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医推拿教案.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6916656 上传时间:2024-12-2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推拿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医推拿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医推拿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医推拿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医推拿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授课题目:中医按摩(12 ) 授课时间 : 2 月 4 日主 题 1、 推拿的概念、特点、种类和作用。 2、 推拿的起源、发展简史和流派简介。3、推拿的基本知识教 学目 标1、 熟悉和了解推拿的起源和发展,了解推拿在现阶段的应用状况。2、 了解推拿流派的现况及分布,通过教学片了解我国推拿的情况。3、掌握推拿对损伤的治疗作用、推拿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4、掌握推拿治疗原则与治法,掌握中医理论对推拿作用的认识。5、掌握推拿用的介质熟悉郑氏伤科推拿流派的起源和发展。重 点难 点1、推拿、推拿学定义。2、推拿对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理的实验研究。3、推拿的基本知识及推拿治疗原则与治法。4、推拿对个体系统、器

2、官的作用。5、中医理论对推拿作用的认识。教 法1、 课堂讲授教学过程课堂讲授1、推拿的概念、特点、种类和作用。5分钟推拿,是以手法作用于人体,通过手法功力的直接作用以及进一步由经络系统发挥的调节作用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中医外治法范畴。推拿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推拿的机理、作用和手法的一门学科。2、推拿的起源、发展简史和流派简介。15分钟21、正骨推拿正骨推拿又称“正骨按摩”、“伤科按摩”,是以矫正骨折、关节脱位、骨错缝、筋跳槽等一类骨伤科疾病为诊治范围的一种推拿疗法。教学过程2.2小儿推拿小儿推拿又称“小儿按摩”,民间亦称“推惊”、“摩惊”、“掐惊”等,是推拿在防治小儿疾病的临床实

3、践中形成的有独特体系的治疗方法,是中医推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3一指禅推拿一指禅推拿是以中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和营卫气血等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四诊八纲为辨证手段,强调审病求因和辨证论治,并结合有关生理、解剖和病理等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以一指禅推法作为主要操作手法,作用于人体的一定部位,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推拿疗法。2.4点穴推拿点穴推拿又称“点穴按摩”、“指针疗法”、“穴位按摩”等。临床上主要是以指代针,即用手指刺激人体经穴以防治疾病。2.5滚法推拿 法推拿是以法作为主要手法来治疗疾病和损伤的一种推拿疗法。是在一指禅推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根据有关的生理、解

4、剖、病理变化,在人体的体表进行一定的手法操作。基本手法是、揉、按、拿、捻和搓,并配合被动运动以及指导患者进行自主性运动。2.6腹诊推拿腹诊推拿是运用中医传统的腹诊法判断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并选用手法,以腹部为主要作用部位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推拿方法。腹诊推拿以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理论为指导,强调整体治疗,扶正祛邪,灵活应用。教学过程3、推拿的基本知识。45分钟4、小结5分钟。机动5分钟思考题:1、什么是推拿?什么是推拿学?2、我国最早的一部按摩专著是什么?3、什么是正骨推拿?4、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总结的正骨推拿八法是什么?5、推拿对各个系统的作用。6、推拿有什么治疗作用。7、推拿常用的介质有那

5、几个种类?分别举例。课后小结授课题目:中医按摩(34 ) 授课时间 : 2 月 7 日 主 题 1、 推拿常用手法和推拿手法教学片。2、 抚摩法、揉法、捏法。教 学目 标1、掌握中医对推拿学习者的要求。2、通过课堂学习和手法练习,要求学生掌握手法的手行,操纵要领,作用和应用重 点难 点1、手法的“有力”,“均匀”,“柔和”,“持久”,“深透”。2、摩法、揉法、捏法等手法的手形,操作要领教 法1、前45分钟课堂讲授2、后45分钟观看推拿教学片教学过程1手法操作要遵循有力,均匀,柔和,持久,深透的基本要求。所谓“有力”是指运用手法施治时必须具备适度的力量,手法过重往往带来不应有的损伤,过轻则达不到

6、应有的疗效,因此力量的大小应视病情,病程,操作部位以及患者的体质情况而有增减。“柔和”是指手法操作时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用力不可生硬粗暴或用蛮力。“均匀”是指推拿过程中变换动作要自然,操作要有节奏而连续,速度不能时快时慢。“持久”是指手法施治时能持续操作一定的时间。“深透” 指手法作用于体表,应使手法的作用达到深部组织。做到医宗金鉴所说:“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教学过程2讲解抚摩法、揉法、捏法等手法的手形,操作要领,作用和应用。 一、抚摩手法五指自然分开并伸直,用手掌或指腹贴放于皮肤上,轻轻地作来回直线或圆形或螺旋形的轻缓抚摸运动。多用单手操作。要领松肩,肘微屈,

7、腕关节自然伸直。操作时发力在肩,由肩而肘至手,抚摩时手不离于皮肤。动作轻缓,柔和,用力均匀,使被按摩者有舒适感。抚摩力量轻,只作用于皮肤。“摩法不宜急,不宜缓”,以每分钟100次左右为宜。作用抚摩能使皮肤表层的衰亡细胞脱落,改善皮脂腺及汗腺机能,恢复皮肤敏感性,缓解肌肉疼痛及其紧张状态,有助于局部消肿,止痛和消除麻木。对神经末梢起良好刺激,有镇静,催眠等作用。二、揉手法以全掌,掌根或指腹紧贴于皮肤上,作直线来回或圆形回旋的揉动。可用单手或重叠双手操作。根据使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掌揉法和指揉法。要领松肩垂肘,手掌或指腹紧贴皮肤,并使皮肤,皮下组织或肌肉随手的动作一起运动。用力较大时,作用直达深部

8、组织,手法操作后皮肤表面不应发红。发力在肩,以肘为支点,带动手的运动。用力均匀,动作协调,速度不宜过快,一般每分钟60-100次。作用加快血液循环,促进组织新陈代谢,使局部肿胀,凝滞消散,并可缓解深部肌肉,韧带的紧张或挛缩状态。有松解粘连和疤痕组织,缓和强手法的刺激,减轻疼痛的作用。对软组织损伤后瘀血肿痛,伤部僵硬,慢性劳损,胸胁痞闷,胃脘胀痛,小儿发烧等症均有一定的疗效。应用适用于男女老幼的全身各部位及多种伤病。掌揉法多用于较大部位如腰背,大腿和臀部,指揉法多用于小的部位如关节附近,手及足。在肌肉丰厚部位可用掌根,全掌或双手重叠操作以使力量达到深层组织。揉法可单独使用,也可贯穿运用于各个手法

9、中,其目的主要是使按摩效果能达深部组织。教学过程三、捏手法手掌自然分开,四指并拢,拇指外展和四指成钳形,对合用力挤按肢体肌肉或其它组织,间断或不间断用力。可循肢体纵轴方向运动或固定在一处操作。要领松肩,沉肘,并保持一定力量,用拇指和四指对合用力握住肢体,五指一齐用力作间断的捏合动作。肌腱,韧带用指尖捏,肌肉用指腹捏。频率约每分钟50-60次。作用促进萎缩肌肉张力的恢复。同时也可消除气血凝滞,组织肿胀和肌肉酸胀的疲劳感,缓解肌肉痉挛及肌腱挛缩等。应用肢体肿胀,关节脱位,四肢骨折后期肌肉萎缩,关节功能障碍,肌肉劳损,肌腱末端病,以及运动后肌肉疲劳等,尤其是陈旧性肘关节及指关节伤患所致的功能障碍,常

10、用此手法。在四肢应用时,常由肢体远端向近端捏,移动至一定距离后手不离开皮肤迅速返回,如此反复进行。课后小结授课题目:中医按摩(56 ) 授课时间 : 2 月 21 日主 题 推拿手法:揉捏法、搓法教 学目 标通过课堂学习和手法练习,要求学生掌握手法的手行,操纵要领,作用和应用重 点难 点1 检查上一次课所学习手法的掌握和熟练情况。2 揉捏法、搓法、等手法的手形,操作要领。教 法1、检查2、讲授3、示范4、学生操作练习教学过程1、练习和检查上一次课所学习的手法20分钟2、逐一讲授并示范本次课程内容的所有手法的手形、要领、作用和应用。3、每个手法的讲解、示范、练习时间约6分钟,共约30分钟。4、分

11、组综合练习:3人一个组,其中2人分别担当受试者和操纵着进行互相练习,1人观看,以此类推交换角色进行手法练习。共需约30分钟。5、个别指导:对学生学习和练习困难者、有询问者、要求辅导者均会一一辅导。6、小结5分钟教学过程四、揉捏手法揉捏法是揉法和捏法的协同动作,其手法是四指并拢,拇指外展,手成钳形,将大小鱼际,掌根及各指指腹紧贴于皮肤上,拇指和四指一起用力作揉和捏的动作,或拇指多作揉的动作。四指多作捏的动作,不移动或作直线向前的运动,在移动到一定距离后,手掌不离开皮肤迅速返回,如此反复进行。 要领揉捏用力主要在手指上,要求动作圆滑,连贯,力量可深达骨面,手法轻重视伤情轻重和病部深浅而不同。在操作

12、上有揉和捏的动作,拇指圆形揉的动作明显,而四指捏的动作明显,总之揉和捏是同时进行的。作用使深部组织,血管及神经都受到良好刺激,松解深部肌肉,肌腱的粘连。通经活血,旺盛深部组织新陈代谢,是消除疼痛,肿胀和瘀血的有效方法。应用揉捏多用于治疗肌肉劳损,风湿症及陈旧损伤瘀血肿胀迟迟不消,凝滞不通,轻组织内有硬块,硬条索状病变,关节伤后肌腱,韧带紧缩粗硬等病证。无论四肢,关节或腰背部,均可采用此法。五、搓手法两手自然伸直,五指并拢,两手夹住肢体对称部位,相向用力,方向相反,来回搓动肌肉或(和)肢体,并往返来回运动。搓法操作必须双手进行。要领沉肩垂肘,两手合夹肢体,利用前臂屈伸来带动手作上下或前后往返的搓

13、动。动作轻快,协调,双手力量均匀,连贯,始终保持一定的对向压力。双手对向移动距离短,频率快,每分钟可达150-200次。在腰背教学过程保持一定的对向压力。双手对向移动距离短,频率快,每分钟可达150-200次。在腰臀和胸部,双手分开呈“八”字形置于两侧操作。应视伤情的不同,确定手法力量的轻重。作用使皮肤,肌肉放松,血液畅流,促进组织代谢,消除肌肉酸胀,疲劳,提高皮温和肌肉的工作能力。课后小结授课题目:中医按摩(78 ) 授课时间 : 2 月 26 日主 题 1、练习和检查上一次课所学习的手法2、推拿手法:推压法、摩擦法(加擦法) 教 学目 标通过课堂学习和手法练习,要求学生掌握手法的手行,操纵

14、要领,作用和应用重 点难 点1、 查上一次课所学习手法的掌握和熟练情况。2、 压法、摇晃法等手法的手形,操作要领。教 法1、 检查2、 讲授3、 示范4、学生操作练习教学过程1、练习和检查上一次课所学习的手法20分钟2、逐一讲授并示范本次课程内容的所有手法的手形、要领、作用和应用。3、每个手法的讲解、示范、练习时间约6分钟,共约30分钟。4、分组综合练习:3人一个组,其中2人分别担当受试者和操纵着进行互相练习,1人观看,以此类推交换角色进行手法练习。共需约30分钟。5、个别指导:对学生学习和练习困难者、有询问者、要求辅导者均会一一辅导。6、结5分钟7、机动5分钟教学过程六、摩擦手法手掌自然伸开

15、,五指伸直并拢,全掌紧紧贴于皮肤上,作直线或回旋形的摩擦。也可用拇指指腹操作。要领先摩动,然后再擦。操作时手掌要紧贴于皮肤上,摩擦时力量大而均匀。发力在肩,以肘带动手的运动,垂肘定腕而擦,力达深部组织。动作快而灵活,连续不断,使肌肉皮肤有舒热感,频率一般每分钟120次左右。作用擦法是一种强有力的良性刺激,能兴奋肌纤维和神经。摩擦后局部产生大量的热,能提高局部温度,加速血液,淋巴液的循环,调整血液重新分配和改善组织营养等。施用于胸腹,腰背部,可宽胸理气,调理脾胃,温肾壮阳。用于劳损虚证,则有补益气血的功效。应用多用于腰背,胸腹,上臂和腿部。对于肌肉麻痹,萎缩以及慢性劳损所产生的酸痛和风湿痛等症,

16、用此手法效果明显。经常摩擦胸腹和腰背,可治疗多种慢性伤病如慢性胃肠炎,肾虚膝痛和神经衰弱等。七、推压手法手掌自然伸开,四指并拢,拇指外展,以掌根和小鱼际紧贴于皮肤上,作直线向前的单向推压动作。也可以单用拇指作单纯的推动。在脊柱上操作时两手伸开呈“八”字形,沿脊柱两侧推压。要领操作时,沉肩,垂肘,塌腕,手贴皮肤,有节奏地作间断的一推一压,或不间断的推,压同时进行,缓慢向前推动,推时不宜过快过猛。推压至一定距离时,将手撤回,撤手动作缓如抽丝,如此重复操作。推压腰背时,最好取弓箭步姿势。要求扎根在足,发力在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可着力于拇指推或掌推。教学过程作用促进血液运行和淋巴液回流,理气散积,

17、祛瘀解痉,舒筋活血,消肿镇痛。应用常用于四肢,腰背和胸腹。对局部损伤瘀肿,可从肿胀部向四周推压。对骨伤后肢端肿胀,可从肢端作向心性推压。还可治疗胸腹胀满,腰肌劳损,肌肉痹症等慢性疾患。作为保健按摩及伤后康复阶段的推压,动作可稍快,在治疗肿胀时,动作宜缓慢。在四肢作推压时,虚症向心操作,实症离心操作。运动按摩则为向心性操作。一般来说,静脉主要分布在阴面,阳面则多为动脉的分布区,所以,推压手法在阴面是向心性的。在阳面则多为离心性的。在脊柱上推压的方向,多为由上而下,分别在脊柱左右两侧进行。在腹部是从上而下,并且要求动作柔和轻缓。课后小结授课题目:中医按摩(910 ) 授课时间 : 3 月 5 日主

18、 题 1.练习和检查上一次课所学习的手法2.推拿手法:摇晃法、抖法、提弹法教 学目 标通过课堂学习和手法练习,要求学生掌握手法的手行,操纵要领,作用和应用重 点难 点1、检查上一次课所学习手法的掌握和熟练情况。2、摇晃法、抖法、提弹法等手法的手形,操作要领教 法1、检查2、讲授3、示范4、学生操作练习教学过程1、练习和检查上一次课所学习的手法20分钟2、逐一讲授并示范本次课程内容的所有手法的手形、要领、作用和应用。3、每个手法的讲解、示范、练习时间约6分钟,共约30分钟。4、分组综合练习:3人一个组,其中2人分别担当受试者和操纵着进行互相练习,1人观看,以此类推交换角色进行手法练习。共需约30

19、分钟。5、个别指导:对学生学习和练习困难者、有询问者、要求辅导者均会一一辅导。6、结5分钟7、机动5分钟教学过程八、摇晃手法一手握关节近端,另一手握关节远端肢体,使关节远端作被动的回旋转动或外展内收或(和)屈伸运动。摇晃是关节被动运动的一种手法,其操作方法随部位而异。主要关节及部位的摇晃手法,分述如下:1、手指及掌指关节:一手抓握患肢的手掌,另一手持患指指尖,作屈伸和环转运动。2、腕关节:一手握患肢腕关节上部,另一手持患手四指远节,作旋转摇晃(图2-27)。3、肘关节:一手握患肢的手背或腕部,另一手托肘关节后部,在上肢外展位进行肘关节的屈伸和环转活动。以摇晃左肘作逆时针的环转动作为例,在拉伸前

20、臂伸直的过程中,托肘关节后部的手使肘关节上抬,伸直时,使前臂由旋前位转为旋后位后,接着使前臂继续运动,由伸转屈,在前臂屈曲的过程中使前臂逐渐旋前,同时托肘关节的手略下压肘部,在由屈转伸时,协助抬肘,如此反复进行 。4、肩关节:一手握患肢肘部,使手臂伸直,另一手按着近侧肩头以固定,作肩臂的环绕运动 。5、颈部:一手扶按病人枕后部,另一手扶托下颌部,轻轻地作左右旋转,或作前俯后仰的屈伸运动,等肌肉放松适应后,突然用力向患侧扳动,但用力不宜过大,此法常与正骨手法中的端法配合应用。6、腰部:患者仰卧位,尽量屈髋屈膝,两踝交叉。一手扶持两膝下部,另一手扶按踝上,使臀部抬离床面,并作下肢的左右摆动,上下摇

21、晃和以腰骶为中心的环转运动。7、髋关节:患者仰卧位。一手握踝关节上部,另一手按于膝关节上,膝关节始终保持屈曲成锐角,作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的运动,使髋关节旋转。8、膝关节:一手握小腿下部,另一手扶胫前膝上,作屈伸运动,并在膝半伸直位作向内或向外的旋转摇晃 。9、踝关节:一手握小腿下部,一手握足作旋转运动 。要领摇晃操作时要求动作柔和,缓慢而有节奏,连续不断。活动幅度由小至大,不能超过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操作时,被摇晃关节一定要充分放松,因此病人应采取舒适的体位或姿势。作用松解关节滑膜,韧带,关节囊的粘连和皱缩,促进滑液的分泌,增加关节灵活性。尤其在关节功能障碍,僵硬等情况下,用此手法有益于关节

22、功能的恢复。应用多用于四肢关节及颈部。应根据关节活动范围,作不同幅度的摇晃,不可用力过猛。一般的关节酸软痛,陈旧性损伤和功能障碍等都可应用。严重损伤或新伤后不能使用,尤其是撕裂伤,关节附近骨折和关节脱位等更不能使用。颈部摇晃中最后的扳动手法,只能是向患侧扳。教学过程九、抖动手法及要领用手握住患者肢体远端,在向远端拉伸的基础上,将肢体用力作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或左右的颤动。施行抖法操作时,病人被抖动的关节及其上下肌肉充分放松,用巧劲而不用拙力。抖动时幅度小,频率快。抖动幅度逐渐增加,不使其有难受的感觉。频率一般约每分钟120次左右。抖动也一种关节被动运动手法,其操作方法随部位而异。主要关节和部位的

23、抖动方法分述如下:1、腕部:一种方法是两手握腕关节上部,使患者的手下垂,作轻轻的上下柔和抖动(图2-35)。另一种是操作者一手握腕关节上部,另一手握住远端2-3个手指远节,稍向外牵引,然后作连续的抖动。2、肘部:一手握持患者的手掌,另一手握持同侧肘关节上部,并使上肢微微屈肘,作缓和地左右或上下方向地抖动 。3、肩部:一手扶按肩峰部加以固定,另一手握持同侧患肢的手掌,向下略牵直肘关节并缓和抖动肢体 。或双手握持腕关节,在牵引下抖动肩关节。4、腰部:相互背对背,肘挽肘地背起患者,用臀部抵住患者的腰骶部,作左右摇摆后,屈膝位用力跺地可抖动患者腰部 。此外,也可让患者俯卧,双手上举握固床前沿,操作者站

24、于病人足端一侧,双手握小腿下部踝关节稍上处,在牵引下抬高下肢并作上下抖动,亦可在牵引下,双手重叠置于患者腰部作上下快速抖动 。5、髋部:患者仰卧或俯卧,操作者双手握踝部,抬起下肢抖动。作用松解粘连,缓解痉挛,滑利关节,增大关节活动范围。缓解伤后所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在腰部施行抖动,可以松弛肌肉骨节,加宽椎间隙,有利于解脱腰椎后关节紊乱。应用多用于四肢关节及腰部,常与摇晃手法配合应用,以取得协同作用。对骨折,脱位,筋伤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关节软骨病,胸腰椎屈曲性稳定型压缩骨折等症都有一定治疗效果。关节骨性强直不宜施行抖法。教学过程十、提弹手法根据部位的不同,用拇,食,中三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将肌

25、肉或肌腱提起,然后当放开时用手指弹动肌肉或肌腱 。要领操作时手指抓紧肌肉或肌腱,提弹时要有力而迅速,快提快放。具体应用时,可单作提而不弹,而作弹时须先作提,继以横向拨动肌肉,并且拨动的手指应在肌腹的中间位置。作用能强烈地刺激神经,肌肉和肌腱,有助于使紧张的肌肉松弛,促进血液畅通,恢复神经感觉,强健萎缩的肌腱,松解粘连。应用适用于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胸大肌,背阔肌,肱二头肌,股直肌,骶棘肌,小腿三头肌,跟腱,肩胛区等处的劳损紧缩和麻痹萎缩,以及坐骨神经痛等病症。临床常与拨法配合应用,对松解粘连,效果更佳。课后小结授课题目:中医按摩(1112) 授课时间 : 3 月 13 日主 题 1.练习和检查

26、上一次课所学习的手法2.推拿手法:振动法、叩击法、按压法(加捏脊法)教 学目 标通过课堂学习和手法练习,要求学生掌握手法的手行,操纵要领,作用和应用重 点难 点1、 查上一次课所学习手法的掌握和熟练情况。2、 振动法、叩击法、按压法(加捏脊法)等手法的手形,操作要领教 法1、 检查2、讲授3、示范4、学生操作练习教学过程1、练习和检查上一次课所学习的手法20分钟2、逐一讲授并示范本次课程内容的所有手法的手形、要领、作用和应用。3每个手法的讲解、示范、练习时间约6分钟,共约30分钟。4、分组综合练习:3人一个组,其中2人分别担当受试者和操纵着进行互相练习,1人观看,以此类推交换角色进行手法练习。

27、共需约30分钟。5、个别指导:对学生学习和练习困难者、有询问者、要求辅导者均会一一辅导。6、结5分钟7、机动5分钟教学过程十一、振动手法一手掌贴于皮肤上,另一手握空拳有节奏地击打置于皮肤上的手背。要领击打力量轻重适度,使被按摩者感觉内部组织有被震动的感觉。击打的频率应随击打的力量而改变,轻者快,重者慢,动作沉稳而不过重,以达到肌肉层为宜。一般每分钟振动60-80次。作用间接振动深层组织和内脏器官,有顺理气血,消除闷气,凝滞等作用。应用多用于胸,背部深层组织的损伤,脑震荡后遗症,胸部迸伤,胸内痞满,感冒头痛等症。十二、叩击手法用手指指腹,指尖或握空拳,双手交替或单手击打身体。根据手形的不同,可分

28、为以下六种 。1、空拳盖击:各指屈曲,呈空拳状,以各指中节指背和掌根部叩击肌肉。2、空拳竖击:手握成空拳状,与盖击手法相似,但在叩击时,是以手的小指侧锤击,接触面较空拳盖击小,振动力量较深而重。3、指尖叩击:各指略为分开,并微屈手指指关节,用指尖叩击。4、掌侧击:两手各指伸直,并自然微微分开,以手的小指侧交替叩击肌肉。5、拍击:以手指或手掌在肢体上作有节律的轻轻拍击动作,单手或双手操作均可。6、拍打: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以全掌周缘平稳而有节奏地拍打肌肉。注意力量掌握,不宜过重。要领叩击手法动作轻松,协调并有节奏,手腕灵活而不僵硬。手法力量均匀,由轻到重,不可用猛力,快慢适中。空拳盖击,

29、竖击和掌侧击,多以双手交替进行,动作快而迅速。指尖叩击和拍击则常用单手操作,动作稳准,速度适中。拍打可用单手或双手交替操作。空拳盖击,指尖叩击,拍击和拍打发力在腕,空拳竖击和掌侧击发力在肘。六种手形的用力,以掌侧击和拍打最重,拍击和指尖叩击最轻。教学过程作用使肌肉受到较大振动,兴奋肌纤维和神经,消除因伤而引起的瘀血凝滞,促进血液循环畅通,消除疲劳,酸胀和神经麻木。慢,力要足,有间歇,重复次数不宜过多,每分钟作20次左右,每次1分钟即可。另一种是快速连续按压,发力连续,频率快,每分钟120-180次,持续30秒至1分钟,力达深部。作用能消散局部瘀肿,整复腰椎小关节轻微移位和腰骶关节错缝。应用适用

30、于背及腰骶部损伤,如腰椎间盘突出,脊柱小关节紊乱,以及骶髂关节轻度错缝等症。此外,还可用双手重叠紧紧贴按腰部,作较大幅度的来回压晃。应用在肩,腰,臀,腿等肌肉丰满处,用空拳盖击,竖击,掌侧击或拍打;胸背部用拍击;头顶部用指尖叩击。可治疗肌肉劳损,筋骨痹症,骨折后期肌肉萎缩和运动后肌肉酸胀疲劳等症。十三、按压手法用掌根或掌心紧紧贴在皮肤上,用较大的力量向下按压,单手或双手重叠操作。要领躯干稍向前倾,沉肩伸肘,充分塌腕,手紧紧按贴在皮肤上。用力由轻而重,逐渐增加,需要时可借助按摩者的体重施压于患部。具体操作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慢速间断按压,频率课后小结授课题目:中医按摩(1314 ) 授课时间 :

31、 3 月 20 日主 题 1.练习和检查上一次课所学习的手法2.推拿手法:滚法、拨法、扳法、拉法教 学目 标通过课堂学习和手法练习,要求学生掌握手法的手行,操纵要领,作用和应用重 点难 点1、 查上一次课所学习手法的掌握和熟练情况。2、 滚法的手形,操作要领教 法1、 检查2、讲授3、示范4、学生操作练习教学过程1、练习和检查上一次课所学习的手法20分钟2、逐一讲授并示范本次课程内容的所有手法的手形、要领、作用和应用。3、每个手法的讲解、示范、练习时间约6分钟,共约30分钟。4、分组综合练习:3人一个组,其中2人分别担当受试者和操纵着进行互相练习,1人观看,以此类推交换角色进行手法练习。共需约

32、30分钟。5、个别指导:对学生学习和练习困难者、有询问者、要求辅导者均会一一辅导。6、结5分钟7、机动5分钟教学过程十四、滚法手法用手背近小指侧或小指,无名指,中指的掌指关节突起部和小鱼际,贴于治疗部位上,掌指关节略为屈曲,通过腕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的协同动作,产生轻重交替,持续不断的力作用于治疗部位。要领沉肩,垂肘(肘屈40-60度),松腕,各手指任其自然,不能过度屈曲或伸直。操作时,腕关节屈伸幅度较大,使手背滚动幅度控制在120度左右,即腕关节屈曲时向外滚动约80度左右,腕关节伸直时向内滚动约40度左右。掌背的远小指侧部位是手法操作的主要着力点,应紧贴于治疗部位上,不宜跳动。手法操作时,压力

33、须均匀,动作协调而有节律,一般每分钟约120次左右。作用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松解粘连,缓解肌肉,韧带痉挛,滑利关节,兴奋神经,促进血液运行,消除肌肉疲劳等作用。应用适用于颈,肩,腰背,臀部及四肢肌肉较丰厚部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筋骨痹证,肌肉劳损,软组织陈旧性损伤,局部感觉迟钝和损伤性关节功能障碍等症。在比赛前对运动员的主要运动部位施以本法,可增强肌肉韧带的运动功能和预防运动损伤。在比赛后对大肌肉群施以本法,可帮助消除肌肉疲劳,有利于恢复运动能力。教学过程十五、拨法手法以拇指或四指指端按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再对肌束作横向拨动,称为拨法。要领指端用力,手指移动范围较小,操作时手指的用力方向应垂

34、直与肌肉、韧带等组织。手法求稳,动作轻巧,一拨一放,每遍可拨动10次左右。用力应使患者能忍受为度。作用松解组织粘连,缓解肌肉痉挛,消肿散结,止痛。应用常用在肌腹和关节韧带部位。在腰背等肌肉丰满处,可双手重叠用力操作。若手下肌肉有筋结感可加大力量操作。适用于损伤后软组织粘连,骨折,脱位后期肌肉僵硬,挛缩或萎缩,肌腱末端病等症,如在前臂上段拨动伸肌群可减轻肱骨外上髁炎的症状。拨法刺激强度大,应注意用力大小的掌握,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并在操作后给予揉,搓,抚摩等手法缓和强刺激,同时也可增强拨法的治疗效果。十六、扳法手法用双手作相反方向或同一方向扳动肢体的方法,是关节被动运动的一种手法。两手或两人配合进

35、行,即一手(或一人)扶握固定关节近端,另一手(或另一人)扳动关节远端肢体,作适当幅度的单一屈曲,伸展,旋转,内收或外展等活动,并常在关节活动到一定程度后,施加一个短促的相同运动方向的有力快速的继续运动。常用于颈,胸背和腰背部。教学过程1、颈部扳法(1)颈部斜扳法:患者头略向前屈。操作者站于患者体后,一手抵住患者头后侧部,另一手抵住对侧颌部,使头向一侧旋转至最大程度时,两 手同时用力作相反方向的扳动。(2)旋转定位扳法:患者坐位,颈前屈至一定角度后,操作者在其背后,用一肘窝托住其颌部,同侧手则扶住其枕部(向右扳用右手,向左扳则用左手),另一手挟住患者肩部。托扶其头部的手用力,先作颈项部向上牵引,

36、同时把患者头部作被动向患侧旋转至最大限度后,再作扳动。2、胸背部扳法:患者坐位,令其两手交叉扣住,置于颈后部。操作者站于患者体后,两手托住患者两肘部,并用一侧膝部顶住患者背部,嘱患者自行俯仰,并配合深呼吸,即俯身时呼气,后仰时吸气,在患者后仰伸腰时双手向后牵引扩胸 。3、腰部扳法(1)腰部斜扳法:患者侧卧位,下侧腿伸直,上侧腿屈膝屈髋,下侧手自然放置,上侧手置于体后。操作者一手抵住患者肩前部,另一手抵住臀部;或一手抵住患者肩后部,另一手抵住髂前上棘部。使腰部被动旋转至最大限度后,两手同时用作相反方向的扳动 。(2)腰部旋转扳法:有两种操作方法。 直腰旋转扳法:患者坐位,两腿分开。操作者在患者体

37、侧,侧对患者并用腿夹住患者一侧下肢,一手抵住患者近己侧的肩后部,另一手从患者另一侧腋下伸入抵住肩前部,两手同时用力作方向相反的扳动 。弯腰旋转扳法:患者坐位,一助手帮助固定患者下肢及骨盆。操作者站于患者背后,用一手拇指按住需扳动的脊柱的棘突(向左旋转时用右手),另一手从患者腋下伸出,勾扶住患者项背后(向左旋转时用左手),然后使其腰部向前屈曲再向患侧旋转后伸。当旋转后伸接近至最大限度时加速,同时按住棘突的拇指用力向对侧推顶棘突。十七、拉法手法固定肢体或关节的近端,牵拉肢体远端的方法,称为拉法,又称拔伸。1、头颈部拉法:患者端坐。操作者站在患者背后,用双手拇指顶在患者枕骨下方,两掌根托住两侧下颌骨

38、的下方,并用两前臂压住患者两肩,两手向上用力,两前臂下压,同时作相反方向用力。2、肩关节拉法:患者坐位。操作者双手握住患侧腕关节或肘关节,逐渐用力牵拉,同时嘱患者身体向另一侧作对抗性的倾斜,或由一助手固定患者身体。3、腕关节拉法:操作者一手握住患者前臂下段,另一手握其手指,两手同时作相反方向用力,逐渐牵拉。4、指间关节拉法:操作者一手捏住被拔伸关节近侧端,另一手捏住其远侧端,两手同时用力作相反方向的牵拉。要领本法操作时用力均匀而持久,动作缓和,不可用猛力牵拉,力量应逐渐加大。作用对扭伤的肌腱,移位的关节有整复作用,对痉挛肌肉有解痉作用。应用拉法常用于关节错缝,筋腱移位,肌肉痉挛,关节僵硬等症,还可纠正骨折的重叠移位和成角畸形,现多用器械牵引。课后小结27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