。其一,波澜起伏跌宕有序的情节展示。其二,说理透辟,善于辞令的语言。从这些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到左传较高的文学价值。左传写了 400 多次军事行动,著名的大战如城濮之战、殽之战、邲之战、鞌之战、鄢陵之战等都写得非常出色。左

13、传写战争,是放在大国争霸的背景下来展开的,把描写的重点放在战争的性质和起因、战前的策划和战后的影响等上,对战场的正面交锋则采用略写。这样写既写出了某种历史的必然,也有利于刻画人物。左传写战争也非常注意谋篇布局,情节曲折细致,文章波澜起伏,跌宕多姿。有时在紧张的气氛中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情节,使文气优游不迫,摇曳多姿。 左传是编年体的史书,但在文学上也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它善于刻画人物,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如郑庄公的阴险虚伪、老谋深算。而且随着历史事件的进展,也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发展,如晋文公的成长就是。左传中描写的人物,形象生动,性格鲜明,善良正直或险恶邪僻,无不惟妙惟肖,

14、宛如明镜照物,妍媸毕露。语言生动活泼,简洁精妙,达到着墨少而寓意繁的效果。左传作为一部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史书,既写了各国之间的交兵,也写了各国之间的外事来往。在写外事交往中,人物极擅外交辞令。殽之战弦高巧遇秦军的那段讲话,名为犒师,实为警告,迫使秦军不敢轻举妄动;孟明归国前明明是表示改日必将兴师报仇,却说“将报君赐”。有理有节、机智横生,往往使敌国折服。它语言简洁,叙事生动,而又变化万千。这一切,都显示了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左传无论对后代的史学或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史学上,司马迁继承并发展了左传的优良传统,写成了文史兼优的史记。司马光以左传为法,写出了著名的资治通鉴等。在文学上,左传对

15、后代散文影响尤大,很多散文家都把左传视为文章的楷模。尤其唐宋以后,古文家取法先秦,多摹左传。小说家、戏剧家都从左传吸收营养,并从中吸取创作的素材。第三课时 一、明确目标 总结全文,归纳文言知识,扩展知识。 二、整体感知 本文从秦、晋联合出兵围郑起,到秦、晋分别撤军离郑止,情节紧凑完整、波澜起伏,记叙简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学习本文,就要着重领会以下几点: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 2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设计。 3有关古汉语常识。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以训练式,分类归纳有关古汉语常识 1通假字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使臣经过郑国

16、,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物资粮秣等物。) (2)秦伯说。(说,同“悦”。句意是:秦穆公听了很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句意是:失掉了盟国,不是聪明。) 2古今异义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一个代词“夫”与名词“人”表达:“那个人”之意。今常为一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去,离开。今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今常用于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 3一词多义 封 (1)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 (2)肆其封(疆界,名词) 之(1)唯君图之

17、(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2)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4)烛之武(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 (5)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 (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3)以其无礼(郑国,代同) 以 (1)敢以烦执事(拿,介词) (2)以乱易整(用,介词) (3)以其无礼(因,介词) 4词类活用 越国以鄙远。(鄙,名词作动词,作为边邑。句意是,越过别国而以远处地方为自己的边邑。) 既东封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面。句意是,既然晋国把郑国作为东西的疆界。) 肆其西封。(西,方位名词作定语,向西面。句意是:扩

18、展它西面的疆界。)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句意是: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伤害他。) 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扎。句意是:晋军屯驻在函陵。) 5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 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句意是: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也就是您秦国的势力削弱了。) 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句意是:用自相冲突改变步调一致,不是威武。) (2)倒装句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句意是: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3)省略句 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句意是:烛之武应许了他。) 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

19、宾语“之”代亡郑的事。句意是:请拿此事麻烦您的左右。)总结、扩展 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并正确进行分析评价,就要掌握评价文意的方法和技巧。这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这对准确地理解,分析和评价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了解作者生平及概况,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作品的思想内容,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3从内容到结构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这是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对记叙性的文章,要重点搞清人物、事件,前因与后果,记叙与议论;对议论的文章,要把握文章的观点,正确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4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 如此,我们才能正确把

20、握文意,并准确进行分析评价。布置作业 1写一段能表达人物个性的语言片断,要求 300 字左右。 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意思。注意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若: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 3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说: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 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 3秦伯说,与郑人盟(喜欢,高兴) 辞: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2停数日,辞去(告别) 3不辞劳苦(推托) 鄙:1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境)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微:1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2

21、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之:1辍耕之垄上(往,到) 2子犯请击之(他们指秦军) 3是寡人之过也(的) 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不译) 附: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国势严峻 秦晋围郑中心人物 临危授命 弃积怨担国忧 亡郑有利于晋 烛之武 说服秦伯 借秦立场 存郑无害于秦 离隙秦晋 郑秦结盟 大功告成 晋师撤离18 勾践灭吴【背景材料】一、 关于国语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都是出于左丘明之手。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

22、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前990年)起到东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全书似乎是编辑各国旧存的史料而成,采择有多有少,以周语的记载最详备,其余各国所记,都是侧重在某几个人物和事件上。国语的编写意图,是“求多闻善败以监戒也”(国语楚语下)。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韦昭国语解叙、刘熙释名)之称。 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 二、助读材料 1关于国语作者 左丘失明,厥有国

23、语。 汉书司马迁传 左丘明复采录前世穆王以来,迄鲁悼智伯之诛,邦国成败,嘉言善语以为国语。 韦昭国语解叙 昔左丘明将传春秋,乃先采列国之史,国别为语,旋猎其英华,作春秋传。而先采集之语,草稿具存,时人共传习之,号曰国语,殆非丘明本志也。故其辞多枝叶,不若内传之简直俊健,甚者驳杂不类,如出他手。盖由当时列国之史,材有厚薄,学有浅深,故不能醇一耳。不然,丘明特为此重复之书。何也? 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三“经籍十”引 2关于国语的评价 国语记诸国君臣相与言语谋议之得失也。 释名释典艺 国语一书,深厚浑朴,周(语)鲁(语)尚矣。周语辞胜事,晋语事胜辞。齐语单记桓公霸业,大略与管子同。如其妙理玮辞,骤读之

24、而心惊,潜玩之而味永,还须以越语压卷。 朱彝尊经义考卷二百九引陶望龄语 吾读国语之书,盖知此编之中,一话一言皆文、武之道也。而其辞宏深雅奥,读之味犹隽永。然则不独其书不可訾,其文辞亦未易贬也。 朱彝尊经义考卷二百九引戴仔语 左氏国语,其文深宏杰异,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 柳宗元非国语序 柳州作非国语,而文学国语。 刘熙载艺概文概 此书不专载事,遂称国语。先儒太史公变编年为杂体,有作古之材。以余观之,殆仿国语而为之也。 聂石樵先秦两汉文学史稿先秦卷引戴元语三、参考译文 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上,向三军下令说:“凡是我父辈兄弟和同姓弟兄,只要有能够帮助我出谋划策打败吴国的,我将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

25、。”大夫文种进见回答说:“我听说,商人夏天的时候就准备皮货,冬天的时候就准备细葛布。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有大水的时候就准备车辆,就是打算在缺少这些东西的时候派上用场。即使没有被四邻侵扰的时候,然而谋臣与武土,不可不选拔出来供养他们。就像蓑笠一样,雨已经下来了,肯定要到处找。现在君王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了,然后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只怕太晚了吧?”勾践说:“如果能够让我听听您的高见,哪有什么晚的事呢?”于是就拉着文种的手,跟他在一起商量。终于使文种去吴国议和。 夫差想听取文种的建议,与越国和好。吴国大夫伍子胥进谏说:“不行!吴国与越国,是世代的仇敌,经常打仗;外有三条江水环绕,老百姓没有地方迁移

26、。有吴国就没有越国,有越国就没有吴国。这种局面将不可改变。我听说,住在陆地上的人习惯于住在陆地上,住在水上的人习惯于住在水上。中原各国,即使我们主动进攻,把他们打败了,我们也不能长期住在那里,也不习惯乘坐他们的车子;而越国,我们主动进攻,把他们打败了,我们就能长期住在那里,也能乘坐他们的船。这是消灭越国的有利时机,千万不可失去。大王您一定要消灭越国!如果您失去这个有利的时机,以后后悔也来不及了。”越国人把八个美女打扮好,送给吴国的太宰弱,对他说:“您如果能够让吴王赦免了我们越国的罪行,还有更漂亮的美人会送给您。”太宰噽就向吴王夫差进谏说:“我听说,古代讨伐一个国家,对方认输也就行了;现在越国已

27、经认输了,您还想要求什么呢?”吴王夫差就与越国订立了盟约而后撤兵了。 勾践对国人说道:“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够,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原野,这是我的罪过。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政策。”于是埋葬已经死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供养活着的人;谁家有忧就去慰问,谁家有喜事就去祝贺;客人要走,起身相送;有客人要来,亲自迎接,凡是老百姓认为不好的事就不去做,凡是老百姓认为应该做而没有做的,就补做。然后恭卑地服事夫差,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人。勾践自己还亲自为夫差充当马前卒。 勾践的地盘,南到句无,北到御儿,东到鄞,西到姑蔑,土地面积长宽达百里。又招集他的父辈兄弟发誓说:“我听说,古代贤明

28、的国君,四方的老百姓都来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现在我无能,将率领你们夫妇们繁衍生息。”于是下令:青壮年不准娶老年妇人,老年不能娶青壮年的妻子,女孩子十七岁还不出嫁,她的父母有罪;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妻生子,他的父母同样有罪。快要分娩的人要报告,公家派医生守护。生下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下女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头猪:生三胞胎,公家给配备一名乳母;生双胞胎,公家发给吃的。嫡长子死了,减免三年的赋税,支子死了,减免三个月的赋税,埋葬的时候还一定要哭泣,就像自己的亲儿子一样。还下令孤儿、寡妇、患病的人、贫苦和重病的人,由公家出钱供养教育他们的子女。那些明智理之士,供给他们整洁的住处,给他

29、们穿漂亮的衣服,让他们吃饱饭,而切磋磨厉义理。前来投奔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享,以示尊重。勾践亲自用船载来稻谷和油脂。越国出游的年轻人,没有不供给饮食的,没有不给水喝的:一定要问他叫什么名字。不是自己亲自耕种所得的就不吃,不是他的夫人亲自织的布就不穿。这样连续十年,国家不收赋税,老百姓都存有三年的粮食。 越国的父老兄弟都请求说:“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各诸侯国面前丢尽了脸,现在越国也已经克制够了,请允许我们为您报仇。”勾践就推辞说:“从前打败的那一仗,不是你们的罪过,是我的罪过。像我这样的人,哪里还知道什么是耻辱?请暂时不用打仗了。”父老兄弟又请求说:“越国全国上下,爱戴国君您,就像

30、自己的父母一样。儿子想着为父母报仇,做臣下的想着为国君报仇,难道还有敢不尽力的人吗?请求再打一仗!”勾践就答应了,于是招来大家宣誓,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不担心自己的人力不够用,担心的是自己缺少羞耻之心。现在夫差那边穿着水犀皮制成铠甲的士卒有十万三千人,不担心自己缺乏羞耻之心,却担心他的士兵数量不够多。现在我将帮上天消灭他。我不赞成个人逞能的匹夫之勇,希望大家同进同退。前进就想到将得到赏赐,后退则想到要受到惩罚;像这样,就有合于国家规定的赏赐。前进时不服从命令,后退而无羞耻之心;像这样,就会受到合于国家规定的刑罚。” 伐吴行动果断开始了,越国的老百姓都互相鼓励。父亲劝勉儿子,兄长勉励弟弟

31、,妇女鼓励丈夫,说:“谁像我们的国君这样体恤百姓呀,难道不可以为他效死吗?”因此在笠泽打败了吴国,又在没这个地方再次打败了吴国,又在吴国郊外再次打败它。于是灭掉了吴国。 【示范教案】 勾 践 灭 吴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通过人物的议论和对话来展开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 2了解课文中古汉语现象,准确把握古汉语常识。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赏析文章的方法。 2古今异义词的准确识运用 三、德育渗透目标 从如下两点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去民之所恶,补民之所足”。只有实实在在地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才能成就大事业。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32、:通过人物的议论和对话来展开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性格。 难点;对外交辞令巧妙传神的把握。 解决办法 1了解春秋时代诸侯各国间的外交活动频繁,因而十分讲究外交辞令的背景。 2外交辞令的巧妙传神点在于:或选中对象有的效矢;或软中带硬,硬中带软。要联系全篇,了解字词义中的内容。 疑点:国语的作者是谁? 解决办法 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说法不一,至今仍无定论。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也提到“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可见这一说法远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但后来也有不少人对这一说法持怀疑态度。从国语所记的范围来看,不是当时各国都有专篇,就是所记各国的人物与史实也都各有侧重,如齐语主要是写管仲辅佐桓公称霸的政绩。晋语突出

33、记载晋公子重耳事迹。吴语、越语则围绕夫差与勾践争露来展开情节。由此看来,可能当时各国的史实均由史官记录下来,后来有人在这些丰富的资料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在材料上有所取舍、集中,在文字上也进行了加工润色,比较合理的看法,国语的作者大约也和左传一样,应该是战国早期某个熟悉历史掌故和了解各国情况的人。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2)了解国语一书。 2课内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时安排 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了解背景知识及作家、作品。 2熟悉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勾践灭吴是国语里最精彩的篇章之一,记叙的是勾践退保会稽,向吴国

34、请和以后,用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策略,富国强兵,终于灭吴的故事。这是我国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件事。 2时代背景 这篇文章选自国语的越语上篇。春秋时的吴、越两国,虽然国土相接,但在历史上却一直是“仇雠敌战之国”。在连年的互相征伐与厮杀中,双方互有胜负。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打越国,结果吃了败仗,伤重而亡。其子夫差即位,誓报父仇,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国,越王勾践率领败残人马退守会稽山上。本篇就是从这里开始记载,直至勾践灭吴为止。 3有关国语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三十一卷。全书按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公国编次,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五百余年的史事。 国语包括周语三卷,鲁语二

35、卷,齐语一卷,晋语九卷,郑语一卷,楚语二卷,吴语一卷,越语二卷。除了周语、郑州涉及到西周事外,其余都是依照春秋时的诸侯国别来记述各国史实的。 国语的思想比较驳杂。它重在记实,所以表现出来的思想也随所记之人、所记之言不则而各异。如鲁语记孔子语则含有儒家思想。齐语记管仲语则谈霸术。越语写范合尚阴柔、持盈定倾、功成身退,带有道家色彩。国语与左传史记不同,作者不加“君子曰”或“太史公曰”一类评语。所以作者的主张并不明显,比较客观。就文学价值说,国语虽不及左传,但比尚书春秋等历史散文还有所发展和提高,具体表现为:(1)作者比较善于选择历史人物的一些精彩言论,来反映和说明某些社会问题。如周语“召公谏厉王止

36、谤”一节,通过召公之口,阐明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著名论题。(2)在叙事方面,亦时有镇密、生动之笔。如晋语记优施唆使编姬谗害申生,吴语和越语记载吴越两国斗争始末,多为左传所不载,文章波阑起伏,为历代传诵之名篇。又晋语记董叔将娶于范氏,似绝妙的讽刺小品。(3)所谓朝聘、飨宴、辩洁、应对之辞,有些部分写得较精练、真切。如“召公谏厉王止谤”一节,召公把人民的力量比作水,指出对待百姓的批评言论,不能堵塞,只能宣导,否则水变堤溃,政权就有被推翻的危险。说理形象化,含意深刻。又如齐姜与子犯谋遣重耳”一节,让重耳与子犯的对话,幽默生动。重耳的恼怒,子犯的诙谐,通过对话跃然纸上,读来如睹其人。国语不但有重

37、要的史料价值,而且就其所体现出来的思想观点,有许多方面在当时也都是有进步意义的。在子常问蓄华聚马斗且论其必亡中描述了人民生活的痛苦;在召公谏厉王止谤中发出了“民不堪合矣”的呼声。在不少文章中,强调“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展示了阶级的对立和人民力量的认识和重视。但也有很多鬼神的记述,历史局限性较大。 4主要人物介绍 文章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主要通过人物的议论和对话来展开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性格。尽管作者只是对事件进行客观的叙述和描写,对人物的对庆也没有加以任何褒贬,但设及到为人物形象却异常鲜明。伍子管的忠正不阿,直言敢谏;伯额的贪婪好色,招奴纳贿;夫差的昏庸无能,目光短浅,刚腹自用;勾践的抚恤国人

38、,厉精图治,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5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1)注意古今异义词的准确运用。 (2)准确分辨一词多义的词。 (3)注意词类活用的现象。 三、在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的过程。 预习课文 (1)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 (2)借助阅读的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标出课文的结构层次。 2导入新课 (1)介绍作家、作品 (2)介绍时代背景 (3)扫除阅读中的障碍,学生提问题,教师回答 (4)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全文是怎样安排情节的? (参考答案) 本课文按内容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始“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写群臣携于文种定计,向吴求和) 第二部分(从“勾践况于国人曰”“民俱有三年之食”

39、)写勾践抚恤国人,卧薪尝胆,厉精图治,以期报仇雪耻。 第三部分(从“国之父兄请日”结束)写越国同仇敌汽,一举灭吴。 文章叙事清晰,有选择地写了勾践为灭吴所做的主要准备工作。在叙事中揭示了勾践灭吴的道理。同时刻化了他败而不馁,能屈能伸的坚忍性格,展示了一个善于团结国人富国强兵的政治家形象。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饱蘸感情的笔墨,形象地再现了越国君民上下一心誓雪国耻的动人情景:“父逸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这正是深化主题,即:谁能够得到人民的倾心支持,谁就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可见文章深刻的思想意义。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通过分析人物具体生动的言行,把握人物性格。 2对

40、外交辞令的鉴赏。 二、整体感知 本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外交辞令巧妙传神,在锤炼语文方面讲究字约义丰,阅读中注意赏鉴。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述故事情节。 2围绕重点、难点讨论,教师小结。 讨论题 1人物的性格是怎样通过情节展示出来的?文章又是怎样通过对话,和作者的叙述刻画人物性格的? (参考答案) 一篇注重刻画人物形象的历史散文,它需要借助历史人物的有代表性的言论行动,揭示其本质特征,勾践灭吴正是如此,文章开始,作者以简练的笔法写出了越兵溃败,危在旦夕的形势和越国君臣执于相谋的情景。勾践事急而求谋臣,紧张却不慌乱。文种未献良策却无用通俗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责备君王平日没有培养谋

41、臣武将以备用,然后提醒勾践:兵败于会稽山,才求谋臣相助,未免太迟了吧?勾践的答对更为出色:有幸听到您这番金玉良言,哪里会感到太迟了呢!国家有难,文种挺身而出,于责备君王之中隐见其忠贞和自负,不愧为治乱之贤臣;临危不乱,冷静地采纳忠言,勾践也不愧为明智之君主。这样的明君贤臣执手相谋,不难熔铸出克敌制胜的法宝。 作者通过人物议论和对话,使勾践的形象深沉而丰满。他不是什么复仇者,而是城府很深、有胆有识的政治家。因为他胸怀大志,才能够处变不惊。因为他知人善会,才能够充分发挥文种的聪明才智。因为他不忘国耻,要成就大业,才能够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卑事仇敌而面无温色,抚慰百姓而痛切自责。在“十年生聚”的温岁月里,他明白了许多道理,因而善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当然,他毕竟是春秋时代的统治者,“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安乐”也是很自然的。在作者的笔下,大夫文种的形象也很鲜明。 在外交斗争中,文种采用的方法是:先用谦卑恭顺的措辞来增添吴王夫差的骄矜之气,然后软中带硬地陈述利害得失以显示越国上下刚毅坚定之决心,从而奠定了“行成于吴”的基础,使国家转危为安。尽管吴国忠臣伍子骨进谏之言很有说服力,怎夺吴王听不进去,议和之大局已无法改变,因而越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