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构造地质学复习要点.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6983990 上传时间:2024-12-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造地质学复习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构造地质学复习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构造地质学复习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构造地质学复习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构造地质学复习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东华理工大学构造地质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发布时间:2013-11-09 11:33:14岩浆岩部分。科玄安流,橄辉闪花岩石类型SiO2含量(%)火山岩浅层侵入岩深层侵入岩 超基性岩 66 流纹岩 花岗斑岩 花岗岩A造岩矿物;组成岩浆岩的矿物一般统称为造岩矿物。岩浆岩除了少数由玻璃质组成外,都是有矿物组成。矿物成分即可反映阎世铎化学成分。有课反映岩石的特征和成因。并长常作为岩浆岩分类。定名的主要依据。根据矿物的颜色可将矿物分为浅色矿物和暗色矿物。B浅色矿物;石英。长石英。似长石类。他们的化学成分中含SIO2和AL2O3较高,不含 MG,FE成分 故称硅铝矿物。暗色矿物:橄榄石类。辉石类。角闪石类和

2、黑云母类,他们化学成分中富含MG,FE成 分SIO2含量较低,故称 铁镁矿物。C色率;颜色指数。暗色矿物在岩石中的百分含量,色率越高。岩石越基性D岩浆岩的结构: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 形态特征 以及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的岩石特征。E结晶程度:是指岩石中结晶物质和结晶玻璃物质的含量比例F岩浆岩的结构;1.全晶质结构。全部由结晶矿物所组成的岩石结构。2.玻璃质结构 全部由玻璃物质组成的岩石结构3.半晶质结构 既有结晶矿物又有非晶质玻璃所组成的岩石结构 G按照矿物颗粒度绝对大小和肉眼不可辨别的成都 可将岩浆岩结构分为 显晶质结构 和隐晶质结构 :颗粒非常小 肉眼或放大镜下不可分辨。但在显

3、微镜下可以分辨H按照矿物颗粒大小可分为 等粒结构,岩石中同种主要矿物颗粒大小大致相等不等粒结构 岩石中同种主要矿物颗粒大小不等粒度大小依次降低 构成连续变化斑状结构:起基质由微晶质或隐晶质和玻璃质组成,起斑晶和基质形成于不同的物化条件和不同的世代似斑状结构:起基质有显晶质组成,斑晶和基质形成在相同的或几乎相同的物化条件和同一世代 I岩浆岩的构造:是指岩浆岩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岩石的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充填空间方式所构成的岩石特点J侵入岩构造:块状构造:矿物均匀无向分布组成的一种构造。斑杂构造:为一种不均一的构造。是由岩石的不同组成部分在结构上或成分上有较大差异造成的,表现在颜

4、色上火粒度上都非常不均一。而呈现出斑驳陆离的外貌。 带状构造:为一种不均一定构造。由不同成分,颜色。或不同结构的条带间成带分布而成。球状构造:由矿物围绕某些中心呈同心层状分布而成。晶洞构造:深层侵入岩中的原生孔洞就是晶洞构造。喷出岩构造 气孔构造 枕状构造 流纹构造 流面流体构造。原生片麻构造沉积岩部分K沉积期后变化 压实作用;在上覆沉积物不断加厚的情况下 重荷压力使松散的非颗粒状沉积物的含水量减少,体积缩小并使其致密化和固结的过程压溶作用:在压力作用下 沉积物或沉积岩内发生的溶解作用胶体的陈化及重结晶作用:交替的陈化是一种特殊的重结晶现象,即由非晶质物质变为半晶质物-结晶的现象。沉积物的矿物

5、成分伴随溶解,局部溶解和固体扩散等作用方式 使组成矿物的物质质点发生重新排列组合现象 称为重结晶作用交代作用:发生在沉积物和沉积岩中,是对已存在的矿物的一种化学替换作用,作用过程中有物质的带出及带入,它可发生于沉积岩 形成作用的各个阶段胶结作用:是指松散的沉积颗粒,被化学沉淀物质或其他物质充填联接的作用,其结果是沉积物变为坚固的岩石,兵减少孔隙度。L化学成分特征:由于沉积岩是地表环境下形成的,故其碱金属含量比岩浆岩的低,但是K20NA2O 儿FE2O3FEO,并以富含H20,02,CO2, 以及含有岩浆岩缺失的有机质组分为显著特征M矿物成分特征:组成沉积演的矿物成分有160多种,单比较重要的是

6、仅仅有20多种,如石英,。长石 云母等,在任何一种沉积岩中所含有的主要矿物成分通常不超过3-5中沉积岩与岩浆岩的矿物成分相比:1 在岩浆岩中科大量存在的橄榄石,辉石,角闪石和黑云母等在镁铁矿物在沉积岩中则不见.2长石石英白云母等矿物在岩浆岩和沉积岩中都比较多,单钾长石和石英在沉积岩中较多。3,盐类矿物,粘土矿物和碳酸矿物是沉积岩中所特有的矿物,岩浆岩中很少或没有。4.生物化石和有机质组分则是沉积岩特有的N层里的主要类型:水平层理:主要见于细粒的泥岩 细粉砂岩,和泥晶灰岩中,由彼此间与层面平行的平直细层所组成,常出现在稳定度低能环境中,由悬浮物或从溶液中缓慢沉积而成。 平行层理,主要见于砂岩中,

7、是在比较强大水动力条件下,由平坦床沙的迁移而形成,而非静水沉积O碎屑岩的物质成分:碎屑物质:矿物碎屑,岩石碎屑。 化学物质。 杂基:又称基质或碎屑杂基,他们是充填于碎屑颗粒之间细粒的机械混入物,其组分包括:1粘土物质,指0.005mm的粘土矿物碎屑,绝大多数杂基由粘土矿物组成2细粉砂,指0.03-0.005mm的碎屑物质。他们对碎屑也起胶结作用,但是它们不是化学成因矿物,故叫杂基P碎屑本身的机构组分特征:粒度:碎屑颗粒的大小。分选性,指碎屑颗粒的大小的均匀程度,也可以表达为围绕某一个粒度的颗粒集中趋势的大小离差程度。圆度:是指碎屑颗粒度的棱角磨蚀圆化程度。Q填充物结构组分特征:杂基结构,杂基主

8、要来源于母岩风化成因的粘土和粒度2mm. 中碎屑:砂岩,碎屑致敬 2-0.0625mm细碎屑:粉砂岩,碎屑致敬 0.0625-0.0039 泥岩 0.0039S砂岩的结构分类 巨粒砂岩 砂砾直径 2-1 粗粒砂岩 1-0.5 粒砂岩 0.5-0.25 中细粒砂岩 0.25-0.1 微粒砂岩 0.1-0.0625变质岩部分T变质作用:原岩基本上在固态下主要有内动力的作用时期变成另一种新岩石的过程。 U变质岩: 正变质岩 原岩为岩浆岩经变质作用行程单变质岩 。副变质岩:原岩为沉积岩叠加变质岩 原岩为变质岩经变质作用V变质作用的制约因素: 温度 大部分变质作用实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发生的。压力:按照压

9、力大来源可分为负荷压力,流体压力和应力,分别对变质作用产生影响。具有化学活动性流体组分,化学活动性流体,通常指的是气态或是液态水溶液这些物质打打增强了水溶液的化学活动性,便与周围岩石发生交代作用W变质作用方式:是指变质作用过程中,导致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转变的机制,1,重结晶作用:指原岩中的矿物发生溶解,组分迁移,再沉淀结晶,致使矿物形状大小发生变化,而无新矿物形成的作用。2 变质结晶作用, 指变质作用过程中,原岩中的化学成分新组合而形成新矿物的作用,3 交代作用,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由于流体相运移,发生物质组分的带入带出引起组分的复杂置换的作用,4 变质分异作用 指成分,结构构造均匀度原岩

10、 经变质作用形成矿物成分 结构构造不均匀的各种作用变形作用:指在应力作用下,由于应力超过了弹性极限,矿物和岩石就会出现变形X变质作用类型:热接触变质作用,由岩浆体散发的热量,是接触带威严发生变化的一种变质作用。 动力变质作用,在构造运动产生的应力作用下,岩石所发生的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由于区域性热流异常,伴有压力作用,有时有流体相加入等复杂作用因素,而形成大面积分不断变质岩的一种变质作用。 混合岩化作用:在区域变质作用基础上 地壳内部热流继续升高,便产生深部热液和局部重熔熔浆的渗透,交代并灌入变质岩中,形成混合岩的一种变质作用。Y变质岩的结构1 变形结构:原岩在应力作用下,当压力超过岩石或

11、矿物的弹性极限时便发生塑性变形;碎裂结构:岩石或矿物颗粒产生裂隙,其外形呈不规则棱角状,锯齿状;碎斑结构:当破碎剧烈时,在粉碎了的矿物颗粒中还残留有部分较大的矿物碎粒 形似斑晶;糜棱结构:矿物颗粒几乎全部破碎成细小颗粒,并在应力作用下形成矿物的韧性流变现象!2.变晶结构: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发生重结晶 变质结晶等形成的结构,安变晶矿物颗粒大小分为 等粒变晶结构,不等粒变晶结构,斑状变晶结构 3 变余结构:原岩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由于重结晶,变质结晶作用不完全,原岩的结构特征呗部分残留下来。4 交代结构 发生交代作用时 原岩中的矿物被取代 消失 与此同时形成新矿物Z变质岩构造,1 变余构造,岩石

12、经变质后,仍保留原岩的构造特征,变余构造是回复原岩性质最直接的重要标志之一。2 变成构造 经变质作用形成的构造称变成构造变质岩的成因分类1 动力变质岩类 构造角砾岩,碎裂岩,糜棱岩2热接触变质岩类:大理岩 角岩 矽卡岩 3 区域变质岩类 板岩,千枚岩 片岩 片麻岩 4 混合岩类5 交代变质岩类 构造地质学第一章(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AA利用原生沉积构造确定岩层的面向:面向:指成层岩层岩层顶面法线所指的方向,即成层岩系中岩层由老变新的方向。A.变异层理标志:1.交错层理2.递变层理B.层面原生构造标志:1.波痕2.泥裂3.雨痕和冰雹痕4冲刷面5.底面印模C.生物标志:1.某些藻类形成的叠层石2.

13、古植物的根系AB软沉积变形:是指沉积物尚未固结成岩时发生的形变AC压膜:是一种底面印模,是当砂层沉积处在塑形状态的泥质层之上时由于超负载或差异负载作用使沉积物发生垂向流动而成。第二章(沉积岩层的基本产状)V字形法则(倾斜岩层读图法则)AD不整合接触:指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或地层缺失A平行不整合接触:又称假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地层产状彼此平行B.角度不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同以角度相交第三章(褶皱的几何分析)AE褶皱要素:核、翼间角、翼、拐点、转折端、枢纽、(脊、脊线、和槽、槽线)、轴面AF褶皱描述:A.转折端的形态:1.圆弧褶皱2.尖菱褶皱3.箱状褶皱4.挠曲B.翼间角和褶皱的

14、紧闭度:1.平缓褶皱120180 2.开阔褶皱70120 3.中常褶 皱3070 4.紧闭褶皱530 5.等斜褶皱05C.褶皱的对称性1.对称褶皱:两翼 等长2不对称褶皱:两翼不等长,分长、短翼D.轴面产状及其两翼产状关系:1.直立褶皱:两翼倾向相反,倾角近相等和轴面近直立2.斜歪褶皱。近倾斜3.倒转褶皱:两翼向同一方向倾斜,一翼地层倒转4.平卧褶皱:轴面和两翼近水平,一翼地层倒转E.枢纽的产状:1.水平褶皱010 2.倾伏褶皱1070 3.倾竖褶皱7090F.褶皱的平面形态1.等轴褶皱:长宽1:1 2.短轴褶皱:3:1 3.线状褶皱:长宽AG褶皱的分类:1.直立水平褶皱:轴面竖直,枢纽水平

15、2.直立倾伏 3.倾竖 4.斜歪水平 5.斜歪倾伏 6.斜卧 7.平卧AH褶皱的组合形式:1.全形褶皱:呈带状分布,所有褶皱的走向基本与带的延伸方向一致,并随带的方向变化而变化2.断续褶皱:在多数情况下,背斜和向斜不等同发育,以背斜为主3.过度型褶皱:a.隔档式褶皱:背斜形态完整,窄而紧闭,而其间隔的向斜比较平缓开阔的褶皱 b.隔槽式褶皱:向斜紧闭形态完整,而其间背斜平缓开阔或呈箱状的褶皱AI叠加褶皱:又称重褶皱,是指已经褶皱的岩层在后期变形过程中发生弯曲变形而形成的褶皱第十章(褶皱的形成作用)AJ纵弯褶皱作用:是岩层受到平行层的挤压作用失稳而弯曲调节岩层弯曲有两种方式:A.中和面褶皱作用:层

16、的外弧伸长,内弧压缩,中部有一个无应变面的弯曲 B1弯滑褶皱作用:层的弯曲主要由层面之间的剪切作用所引起 B2弯流褶皱作用:剪切作用透入性地散布在整个层中,剪切作用发生在晶粒或晶格尺度上,连续分布在整个褶皱中AK横弯褶皱作用:岩层受到与层面垂直的作用力而发生褶皱横弯褶皱特点:1.使岩层整体处在拉伸状态,各层都没有中和面2.横弯褶皱的顶部受到最强的侧向拉伸,于背斜顶部的岩层因拉伸而断裂形成地堑,如果是穹状隆起,则可形成放射状或环状正断层,如为基底断层的差异升降,则可使盖层形成大型挠曲,且向下常常过度为断层。3.横弯褶皱作用往往形成顶薄褶皱,尤其是岩浆底辟上涌或韧性岩层上拱造成穹隆更是如此。AL底

17、辟作用:地下高塑性岩体在构造力的作用下,或者由于岩石物质的密度倒置所引起的浮力作用,向上流动并向上推挤或挤入上覆岩层,从而形成底辟构造。AM柔流褶皱作用:高韧性和低粘度的岩石受到力的作用,发生类似粘性流体的粘滞流动从而形成复杂多变的褶皱。第四章(断层的几何分析)AN断裂:岩石受力而破裂的现象AO断层:破裂面两侧的岩石沿破裂面发生了较大和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AP断层的几何要素:1.断层面:是一个将岩石断开成两部分并借以滑动的破裂面A.断层带:大型断层一般不是一个简单的面,而是一系列破裂面或次级断层组成的带 B.断盘:断层面两侧沿断层面发生相对位移的岩块AQ位移:滑距:是指断层两盘实际的位移距

18、离走向滑距,倾斜滑距,水品滑距断距:被错断岩层在断层两盘产状未改变的条件下其对应层之间的相应距离地层断距,铅直地层断距,水品地层断距AR按地层与有关构造分类:1根据走向与岩层走向关系划分:走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 倾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直交 斜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 顺层断层:断层面与岩层层理面基本一致2根据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划分:纵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一致或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 横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直交或与区域构造线基本直交 斜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斜交或断层走向与区域构造斜交 AS按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分类:正断层:上盘下降,下盘上升 逆断层:上盘

19、上升,下盘下降高角度逆断层:断层面倾斜陡峻,倾角大于45 低角度逆断层:倾角小于45,一般为30 AT逆冲断层:位移量很大的低角度逆断层,请教一般为30 AU外来岩体:从远处推移而来的大型逆冲断层的上盘原地岩地:相对未动的下盘 AW推覆体:指外来岩体,与逆冲断层共同构成推覆构造AX构造窗:一片外来岩块中露出一小片有断层圈闭的原地岩块,常常是较老地层中出现一小片有断层圈闭的较年轻地层飞来峰:在原地岩块中残留一小片有断层圈闭的外来岩块,常常是较年轻地层中出现一块较老地层AY平移断层:断层两盘顺断层面走向相对移动的断层顺层断层:顺着层面,不整合面等先存面滑动的断层枢纽断层:旋转量比较大的断层AZ拉分

20、盆地:以两条走滑断层或一组雁列走滑断层为边界形成的断陷盆地BA1.正断层的组合形式:阶梯状断层:有若干条产状基本一致的正断层组成,各条断层上盘依次向同一方向降落 地堑和地垒 环状断层和放射状断层 雁列式断层和块断型断层 雁列式断层:由若干条呈斜向错列展开的正断层2.逆断层的组合形式:叠瓦式逆冲断层:由一系列产状相近的逆冲断层上盘依次向上逆冲组成在剖面上构成叠瓦状 对冲断层和背冲式断层 楔冲式断层BB断层识别:1.地貌识别:断层崖:由于正断层两盘的相对滑动,特别是在差异性升降变动中,上升盘的断层面形成陡立的峭壁 断层三角面:断层崖受到与崖面垂直方向的水流侵蚀,切割被改造成沿断层走向分布的一系列三

21、角形陡崖 山脊错断和水系改向 串珠状湖泊和奎地与带状分布的泉水 2.构造标志:构造线和地质体的不连续 构造强化带:构造强化现象包括岩层产状急剧变化,节理化带,劈理化带的突然出现,小褶皱急剧增加以及岩石挤压破碎,构造透镜体和各种擦痕3.地层标志:一套顺序排列的地层,由于走向断层的影响,常常造成一层或部分地层的重复或缺失4.其他标志:岩浆活动和矿化作用 岩相或厚度的变化 断层岩:是断层带中或断层两盘岩石在断层作用中被改造形成的,是具有特征性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的岩石BC断层角砾岩:是有保持原岩特点的岩石碎块组成,角砾胶结物为磨碎的岩屑,岩粉以及岩石压溶物质和外源物质BD断层泥:岩石在强烈研磨中称为

22、泥状,单个颗粒一般不易分辨,仅含少量较大碎粒,这种未固结的断层岩可称断层泥BE擦痕:表现为一组彼此平行且比较均匀,细密的相间排列的脊和槽。有时还可见到擦痕的一端粗而深,另一端细而浅。由粗而深的一端向细而浅的指向为对盘运动方向。阶步:是在断层面上与擦痕直交的细微陡坎,阶步的陡坎一般面向对盘的运动方向 牵引构造:断层两盘沿断层面作相对滑动时,断层附近的岩层因受断层面摩擦力拖曳而产生的弧形弯曲现象 BF如何确定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方向(断层性质)的依据?1.依据地层新老关系:对于走向断层,通常情况下,在地面上出现比正常层序更老地层的一盘为上升盘,比正常层序更新的一盘为下降盘。但是,当地层、断层倾向相同

23、且断层倾角较小时,则反之2.依据牵引构造:牵引构造弧形弯曲的凸向指向本盘的滑动方向.3.依据擦痕、阶步:擦痕的浅细端指向对盘的滑动方向.4.依据断层派生的羽状节理断层派生的(张、剪)羽状节理与断层相交的锐角尖方向指向本盘的滑动方向。5.依据断层两侧的小褶皱小褶皱轴面与断层相交的锐角尖方向指向对盘的滑动方向。6.依据褶皱核部的宽度差异:背斜褶皱:变窄盘为下降盘,变宽盘为上升盘。向斜褶皱:变窄盘为上升盘,变宽盘为下降盘。7.依据断层角砾:标志性岩层、岩石角砾所在的位置指示对盘滑动方向。第十一章(断层的形成作用)BK韧性剪切带:结晶普遍发育的一种构造,在韧性剪切带狭长的高应变带中,应变度比带外强很多

24、,而带内剪切应变则中间高,向两侧逐渐减小。第五 六章BG松弛:岩石应变保持不变的状态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应力将逐渐减小以至消失BH蠕变:岩石在应力长期作用下,即使应力在短期实验的屈服之极限下,也会发生缓慢的永久性变形BI应力:指单位体积所受到的内力应变:使物体变形程度的度量BJ影响岩石变形习性的因素:岩石本身的影响因素 外界环境的影响因素:围压效应 温度效应 孔隙压力的影响 溶液的影响 时间的影响应变速率 蠕变第七章节理BL节理分类(1)节理产状与岩层产状关系1、顺层节理:节理面与岩层面平行 2走向节理:节理走向与岩层走向大致平行 3斜向节理:节理走向与岩层走向大致斜交 4倾向节理:节理走向与岩

25、层走向大致直交 (2)节理与褶皱轴向关系1纵节理: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大致平行 2横节理: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直交 3斜节理: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斜交(3)根据节理形成的力学性质:1剪节理:岩石中受剪应力作用形成的平行剪应力的节理 2张节理:张应力作用而产生的垂直于张应力的节理BM剪节理主要特征1.产状较稳定,沿走向和倾向延伸较长2节理面比较平直光滑3发育于砾岩和砂岩中的剪节理,一般切穿砾石和胶结物 4典型的剪节理常常组成X型共轭节理系5主剪裂面由羽状微裂面组成 6剪节理尾端尖灭出常呈折尾,菱形结环,节理叉张节理主要特征1张节理产状不甚稳定,延伸不远 2节理面粗糙不平,无擦痕 3在胶结不太坚实的砾岩

26、或砂岩中的张节理常常绕过砾石或粗砂粒,如切穿砾石,破裂面也凹凸不平 4张节理多开口,一般被矿脉充填 5张节理有时呈不规则的树枝状、各种网络状,有时追踪X型节理形成锯齿状 6、张节理尾端尖灭处常呈树枝状分叉或杏仁状结环。BM节理组:是指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一应力场中形成的、产状基本一致、力学性质相同的一群节理。节理系:是由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一应力场中形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理组构成的。第八章、面理和线理BN面理:又称叶理或剥理,泛指岩石中的小尺度透入性面状构造。面理可由矿物的分层颗粒大小的变化显示出来,也可以由平行的不连续面、不等轴矿物或片状矿物的定向排列或某些显微构造组合所确定。BO劈理:是指变

27、形的岩石中能沿次生的密集平行排列的潜在分裂面将岩石分割成无数薄板或薄片的面状构造BP劈理域:通常是由层状硅酸盐矿物或不溶残余物富集成的平行或交织状的薄条带或薄膜组成微劈石:是夹于劈理域间的窄的平板状或透镜状的岩片,也叫透镜域。BQ劈理的类型:(一)连续劈理:1板劈理:是发育在细粒低级变质岩中的透入性面状构造 2片理:是发育在中高级变质岩中的透入性面状构造 3.千枚理:主要发育在富泥质的千枚岩中,在露头上以柔和的丝绢光泽为主要特色。BR线理:泛指岩石中的小尺度透入性线状构造。BS小型线理1.拉伸线理:是由拉长的矿物颗粒或集合体、岩石碎屑、砾石、鲕粒或其它构 造标志物平行排列而显示的透入性线状构造A型2.矿物生长线理:是由针状、柱状或板状矿物的长轴定向排列而成的线理。A3皱纹线理:是由成面理构成的微细褶皱的枢纽平行排列而成的线理B4交面线理:是由两组面理相交或面理与层理相交形成的线理BBT大型线理:1石香肠构造:又称布丁构造,是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或近垂直岩石层面的挤压及顺层拉伸而形成的。2窗棂构造:是指强硬岩石层面上形成的一排圆柱状一半圆柱状的粗大线状构造2013年6月25日于东华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