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选择题
1、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
A.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2、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
A.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B.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英勇斗争的结果
C.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D.实现了我国经济的腾飞
4、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A.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C.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农民丁说:“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5.“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首荡气回肠的歌曲把我们带回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对于这场战争的结局,你写篇社论,你会写( )
①粉碎了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阴谋②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③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④显示了美国的实力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美危难关头舍己为人的英雄。六十年前,作家魏巍发表过一篇充满激情、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生动报道了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舍生忘死的( )
A.中国工农红军 B.八路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7、“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桥”指的是( )
A.钱塘江大桥 B.武汉长江大桥
C.南京长江大桥 D.川藏、青藏公路
8、旧版1分纸币的正面主景图案,是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这辆汽车最早产生的时期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改革开放初期 D.21世纪初
9、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主要是对 进行的改造 ①农业 ②手工业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④交通运输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下列图片共同体现出的时代主题是( )
A.反抗外来侵略 B.进行三大改造
C.发展国民经济 D.巩固新生政权
11、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性事件是
A.一五计划任务完成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大跃进”运动开始 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12、习近平总书记说,学习焦裕禄时我上初中,当时政治课老师读报,读着读着便哽咽了,听着听着我们也流泪了。总书记接着说,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禄被誉为
A.“最可爱的人” B.“党的好干部” C.“铁人” D.“两弹元勋”
13、.一些历史名词往往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大串联”、“红卫兵”、“停课闹革命”发生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整风运动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4、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转折”的含义是
A.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
C.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5、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 国有企业改革 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D.实行对外开放
16、.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是
A.海南经济特区 B.上海浦东开发区
C.环渤海地区 D.长江三角洲地区
17、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
A、拍卖政策B、兼并政策C、赎买政策D、没收政策
18、有些人的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中与他出生的时代特征不相符合的是( )
A、出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 B、出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C、出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 D、出生于1978年,取名文革
19、作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策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20、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依据下列图片农业生产关系调整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图①农民积极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图②广大农民衷心拥护《土地改革法》)
(图③农民在领取包产到户的合同书) (图④人民公社化时期毛泽东在河南视察)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21、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有“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指的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22、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二、简答题:(16分)
21、“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莲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没计师是谁吗?(2分)他的理论在形成和确立的过程中分别与哪些重要会议有关,请根据提示写出会议的名称。
最早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分):
确立了他的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2分)
③把他的理论写入党章作为党的行动指南:(2分)
22、材料一: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
种类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粮食
13213
14369
16392
棉花
50.2
103.1
130.4
材料二:“一五”时期我国各部门投资比例表
部门
重工业
农林水利
交通运输
文化教育
其他
投资比例
58.2%
7.6%
19.5%
7.2%
7.5%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促进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它的完成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2分)
(2)材料二表明“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投资的重点是什么?(2分)“一五”计划的完成有什么历史作用?(2分)
三材料解析题
23材料一(10分)
图一 肥猪赛大象 图二 土高炉
请回答:
⑴上图反映了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出现的什么失误?(2分)图二反映当时掀起一场怎样的全民运动?(1分)
(2)上述材料中有关情况的出现对我国建设有什么危害?(2分)
(3)从这场运动的失误中应吸取怎样的经验教训?(2分)
材料二:阅读下表中的粮食产量变化情况。
时 间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粮食产量
4 000亿斤
3 400亿斤
2 870亿斤
2 950亿斤
请回答:
(4)从表中可看出,我国粮食产量在1958~1961年之间呈什么趋势?(2分)
(5) 根据图表说明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四探究题:(34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
同学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1) 回顾历史
2)图9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1分)从此,中国人民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2分)
材料一 一副对联写道: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材料二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1)据材料一指出 “当年”分田的依据是什么?(2分) “今岁”分田又指党在农村采取了什么举措?(2分) 请说出材料中后一次“分田”的重要意义
(3)据材料二回答: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2分)
(4)请列举出我国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4分)说说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4分)
(5)30年来,我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请写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4分)
,
2)展望来来
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3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