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师个人参考计划总结学习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6997454 上传时间:2024-12-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个人参考计划总结学习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师个人参考计划总结学习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个人参考计划总结学习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我认真地学习了新课标之后,再结合本人详细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 、老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老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的,其本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习惯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的,老师首先要把本人定位成一个“学习者”。   1、要学新的《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的目的,精确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构造、课程施行、课程评价,把握新课程的精华。   2、老师要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的。在新课程目的下,老师本身应具备宽厚的根底知识和现代信息素养,构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构造;有开阔的视野,擅长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教学形式,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因而,为了习惯教学,老师应通过自学或培训等方式,提高本人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通过报刊,杂志等搜集有关的教育教学材料,充实知识。总而言之,老师一定要通过学习后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的。   3、老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构造,使本人不仅会教,而且有本人的教育追求与风格。现代老师不再比喻为“一桶水”,而应当被比喻为“一条不断流淌的河流”,“装满一桶水,享用一辈子”的思想已不习惯现代社会的开展。   二、师生之间和老师之间要积极主动合作   1、师生合作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构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立起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建和谐的教与学的气氛,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构成自主自觉的认识、探究求知的欲望、开辟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就需要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构成平等而又亲密合作的关系,以到达共同合作完成知识建构的目的。   2、老师与老师之间的合作   要求老师从个体走向合作,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它相关学科,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同志合作完成对学生的活动课指导。在教育学生学会合作的同时,老师首先学会合作。   三、老师要成为学生的促进者   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有五大内涵:知识体系的构建者,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学习过程的鼓励者,学习才能的培养者和人生的引路人。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育的本质回归到“立人”上。老师的角色转变到“促进人的开展”上,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开展。因而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与新课程的理念相习惯的。   1、在课堂上,当学生在观察、讨论时,老师并不是清闲的,而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同时老师还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制造良好的学习气氛,采纳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平安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泼,热情更加高涨。   2、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智力发育低下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被孤立和回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峻缺点和生理缺陷的学生,老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鼓励每一位学生。同时还特别应处理好和本人意见不一致的学生,欣赏每一位学生对学习内容中的知识的质疑和对老师的超越。如此,学生一直处于被鼓励的气氛中,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新的课程标准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因而,老师在使用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主要也应关注,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开展,而不是仅仅关怀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精确?不是仅仅关怀学生对某项技能是否构成,同时运用起来是否得心应手?   4、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趋等都会受老师潜移默化的妨碍。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