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经历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会读、写乘法算式,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解决能力。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培养和训练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算式:4+6+9和2+2+2
(1)要求学生找出这两个算式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2+2+2这道算式的加数是相同的,那么2就是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板书)。
(2)数数看是几个2相加?(3个)
2.出示算式:5+5+5+5
提问:这个算式中的加数相同吗?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是几?几个5相加?
二、探究新知
1、摆图形游戏
学生分小组用小棒摆出图形。(小伞、小房子、五角星、三角形、等等。)教师拍照,捕捉信息。
2、交流。
说一说,摆出了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
① 4个 ☆ 用了40根小棒。 10+10+10+10=40
② 5个 △ 用了15根小棒。 3+3+3+3+3=15
③ 3个 □ 用了12根小棒。 4+4+4=12
④ ┅ ┅
教师小结:这些算式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板书)
3、设疑:摆5个△是5个3相加,那么7个3相加,怎样列式?10个3呢?50个3、100个3、1000个3相加呢?
揭示:用加法列式,算式很长.
4、引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种简便的方法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能使这些很长的算式缩短.这个方法叫乘法(板书)。
教师出示教具加号“+”,然后向右旋转成乘号“×”,贴在黑板上。
5、介绍乘号“×”及其写法。教师指 ×,这个符号谁知道叫什么?(板书:乘号)教写法:先写左斜,再写右斜。生书空。
乘号象什么?学生怎样回答都有对,让学生了解数学家在发明乘号时是把“+”歪一下。因为乘法和加法有关系。
6、以4+4+4为例
指着板书:4+4+4,问:几个几相加?(板书:3个4)
师:就可以写成4×3或3×4【“个”字改成“x”】
教读法,学生试读,可能学生会把乘号读作“乘以”,教师纠正,读作“乘”
板书读作:4乘3。3乘4。生齐读。
师:这个算式就表示3个4相加。
问:谁来说说,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4×3表示有几个4相加?
多找几个同学。
请学生把另外的两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并说说算式中的数表示什么,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然后再出示算式6+6=12,进行读作练习,用以区别上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目的:动手操作是现在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发现象这样的概念性教学,抽象性比较强,只有通过具体的动手操作才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更好地建立数学模型。)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