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展文明创建 推进内涵发展保康县中职学校市级最佳文明单位创建汇报材料保康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组建于2009年9月,由原县职业高中、教师进修学校合并组建而成。肩负着中等职业教育、电大开放教育、“一村一”大学生培养、农村免费学历教育四项重任。学校一校两区,占地87亩,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教职工184人,各类在籍大中专学员2159人。两年来,学校坚持抓创建,促文明,创和谐,助发展,继2011、2013年连续成功创建市级“最佳文明单位”以来,学校又先后荣获湖北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 湖北省“园林式学校”、襄阳市“廉政文化进学校示范点”、保康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在创建发展的征程上,谱写
2、了一曲又一曲文明赞歌。建机制保障创建学校建立了文明单位创建长效机制。一是强化思想引领。学校确立了“修德修能,成才成功”的办学理念;形成了“教育伴随终身,学习成就未来,责任重于泰山,发展高于一切”的教育思想、“道德决定命运,品格影响人生,习惯来自养成,细节成就创新”的德育思想和“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培养个性特长”的教学思想。二是强化目标定位。制定了文明单位创建规划,以构建和谐教育和文明社会为目的,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以法纪教育、师德教育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为核心,以文明细胞创建为抓手,有机渗透,持之以恒,逐步提高师生的文明素质。三是强化创建领导。学校党总
3、支书记、校长熊正柱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宏观安排、部署督查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四是完善创建制度。围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学校先后制定了公务接待制度、关于治理“人情风”,禁止大操大办的决定、关于党员干部帮教学生的实施方案等数十种配套制度,汇编了德育工作手册,印发了中职生行为规范读本,增强了约束力,规范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行为。用载体助推创建学校因校制宜,利用各种载体实施创建。一是抓职工学习,提高文明素养。在学习形式上做到“三个结合”:即常规学习与阶段学习相结合、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在内容确定上做到与时俱进:即重点组织学习
4、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点讲话精神,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在形式上做到虚实结合,即一面在实际工作中做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一面在利用网络媒体广泛传播道德文明事迹及知识,如办好学校网站、职教简报、信息通报,及时传递正能量信息,在襄阳文明志愿者网、隆中对网上发帖传扬文明礼仪知识。在管理上做到全程督查:即定时组织学习,定期检查通报,每年组织一次学习交流,每年开展一次政治思想表现民主测评。通过学习,学校教职工都能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社会公德和师德规范;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勤政廉洁,没有任何违法乱纪和“四风”问题事件,全体党员干部
5、没有出现违反党风廉政建设的案件,全体教职工中没有任何打架斗殴、大操大办、封建迷信、赌博抹牌等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学校呈现出一派风清气正的景象。二是抓学生德育,提高文明素质。学校坚持以“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为目标,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坚持实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德育方略,相继组织开展“文明知识竞赛”、 “12.9”歌咏比赛、心理健康讲座、“手牵手 心连新”新老学生联谊会、感恩主题演讲、福利院慰问演出、志愿者清扫街道环保活动、环保世纪行保护母亲河、入学教育、毕业典礼、“感恩父母”作文竞赛、“喜迎十八大”文艺汇演,大手牵小手对
6、口帮扶田安小学教学点等系列德育活动,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文明习惯得到规范,文明情操得到培养,文明素养得到提升。三是抓道德讲堂,实施文化熏陶。我们将道德讲堂活动作为推进学校文明、和谐的有效载体,下气力抓实抓好,做到“八有”:即有场所、有幕景、有计划、有方案、有主题、有主讲、有资料、有收效。今年开始,一月开讲一次,一次一个主题,内容涵盖学会感恩、职业操守、励志故事、公德践行等,既有现实针对性,又有内在连续性;既有精彩的道德宣讲,又有丰富的道德践行,全体师生在道德讲堂活动中思想受到洗礼,情感得到升华。四是抓硬件建设,提供基础保障。学校高标规划,保障投入,优化办公设施,添置文体器材,补充环卫设施,更新
7、宣传长廊,加大环境改造,新建景观文化。春风化雨润无声,系列创建活动的开展,凝聚了人气,增强了集体荣誉感,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文化氛围,实现了锻炼体力、培养毅力、发展智力、促进能力、增强合力的目标,让师生在活动中体验文明,感悟人生,感恩社会。创特色提升品味学校围绕县域经济格局,积极调整办学思路,建立与市场接地气的运行机制,打造特色,提升品位,实现了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一是打造骨干专业。重点打造省、市骨干专业和精品课程,电机电器制造与与维修、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计算机等三门课程为省级重点专业;语文、数学等九门课程为市级精品课程。二是加强基地建设。学校先后建成焊工实训车间、电子电
8、工实训中心、数控实训车间、计算机实训中心;并与县内企业联合建立了茶叶、核桃、苗木生产实训基地;与青岛海尔、珠海益智恒、昆山阳明光学等企业建立了电子工艺、家电制造与维修、计算机设备生产维护等实训基地,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了强有力保障。三是突出技能培养。学校坚持实施成功教育,培养技能人才,彰显个性特长。近两年来,积极组织开展“大家唱,大家跳”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组织学生参加襄阳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演讲等,18人次分获一、二、三奖项;参加襄阳市第十六、十七届中学生运动会,蝉联女子团体第一,男子团体分获第二、第六的佳绩。从2012 年开始,学校相继组织开展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活动,一年一节,三年一
9、轮,激发了学生的活动热情,赢得了社会一致好评;积极参加县委宣传部组织的红歌比赛活动,大型歌舞江山获二等奖;组织教职工参加全县首届龙舟赛,包揽男子、男女混合500米直道竞速两项桂冠;教职工组队参加保康县“文化力量民间精彩” 广场舞展演活动,力夺第一名;在20142015年度全市职业高中教学质量评估中,在30多所职业高中脱颖而出,夺得一等奖(全市仅2名)。四是做优安置品牌。学校始终坚持“工资待遇高、环境水准高、企业声誉高”的“三高” 原则,构建“五步跟进”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在苏州、昆山、珠海等地构建了稳固的学生就业网络。2年来,共安置学生600多人,安置率达98%,学生顶岗实习平均工资3000元以
10、上。五是提升服务效能。学校坚持开门办职教,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组织开办“一村一”大学生培养,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产业致富“双带头人”免费学历教育和电大专、本科学历教育。2012年,学校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办了2012级核桃、茶叶技术员免费学历教育培训班,培训各类核桃、茶叶技术人员208人。办好职教高考班,近两年组织272人参加职教高考, 100%过省线,其中二本上线49人,上线率18%,是全省平均上线率的2.5倍,圆了山区孩子的大学梦。靠创新促进跨越学校站在市级最佳文明单位、省级示范中职学校的起点上,高标定位,科学规划,创新发展,着力打造特色学校。一是创新联合办学模式。2011年,学校加入
11、襄阳市第一、第二职业教育联盟,实现区域职业教育集约发展、科学发展、互助共赢。2014年,与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签订“3+2”中高职分段培养协议,学生在中职学校就读三年,可直接升入高职院校学习深造。二是创新多元化素质学分评价模式。学校实施成功教育,培养技能人才,彰显个性特长,出台了保康县职业教育素质学分制实施办法,构建五大板块学分银行制,重视过程评价,突出优势互补,促进特长发展。推行弹性学制,满足不同素质、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三是创新平安校园管理模式。落实安全教育“七必讲”(即开学第一课必讲,升旗必讲,班会必讲,活动前必讲,重大节日必讲,天气变化前必讲,学生离校前必讲);强化值
12、周工作,实行限时、分块、定人制度,全方位监管;抓实学生考勤,实行科任教师抓好上课考勤,宿管教师抓好就寝考勤,门卫抓好周日考勤制度;改革双休天,实行月假制度;开展梯级创建,构建平安班级文明班级特色班级梯级创建制度;开展党员教师对后进生“五联”结对帮辅;抓好女生教育,教育女生要自尊、自爱、自重;抓好警校共建,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做好心理辅导,及时化解学生心理问题。四是创新教师专业成长模式。学校以课内比教学为载体,培育生本课堂,深化教育科研,提升教师素质,重点开展“四支队伍”建设工程,即“名师名校长”、“双师型”教师、 “骨干教师”、“专业(学科)带头人”四支队伍,搭建“练、赛、学、训、研”五字
13、提升活动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目前,学校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43人,“双师型”教师33人,省级以上优秀教师10人。三年来,计有230多篇科研论文在县级以上专业报刊或竞赛活动中发表或获奖,“探索职业教育公益性实现途径”等六个课题在省、市级立项。五是探索推行“三三五”教育教学模式。大力推进“三自五成”学生自主管理模式,通过目标生成、习惯养成、特长形成、德能修成、团队促成,达到培养学生自信、自主、自立的目标。设立 “合作小组”、班委会、学生会三级组织,构建目标、监察、活动、文化四个系统。开设学生法庭,今日说法进课堂,培养学生的法制精神。组建涵盖艺术、体育、技能、语言四个类别的14个学生社
14、团,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2015年1月25日,全县生本管理推进会在我校召开,我校的做法和经验得到了业界领导和同行的一致赞誉。学校大力推行“三主五段”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和“三做五环”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模式。对公共基础课教学,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通过问题导入、自主探究、互动质疑、检测反馈、总结提升,增强学生基础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对专业技能课教学,坚持做中教、做中学、做中长的原则,通过项目导入、自主研修、示范引领、动手操作、互助共长,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六是创新提升服务地方经济能力。学校着眼县域经济特点,在办好省级重点专业及地方特色专业旅游、计算机专业的同时,结合当前市场发展需求,拟筹办汽车应用与维修、电子商务专业,与高职院校联办高铁乘务专业,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原则上同意,一旦申报成功,将进一步彰显职教办学特色,对家长和社会的吸引力更大。肩负着服务百姓、服务社会的社会责任,肩负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三农”建设的重任,我校将坚持以文明单位创建为抓手,健全文明创建载体,开展系列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办学效益,努力彰显办学特色,为建设美丽富饶的新保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