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木兰诗教学设计课题:木兰诗教学设计科目:语文教学对象:初一学生课时: 2课时提供者:韩进单位:罗文皂中学一、教学内容分析木兰诗是处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古诗文,这个单元是以“祖国”为主题表现爱国主义的文学作品,但是我觉得“爱国”并不是这篇文章最主要的思想。学生关注更多的是对木兰这个传奇人物的兴趣,还有就是这首诗歌读来琅琅上口,有节奏,有音乐感。这是一首乐府民歌,叙写的故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战乱频繁,征兵更频繁,老百姓能不怨恨?乐府民歌出于社会下层群众之口,“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表达了人民自己的心声,道出了人民自己的爱和憎。在这篇诗歌中是如何含蓄体现的?这应该是诗歌的主旨,而不
2、是宣扬“爱国”。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南北朝民歌的特点和修辞特点。2、学会诵读和背诵这首古诗。二、过程与方法1、疏通文意,理清故事基本脉络;2、理解诗歌详略安排的特点。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2、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问题的乐趣。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对于木兰这个人物形象,学生应该早有耳闻,但恐怕只停留在“孝顺父母、巾帼英雄”这一层面上,粗糙,平面,又过于拔高;对于诗歌的主题恐怕也只是停留在“宣扬爱国,报效祖国”这一意思上,这应该是学生阅读一二遍诗歌后已有的认知水平。新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拓展思维空间
3、。”我想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而不是被动屈从于各种参考书的指示,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判断。对木兰有更客观更实际更深入的了解。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法选择根据本文的特点,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使用这些教法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教学设计我采用创设情境,自主合作,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本课教学达到最好效果。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讨论和探究问题,养成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掌握“互文”“复沓”“对偶”“排比”等句式特点,并展开联想和想象活动。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
4、计意图新课导入问:中国(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参考备案:穆桂英、刘胡兰、秋瑾、邓颖超、撒切尔夫人)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以旧带新,在此基础上自然导入一、概括介绍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学生倾听,记忆“双璧”了解木兰诗的地位,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二、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之后正字正音。 三、情节借助注释逐句理解,理清故事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准备出征,奔赴战场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还朝辞官解甲还乡,亲人团聚双兔难辩,隐喻作结 四、千百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木兰形
5、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体会并交流木兰有哪些美好品德?勤劳善良,坚毅勇敢,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英勇善战,建立功勋。竭尽爱国之忠心,又不慕高官厚禄,这正是千百年来传奇故事历久不衰的原因。五、小结课文学生齐读,之后正字正音。请学生代表把本课生字词写在黑板上,带领同学学习。借助注释逐句理解情节,理清故事学生思考3分钟后,自由发言,总结归纳。在老师的点拨下,小结课文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理清故事情节,达到对课文的整体感知。理解人物形象,向英雄人物学习。梳理课文内容,使所学知识形成系统。温故知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步骤:一、诵读木兰诗,回忆情节内容和人物形象二、听写词语,正字正音,加强
6、基础训练三、内容研讨1这首诗在叙事中十分注意到繁简详略的安排,哪些详细写,哪些简略写?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答案略)2写木兰征战准备,为什么要分东西南北来写?有什么好处?(东西南北泛指,是一种排比铺陈的写法,翻译时要注意互相交错补充,从互文修辞角度来认识)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是说将军都战死,壮士都归家了吗?如果不是,该如何理解?诗中还有哪些句子要互相交错着来理解?4诗中两次写“不闻但闻”这样的句式有什么特点?目的何在?这样的复沓形式诗中还有哪些?5、“扑朔迷离”的成语是什么意思等等。四、反复朗读,当堂背诵。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二、三诵读木兰诗,回忆情节内容和人物形象听写词语,正字正音四人一小组,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然后汇报交流朗读并背诵课文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夯实基础培养学生研读与赏析的能力,突破文章的重难点。实践练兵,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七、教学评价设计本课教学设计重难点突出,思路清晰,问题设置恰当,注重基础的积累,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手段,符合课改精神。不足之处在于,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中,仍有一小部分学生学习积极不高,以后朝着这方面努力。八、板书设计木 兰 诗理清故事: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准备出征,奔赴战场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还朝辞官解甲还乡,亲人团聚双兔难辩,隐喻作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