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审视我们当今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中讲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而学生却听得头昏脑胀、昏昏欲睡,这样的教学,从表面上看,占满了课堂教学的所有时间,老师们也感到尽心尽力了,但是从学生学习的效果来看,是一种低效教学。怎样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做到更加有效,应该引起我们老师们的反思。下面我将根据搜集的资料并结合自己的教学谈几点认识与体会,与各位交流、共勉。一、 吃透教材,提高课堂高效性。作为一名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前提是将每一节课都认真研究,深入全面的剖析。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教学重点
2、,把握教学难点,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就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明确教学的重点是什么,就可以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当详则详,当略则略,主次分明。抓住教学的难点,设计教学的形式,问题的处理方式才不会单一,课堂教学才会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这样的课堂一定是精彩的,反之,如果我们自己对教学内容半生不熟,在课堂上恨不得手拿教参照本宣科,学生的思维也必定受到限制,这样的课堂谈何精彩,谈何高效?所以我们在教学前一定要吃透教材。二、 了解学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除了吃透教材,了解学生也很主要,因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真正学会
3、知识。每个年级的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都有所差异,这是我们必须接受的一个现实,处理好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这个问题,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教学中语言的运用应特别注意,有一次在学习中出现了“老当益壮”这个词,我并没有直接问学生“老当益壮”这个词在词典里是什么意思,怎么解释的。而是通过一张“夕阳红”打太极拳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这个词的意思,而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三、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是教师课前必备的环节,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才有课堂的高效。设计知识呈现的方法,设计逻辑思维的过程,设计与学生交往的方式等等。教师理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在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同时,应积极主动随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在教学活动和情感交流中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一节精心设计的好课,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对于学生思维、智力等的发展都有好处。当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边实践边总结,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