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6篇 教材简析: 本节内容包括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利用公式直接计算圆柱的体积,利用公式求:圆柱形物体的容积,第十一册圆柱的体积公开课。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学过的学问作铺垫,采纳迁移法,引导学生将圆柱体化成已学过的立体图形,再通过观看、比拟找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可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目的: 1、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借助因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理解这个过程。 2.会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圆柱形物体的体积和容积,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洁的问题。 3.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法,培育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4.借助实物演示,培育学生抽象
2、、概括的思维力量。 教 具:圆柱的体积公式演示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圆柱形水杯。 (1)教师在杯子里面装满水,想一想,水杯里的水是什么外形的?(2)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出这些水的体积吗? (3)争论后汇报: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量出数据后再计算。(4)说一说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2、创设问题情景。(课件显示) 假如要求压路机圆柱形前轮的体积,或是求圆柱形柱子的体积,还能用刚刚那样的方法吗?刚刚的方法不是一种普遍的方法,那么在求圆柱体积的时候,有没有像求长方体或正方体体积那样的计算公式呢? 今日,我们就来一起讨论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出示课题:圆柱的体积)(设
3、计意图:问题是思维的动力。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阅历和旧知,积极思索,去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制造认知冲突,形成“任务驱动“的探究气氛。) 二、新课教学: 设疑揭题:我们能把一个圆采纳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方法推导出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现在能否采纳类似的方法将圆柱切割拼合成一个学过的立体图形来求它的体积呢?今日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1.探究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课件演示拼、组的过程,同时演示一组动画(将圆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份),让学生明确: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C、依次解决上面三个问题。把圆柱拼成长方体后,外形
4、变了,体积不变。(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圆柱的体积) 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高就是圆柱的高。协作答复,演示课件,闪耀相应的部位,并板书相应的内容。)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字母公式是V=Sh(板书公式) 争论并得出结果。你能依据这个试验得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吗?为什么?让学生再争论:圆柱体通过切拼,圆柱体转化成近似的 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圆柱体的底面积 ,这个长方体的高与圆柱体的高 。由于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所以,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 。(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 。(板书:V=Sh)(设计意图:在新课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复习旧学问,在观看中理解,
5、在比拟中归纳,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使学生切实经受圆柱体积公式充分表达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小学数学教案第十一册圆柱的体积公开课。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把握算法,而且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领悟了学习方法,培育了学生的学习力量、抽象概括力量和规律思维力量) 要用这个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必需知道什么条件? 填表:请同学看屏幕答复下面问题, 底面积()高(m)圆柱体积(m3) 63 0.58 52 (设计意图:设计练习能使学生到达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而训练学生的技能。这是第一层根本练习,通过这道题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把握本课重点,夯实根底知) 例:一个圆柱形油桶,底面内直径是6分米,高是7
6、分米.它的容积约是多少立方分米?(得数保存整立方分米) 解: d=6dm,h=7dm.r=3dm S底 =r2=3.1432 =3.149 =28.26(dm2) V =S底h =28.267 =197.82198dm3 答:油桶的容积约是198立方分 (设计意图:使学生留意解题格式,留意体积的单位为三次方) 三稳固反应 1求下面圆柱体的体积。(单位:厘米) 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在作业本上做。板演的同学讲解自己的解题方法题,教师归纳学生所用的解题方法,强调在解题的过程中格式。(设计意图:这是其次层变式练习。是让学生在把握公式的根底上理解公式,学会敏捷运用公式的训练题。通过对公式的拓展性理解,可以
7、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圆柱体积公式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能培育学生的规律思维力量。) 练习:(回到想一想中) 圆柱形水杯的底面直径是10cm,高是15cm.已知水杯中水的体积是整个水杯体积的 2/3 计算水杯中水的体积? (设计意图:这是第三层进展性练习,安排了亲密联系生活实际的习题,让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引入环节中的两个问题,切实体验到数学就存在于自己的身边。) 四拓展练习 1一个长方形的纸片长是6分米,宽4分米.用它分别围成两个圆柱体,A是用4分米做底高6分米,B是用6分米做底高是4分米它们的体积大小一样吗?请你计算说明理由.(结果保存) 2一个底面直径是20cm的圆柱形容体里,放进一个不规章的铸铁零
8、件后,容体里的水面上升4cm,求这铸铁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安排了亲密联系生活实际的习题,让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引入环节中的两个问题,使学生熟悉到数学的价值体验到数学对于了解四周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是特别有作用的;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到达培育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制造性解决问题力量的目的。) 五课堂小结: 1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解题时需要留意那些方面。 (设计意图:收获包括学问、力量、方法、情感等全方位的体会,在这里采纳提问式小结,使学生畅谈收获、发觉缺乏,既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力量,又能培育学生的归纳概括力量;同时通过对本节所学学问的总结与回忆,还能使学生学到的学问系统化、
9、完整化。) 六布置作业 1.A册习题2.7 2.拓展练习2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表达了:一、利用迁移规律引入新课,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观看、思索、说理,调动多种感观参加学习;三、正确处理“两主“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留意学生学习的参加过程及学问的猎取过程,学生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到达预期效果,缺乏处学生争论时间掌握太少,课后作业个别学生还是对公式不会敏捷应用。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青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328页。 教材简析: 该信息窗呈现的是圆柱和圆锥外形的冰淇淋盒,并分别标出了它们的底面直径和高。引导
10、学生提出问题,引入对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探究和学习。“合作探究”中第一个红点局部是学习圆柱的体积。 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情境,通过探究与发觉,理解并把握圆柱并能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2、经受探究圆柱计算公式的过程,进一步进展空间观念。 3、在观看与试验、猜想与验证、沟通与反思等活动中,初步体会数学学问的产生、形成与进展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布满着探究与制造,初步了解并把握一些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体积公式的探究推导过程。 教具预备: 多媒体课件、圆柱体积学具、沙子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谈话:同学们,天气慢慢热了,在夏季
11、同学们最喜爱的冷饮是什么?(生答复) 课件出示:两个圆柱体冰淇淋。 谈话:看,小明买了两个冰淇淋,你能猜猜哪种包装盒体积大吗? (生猜想)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圆柱的体积。(板书课题圆柱体的体积。) 设计意图: 从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导入新课,从中培育学生在生活中发觉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学生的猜想为后面的试验验证做好了铺垫,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回忆旧知,实现迁移。 谈话:怎样求圆柱的体积呢?我们或许能从以前讨论问题的方法里得到启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请大家想一想,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 (学生答复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
12、的长方形,找出圆与所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设计意图: 通过回忆圆的面积的推导方法,奇妙地运用旧学问进展迁移。 三、利用素材,探究新知。 沟通猜想 谈话:通过刚刚的回忆,你们能想方法将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来求体积吗? 生:我们学过长方体的体积,可不行以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呢? 师谈话:你的想法很好,怎样转化呢? 生争论,沟通。 生汇报,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想法: 1、先在圆柱的底面上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再竖着切掉四周,得到一个长方体,然后把切下的四块拼在一起。 2、可以把圆柱的底面分成很多一样的扇形,然后竖着切开,重新拼一拼。 3、假如是橡皮泥那样的,
13、可以把它重新捏成一个长方体,就能计算出它的体积了。 谈话:请同学争论和评价一下,哪一种方法更合理呢?引导学生根据其次种方法进展验证。 试验验证 学生动手进展试验。 谈话:请每个小组拿出学具,根据刚刚第3小组的方法把它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并讨论转化后的长方体和原来圆柱体积、底面积、高之间的关系。 学生合作操作,集体讨论、争论、记录。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 操作,再次感受“化圆为方”的思想。动手操作,是学生发觉规律和猎取数学思想的重要途径。 四、分析关系,总结公式 1、全班沟通 谈话:哪个小组情愿展现一下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 引导学生发觉: 转化后的外形变了,但是体积没有变,底面的面积没有
14、变,高也没有变。 2、分析关系 引导说出: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后,虽然外形变了,但是长方体的体积和原来圆柱的体积相等,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 3、总结公式。 谈话: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的发觉特别正确。我们来看一看课件演示。 (课件分别演示将圆柱等分成16份、32份、64份的割拼过程,学生观看、思索。) 谈话:你发觉了什么? 引导观看: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 (课件动态演示:圆柱的高长方体的高,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底面积。) 谈话:其实大家刚刚又采纳了“化圆为方”的方法将圆柱转化成了长方体。你现在能总结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吗?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15、 依据学生的答复教师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 高 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高 谈话:你能用字母表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吗?V=Sh 设计意图教师赐予适当的演示,沟通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与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推导方法的共同点转化法,便于学生顺当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五、利用公式,解决问题。 自主练习第1题、第2题、第3题 设计意图稳固练习准时让学生利用结论解决问题,感受自己讨论的重要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课堂总结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3 学情分析: 依据六年级的教学状况来看,班中绝大局部同学都能跟上现有的进度,通过本节课教学要使敏捷运用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洁的问
16、题,通过想象、操作等活动,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把握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教学目标: 1通过切割圆柱体,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这一教学过程,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 2通过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培育学生的分析推理力量。 3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把握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教学重点: 圆柱体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用具: 圆柱体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求下面各圆的面积(答复)。 (1)r=1厘米; (2)d=4分米; (3)C=6.28米。 要求说出解题思路。 2提问:什么叫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17、哪些? 3已知长方体的底面积s和高h,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二、探究新知 1、依据学过的体积概念,说说什么是圆柱的体积。(板书课题) 2、公式推导。(有条件的可分小组进展) (1)请同学指出圆柱体的底面积和高。 (2)回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切拼转化) 3、回忆了圆的面积公式推导,你有什么启发? 生答: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计算体积。 4、动手操作。 请2位同学上台用教具来演示,边演示边讲解。 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份,切开后把它拼成一个近似地长方体。 多请几组同学上台讲解,完善语言。 提问:为什么用“近似”这个词? 5、教师演示。 把圆柱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18、。 6、假如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64份切开后拼成的物体会有什么变化? 生答:拼成的物体越来越接近长方体。 追问:为什么? 生答: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弧就越短,拼起来的长方体的长就越近似于一条线段,这样整个形体就越近似于长方体。 7、刚刚我们通过动手操作,把圆柱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师:拼成的长方体和原来的圆柱有什么联系?请与同学们进展沟通? 出示争论题。 (1)、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圆柱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是相等的? (2)、拼成的长方体的高与原来圆柱的高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是相等的? (3)、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与原来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板书: 长方
19、体体积 底面积 高 圆柱体积 底面积 高 8、依据上面的试验和争论,想一想,可以怎样求圆柱的体积? 生答:把圆柱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拼成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由于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9、用字母如何表示。 V=sh 10、小结。 圆柱的体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计算圆柱的体积必需知道哪些条件? 11、教学算一算 审题。提问:你能独立完成这题吗?指名一同学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列式依据是什么?应留意哪些问题?最终结果用体积单位) 12、教学“试一试” 小结:求圆柱的体积,必需知道底面积和高。假如不知道底面积,只知道
20、半径r,通过什么途径求出圆柱的体积?假如知道d呢?知道C呢?知道r、d、C,都要先求出底面积再求体积。 三、稳固练习 课后“练一练”里的练习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这个公式是怎样得到的?指出:这节课,我们通过转化,把圆柱体切拼转化成长方体,(在课题下板书:圆柱转化长方体)得出了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4 教学圆锥的体积是在把握了圆锥的熟悉和圆柱的体积的根底上教学的。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试验来发觉圆锥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圆锥的体 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并能运用这个关系计算圆锥的体积,让学生从感性熟悉上升
21、到理性熟悉。 我让学生观看,先猜想圆锥的体积和什么有关,学生联系到了圆柱的体积,在猜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学习目标。教师从展现实物图形到空间图形,采纳比照的方法,不断加深学生对形体的熟悉。然后让学生动手试验:有的组用捏橡皮泥的方法,有的组用到沙子的方法;有的组用计算的方法。让孩子亲历教学的验证过程,从试验中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推出圆锥的体积公式。接着我趁热打铁,让学生想一想等积等高的时候,圆柱和圆锥有什么样的关系?等积等底的时候,圆柱和圆锥又会有什么样的关系?这样,就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对圆锥的体积建立了鲜亮的印象之后,就应用公式解决实际的生
22、活问题,起到稳固深化学问点的作用。 圆锥的体积这节课的教学具有下面的特点,一是在教学新课时,没有像传统教学那样,直接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的教具,让学生观看倒沙试验,而是通过师生沟通、问答、猜测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剧烈的探究欲望,学生迫切盼望通过试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测,所以做起试验就兴趣盎然;二是在试验时,让学生小组合作亲自动手试验,以试验要求为主线,即动手操作,又动脑思索,努力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这样的学习,学生学的活,记得牢,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表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是一个探究者、讨论者、发觉者,并获得了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在教学之后感觉到
23、圆满的是,由于教具有限,参加试验的学生不多,假如每个小组预备一套学具,让他们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真实的参加到探究中去,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怀着喜悦的心情进展学习,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力量,这样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学会了学问,更重要的是培育了学生的力量。 教材中圆锥体积的相对练习较少,但在考试里面实际解决问题中却经常需要学生能够敏捷应用,所以特殊增加了一课时练习。教学中的一组填空题,对于帮忙学生深入理解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的联系很有价值。通过练习,学生们明确了圆柱与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和为4个圆锥的体积(或三分之四个圆柱的体积),而它们的体积相差2个圆锥的体积(或三分之二个圆柱的
24、体积)?。把握这些学问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很有帮忙,如将圆柱削成最大的圆锥,求削去局部的体积是多少,就可直接用圆柱的体积乘三分之二从而使计算简便。 教学的最终我与孩子们一起通过大量的练习,引导总结出了圆柱和圆锥体积和高(或者是底面积)相等,那么圆锥的底面积(或高)是圆柱的3倍,圆柱的底面积(或高)是圆锥的三分之一。 总而言之,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考试中学生简单丢分的危急高发内容,我在后面的教学中需要精讲和精炼,让学生熟能生巧、巧能生精,内化成自己的数学直觉方为最高层次!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探究并把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2、能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解
25、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日我们来学习“圆柱的体积”(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 1、探究并把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2、能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解决实际问题。 了到达目标,下面请大家仔细地看书。 三、出示自学指导 仔细看课本第19页到第20页的例5和例6的内容,重点看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例6解题过程,想: 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2、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用字母如何表示?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师:仔细看书自学,比谁自学的最仔细,自学效果最好。下面自学竞赛开头。 四、先学 (一)看书 学生仔细看书,
26、教师巡察,催促人人都在仔细地看书。 (二)检测(找两名学生板演,其余生写在练习本上) 第20页“做一做”和第21页第5题。 要求:1、仔细观看,正确书写,每一步都要写出来。 2、写完的同学仔细检查。 五、后教 (一)更正 师:写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题,发觉问题的同学请举手。(由差-中-好) (二)争论 1、看第1题:认为算式列对的请举手?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2、看第2题:认为算式列对的举手?你是怎么思索的? 3、看计算过程和结果,认为对的举手? 4、评正确率、板书,并让学生同桌对改。 今日你们表现实在是太好了,教师真为你们感到快乐。教师这里有几道练习题,敢不敢来
27、试一试?(出示) 六、补充练习: 1、一个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30立方厘米,高是60厘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一个圆柱体和一个长方形的体积相等,高也相等,那么它们的底面积()。 3、把一个圆柱的侧面绽开,得到一个正方形,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厘米,这个圆柱的”高是()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日所学的学问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又快,字体还又端正。 七、当堂训练(课本练习三,第21页) 作业:第3、4、7、8题写作业本上 练习:第1题写书上,第2、6、9、10题写练习本上 八、板书设计 课题三:圆柱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
28、九年义务教育六年级下册的圆柱的体积,我教此内容时,不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纳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在实践中体验,从而获得学问。对此,我作如下反思: 一、学生学到了有价值的学问。 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发觉,得到的学问是“活”的,这样的学问对学生自身智力和制造力进展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全部的答案也不是教师告知的,而是、学生在自己艰难的学习中发觉并从学生的口里说出来的这样的学问具有个人意义,理解更深刻。 二、培育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方法。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强调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加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讨论的方法,培育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学生动手实践、观看得出
29、结论的过程,就是科学讨论的过程。 三、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进展。 传统的教学只关注教给学生多少学问,把学生当成学问的“容器”。学生的学习只是被动地承受、记忆、仿照,往往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思维根本得不到进展。而这里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景,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经受了自主探究、独立思索、分析整理、合作沟通等过程,发觉了教学问题的存在,经受了学问产生的过程,理解和把握了数学根本学问,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进展。 本节课采纳新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缺乏之处是:由于学生自由争论、实践和思索的时间较多,练习的时间较少。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把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会
30、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能应用分式解答一些实际问题。 2在充分展现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的根底上,培育学生推理归纳力量和自学力量。 教学重点: 圆柱体积公式推导过程;正确理解圆柱体积公式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公式推导过程;正确理解圆柱体积公式推导过程。 教 法:启发点拨,归纳总结,直观演示 学 法:自学归纳法,小组沟通法 课前预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5分) (一)导学 1什么叫体积?(指名答复) 生: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 师:你学过哪些体积的计算公式?(指名答复) 依据学生的答复,板书: 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2圆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生:把一个圆,平均分成数个扇
31、形,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依据学生的表达,边用幻灯片演示。)得到圆面积公式s=2r。 3动脑筋想一想,圆柱的体积,能不能转化成你学过的形体,推导出计算圆柱体积的公式? 4、导入 我们已经熟悉了圆柱体,学会了圆柱体侧面积和外表积的计算,今日讨论圆柱的体积。(板书:圆柱的体积) (二)定向 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和把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2、会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实际问题。 二、合作沟通(15分) 1阅读书25页。 2、看书答复: (1)圆柱体是怎样变成近似长方体的? (2)切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和高分别与圆柱体的体积
32、、底面积、高有什么关系? (3)怎样计算切拼成的长方体体积?为什么 ?用字母怎样表示? 3、小组展评沟通结果。 (1)展评题(1)。圆柱体是怎样变成长方体的?把圆柱体底面分成很多相等的扇形(例如分成16份),然后把圆柱切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教师加以说明,底面扇形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越接近长方体。) (2)展评题2。 切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相当于圆柱的体积,长方体的底面积相当于圆柱体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相当于圆柱体的高。 (3)展评题3 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v=sh 4、公式检测 学生独立完成书上做一做1、2题。 三、自主学习(5) 1、出例如6 下面这个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奶 直径
33、8厘米 高10厘米 这袋奶498毫升 2、尝试列式计算. 3、学生展现自学结果。 4、小结 小结:要求圆柱体积,必需知道圆柱的底面积(假如给半径、直径、底面周长,先求出底面积)和高。留意统一单位名称。 四、质疑探究(2) 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又怎样求圆柱的体积? 五、 小结检测 ( 13 分) (一)小结 让学生说出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体积公式。 (二)检测 1、把圆柱切开,可拼成一个( ),圆柱的体积等于近似长方体的( ),圆柱的底面积等于( ),圆柱的高等于( ),所以圆柱的体积=( )。 2圆柱体的底面积3.14平方分米,高4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3一根圆柱形铁棒,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长是10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4 推断正误,对的画“”,错误的画“”。 (1)圆柱体的底面积越大,它的体积越大。( ) (2)圆柱体的高越长,它的体积越大。( ) (3)圆柱体的体积与长方体的体积相等。( ) (4)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和高可以相等。( ) 5、 一张长方形的纸长6.28分米,宽4分米。用它分别围成两个圆柱体,它们的体积大小一样吗?请你计算一下。 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 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vsh 75 90=6750(立方厘米) 杯子的底面积:3.14(8/2) (8/2) 10=502.4(ml) 答:它的体积是6750立方米。答:这个杯子能装下这袋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