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引导学生写好入门作文 三年级又称中年级,是由写一段话向独立成篇的作文过渡的阶段,它既是低年级写话训练的继续,又是高年级整篇作文训练的开始阶段。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怎样凭借自己的教育智慧,引导学生排除万难,顺利跨进作文的大门?这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尝试。一、树立自信心,让学生敢写。 学生刚开始作文,错别字连篇、东扯西拉。教师切不可求全责备,而应用宽容的态度,用放大境找出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给学生以极大赞赏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我刚开始指导学生作文时,允许学生写错字、用错词;允许学生记流水帐;允许学生作文有头无尾只要学生动了笔就足够了。批改学生作文时,只要发现哪个词、哪个句子写得好,我一定打
2、“红色波浪线”“五角星”,在旁边用泡泡的形式批上“你这个词语用得真好”或“比喻真恰当”,以示赞扬。作文的尾批,我总是不忘写上一些鼓励的话。例如,对一篇好作文,我写过这样一句话:“你真是一位小作家,我为你感到高兴!”“你保护了青蛙,老师感到骄傲”,对差的作文,我也给予鼓励:“老师相信你下篇作文一定精彩!”学生都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赞扬,我们作老师的又何必吝啬那些赞扬的话呢? 开学后不久,我上完了第一单元,学生第一次接触了作文。这次作文是写有关秋天的景物。一上课,我并没直接进入作文,而出示了一幅画,是关于秋天的果园、田野、树林等景象。学生饶有兴趣地看着,我提问:“你们能看出图上是什么季节吗?”学生们
3、异口同声地说:“秋天。”我说:“为什么?”学生们七嘴八舌,有的说有红红果子,有的说有金黄稻谷,有的说树叶黄了我说:“你们真会发现。”这节课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可以说景物颜色、样子、像什么,还可以想象人们丰收时的情景。同学们尽情说话。然后我让学生起来发言,同学们兴致很高,纷纷发言。这时我说:“把你们刚才说的写下来,这就是今天的作文。”这时学生不停的点头,第一次作文效果还不错,增强他们自信心。二、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乐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提到写作文,很多学生都头痛。这样,我们就要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让他们喜欢写,乐于去写。可以试着由他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让他自由发挥,评价时抓住优点及时表
4、扬,提高他的积极性,减轻对作文的畏惧感,让他明白写作也不是那么高深莫测的事。因此,我注意经常地给学生创设新奇、新颖、趣味性的情境,让学生感到奇怪,驱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参与心,虽然已“授人以渔”,但还要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尤其是对学生的第一篇作文,要加倍地珍惜。珍惜学生的“处女作”,旨在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和作文的积极性。我有时和学生一道写出下水作文。写完之后,把自己写的“下水文“念给学生听,还要将发现的好的学生作文念给同学听,让那些写得不好的同学修改或重写自己的作文。像这样训练几次后,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培养起来,他们再不会认为作文是高不可攀的事,学生打开了作文之门。三、走入生活,让学生真实写。
5、教学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到,“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真实是作文的生命”。教师应提倡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写出真情。在教学中,我经常带着孩子走入生活。如:春天,我要带学生去野炊或春游,然后抓住时机,通过现场指导,要求学生当场写出做饭的经过和吃东西时你争我抢欢乐的场面。结合学校,班级开展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写出活动中的感受。如跳绳、打篮球、拔河、包饺子大赛等活动。这样,学生有物可叙,有情可抒。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还经常布置学生观察、种植花草、参加各种家务劳动、动手制作小制作等课外实践活动,并指导学生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从而扩大学生的素材范围,增强积聚材料的深度和广度。有一次要求写景的作文,学生
6、都说没去过什么风景区玩。学校旁边有一棵很大黄角树,本来就是一处风景。只是他们经常看,觉得太平淡了吧。所以我组织学生再来这里观察,让他们观察一下这棵树跟别处的树有什么不同,有些什么特点。有的说根又大又多,有的说干特别的粗壮,也有的说叶子很茂密。我说这就是这棵树的特点。结果回来后,他们大多数人有感而发,对身边有这样的美丽景色感到很自豪,作文一下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样做,不仅使学生积累了写作素材,还使其了解了生活中的美,在观察和写作中,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四、注重学生间交流、积累,让学生体验快乐 同学之间的感情和信息很容易沟通。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抓住这一点,给学生间的交流创造机会,使学生的作文水平
7、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我经常在全班朗读本班优秀习作,读后让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感受,并要求每一个学生努力学习别人作文的优点。鼓励学生自己写作文后记。然后进行小组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轮流朗读自己的作文,小组成员进行评议,并要求小组成员在听后分别写出评语,完成后,教师再批改学生的作文,并就学生们写的评语进一步评价。另一种方式是要求每一个学生在一节课内,尽可能的阅读其他同学的作文(至少两篇),在与多人交换阅读的过程中,取众人之长,补己之短。学生在互相交流、批批改改的过程中,受益匪浅。每位学生的作文水平均有很大提高。 此外,还要注意学生语言的积累。吕叔湘先生说过:“凡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间接地接触广泛的生活,积累丰富的语言和写作知识。我让学生每天至少读一篇课外读物,坚持写读书笔记。鼓励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好文章、好段落和自己认为写的得意的作文读给大家听。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写作的兴趣,效果还是不错的。 引导学生作文入门,是我们小学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它又是一件艺术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老师的强烈责任感和爱心、细心、恒心。2005年10月26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