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偃师高中2013级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6915673 上传时间:2024-12-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偃师高中2013级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偃师高中2013级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偃师高中2013级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偃师高中2013级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偃师高中2013级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偃师高中2013级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过春节”又称为“过年”。“年”的甲骨文写法为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人们祈求谷物生产大丰收B自然经济在中国古代一直占主导地位C为了纪念神农氏D农业生产是中国古代立国的根本2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发展期。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最大意义在于()A扩大了耕作面积 B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C丰富了农

2、作物品种 D积累了生产经验3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4国语齐语:“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斤,试诸壤土。”这段史料说明()A春秋时期青铜器制造业发达B春秋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C春秋时期畜牧业发达D春秋时期农业耕作技术提高5清政府正式派官员和商人携物出洋赴赛,始自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大清国的展品“物件悉遵华式,专为手工制造,无一借助机器”。经评判,中国赛品“以丝、茶、瓷器、绸货、雕花瓷器、景泰

3、器,在各国中推为第一”。材料反映了()中国传统手工业产品仍驰名中外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商品输入对中国传统手工业冲击不大机器工业优势地位尚未形成清政府的政策逐渐发生了变化A BC D6近年来,广州与福建泉州在争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上产生一些争论,如果你支持广州是始发港,你认为最有力的证据是()A2002年广州召开大型的“海上丝路与广州港”学术讨论会B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朝船队到达了东南亚、印度洋南岸和斯里兰卡等地C1993年出版的论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一书D广州汉墓出土的大量舶来品及广州南海神庙、清真先贤古墓等遗址7九章算术中的均输章第27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

4、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这则材料本质上反映了()A实行抑商政策 B汉代关税的数额相当高C农业的重要地位 D对“市”严格管理8马克思、恩格斯说:“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以下叙述中对上述一段话理解正确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扩大了市场的需求市场需求的扩大刺激了生产力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形成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工场手工业产生A B C D9在近代一些大国先后崛起,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与下列特色标题“先声夺人称大国”、“手伸五大洲”、“亚洲诸国的梦魇”、“后发制人称霸世界”所指国家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5、法国,俄国,英国,德国B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日本,美国C英国,俄国,美国,德国D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美国,德国10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在北美生根开花?”这说明()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C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D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11意大利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说:“(18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在漫不经心的观察者看来,仅仅是经济和技术问题,实际上它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问题

6、。”这里的“大变动”主要指()国际分工日益明显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工业开始发展资产阶级控制生产和市场阶级关系的变化和文学艺术的繁荣A BC D12就适应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而言,下列哪一事件明显区别于其他三个事件()A理学、心学的兴起 B巴黎公社的建立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D垄断组织的出现13洋务运动“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少外流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引文中的“贵局”应该是谁创办的()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崇厚1419世纪70年代英人的字林报直率地说:“英国所养水陆军,专为保护及扩充工业起见,所费不赀。若以我英所向来制造之物,而令人皆能制造,以夺我

7、利,是自作孽也。”这则材料如若真实,则可用来说明()A清朝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 B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条件C中英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 D英国树立海上霸权的目的15从文明史角度看,鸦片战争是西方先进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农业文明的一次冲击。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逐渐沦为殖民地社会中国封建经济日益解体,新的经济因素产生并发展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特征西学传入,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逐步深入,旧制度、旧观念受冲击A B C D161912年初,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写道:“往者,忧世之士亦尝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艰,而无效也。”“产业

8、革命,今也其时矣”!“无效”的原因是()A科技落后的制约 B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C官僚资本的垄断 D民族资本主义的软弱17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三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五六年殆值千万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则瓦解。故欧战既停,销路互滞,改革无术,失败接踵。与北方之煤矿相较,然知新旧之不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材料显示()原材料价格受“一战”影响大涨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发展机遇“一战”中重工业与轻工业同步发展技术与管理也关系到民族工业的兴衰A B C D18经济学家陈翰笙在20世纪40年代初谈到:

9、“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民族工业的发展影响着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工业发展民族工业发展取决于国家民族独立、政治清明、农村繁荣大规模发展民族工业只有提倡国货排斥洋货当时已经基本具备发展民族工业的基础A BC D19针对下列情况,我国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没收官僚资本 B土地改革C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D掀起“大跃进”运动201959年10月1日,中国举行建国10周年阅兵

10、。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抬着各种炼钢高炉模型,手捧公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为用十年左右时间主要工业产品赶上英国而奋斗”、“人民公社万岁”等口号。产生这种“狂热”的主要原因是()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B“抗美援朝”胜利C“左”倾错误影响 D三大改造完成21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1957年196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年份粮食产量棉花产量油料产量糖料产量195719505164.0419.61189.3195820000196.9477.01563.1195917000170.9410.41214.7196014350106.3194.1985.519611475

11、080.0181.4506.5A.1957年到1961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在持续下降B“文革”的“左”倾错误波及农业生产领域C1958年到l960年农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中央对国民经济实施“八字方针”政策后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22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我国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应是()A一化三改 B综合平衡C多快好省 D以粮为纲23农民与土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问题。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图1图2图3图1:农民在分配土地图2:

12、人民公社社员在集体劳动图3: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A改变了经营方式 B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保护了农民利益 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24建国后凭票供应生活必需品的票证制度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行,至90年代初取消。对这一变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条件B促进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推动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D反映了城乡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5广州沙面至今仍保存大量的西洋式建筑。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中,不包括()A清政府的对外政策B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影响C近代不平等条约 D中国建筑师主动学习、模仿西洋建筑艺术261902年6月26日大公报所刊登的一则征

13、婚广告,引述如下:“近有南国志士某君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条件如下:一要天足;二要晓中西学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这则征婚广告是迄今为止见诸报端的第一则未公开姓名的征婚广告,反映了此时()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近代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近代中国政治运动的影响人们思想的解放A B C D271906年除夕,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谕告,宣布从明年正月起,废除“婢膝奴颜,有伤气节”的下跪请安,大小官员相见,概用长揖,同时废除禀帖中的“卑职”等用语。其后,湖北、江苏、河南等省纷纷效仿。这种现象说明在当时()A平等观念在一定范围内传播B辛亥革命革除中国社会传

14、统陋习C三纲五常思想受到严重冲击D近代文明礼仪被中国人普遍接受28“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其人辄顾影自怜,私心窃喜,贫贱者亦步趋恐后。”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女性审美观念发生变化B外来文化被广泛接受C近代社会发生剧烈变革D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29三峡博物馆展出的珍贵文物中,有一张毛笔书写的告示:“照得编结毛辫,向非汉制所遗。自从满清入主,强迫人民为之。现已实行改革,积习自当力除。惟直光复伊始,剪否听民便宜。衣服暂可仍旧,并非必仿泰西。凡我大汉民族,切勿误会惊疑。”与此告示发布直接相关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15、D国民大革命301983年,有人针对杂志和日历的封面都是美女,说:“难道不能用女英雄代替美女吗?为什么不登卓越的工人、农民或在工作中作出特殊贡献的妇女的照片呢?”这一质疑说明改革开放初期()A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人们的思想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C不尊重劳动妇女的旧观念有所抬头D西方腐朽生活方式开始影响中国3120世纪初,实业家张謇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A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 B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C通过电话了解 D通过无线电报输送讯息32. 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

16、)政治革命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断发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民众盲目模仿西方A BC D二、非选择题(共52分)33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材料二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

17、多效之。徐光启文集卷十一材料三(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伦教荡然,纲常已矣。(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材料四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邻望,亦有田三十万亩,童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清)钱泳登楼杂记材料五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1)据材料一、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

18、。(1分)(2)据材料三、四,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哪些变化?(2分)(3)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为婚俗背景的社会政治、经济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5分)(4)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客观评价以江南“士大夫”为代表的这种道德伦理上的变化?(2分)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部分)年份总人口(万人)非农业人口(万人)城市化率(%)19501957551966465391371061816.5516.42195819606599466207122101373118.5020.741978198496259103475

19、152301968615.8219.0219852006104532129315210544207120.1432.53摘编自中国城市化率课题研究小组研究报告材料二在北京,每年都有300多万来自天南海北的农民工,和这个城市同在,与这个城市一起成长在经济发达、进城务工青年最密集的珠江三角洲,进城务工青年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25%以上据专家估计,农民工每年给城市经济创造1万亿2万亿元人民币的GDP增量,并为农村增加5000亿6000亿元人民币的收入另据北京市统计局的测算,目前北京市农民工的劳动力贡献,在建筑业占83%,在批发零售业占49%,在制造业占29%。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材料三目前在中国4

20、.8亿多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其中大专以上的只占到2.6%,初中及初中以下的仍占88%,从总体上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1994年转向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中,因素质太低而被遣返的占24.2%。“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课题组材料四2010年春节刚过,珠三角企业出现了新一轮“民工荒”。长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同样面临着“民工荒”的困扰。3月10日上午9点30分,农业部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集体采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提问:现在很多媒体有这样一个报道,很多地方出现了“民工荒”,在我们的报道中,很多农民工也向我们反映,他们到城里找不到工作,您认为这样的矛盾怎样解决?人民网材

21、料五日本工业经济腾飞过程中一段时间内出现了劳动力供给不足的现象。1961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农业基本法和农业现代化资金筹措法。规定在10年内要将农村中农户总数的60%转移到非农方面,同时计划由国家补贴利息,向农户提供长期低息贷款。这一规定促使农业现代化,改变原有的农业结构。20世纪80年代就普及了高中教育,使40%的农村适龄青年跨进了大学校园。同时,日本政府还在农村推行了一套职业训练制度,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摘自农民日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历史背景。(8分)(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对经济发

22、展的贡献及农村劳动力自身存在的不足。(4分)(3)根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借鉴日本经验解决我国“民工荒”的问题。(4分)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当时,尤其是十五世纪,绝大多数人口是自由的自耕农,尽管他们的所有权还隐藏在封建的招牌后面。在十七世纪的最后几十年,自耕农即独立农民还比租地农民阶级的人数多。大约在1750年,自耕农消失了。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材料二16世纪至19世纪前期英国城市人口统计表时期农村人口数城市人口数16世纪337.5万112.5万19世纪前期400万左右900万左右材料三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1)依据材料一、二说明英国城乡居民状况发生了

23、哪些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分)(2)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情况。材料三图所显示的DE和EF两个不同时间段的城镇人口各有什么变化?出现这些不同变化的原因各是什么?(8分)(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举例简要说明英国和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体现出的主要不同特点。(4分)(4)根据中英两国城市化进程所呈现的有关情况,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6分)偃师高中2013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1【答案】D【解析】从“人”从“禾”,即人的农业生产活动,早在自然经济出现之前,我国的农业生产已经出现,并奠定了中我国的文明基础。2【答案】B【解析】农业生产的最主要目的是

24、为最大效率地生产农产品,提高产量的做法包括扩大耕作面积、丰富农作物品种、积累生产经验等,而提高产量为根本目的。3【答案】C【解析】解题关键是“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说明小农经济下农民的生活非常艰难,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C项最符合题意。4【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意思是美金(青铜器)主要用来铸造兵器和礼器,而恶金(铁)主要用来铸造农具,答案是B。5【答案】C【解析】从中国的展品都是传统手工业品,并推为第一,可得到项正确。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闭关锁国逐渐被打破,从中国参加世界博览会这件事来看,中国的外交明显发生了变化,项正确,而项则明显错误,19世纪60年代起,在外国的商品

25、和机器输入的影响下,中国开启了近代化进程,不能说对中国传统手工业冲击不大。6【答案】D【解析】“论从史出”,历史结论必须有史实作为支持,而史实中最有说服力的是第一手资料历史遗址、文物。7【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信息说明封建关卡对商业活动的严重阻碍,从政策上说是抑商的表现。8【答案】A【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题目中的核心主张:新航路的开辟扩大的世界的交往,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注意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提法错误,况且材料中没有提及世界市场的形成;第项错误,因为早在新航路开辟之前,工场手工业最已经出现9【答案】B【解析】“先声夺人”主要是指首先进行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的西班牙、葡萄牙

26、,而“亚洲诸国的梦魇”主要是英国对亚洲的侵略,因为在近代史上对亚洲的侵略范围最广、时间最长、掠夺最严重的是英国,“后发制人称霸世界”当然是美国,据此可得到B答案10【答案】D【解析】题目的材料主要是说明工业化并不是以距离的远近作为传播的路径,到底是什么决定工业革命在某一国家的爆发?当然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11【答案】D【解析】解题关键是“不仅是经济和技术,还涉及政治、社会和文化”,强调政治和文化,只有项,项都是经济内容12【答案】D【解析】四个选项中只有垄断组织的出现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B、C项都是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理学、心学的兴起是维护旧的生产力,压抑了资本主义萌芽。13【答案】B【

27、解析】从材料中“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可知该局始于轮船航运业,在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对中国航运14【答案】A【解析】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英国人不可能随意出让自己的工业技术专利,因为那样不利于保护英国自己的工业。这正是我们洋务运动破产的重要原因:受到外资压制和排挤。业的垄断,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了洋商之利15【答案】B【解析】当两种不同的文明相撞时,两种文明必然会产生冲突,在冲突中又会融合。西方工业文明是先进的,而当时中国是一种落后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必然会对农业文明造成冲击,冲突中又会融合近代中国人们向西方学习,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体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习俗等方

28、面。项并不能体现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冲击。16【答案】B【解析】强调在1912年临时政府建立前产业革命无效,临时政府建立后恰逢其时,那么临时政府前后变化最大的是什么?当然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存与废。17【答案】D【解析】从“欧战”可知这是“一战”,结合“至五六年殆值千万”可知项正确,但材料中没有提及轻工业的发展情况,并且在“一战”期间我国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项提法错误;从题目“土法”“改革无术”可知项正确18【答案】C【解析】陈翰笙的观点是民族工业要实现真正的发展,必须要实现民族独立、政治清明和农村的繁荣,提倡国货并非发展工业的根本,直接可得到项,同时排除项;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的社会

29、性质没有改变,民族发展的前提都没有具备,故第项错误,答案为C19【答案】C【解析】本题通过表格旨在考查提取有效信息、调动与运用所学历史知识来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反映了我国钢铁生产和发电量极其落后,说明新中国刚成立时,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为此我国在“一五”计划中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20【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的史实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使党犯了“左”倾错误。它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2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所给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可用排除法解答。A项错在“产量在持续下降”;B项中“文革”开始于19

30、66年;D项中“八字方针”提出于1960年冬。22【答案】B【解析】1958年开始,由于经济建设中的“左”倾冒进思想,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国民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调和三年的经济困难,党中央在1961年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主要是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实现农、重、轻的协调发展,以克服国民经济中出现的严重困难。23【答案】A【解析】图1反映的是农村中的土地改革,图2是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图3是1978年之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本题考查的是其共性,可用排除法解答。B、C两项与人民公社化运动不符,该运动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

31、性;三个土地政策强调的都是土地公有制,D项排除。24【答案】B【解析】注意抓住关键词“不正确”,从材料可以看出票证制度命运的演变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无关25【答案】D【解析】沙面原是十三行港口的一部分,洋人多,清政府长期只开放十三行作为对外贸易点,自然受西洋文明影响多,A、B包括;近代欧美列强纷纷在广州沙面设领事馆,这与不平等条约有关。只有D项有问题,中国建筑师不是主动学习模仿的,是被迫或被动的。26【答案】B【解析】从征婚广告的“天足”就是大脚,即反对缠足,“晓中西学”说明此时西方思想对中国影响很大,婚礼要“除中国旧有之陋俗”说明人的思想解放了,这是近代中国进步的表现,而出现这种变

32、化的政治原因还是中国政治运动的推动。27【答案】A【解析】首先可以从时间上可以排除B项;D项“被中国人普遍接受”在材料中并未体现;由“下跪”变为“长揖”、废除“卑职”可知,这是平等观念的体现,并在湖北、灌输、河南等省效仿,因此A项是正确的。28【答案】C【解析】提取题目信息:从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开始,妇女的服饰发生重大变革,其原因是近代社会发生变革。中国社会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9【答案】C【解析】材料的意思是编结毛辫是清朝强迫人民做的,从现在开始要改革旧习,汉族民众不必惊慌。这和辛亥革命是分不开的30【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提示,“杂志和日历的封面都是美女”表达的是人们对

33、于美的追求,而质疑之声反映的是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反映女性一定是各条战线上的劳模,思想僵化是因为受到“左”倾思想的束缚,故应该选择B。31【答案】D【解析】1920年中国民航拉开序幕;火车速度较慢,往返时间长;而20世纪初清政府才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且发展缓慢。因此,选D项。32【答案】A【解析】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材料中辛亥革命前后社会习俗的变化,反映出了当时人们的一些观念发生了变化,符题意;在清统治时期,要求人们留辫子,因此,辫子在当时具有清朝统治的象征意义,革命后,人们对留辫子的人称为“猪尾巴”,“满奴”,可见断发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项正确;项材料并未反映。33 【答案】(1)科举(免

34、役);发展工商业。(1分)(2)崇尚奢侈;逾越传统伦理(道德沦丧);好诉讼。(2分)(3)政治因素:从专制皇权到国民革命和近代民国政府的建立;经济基础:从传统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家庭关系:从传统纲常伦理(父为子纲)到家庭成员的平等自由。(5分)(4)随着社会的发展,日渐突破传统趋于平等自由,但这种变化总是滞缓的、渐进的。(2分)34 【答案】(1)19501957:“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大量农民进入城镇和工矿就业。19581960:大跃进以大炼钢铁为中心,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19781984: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兴起、非农产业比重的不断提高

35、。19852006:随着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非农业人口增长速度大幅度提高。(8分)(2)贡献:加速城市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不足: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就业竞争力弱,就业空间小。(4分)(3)利用国家权力通过立法和政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规划和指导。普及高中教育和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4分)35【答案】 (1)变化:1518世纪,英国农村自耕农逐渐减少,最终消失;1619世纪,农村居民增加缓慢,城市居民迅速增加。原因:圈地运动使自耕农失去土地,自耕农这一阶层逐渐消失;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8分)(2

36、)DE段:城镇人口增长缓慢。由于十年“文革”以及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失误,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大批干部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EF段:城镇人口明显增长。农村体制改革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城镇人口增长较快;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城市经济活力进一步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8分)(3)英国:受经济活动的影响较大,如圈地运动、工业革命等;中国:受政治运动的影响较大,如“大跃进运动”、“文化大革命运动”等。(4分)(4)城市化进程往往受政治运动或经济活动的影响。良好的经济、政治活动会推动城市化的进程,而不恰当的经济、政治活动却会延缓甚至停滞城市化的进程。在城市化进程日趋明显的今天,更需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经济局面以及良好的政策措施作保障。(6分)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