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汇编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重要图片:中国的疆域四至1、 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2、 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53N附近)最南端:曾母暗沙(4N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约135E)最西端:帕米尔高原(约73E)3、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有少数地区属热带,无寒带;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
2、国家。4、 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海峡:台湾海峡(属于东海)、琼州海峡5、 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岛屿:台湾岛、海南岛 两大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6、 陆地相邻的国家14个,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俄罗斯,人口最多的是印度,面积最大的内陆国是:哈萨克斯坦 (口诀:俄国蒙古和朝鲜,哈吉塔巴阿富汗,印尼不丹缅老南)7、 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其中最大的群岛国家是:印度尼西亚 (口诀:印尼马文菲日韩)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重要图片:p9中国的行政区划图 p8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和行政中心表1、我国行政区划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3、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2、我国共有34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简称用本省的河湖或山名皖(安徽的皖山)、湘(湖南的湘江)、赣(江西赣江)简称用本身的历史名称晋(山西)、冀(河北)、鲁(山东)、豫(河南)、蜀(四川)黔(贵州)、鄂(湖北)、粤(广东)一省有两个简称川或蜀(四川)、云或滇(云南)、甘或陇(甘肃)、贵或黔(贵州)、陕或秦(陕西)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重要图片:各省人口数量图。1、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1/5,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2、 【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
4、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出生率明显上升;3、 人口分布疏密不均,以人口地理分布界线黑河腾冲为界,东部多西部少;人口最多的是广东,最少的是澳门4、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5、【东部人口密集的原因分析】:东部地形较平坦,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气候湿润,河湖众多,经济方面东部历史悠久,经济发展水平高,交通便利。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重要图片:中国民族分布图1、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400万以上的民族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等。民族政策:平等
5、、团结、互助、民族区域自治。2、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3、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云南,分布最广泛的是回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地区)4、少数民族的乐器和风俗节日: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傣族泼水节(孔雀舞) 藏族晒佛节(又名雪顿节)彝族火把节 侗族芦笙节 毛南族叼羊节 朝鲜族长鼓舞 维吾尔族手鼓舞 回族开斋节 壮族三月三歌节第一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P21-31) 重要图片:P21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 P24中国地形分布图1、 我国地势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地形
6、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2、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使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3、 三级阶梯主要地形和分界山脉:海拔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第一阶梯4000米高原、山地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青海湖(最大咸水湖)分界线:昆仑山脉、阿尔金山、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阶梯2000-1000米高原、山地、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阶梯500米平原、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近海大陆架 洞庭湖、鄱阳湖(最大淡水
7、湖)、太湖 3、主要山脉走向: 山脉纵横交错东西走向的山脉北列:天山阴山中列:昆仑山秦岭南列: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台湾山脉,其主峰是 玉山西北东南走向山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中国和尼泊尔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4.五岳: 东岳泰山山东省(鲁) 西岳华山陕西省(陕秦)南岳衡山湖南省(湘) 北岳恒山山西省(晋) 中岳嵩山河南省(豫) 5.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三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8、,长江中下游平原。详细特征信息见教材P24-27页【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对我国气候、交通、经济的有利方面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第二,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所以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诗句,这些大江大河沟通了东西部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第三: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在高一级流向低一级的地方,水流急、落差很大,在阶梯交界处,可以提供巨大的水能。我国的大型水电站大多建设在这些地带。如世界最大的三峡水电站就在第二级和第三级交界处。【分析山区对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山区为发展林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9、,但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不利于发展种植业。中国的气候: P34中国温度带的划分 P37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 P38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1、 我国气温的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约50)原因:南北纬度位置高低不同(纬度因素),南北受冬季风影响大小不同;夏季南北温差不大(仅12)原因:太阳光直射北半球,北方白昼时间较长,接受太阳光不比南方少多少。2、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年降水量空间(地区)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是以夏季风能够影响的地区为标准划分的:其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P40图2-3
10、0)4、我国季风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 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的。降水类型:锋面雨, 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是导致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5、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2、 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3、 我国年降水量的最高记录是:台湾的火烧寮,年降水量最少的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第二节中国的河流: 重要图片:中国主要河流湖泊分布 P50长江水系图 P55黄河水系图流域区域分界线占全国总面积主要大河外流区域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
11、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相近)2/3流入太平洋: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海河、辽河、澜沧江(境外称湄公河)。流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在印度境内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怒江。流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内流区域1/3流入沙漠或内陆湖泊:塔里木河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黑龙江;水量最大的河流是长江;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是黄河。项目长江黄河发源地唐古拉山(各拉丹冬峰)巴颜喀拉山注入的海洋东海渤海长度6300千米5464千米(呈巨大“几”字型)流经的省区青 藏 川 云 渝 鄂 湘 赣 皖 苏 沪青 川 甘 宁 内蒙古 晋 陕 豫 鲁
12、流经的地形区青藏、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 华北平原主要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最长的支流)、乌江、湘江、赣江汾河、渭河、湟水、洮河上中下游的分界上中界:宜昌(湖北) 中下界 湖口(江西)河 口(内蒙古) 旧孟津(河南)【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原因】:这要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自然原因:黄河中游及支流流经的黄土高原地面光秃裸露、斜坡多,土质结构疏松,多孔隙和直立方向的裂隙,易被水侵蚀,且夏季多暴雨,对地表冲刷力大。二是人为因素:人类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的植被严重破坏。【黄河下游进入平原地区后,成为“地上河”的原因】:教材P57页
13、第一自然段【治理黄河水患的措施有那些】:教材P57页 最后一段文字。【为什么自古以来长江就有“黄金水道”的美誉?】:长江支流众多,构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现在,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工业中心和城市集中,运输需求大,干流航线和多条铁路线、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内地和沿海,由联系南北广大地区。干支流通航里程已达7万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一、 什么是自然资源:存在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1、 主要类型: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
14、2、 自然资源的特征(1) 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科学技术进步不断拓展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空间:空气、风景(2) 自然资源数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3、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4、读图3-6、3-7。5、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核能、氢能等。特点:污染小、储量大、分布广等。低碳经济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一、 人多地少1、 土地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2、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不及世界的1/3。一、 类型齐全1、 各类土地资源齐全:耕地、林地、草地等(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比例图)2、 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居世界前列。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
15、小。3、 中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以及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等。二、 区域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1、 耕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2、 林地分布在东北、西南(天然林)和东南山区(人工林和次生林)。3、 草地分布在北部、西部内陆地区。4、 土地资源质量的区域差异:区域地形热量与降水土地类型东部季风区北方平原广,耕地多热量较低,降水少旱地为主南方丘陵山地耕地少热量高,降水丰富水田为主西部内陆荒漠为主耕地少热量较为丰富,降水不足草地和荒漠为主青藏高原光照充足,热量不足高寒荒野三、 珍惜每一寸土地1、 耕地存在的问题:人均少,后备土地资源
16、不足,工矿与建筑用地占用及乱占耕地,使耕 地面积减少对策:提高耕地的生产力;适当开垦荒地,提高利用率。2、 林地存在的问题:管理不力,滥伐现象严重对策:营林、护林、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3、 草地存在的问题:超载,管理不力,造成退化确定合理的载畜量,划区轮牧,防灾。4、 中国的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18亿亩。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一、“东多西少,南多北少”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特点。1、 南方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却占全国总流量80%以上。2、 黄、淮、海流域面积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但水资源只占6%。3、 水资源空间分布的五个带:P73;图3-20二、时间分配不均及其对生产的影响。1、 中国
17、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2、 对生产的影响易造成干旱和洪涝灾害。三、节约每一滴水1、 地区分布不均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最大规模)。2、 时间分布不均兴建水库。(小浪底)(三峡水利枢纽)。3、 污染和浪费节约和防治4、 缓解缺水问题的根本途径: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节水型社会”。5、 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条路线:P76图3-24.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一、 多样的生物资源1、 优越的海洋自然环境(1) 地跨多个温度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2) 大陆架面积宽广。(3) 海水温度适中。2、 四大海产:大
18、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3、 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最大)、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二、巨量的化学资源1、 长芦盐场最大、淮北盐场、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三、保护“蓝色国土”海洋资源存在的问题: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成因:沿海工厂和城市向海洋排污、石油污染处于严重、赤潮的频频出现。治理: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防止海洋污染,并对海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一节:农业1、 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 目前,中国的谷物、肉类、籽棉、油菜籽、茶叶、水果等农产
19、品产量居世界第1位;谷物人均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棉花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3、 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新型农业:创汇农业、观光农业、绿色农业等。水稻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4、 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南方属水稻集中产区,北方属小麦集中产区。记住商品粮基地(在图上找出)。5、 中国经济作物有: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饮料作物、药用作物等,经济作物具有:经济价值高、种植技术要求高、商品率高等特点。6、 油菜在中国种植面积最广,长江流域是中国最大的油菜产区;花生在山东、河南两省相对集中。甘蔗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广西为最大产区;甜菜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地。7
20、、 中国的畜牧业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四大牧区是: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有利条件:草原辽阔,牧场宽广,水草肥美,适宜放牧。8、 农耕区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四川、湖南、河南是中国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饲养方式由农户分散饲养向专业化生产转变。第二节:工业1、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煤炭、钢铁、水泥、发电量、棉布、汽车、电视机、电冰箱等的产量居世界首位。中国工业生产已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中国的工业布局趋于相对均衡。东部沿海工业得以改造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得以全面振兴,中西部地区得以拓展和升级。2、 煤炭是中国第一大能源,山西、内蒙古、陕西是中国主要产煤区。石油是中国第二大能源,大
21、庆油田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长庆油田、胜利油田、中原油田、华北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等也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中国西北和近海大陆架的石油、天然气开发,已相继取代了重大突破。记住水电站的位置P94。中国是世界上钢铁产量最多的国家。中国大型钢铁工业基地,在东部沿海地区有鞍山、唐山、邯郸、莱芜、张家港和上海等,在中部地区有太原、武汉、湘潭、新余、马鞍山等,在西部地区有包头、攀枝花等。(在图上找出)3、 中国基本形成以工业设备、农业机械、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布局相对合理的机械工业体系,形成辽中南、京津唐、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武汉、重庆等全国性大型机械工业基地。4
22、、 纺织工业已形成包括棉、毛、丝、麻纺织和化纤等行业在内地完整体系。以棉纺织工业最为重要。上海、天津、青岛、石家庄、郑州、西安、武汉等地是主要的棉纺织工业基地。(在图上找出)5、 中国现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高新技术出口国。战略性新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资源和能源消耗较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特点。6、 中国现已成为计算机、手机、软件制造大国,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数已跃居世界首位。7、 中国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主要有四大密集区: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上海高新区为中心的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深圳高新区为中心
23、的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西安杨凌高新区为中心的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第三节:交通运输业1、 交通运输也具有先行发展的特征。2、 交通线路总长度、运输工具的数量均有大幅度增长,交通干线向内地和边疆逐渐延伸,交通网络基本形成,运输能力不断提高。3、 我国西部主要有青藏、川藏、新藏、滇藏公路和兰新、成昆、北疆、青藏等铁路。4、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中国铁路的地位尤为突出。中国已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南北向的铁路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太焦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等;东西向的有:滨洲线-滨绥线、京包线-包兰线、陇海线-兰新线
24、、沪昆线等。综合性的交通运输枢纽有:北京、上海、郑州、武汉、广州等。5、 铁路运输速度快,运载量较大,运价较低,适宜于长距离运送客、货的现代化运输方式。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速度较快,适应性强,可以满足“门对门”的服务要求,把客、货直接运到目的地,是短途运输的主要方式。水路运输主要包括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两大类。水路运输的优点是运载量大、投资省、运价低,缺点是速度慢、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是一种适宜运输量大、距离长、时效性不很强的大宗货物运输方式。海洋运输又分为沿海航线和远洋航线,沿海航线是联系中国南北的海运干线。航空运输具有速度快、舒适、安全等优点。航空运输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现代
25、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管道运输是适宜运输液体和气体等物资的一种现代化运输方式。它的优点是运量大、运价低、损耗少、安全可靠、连续性强、管理方便等,但也有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等缺点。6、 人们出行或运输货物,要根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以及路途的远近和具体要求,来选择最佳的交通运输方式。第二部分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编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秦岭淮河线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3)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4)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5)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6)湿润地区与半湿润
26、地区分界线(7)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 (8)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分界线(9)水田与旱地分界线 (10)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地理差异秦岭淮河以南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河流封冻状况不封冻封冻温度带亚热带、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干湿状况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800毫米800毫米气候类型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耕地类型水田为主旱地为主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主要经济作物甘蔗、油菜、棉花甜菜、花生、棉花主要经济林木柑橘、茶叶等苹果、柿、枣主食大米面食主要运输方式公
27、路、铁路、水运公路、铁路民居特点墙体高、屋顶坡度大墙体厚、坡度小(二)四大地理区域1.分界线:秦岭淮河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2.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3.确定分界线的主导因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气候(温度)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夏季风(降水)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地形地势(平均海拔)二北方地区1.位置: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青藏高原、大兴安岭以东。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3.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4.气候:温带季风气候5.重要农业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 6.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7.重要林
28、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8.年降水量:400-800毫米。9.作物熟制: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10.主要作物:小麦、玉米、大豆、甜菜、棉花、谷子。 11.耕地类型:旱地。12.矿产资源: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13.主要矿产地:黑龙江省鸡西、鹤岗煤矿,大庆油田。辽宁省鞍山、本溪铁矿,辽河油田。河北省开滦、峰峰煤矿,迁安、武安铁矿,华北油田。陕西省神府煤矿。山西省大同、阳泉、西山煤矿。山东省兖州煤矿、胜利油田、招远金矿。河南省平顶山煤矿。山东省与河南省交界处的中原油田。安徽省-淮北煤矿。14.工业区: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15.工业中心:太
29、原、郑州、西安、兰州等。 16:著名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三南方地区1.位置: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3.民族:本区拥有30多个民族,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4.地形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5.气候: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6.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7.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8.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天府之国”成都平原、 “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9.主要物产: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桑蚕、甘蔗、淡水鱼和热带作物10.商品粮基地:江汉平原、洞庭湖、鄱阳湖平
30、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成都平原、珠三角11.热带作物产区:海南岛、雷州半岛、台湾岛南部、云南省南部。12.中国热带作物主要有:橡胶、椰子、咖啡、胡椒、剑麻、油棕 13.耕地类型:水田14.矿产资源:有色金属及煤铁等矿产资源 15.主要矿产地:江西德兴铜矿和大余钨矿、湖南水口山铅锌矿和锡矿山锑矿、云南个旧锡矿和东川铜矿、贵州铜仁汞矿、广西平果铝土矿,安徽淮南煤矿和马鞍山铁矿,武汉大冶铁矿,贵州六盘水煤矿,四川攀枝花煤矿和攀枝花铁矿,海南石碌铁矿16.主要能源:水能资源丰富 17.主要水电站:三峡、葛洲坝、二滩、龙滩等18.旅游资源:西双版纳、长江三峡、桂林山水、西湖、安徽黄山、苏州园林,台湾日
31、月潭等四西北地区1.位置:位于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以西。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3.民族:汉族约占全国的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4.地形:高原和盆地为主。 5.自然环境特征:干旱6.干旱原因:地处内陆,又有山岭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7.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并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趋势。8.地面植被:东部为肥美草原,中部为荒漠草原,西北为荒漠。9.河流特点:河流稀少,且大多数内流河。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10.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内蒙古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11.矿产资
32、源:伊敏河、霍林河煤矿,白云鄂博铁矿、稀土矿,鄂尔多斯煤矿、石嘴山煤矿、金昌镍矿、克拉玛依和南疆石油、鄂尔多斯为新兴的特大型能源生产基地。12.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13.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水资源短缺。14.农业类型: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多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为绿洲农业。五青藏地区1.位置与范围: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仅占全国的1左右。3.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4.自然环境特征:高寒(原因是海拔高)5.河流特点: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长江
33、、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都发源于这里。6.珍惜动物:藏羚羊、雪豹、野驴。 7.环境问题:自然环境严酷,生态脆弱。8.保护环境的意义:防止生态破坏和草场退化,保护珍稀动物。9.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10.农业类型: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农业为河谷农业(地势较低,气温较高)。 11.主要农业区: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12.主要农作物:青稞、豌豆、小麦、油菜等。 13.主要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14.作物高产的原因:光照强,日照充足,有利于作物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较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
34、。15.民族和宗教:藏族的主要聚居区。藏族人民多信奉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16.宗教建筑:拉萨市的布达拉宫、西宁市塔尔寺。17.交通运输业: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等公路,青藏铁路,以拉萨为中心的航空网络。18.交通的影响:由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青藏地区的工农业生产获得了快速的发展,青藏高原现已成为旅游观光和科学考察的宝地。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东北地区1.地理位置与范围:东北地区包括黑、吉和辽三省(简称东北三省),位于中国东北部,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2.地形特征: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
35、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3.气候特征: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中国降水较多的地区。4.人口分布:(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可多,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山区人口较少。(2)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等。其中满族人数最多5.城市分布:(1)东北地区是中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线(哈大线、滨洲线、滨
36、绥线)沿线地区(铁路运输占主要地位),(2)哈尔滨: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和重要的铁路枢纽。机械、医药、食品、石油化学、亚麻纺织、甜菜制糖等工业部门地位突出。(3)长春: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是中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汽车制造、铁路车辆制造。(4)沈阳: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机电、重型机械、有色冶金著称。(5)大连: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全国重要的水产基地。造船、机车制造、石油化学、服装等工业发达。6.农产品生产基地(1)农业发展条件: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2)主要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大豆。其中玉米以松嫩平原和
37、辽河平原相对集中。小麦在东北平原广泛分布。经济作物:甜菜、花生、亚麻。甜菜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3)农业地位:东北地区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有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7.重工业基地:(1)发展条件: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黑龙江省-鸡西、鹤岗煤矿,大庆油田。辽宁省抚顺煤矿,鞍山、本溪铁矿,辽河油田。)(2)工业特征和工业部门: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汽车、石油化学工业等。21世纪以来,东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和轻纺工业也有了长足发展。(3)工业布局:哈尔滨是中国重要的动力机械基地。以沈阳、齐齐哈尔为中心,形成了重型机械、冶金设备生产基地。以长
38、春、大连为中心,形成了运输机械制造基地。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大庆油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油田。(4)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尤其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升。8.辽中南工业基地(1)发展条件: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抚顺煤矿,鞍山、本溪铁矿,辽河油田) 便利的交通运输。(2)主要工业部门: 沈阳机械工业 鞍山和本溪钢铁工业 抚顺石油化学 辽阳化学工业 大连造船工业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第一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一地理概况1.位置: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与广东省深圳市相连。2.范围或组成: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
39、界”三部分组成。3.面积与人口:地狭人稠。4.地形特征:以低山、丘陵为主,平原狭小。5.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温暖湿润,四季宜人。6.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及措施(1)问题:城市建设用地严重不足(2)措施:“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二发达的交通运输1地位;世界重要的交通运输中心,有许多航线通往世界各地。2发展现状:(1)海运:香港港口自然条件优越,拥有宽广的海域和良好的港口设施,香港拥有规模庞大的国际商船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之一。(2)航空:1998年香港新机场建成启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香港作为国际航空中心的地位。(3)铁路与公路:香港与祖国内地有京九、广深铁路、高速公
40、路、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相连,交通运输非常便捷。三先进的现代服务业(支柱产业)1.旅游业:亚洲最大的海洋公园、“宋城”、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坐佛、迪斯尼乐园2.国际会展中心:全球的国际会议和展览中心3.国际信息中心:报业、电视、广播、出版、邮政都很发达4.发达的教育: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四国际经济贸易中心1.地位:国际金融中心、国际经济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全球最具有竞争力和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2.发展条件:背倚祖国内地和面向国际市场,以及合理的政策和良好的管理。3.经济结构:(1)对外贸易:自由港,对外贸易长期是主导产业。(2)商业:“购物天堂”。(3)金融业: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41、4.产业升级:目前:现代服务业为支柱产业。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一地理概况1.位置: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西南,背靠珠江三角洲,毗邻珠海经济特区。2.范围或组成: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3.人口分布:政府驻地澳门半岛集中了澳门的大部分人口,4.面积变化及原因:填海造地,陆地面积逐渐扩大。二“海上花园”1气候与环境:澳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约20,气候宜人,环境优雅,有“海上花园”之称。2.主要旅游景点:大三巴牌坊,妈祖庙,唐城,葡京娱乐城等3.经济(1)经济特征:自由港,经济支柱:博彩、旅游业(2)工业部门:服装、玩具、电子、彩瓷和造船。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
42、外向型经济一优越的地理位置1.珠江三角洲的成因:由珠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2.位置及重要性: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与东南亚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是中国的“南大门”。3.地形:以平原为主。4.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5.发展条件:土地肥沃,河网纵横,水热充足6.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组成: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组成7.珠江三角洲区域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1)政策条件:国家政策优惠,对外开放的前沿(2)区位条件:地理位置优越,农业基础好,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3)人文
43、条件:著名侨乡,便于吸引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二外向型经济的壮大1.区域经济特点:中国外向型产业密集的区域。2.发展情况:从境外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与管理模式,4.主要城市及发展(1)广州: “羊城”,为广东省省会,著名的侨乡,珠三角的中心城市,广州港是华南地区的国际贸易巨港,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新兴的国家航空枢纽。粤剧、粤菜、岭南画派、岭南建筑、岭南园林等蜚声海内外。(2)深圳:深圳位于珠江口东侧,南邻香港特别行政区,重要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综合竞争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3)珠海:珠海位于珠江口西侧,南邻澳门特别行政区,形成纺织、轻工、电子等多种行业。水产品丰富
44、,旅游城市,现在建有大型机场。5经济发展:(1)广州加速推动产业升级,形成了较多的高新技术产业群。(2)珠江三角洲区域重视产业升级,强调区域创新,注重加强与香港、澳门的联系,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第四节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1.成因: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2.发展农业的条件: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河网纵横。3.位置: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4.交通:长江黄金水道和众多的铁路、公路干线,港口群、航空港5.地位: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6.上海港:是中国沿海主要的枢纽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各港口第一位。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1.上海: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是中国最大工业城市、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