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端午习俗及由来.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992208 上传时间:2024-12-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端午习俗及由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端午习俗及由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端午习俗及由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端午习俗及由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端午习俗及由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中国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代有大量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传世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

2、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 蛤蟆蝌蚪躲端午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 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投奔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孙

3、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守,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 端午节是一个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独特遗产。每逢端午,家家户户的门口

4、,插菖蒲,挂艾叶;小孩子胸佩五色香袋,玩耍嬉闹;还有那软糯可口的粽子,弥漫着幽淡的清香 今年端午节是首次被国家列为法定节日。给传统节日披上假日的盛装,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给端午节注入了新的活力,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端午节习俗 1、 悬钟馗像 2、 挂艾叶菖蒲 3、 赛龙舟 4、 吃粽子 5、 饮雄黄酒 6、 游百病 7、 佩香囊各地的端午节习俗 河北省 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 山东省 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 江西省 建昌府午节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

5、疥疮, 广东省 从化县端午节正午以烧符水洗手眼后,泼洒于道,称为“送灾难”。 端午的卫生习俗 采药。 沐兰汤。 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 采茶、制凉茶。 端午节谚语: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端午节诗词 七律 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三、端午节的食俗习惯1.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6、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2.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 “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

7、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3.吃五黄 江浙一带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指黄瓜、黄鳝、黄鱼、咸鸭蛋黄、雄黄酒。此外浙北端午节还吃豆腐。四、端午节谚语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西北)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山东)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山西)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

8、午粽,还要冻三冻。 (宝山)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江浙)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江浙)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五、端午节诗词作品欣赏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端午 (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和端午 (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已酉端午 (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端午 (唐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

9、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

10、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

11、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

12、: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这种食品是在每年

13、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佩香囊带五彩绳的习俗! 端午节人们佩香囊和戴五彩绳,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

14、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五彩绳则是用各种色彩的绳子编成手链!端午节祝福语“粽”是在花香四溢的季节,“粽”是在情义绵绵的端午节,“粽”是会想起志同道合的朋友,“粽”是想送你最真诚的祝福:端午节祝你事业“粽”是一帆风顺,身体“粽”是康健无恙,钱包“粽”是财源滚滚,生活“粽”是快乐幸福! 定制下发 一声轻如龙舟的问候,泛起我的惦记;一株暗香四溢的艾草,传递我的情意;一笼香甜圆润的粽子,包裹你的幸福;一杯浓郁甘冽的雄黄酒,敬祝你春风得意.端午佳节,愿你事业像龙舟一样竞技,家庭像艾草一样温馨,幸福像粽子一样香甜,生活像美酒一样惬意! 定制下发 祝你:端午,开心度,绿豆糕

15、酥,添好运无数,蜜粽香飘万户,福禄寿喜财五路,诸仙众神轻移仙步,驾云御风为君献祝福,人生得遇仙人指路,事业如龙舟竞渡,幸福心中永驻,绘美好蓝图,生活富庶,烦恼无,幸福,酷! 定制下发 阳光灿烂,照耀着端午的热闹;艾草芬芳,散发着好运的味道;龙舟飞驰,翻卷着快乐的微笑;雄黄浓烈,呵护着健康的美妙;粽子甜美,包裹着祝福的味道;短信真诚,诉说着朋友的祈祷:愿你和成功一路奔跑,将平安紧紧拥抱,跟幸福携手到老! 定制下发 日出日落又一天,花开花落又一季。变换的是世间景象,不变的是心中挂牵。端午节到,问候抢个先,发出的是文字,编辑的是诚意,收到的是惊喜,读出的是欣喜,打开的是好运,储藏的是幸福。衷心祝你合

16、家庆团聚,万事顺达! 迈出一步,生命的眼界就宽广了;背上行囊,生活的重担就减轻了;胸有坚持,旅途的困扰就轻松了;怀揣快乐,路上的风景就特别了。端午小长假,让心去旅行吧!愿你旅途愉快! 定制下发 端午还未到,粽子还没裹好,艾草还没采够,香囊还在制造,雄黄还没味道,龙舟还没热闹,别人的祝福还在打着草稿,我就提前把端午祝福送到,没有绚丽的词藻,只有真诚的希望:愿你畅享日光的美妙,绽放灿烂的微笑,踩着平安的步调,踏上幸福的大道! 敲锣鼓,龙舟舞,时光飞转快端午;艾草熟,挂菖蒲,快乐雄黄饮不足;佩香囊,避五毒,强身健体百病除;粽子香,香如故,粒粒好运不胜数。阳光微热,欣逢端午,平心静气,岁月安度,思念淡淡流露,祝福翩翩光顾,愿你踏上成功的路,把幸福追逐! 定制下发 送你一粒童心粽子,愿你把甜蜜品尝;送你一杯童真雄黄,愿你把快乐释放;送你一艘童趣龙舟,愿你把成功带上;送你一个童年香囊,愿你把心情芬芳。美好的时光,灿烂的阳光,当端午节遇上儿童节,悄然把祝福送上,愿带给你不一样的幸福吉祥! 定制下发 10 香香的粽子好兆头,风调雨顺不发愁。甜甜的粽子好年头,五谷丰登年年有。清清的河水欢快的流,高高的山岗碧绿秀,轻轻的龙舟自由的游,红红的太阳照额头。火辣辣的情歌自由的吼,热乎乎的祝福请君收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