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填方路基-松软土路基-下覆岩溶路基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全标段).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94237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58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填方路基-松软土路基-下覆岩溶路基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全标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高填方路基-松软土路基-下覆岩溶路基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全标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高填方路基-松软土路基-下覆岩溶路基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全标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高填方路基-松软土路基-下覆岩溶路基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全标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高填方路基-松软土路基-下覆岩溶路基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全标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建黔张常铁路QZCZQ-5标 下覆岩溶路基、高填方、松软土路基施工安全专项方案目 录 一、编制依据1二、编制目的2三、 编制原则2四、工程概况24.1工程概况24.2自然及地质条件54.2.1 工程地质54.2.2水文地质特征54.3.3不良地质6五、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65.1下覆岩溶路基处理65.1.1路基岩溶地基分类65.1.2岩溶路基的整治宽度65.1.3岩溶地基的处理原则及步骤65.1.4岩溶地基的先导孔布置75.1.5岩溶路基的处理措施75.1.6岩溶注浆125.1.7岩溶地基嵌补、换填145.1.8岩溶注浆质量验收标准155.2高填方路堤施工方法235.2.1技术准备235.2.

2、2高填方路堤填筑方法245.2.3高填方路堤本体填筑施工工艺流程245.2.4高填方路堤本体填筑质量控制255.2.5基床表层填筑施工工艺流程285.2.6基床表层填筑质量控制295.2.7土工格栅施工质量控制305.2.8过渡段施工质量控制305.2.8高填方路堤施工质量检测315.2.9高填方路堤施工注意事项335.3软基换填处理345.3.1换填处理和原地面处理345.3.2土工材料施工355.3.3水泥搅拌桩施工375.3.4 CFG桩桩施工385.3.5 冲击碾压39六、 路基沉降变形观测406.1 路基沉降变形观测406.2 路基变形监测内容406.3路基变形监测方案40七、各种作

3、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427.1、材料堆码、装卸和搬运安全技术规程427.2、施工机械安全技术规程:437.3、施工用电安全技术规程:457.4、防火、防爆、防毒、防风安全技术规程:477.5、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487.6、季节性施工安全49八、质量保证措施49九、安全保证措施499.1建立安全管理机构499.2主要职责509.2.1、项目经理安全职责509.2.2、总工程师安全职责519.2.3、副经理安全职责519.2.4、安全总监职责529.2.5、安全质量环保部部长安全职责539.2.6、工程部部长安全职责549.2.7、安全工程师安全职责549.2.8、架子队队长安全职责559.2.

4、9、专职安全员职责569.2.10、现场技术员安全职责579.2.11、现场质检员安全职责589.2.12、现场材料员安全职责589.2.13、班组长安全职责589.2.14、现场生产操作人员安全职责599.3安全教育599.3.1进入施工现场安全教育599.3.2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609.3.3各级领导干部和安全管理干部的安全生产培训609.3.4安全生产的经常性教育61十、安全管理保证制度及应急预案6110.1应急措施6110.1.1应急救援响应指挥领导小组6110.2、各危险源的具体预防措施6310.2.1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防护措施6410.2.2防护物体打击事故的防护措施6510

5、.2.3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防护措施6510.2.4预防触电事故的防护措施6610.2.5支架坍塌事故预防措施6710.2.6预防中毒事故的防护措施6810.2.7施工现场防火、防爆措施6910.3、各种危险事故的应急措施7010.3.1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措施7010.3.2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救援措施7010.3.3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7110.3.4触电事故应急救援措施7210.3.5支架坍塌事故应急预案措施7210.3.6中毒事故应急预案措施7310.3.7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措施73十一、附件7578下覆岩溶路基、高填方、松软土路基施工安全专项方案一、编制依据1、新建黔张常铁路指导性施工组

6、织设计;2、施工调查及现场勘察资料;3、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范(TB10106-2010);4、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10035-2006);5、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铁建设2009181号;6、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7、区间路基设计图(黔张常施路(V)02-02-1628)8、水沙坪车站设计图(黔张常施站05)9、路基通用图(黔张常施路通05);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12、沪昆客专湖南公司建设标准化管理办法;13、关于黔张常铁路路基岩溶地基处理技术指导说明、检测数量表及附图(

7、黔张常技指通路2015第011号);14、关于覆盖型岩溶地基先导孔的补充设计说明(黔张常技指通路2015第029号);15、公司拥有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成果、机械设备、管理水平、技术装备及多年积累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二、编制目的为彻底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消除事故发生隐患,保证安全生产过程中无伤亡、无人为灾害等事故发生,并提高职工在生产活动中所拥有的安全意识,让职工掌握、执行安全生产的规定和要求,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规范路基高填方安全施工,切实保障施工人员及设备安全。三、 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招标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安全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验收标准。 2、坚持技术先进性,科

8、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3、对施工现场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动态控制,科学管理的原则。四、工程概况4.1工程概况新建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铁路站前工程QZCZQ-5标施工图设计范围内的全部工程:黔张常铁路5标段自湖北省来凤县开始,经湖南湘西州龙山县全境,止于龙山县猛必乡;QZCZQ-5标起止里程DK79725.3DK92510.15,DK99300DK123206,线路长度36.068km,包含路28段8.547km,桥梁29座10523延长米,桥梁为桩基础,下部结构设承台、墩台身,上部结构以T梁为主,部分采用连续梁、T构或系杆拱。隧道20座17148延长米

9、,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隧道内线间距为4.4m。车站2座(龙山站、水沙坪站),水沙坪梁场198单线孔梁制架,另外266孔梁由4标来凤梁场制架。本合同段内属于高填方路堤主要有18处,合计1982.12米,具体分布情况见表: 黔张常铁路站前工程QZCZQ-5标路堤设计情况统计表序号施工里程长度(m)最大路堤高度(m)备注1DK81+527DK81+55528.0010.262DK82+786DK82+81630.008.813DK82+970DK83+02555.0014.034DK83+085DK83+12540.0013.55DK84+470DK84+770300.0022.146DK84+90

10、0DK85+500600.0020.857DK86+925DK86+94217.0014.718DK86+742.97DK86+79552.0317.619DK87+670DK87+70030.0013.5910DK87+792DK87+84755.0014.1111DK91+900DK91+97070.00812DK99+930DK100+2453159.013DK100+420DK100+510908.014DK108+455DK108+4954013.5915DK109+470DK109+5205015.4416DK109+780DK109+947.09167.0913.2817DK11

11、0+364.97DK110+38018.0312.9618DK111+110DK111+135258.0本合同段内松软土路基地段要有32处,合计5299米,具体分布情况见表: 黔张常铁路站前工程QZCZQ-5标松软土路基设计情况统计表序号施工里程长度(m)软土路基处理形式备注1DK81+944.20DK82+750.00805.80 CFG2DK82+750.00DK82+780.0030.00 CFG3DK82+780.00DK82+830.0050.00 挖除换填4DK82+830.00DK82+942.00112.00 CFG5DK82+979.00DK83+007.0028.00 挖除

12、换填6DK83+103.00DK83+257.00154.00 挖除换填7DK83+257.00DK83+810.00553.00 CFG8DK83+810.00DK83+900.0090.00 挖除换填9DK84+400.00DK84+990.00590.00 CFG10DK84+990.00DK85+150.00160.00 挖除换填11DK85+350.00DK85+480.00130.00 挖除换填12DK85+650.00DK85+750.00100.00 CFG13DK85+815.00DK85+915.00100.00 CFG14DK85+940.00DK86+072.80132

13、.80 CFG15DK86+765.00DK86+802.0037.00 挖除换填16DK86+923.00DK86+945.0022.00 挖除换填17DK82+750.00DK83+900.001150.00 冲击碾压18DK87+800.00DK87+847.0047.00 挖除换填19DK89+571.33DK89+580.008.67 挖除换填20DK89+987.00DK90+040.0053.00 挖除换填21DK90+190.00DK90+220.0030.00 挖除换填22DK91+915.00DK91+945.0030.00 水泥搅拌桩23DK91+892.00DK91+9

14、05.0013.00 挖除换填24DK91+905.00DK91+915.0010.00 挖除换填25DK91+945.00DK91+970.0025.00 挖除换填26DK99+950DK100+085135CFG桩27DK100+420DK100+51090CFG桩28DK102+583.36DK102+5884.64水泥搅拌桩29DK108+455DK108+49540水泥搅拌桩30DK99+300DK99+817.72517.72挖除换填31DK99+930.78DK99+95019.22挖除换填32DK111+110DK111+14232挖除换填本合同段内下覆岩溶路基地段要有8处,合

15、计1616.26米,具体分布情况见表: 黔张常铁路站前工程QZCZQ-5标下覆岩溶路基设计情况统计表序号施工里程长度(m)岩溶发育情况备注1DK91+900-DK91+99090不易塌陷区路堤2DK91+990-DK92+073.7583.75不易塌陷区路堑DK99+300DK99+817.72518不易塌陷区路堤3DK99+930.78DK100+529.29598.51不易塌陷区路堑、路堤4DK102+583.36DK102+61329.64溶洞路堑5DK106+314.94DK106+485170.06溶洞路堑6DK122+005DK122+03530不易塌陷区路堑7DK122+035D

16、K122+067.6532.65不易塌陷区路堤8DK122+338.35DK122+40263.65不易塌陷区路堤4.2自然及地质条件4.2.1 工程地质路基工点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冲积粉质黏土,坡积细角砾土,寒武系中统光竹岭组灰岩,局部地表0-1m为种植土。4.2.2水文地质特征工点周围主要为稻田滞留水,受季节变化大,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各冲沟径流补给。地下水主要为岩溶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灰岩裂隙中,局部赋存与岩溶洞穴中,水量一般较小,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与地表水,地表水及地下水对圬工无侵蚀性。4.3.3不良地质主要不良地质主要表现为岩溶:工点处溶蚀残丘基岩大面积出露,地面调查显示出露灰岩表层

17、多发育有溶穴、溶孔与溶槽等。五、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5.1下覆岩溶路基处理 5.1.1路基岩溶地基分类黔张常铁路路基岩溶地基根据上覆土厚度,分为两种类型:1.裸露型岩溶地基地表出露可溶岩层,或可溶岩层上覆土层较薄,修筑路基时,将上覆土层挖出换填。2.覆盖型岩溶地基可溶岩层上覆土层较厚,岩溶地基处理时上覆土层不挖除换填。 5.1.2岩溶路基的整治宽度正线路堑地段一般整治至两侧路堑坡脚,正线路堤地段一般整治至两侧路堤坡脚外5m,设置路肩挡土墙、路堤挡土墙的地段,整治宽度至墙趾以外3m。 5.1.3岩溶地基的处理原则及步骤岩溶路基工程采用“先探后灌,探灌结合”的原则处理,依次原则按照以下步骤处理岩溶地

18、基:、路堑地段在开挖至路基面后,应采用物探技术核查路堑路基面下溶洞的分布,再布设先导孔进一步核查岩溶地基的地质条件;、路堤地段布置先导孔进一步核查岩溶地基的地质条件;、根据物探成果和先导孔的核查,结合路基主体工程,再确定工程处理措施;、对路堑边坡出现的溶洞、溶槽、溶隙,应挖除充填物,采用M7.5浆砌片石嵌补边坡。 5.1.4岩溶地基的先导孔布置先导孔原则上应不少于岩溶注浆孔的2030%,均匀布置。由专业 取芯并编制柱状图,以确定地下的岩溶形态,并满足以下要求:、覆盖型岩溶先导孔应进入土石界面以下不少于10m,且进入溶洞底板以下不小于2m;覆盖型路基岩溶钻孔布置图检附图1,附图2;、裸露型岩溶地

19、段先导孔应进入岩层深度5-15m,且进入溶洞底板以下不小于2m;、极易塌陷区和易塌陷区一般情况下,路堤,路堑地段先导孔进入岩层深度为15m10m,序孔进入岩层深度为5m。具体详见附图3,附图4。、溶岩周围的先导孔深度与溶洞处的先导孔深度保持一致;、先导孔实施中根据先导孔揭示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岩溶地区的桩板挡土墙施工前,必须逐桩布置先导孔,查明桩板挡土墙处溶洞的分布。 5.1.5岩溶路基的处理措施当施工物探及岩溶先导孔完成后,对查明的溶洞应进行稳定性的分析。当溶洞完整顶板厚跨比小于0.5或者非完整顶板厚高比小于5.0时,应采取工程措施进行处理。、溶洞顶板及覆盖土厚度小于3m时,一般采取揭盖回

20、填碎石、浆砌片石处理或者封闭措施处理;、对位于基床厚度范围内规模较小的溶洞、溶蚀裂隙清除浮渣后采用灌注混凝土、水泥砂浆处理。充填性溶槽挖除换填岩质岩碴;、溶洞无地下水活动且充填有堆积物,顶板厚度不能满足要求时,采用钻孔灌注水泥砂浆、水泥浆处理,注浆深度至底板下2m;、对规模较大、顶板厚度不能满足要求的溶洞采用梁跨、板跨等结构形式跨越。埋深较大的溶洞,采用开挖竖井后采用桩、浆砌支柱、混凝土块及回填等加固措施。5.1.51裸露型岩溶地基的处理1.裸露型岩溶区塌陷程度等级的判定地质报告中已根据工点的位置、地貌(溶蚀洼地、平原等)、岩溶发育程度、覆土的厚度和种类、地下水位在图示界面的波动及地表降水的下

21、渗情况等主要因素综合评价后,将裸露型岩溶地基的路基段落分为极易塌陷区、易塌陷区、不易塌陷区。 极易塌陷区和易塌陷区的地基处理措施当施工物探及岩溶先导孔完成后,对查明的溶洞应进行稳定性的分析。当岩溶地基不稳定时,应采取下列工程措施。位于基床厚度范围内规模较小的溶洞、溶蚀裂隙清除浮渣后采用灌注混凝土、水泥砂浆处理;充填性溶槽挖除换填M7.5浆砌片石。洞穴无地下水活动且充填有堆积物,顶板厚度不能满足要求时,采用钻孔桩灌注水泥砂浆、水泥浆处理。对规模较大、顶板厚度不能满足要求的溶洞采用梁跨、板跨等结构形式跨越;埋深较大的溶洞开挖竖井后采用桩、浆砌支柱、混凝土块及回填等加固措施。5.1.52. 极易塌陷

22、区和易塌陷区的注浆处理(1)注浆处理原则 按照“先探后灌、探灌结合”的原则进行岩溶地基注浆处理。当路堑挖至路基面后或路堤填筑前,应采用物探技术,普查基底下的溶洞,再布置先导孔探查。岩溶地基查明后,进行注浆处理。(2)钻孔布置 1)钻孔分为三种类型: 先导孔、序孔、序孔。路堤、路堑的钻孔布置详见附图3、附图4、先导孔应均匀布置,路堤、路堑地段先导孔数为总钻孔孔数约为25%、36%。2)一般情况下,路堤、路堑地段先导孔进入岩层深度为15m、10m,序孔、序孔进入岩层深度为5m,具体的的详见设计图。3)先导孔如探到溶洞,则应进入溶洞底板以下不小于2m,其周边的钻孔孔深不得小于此先导孔的孔深,周边的加

23、深钻孔的孔位要求详见附图1、附图2。(3)注浆1)施工前应选择代表场地进行注浆等试验性施工,确定注浆压力、注浆量、水灰比、外加剂类型及掺量等施工参数,综合分析单位孔的注浆量。根据查明的注浆范围、深度等相关参数,结合分析的单孔注浆量,预估注浆量。2)路堑地段注浆宽度至两侧路堑坡脚,正线路堤地段注浆宽度至两侧路堤坡脚外5m,具体以设计图为准。3)当岩溶地基的岩石较完整,钻孔均没有探到溶洞时,基岩内5m深度范围内注浆。4)当岩溶地基的岩石较破碎,钻孔发现溶洞时,注浆深度为溶洞地板以下不小于2m。5)岩溶空洞的处理当遇到岩溶空洞,采用交替式灌浆方法,即先灌浆液,再灌沙砾,然后再灌浆液,如此反复,直到托

24、底为止。最后用标准浆加压灌浆,灌浆时严格控制灌浆压力,直到压力稳定,托底固结灌浆终孔。(4).补浆围绕注浆工程范围,在注浆实施过程和基本完成后,根据地质条件和现场情况在下列地段补浆地表既有塌陷区附近;检测注浆后效果没有明显改善地段;溶洞发育地段。具体注浆要求详见新建铁路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线施工图路基通用图(图号:施路通05-6768)。5.1.53不易塌陷区的地基处理措施(1)处理原则应采用物探技术,普查基底下的溶洞,再布置先导孔、钎探探查。待岩溶地基查明后,再决定是否进行注浆处理。(2)钻孔、钎探技术布置1)不易塌陷区的地基只布设先导孔,路堤路堑的钻孔布置详见附图3、附图4,路堤、路堑地段先

25、导孔进入岩层深度为10m。布孔宽度正线路堑地段一般整治至两侧路堑侧沟平台,正线路堤地段一般整治至两侧路堤坡脚外5m,具体以设计图为准。2)在先导孔的中线插设钎探,钎探进入岩层深度为5m。(3)工程处理如先导孔、钎探发现溶洞,进行地及稳定性分析,不稳定时,参照极易塌陷区和易塌陷区的注浆处理。5.1.54.覆盖性岩溶地基的处理(1)注浆处理原则地下水上下波动使土石界面处土洞初土体流失,地下水下降后洞内产生负压,有可能使土洞范围进一步扩大,导致土洞的塌陷。为降低地下水上下波动的影响,在土石界面上3m、下5m注浆,形成隔水帷幕。(2)钻孔布置1)钻孔分为两种类型:序孔、序孔。路堤、路堑的钻孔布置详见附

26、图5、附图6。2)覆盖型岩溶以序孔作为先导孔,进入土石界面以下不小于10m,如发现溶洞,则深度进入溶洞底板以下不小于2m。3)序孔在序孔正方形中心内插加密,一般情况下进入土石界面以下不小于5m,当序孔发现溶洞时,其周边的4个虚空的孔深不得低于此序孔的孔深。(3)注浆1)一般情况下,注浆上顶面为土石界面上3m、注浆下底面土石界面下5m当发现溶洞后,注浆下底面为溶洞底板下2m。2)试验性施工、注浆宽度、岩溶空洞的处理、补浆等技术要求同裸露型岩溶地基。5.1.55.桩板挡土墙处岩溶地基的处理(1)注浆处理原则 对桩前后、桩底部的岩溶地基进行探查,发现溶洞后,应进行注浆处理,以确保桩板挡土墙周边岩体密

27、实,不会发生塌陷,并能为桩锚固段提供足够的锚固力,确保施工安全及结构物的正常使用。(2)钻孔布置 1)钻孔分为三种类型:桩前孔、桩后孔、桩中孔。路堑桩板挡土墙、路肩及路堤桩板挡土墙钻孔布置详见附图7、附图8. 2)路堑桩板挡土墙的桩中孔应钻至桩板挡土墙桩底高程下10m,如发现溶洞,则应钻至溶洞地板下2m。一般情况下,桩前、桩后孔应钻至桩板挡土墙底高程处,且低于路基面10m。当桩中孔发现溶洞后,周边4孔的孔深不低于此桩中孔的孔深。 3)路肩及路堤桩板挡土墙的桩中孔应钻至桩底高程下10m。对应岩溶为强烈发育、中等发育、弱发育地段,桩前、桩后孔深度分别为15、12、10m。当桩中孔发现溶洞后,周边4

28、孔的孔深不低于此桩中孔的孔深。(3)注浆1)如附图7所示,路堑开挖至桩顶面后,在桩板挡土墙处施工桩前、桩中、桩后三排钻孔。待开挖至路基面后,再施工路基基底下的钻孔。2)路肩及路堤桩板挡土墙桩前、桩中、桩后三排钻孔与路基基底下的岩溶注浆钻孔一并实施。3)岩体注浆加固28天后,岩溶地基处理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桩板挡土墙的施工。4)注浆的技术要求同裸露型岩溶地基。5.1.56.落水洞处理原则上有条件的地方设桥跨越、或设挡土墙避免占压。不得以路基占压落水洞的地段应先布置先导孔,查明地下排水通道的断面大小及空间位置,并根据地下通道大小和顶板埋深进行稳定性评价,对不稳定的采取跨越、注浆等措施处理;稳定地段

29、只对垂直通道进行回填处理。清除落水洞内的松散充填物后,采用夯填片石或用浆砌片石填塞,顶面采用1m厚的三七灰土封闭。5.1.57.边坡嵌补当边坡有溶槽、溶隙、空洞时,清除溶槽、溶隙中的充填物,采用浆砌片石或混凝土嵌补边坡5.1.6岩溶注浆采用地质钻机成孔,遵循自周边向中间、先台尾再其它部位、先大溶洞后小溶洞的施工原则,采用高压泵单液及双液注浆的施工方法。通过注浆试验,调整材料配合比和注浆压力等工艺技术参数,满足注浆加固指标,指导大面积施工。施工工艺流程参见“岩溶注浆加固施工工艺框图”。平整场地桩机对位位检验签证钻孔注浆效果检查28天后取芯检测测量放线注浆桩机移位下道工序原材料试验位流入灰浆筒过滤

30、拌制浆液配合比确定否是是填写施工记录 否 是 岩溶注浆加固施工工艺框图注浆质量控制符合设计及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注浆施工前后物探成果资料对比,检查注浆效果;进行注浆前后钻孔注水试验的单位长度吸水量对比,检查注浆效果。注浆后,单位长度吸水量应小于注浆前吸水量的35%,且不存在明显漏水现象;钻孔检查,检查孔数为5%,根据取芯浆液充填情况直观判断注浆效果。土层、裂隙岩溶、洞穴等必须干钻取芯,岩芯采取率90%,检查孔同时兼补浆孔。做好技术资料和基础数据记录、整理、分析工作。5.1.7岩溶地基嵌补、换填对位于基床厚度范围内的岩溶溶沟、溶槽,将突出的坚硬岩石进行清爆处理,将溶沟、溶槽里的堆积填充物采用人工或

31、机械清挖干净,进行换填处理,基床表层20cm范围换填C20混凝土。裸露、半裸露型岩溶地段,对规模较小的溶洞、溶蚀裂隙,采用C15片石混凝土回填、嵌补。施工工艺流程参见“岩溶嵌补、换填施工工艺框图”。岩溶地基嵌补、换填施工各项质量控制符合设计及相关规定要求并按照规定预留混凝土试件,进行28天标准强度检测。沿线勘察溶沟、溶槽堆积充填物清理排除换填材料进场基床表层以下嵌补C15片石砼砼振捣密实表层换填C20砼砼振捣密实场地清理下一道工序施工隐蔽检查岩溶嵌补、换填施工工艺框图5.1.8岩溶注浆质量验收标准分段施工结束后,应按注浆孔数的2%布置检查孔,且每个整治段落不得少于2孔,检查孔位位于注浆孔中间,

32、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报监理单位确认后,可转入下一段的注浆施工。检查孔岩芯可见多处水泥结石体,填满可注缝隙。检查孔的单位注浆量不得超过周围4孔单位平均注浆量的15%。在分段(或整段)施工结束后,应采用钻孔取芯及物探结合进行注浆止浆检测。取芯钻孔在灌浆孔间布置,孔数不少于注浆孔总数的2%且不小于2孔;压水注浆试验利用取芯钻孔进行,瞬态面波测点在整治范围内抽检,测点数不少于注浆总孔数的5%。路基岩溶探查采用物探和钻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测。物探方法采用高密度电法、二维瞬态面波法、地质雷达。在物探的基础上,采用钻探进一步探查,并对物探结果加以验证。路基岩溶施工中分探查和检测两个阶段的实施。探查阶段:当

33、路堑挖至路基面后或路堤填筑前。首先以地质雷达、高密度电法进行普查,找出物资异常区域,然后对物探异常区域采用二维瞬态面波法进行详查,进一步查明岩溶发育程度及岩溶发育区的位置、范围等情况,核查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最后采用钻探方法进一步验证。检测阶段:路基岩溶处理后效果检查,采用地质雷达、二维瞬态面波发、压水试验、钻扣取芯等方法。通过两次岩溶探查资料的对比,分析岩溶地基处理的效果。1、路基岩溶探查路基岩溶探查采用物探和钻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测。物探方法采用高密度电法、二维瞬态面波法、地质雷达。这几种方法都是连续性探测,能形成二维剖面,不易造成异常遗漏。在物资法探查的基础上,采用钻探进一步探查

34、,并对物资结果加以验证,钻探孔作为先导孔在后期岩溶注浆处理中充分利用。2、探查阶段技术要求(1)高密度电法技术要求1)测线布置当路堑挖至路基面后或路堤填筑前布置三条高密度电法测线:路基中心布置一条测线,距两侧路基边缘2m的路肩各布置一条测线。测线布置图如下:2)测量装置及电极要求根据测区特点,选择最佳装置形式,测量装置应选择数据稳定、装置对测量数据影响最小的温纳装置。电极距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目的层的分辨率,判识精度,根据任务要求及目标层主要埋深,确定电极距1-10米。电极距要求 任务要求或主要目的层埋深推荐电极距推荐采集层数115米1220251550米5203050100米102535依据选定

35、的电极距在任务要求的测线上布置电缆,电缆的布置要满足勘察的需要,即物探断面的布置在环境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必须在任务要求的测线的两端做适当的延长,做到要求勘查断面的起终点有足够的实测数据。 3)测量要求保证每个电极接地良好;观测装置沿测线移动时,每次移动距离应保证勘探深度范围内数据连续;测量剖面应超出勘探测线两端各1/3装置长度;按工作量5%进行作业检查,均方差小于5%。4)数据处理要求数据处理前应进行坏点剔除处理、数据处理应带地形进行处理、数据反演应采用对岩溶异常较明显的处理方式。5)最终提供成果高密度电法成果断面及报告、测线布置平面图、野外培训记录及体系文件、包含所有相关电子资料。(2)地质雷

36、达法技术要求1)测线布置:当路堑挖至路基面后或路堤进行平整后布置五条地质雷达测线,其中每条轨道中心各一条,路基中心一条,轨道两侧路肩各一条,共五条测线;必要时在重点岩溶发育段落布置横向测线,横测线间距2-5m。测线布置图如下: 2)现场测试要求地质雷达测试前应对场地进行平整处理,特别是路堤位置更应该平整场地后再进行测试。选用100MHz雷达天线,若有必要可使用其他频率天线作为辅助探测手段;仪器设备的信号增益控制具有指数增益功能,采样间隔不大于0.5us,模数转换大于16bit,具有8次以上信号叠加功能,连续测量时,扫描速率大于每秒128次;系统增益不低于150dB,信噪比大于60dB,具有信号

37、叠加、实时滤波点测与连测、手动与自动位置标记等功能;通过实验选择合适的仪器参数(即工作频率及介电常数),采样率宜选用天线中心频率的6倍10倍。当探测对象情况复杂时,应选用两种及以上的不同频率天线,多个频率天线均能符合探测深度时,应选择频率较高的天线;支撑天线的器材应选用绝缘材料,天线操作人员不应佩带金属物件,天线操作人员应与工作天线保持相对的位置;测试过程中,天线应紧贴表面,保持铅直;现场采用连测试,应匀速缓慢移动天线,移动过程中保证天线与探测面完全耦合,每移动2m在数据中做一个标记;采用点测时,点距宜20cm,采样时保持天线静止;采用测量轮标注时,宜每5m校队一次;现场测试时,应移走或尽量避

38、开测线附近的机械设备与金属物体、异线等;检查质量的记录与原探测记录具有良好的重要性,波形一致,异常没有明显的位移。3)资料处理 资料处理应以2m为单位进行距离归一处理,以保证水平异常位置准确;资料处理应进行地形校正,以保证垂向异常位置准确;数据应进行背景清除、滤波等一系列处理,以确保排除其他干扰。 4)最终成果地质雷达探测断面图及报告、测点布置图、野外培训记录及体系文件、包含所有相关电子资料。(3)二维瞬态面波法术要求1)二维瞬态面波测线布置 二维瞬态面波应在高度电法及地质雷达法探测的物探异常区域进行进一步探查,在物探异常区域共布置三条测线(也可以根据异常位置适当调整):路基中心布置一条测线,

39、距两侧路基边缘2m的路肩各布置一条测线。测线布置图如下: 测线位置的测量应采用皮尺或测距仪由最近的里程桩量取。测线展布方向应根据测区的地形、地质及场地条件确定。测线布置原则上依据上述要求实施,但在实际探测过程中遇到影响时,应对测线的布置进行适当的调整。2)观测系统要求道间距:1.5-3m、检波器个数:24个或更多、检波器型号:4.5HZ垂直检波器、偏移距采用2m10m。3)数据采集要求采样间隔:250us或500us、记录长度:选用500us或1000us、浅层探测采用锤击震源,大锤重24磅、每个记录一般需要3-5次的叠加。4)数据处理要求二维瞬态面波数据处理应进行如下流程分析处理。 5)最终

40、成果二维面波剖面图及报告、测点布置图、野外培训记录及体系文件、包含所有相关电子资料。3、检测阶段技术要求检测阶段主要采用:地质雷达法、二维瞬态面波法及水压试验等方法。通过和探查阶段资料对比,分析得出岩溶处理效果结论。(1) 地质雷达法技术要求检测阶段地质雷达共布置三条测线:路基中心布置一条测线,距两侧路基边缘2.2m的路肩各布置一条测线,测线布置图见下图。检测阶段测线一、测线二、测线三应和探查阶段测线一、测线二、测线五位置相同,通过岩溶处理前后地质雷达资料对比,分析得出岩溶处理效果结论。其他技术要求参照探查阶段地质雷达技术要求。 (2)二维瞬态面波法技术要求 检测阶段二维瞬态面波共布置三条测线

41、:路基中心布置一条测线,及两侧路基边缘2m的路肩各布置一条测线,测线布置图见下图。检测测线应和探查测线位置相同,通过岩溶处理前后二维瞬态面波资料对比,分析得出岩溶处理效果结论。图7 检测阶段二维瞬间面波测线布置示意图其他技术要求参照探查阶段地质雷达技术要求。(3)压水试验的技术要求压水试验技术要求参照(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31-2003)相关规定执行。5.2高填方路堤施工方法5.2.1技术准备(1)施工测量由项目项目部组织精测队与工程师按施工设计资料,对CP、CP精密控制网进行复测,在适当的位置进行控制点加密并埋设永久桩和护桩,确保本工程测量桩位准确无误且同时方便进行施工测量。

42、(2)组建工地试验室本工程于第一架子队驻地位置按高标准建立工地试验室,配置满足施工需要的试验仪器与设备,安装调试,并通过相关的验收认证,达到能够进行取样分析、试验、出具试验报告等试验工作的条件。(3)编制施工操作细则根据本工程设计文件中的工程数量、工程特点、施工工期、环保要求以及施工调查收集的有关资料,对重点工程和关键工序编制作业指导书及作业要点卡片、重点工程施工方案、工程安全质量保证措施等,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4)核对设计文件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各部门相关人员及第一架子队主要技术管理人员对设计图纸、设计文件进行全面熟悉、核对,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资料,编写设计图纸会审记录,进行沿线原地面复测及管沟、电线电缆及村道的调查,并于施工设计图纸进行现场核对,如现场与设计不符,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同时抄报监理与发包人。(5)技术交底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工程部和安质部对架子队施工中每道工序下达技术交底书,再由架子队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施工管理/施工技术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