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艺术与人文领域.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997911 上传时间:2024-12-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与人文领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艺术与人文领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臺北縣私立康橋中小學98學年度第一學期 一年級  藝術與人文領域  教學活動設計 設計人: 教學節數:共四節 教學 起訖日期 單元名稱 第三單元第一課 圖解大自然 能力指標 1-4-2 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設計關懷社會及自然環境的主題,運用適當的媒體與技法,傳達個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展獨特的表現。 2-4-5 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 2-4-6 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重大議題 環境 教 學 準 備 1.幻燈片、投影片及放映媒體等設備。 2.圖卡、掛圖等輔助教具。 月 日 節 教 學 重 點 1 1.欣賞自然景物圖照,討論四時色彩的變化。 2.介紹色彩的相關概念與色彩感覺。 2 3.認識水彩工具。 4.練習水彩調色以及重疊法、渲染法。 3 3.認識水彩工具。 4.練習水彩調色以及重疊法、渲染法。 4 5.臺灣四季的畫作賞析。 6.鑑賞以關懷自然環境為主題的藝術創作,探討環境問題。 7.觀察藝術家如何利用「形」、「色」與「媒材」,來表現自然的變化。 學 習 目 標 1.由自然景物體會色彩的美。 2.透過自然景物色彩的欣賞、觀察與習作,探討色彩之美妙。 3.認識顏料的色彩,以及色相環、色彩三要素與色彩的感覺。 4.熟悉色彩的調色技能與知識,以提升欣賞與創作的素養。 5.透過對藝術品的欣賞,了解藝術家師法自然,理解自然與創作的關係。 6.經由感官覺知能力的訓練,培養學生對自然環境與人為環境美的欣賞與敏感度。 教 學 指 導 要 點 教學時間 教學資源 評量 重點 學習活動一 ●色彩的魔術師 一、準備活動 (一)教師 1.蒐集色彩的相關資料、圖片、幻燈片、錄影帶等,供教學時使用。 2.課前選擇運用之輔助教材,以及附磁鐵之色票或色相環、色彩機能等說明性掛圖,並按教學過程,編排使用順序。 3.設計相關教學活動之學習單,並印製足夠份數,以供學生使用。 (二)學生   上課前,個人或分組蒐集有關自然及人為色彩的相關資料或圖片,圖片來源除雜誌、書報、月曆、名信片外,也可從網路下載或列印下來,帶到教室中和同學討論。 二、導入活動 ‧色彩的魔術:(利用教學媒體或現有景物來引導) 1.以本課的引文導引學生進入臺灣四季之美的情境中,並請幾位同學分享經驗。 2.教師準備十至十五張臺灣自然生態色彩變化之圖片,或製成幻燈片、投影片、錄影帶,使學生在鑑賞時,能感受到臺灣本土自然生態色彩的奧妙。 3.教師可採用圖片或以學區、校園內現有景物來介紹,導入時間預計十五分鐘左右。 4.引導學生細心觀察自然萬物的色彩變化,引發同學一窺自然奧祕的興致,真正體驗臺灣的自然界四時之變化、氣候、物產和花草等特殊景象。 三、展開活動 (一)以討論法來探討色彩問題: 1.觀察自然色彩的美之後,教師宜提出顏色的三原色,以及色相、明度、彩度之色彩要素,並配合師生蒐集之自然及人為兩方面色彩變化之圖片、實物來討論。 2.顏料的色彩探討是本單元的重心。運用掛圖或色紙來介紹色相環、類似色、對比色、色相、明度、彩度,逐一以實例說明和探討。除了課本內文介紹之外,教師也可依學生討論內容,隨時補充說明,以利釐清各項色彩機能。鼓勵學生就自己的經驗,發表對自然及人為色彩的感覺。 3.隨時提醒學生,課本上的活動紀錄內容是否詳盡記載。 (二)圖片欣賞、整理及分類: 1.學生以自由發表的方式,就自己或分組共同蒐集色彩的相關資料或圖片,提出個人看法,教師進行簡單歸納。 2.教導學生將所蒐集之圖片資料,依色彩機能或主題分類收藏於不同資料夾中,建立個人藝術檔案,有了豐富的圖片資源,未來在不同單元及主題的討論中,將有利於舊經驗的提醒複習及旁徵博引的功效。 (三)歸納討論重點:   歸納本活動學習重點,將討論的重點,再以問答方式提出,使學生能夠產生回饋的作用,加深印象。隨時肯定學生的表現,解答疑難問題。 (四)認識色彩心理 1.教師可做個小小的心理分析(每個人都希望對自己多了解一點),當然教師的解說及分析必須是積極的、鼓勵的、正向的。 2.教師說明對色彩的喜惡、感受,其實是會變的,因為人時時在成長、改變。 (五)以討論法來探討色彩感覺 1.教師揭示蒐集之圖片,或將學生分組,配發不同色彩感覺之圖片,設計開放性問答學習單,由各組討論。 2.鼓勵學生發表對圖片所表現的色彩感覺,並舉例說出自己的生活色彩感覺經驗,幫助了解人工造物如何師事自然作色彩運用。 3.參考圖片和課本內容,師生提出相關問題,共同討論。由討論中,更加認識色彩感覺。 (第一節結束) 45’ 認識色彩活動組 態度評量 討論評量 學習單評量 學習活動二 ●色彩實驗之旅 一、準備活動 (一)教師: 1.教師可參考課本之習作舉例,設計適合學生能力、興趣之習作。 2.課前準備水彩作品鑑賞圖片,製成幻燈片或簡報投影片。 3.課前準備調色練習相關資料及圖片。 4.準備調色練習相關用具,如鉛筆、橡皮擦、紙材(圖畫紙、水彩紙等)、水彩顏料、水彩筆或毛筆、調色盤、抹布或衛生紙一疊(吸水用)、筆洗或裝水器…。 5.課前蒐集或製作各種調色技法示範練習步驟圖供學生參考。 (二)學生: 1.課前準備調色練習相關資料及參考圖片。 2.準備調色練習相關用具,如鉛筆、橡皮擦、紙材(八開圖畫紙或水彩紙等)、水彩顏料、水彩筆或毛筆、調色盤、抹布或衛生紙一疊(吸水用)、水袋(筆洗或裝水器)…。 二、導入活動: (一) 教師可蒐集水彩畫作複製品布置於教室中,或拍成幻燈片作鑑賞教學。作品選擇上盡量以重疊與渲染等技法所表現的作品為原則,讓學生可輕易看出兩種技法所呈現的不同效果。 (二) 說明水彩畫的特性:以水調色作畫,工具材料簡便,作畫時間快捷,易於表現瞬息萬變的視覺現象,是彩色繪畫中最常用的方式。 三、展開活動: (一)教師詳細介紹水彩相關用具及材料,並於教學現場示範各種水彩調色技法,讓學生了解水彩的特性與可能達到的效果。 (二)教師指導材料、工具正確使用方法,示範時並提醒學生水彩畫混色的重點與注意事項: 1.顏色的混合以不超過四色為原則,調配出來的顏色較不易暗沉混濁。 2.對比色的混色效果容易產生濁色感。 3.使用重疊法上色時,宜由淺入深,亦即先上淺色,待水分和色彩乾燥後,再加以重疊較深的顏色,色彩較易呈現透明感。 4.渲染法的練習,可盡量利用水的流動與特性大膽嘗試各種效果。 (三)習作時,鼓勵學生運用色彩的視覺經驗,或蒐集具體物象的圖片作為創作的參考。 (四)教師多提醒學生將前一個活動所學之色彩的相關機能,如「十二色相環」、「對比色」、「類似色」、「色彩三要素」、「色彩的感覺」等,運用在此活動中的配色練習及混色原理。 (五)創作畫面中,形與色的構成有各種可能性,教師可隨時激勵學生嘗試各種可能性,增加對形與色的體驗。 (六)每位學生在水彩實驗的表現能力不一,教師宜針對不同的情況給予示範或指導。 四、綜合活動 (一)分組將習作展示於黑板上,可抽樣幾位學生發表個人的創作內涵及心得。 (二)學生欣賞、比較,發表鑑賞心得。 (三)教師或學生講評、總結,並驗收學習成果。 (第二、三節結束) 45’ 視覺藝術鑑賞圖卡 教學VCD 態度評量 實作評量 學習活動三 ●藝術家眼中的四季 一、導入活動   請學生自由發表對臺灣四季的印象。 二、展開活動 1.教師揭示課本中藝術家作品,可試著先不告知學生每張畫的季節,鼓勵學生從藝術品的畫面中尋找四季色彩特色或生態景觀的線索,共同發現藝術家所表現的四季風采。 2.提醒學生結合自我的生活經驗作思考,並運用本單元第一、二節所學習的色彩知識來作判斷。 3.簡單介紹藝術家生平背景,並鼓勵學生感受藝術家對四季更迭的敏感情懷。 4.視學生學習狀況,教師可增添藝術品介紹。 學習活動四 ●生活實踐家 一、準備活動 (一)教師: ‧教師可參考課本之作品舉例,蒐集以關懷任教學校所在城鄉之自然環境為主題的藝術創作,以提昇學生學習動機與討論興趣。 (二)學生: ‧課前蒐集臺灣城鄉或自然景觀變化之相關圖片或報導資料。 二、導入活動 師生將蒐集到的相關圖文資料張貼於教室中,請學生發表對臺灣或自己所處城鄉自然景觀的正、負面印象。 三、展開活動 (一)教師揭示圖3-25及圖3-26之作品,先不告知畫作的表達意涵,鼓勵學生從兩件作品的畫面中,尋找色彩特色或生態景觀變化的線索,探討藝術家的表現內涵。提醒學生結合生活經驗作思考,運用本單元學習的色彩知識判斷。 (二)簡介藝術家生平背景,並鼓勵學生感受藝術家對臺灣自然景觀生態改變的敏感情懷。 (三)透過藝術品的討論,請學生回顧在臺灣的生活經驗,並提醒學生愛護環境的生活實踐。 (四)教師揭示圖3-27四件攝影作品,先不告知作品的表達意涵,鼓勵學生從攝影作品的畫面中,尋找色彩特色或自然景觀變化的線索,探討藝術家的表現內涵。 (五)介紹葛茲沃斯作品特色及創作手法。 (六)教師可視學生學習狀況,自行增添相關藝術品介紹。 (第四節結束) 20’ 25’ 視覺藝術鑑賞圖卡 學習單評量 態度評量 發表評量 36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