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罗田县双凤坳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九年级数学 学科
课题
《相似》
课时
1课时
课时
内容
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三)
主备人:文程勉
教学
目标
1.会利用判定定理证明简单图形中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进而得出边角关系.
2.培养推理论证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判定定理证明简单图形中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教学难点:找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集体备课
设计意图
(一)基本训练,巩固旧知
1.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 ( )
(2)两个相似三角形一定全等; ( )
(3)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相似; ( )
(4)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相似; ( )
(5)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 ( )
(6)有一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 ( )
(7)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 ( )
(8)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 ( )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做了几个题目,这节课我们再来做几个题目,先看一道例题.
(三)尝试指导,讲授新课
(师出示例题)
例 已知:如图,在Rt△ABC中,CD是斜边上的高.
求证:(1)△ACD∽△CBD;
(2)CD2=AD·BD.
复习巩固,加强知识的理解,对后面所学知识有帮助。
慢慢导入,过渡自然,引入新课。
(四)试探练习,回授调节
3.已知:如图,在Rt△ABC中,CD⊥AB于D.
求证:(1)△CBD∽△ABC;
(2)BC2=AB·BD.
4.已知,如图,△ABC∽△A′B′C′,AD和A′D′分别是BC和B′C′上的高.
求证:.
课外补充作业:
5.已知:如图,在Rt△ABC中,DE⊥AB于E点,
AE=3,AD=4,AB=6,求AC.
例题讲解,引导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
加强练习,使学生理解更加深入,方便运用。
作业
1.P54T2、3、4、5
2.《练习册》配套练习。
课后
反思
课外补充作业:
已知:如图,在△ABC中,CD是AB上的高,CD2=AD·BD.
求证:(1)△CBD∽△ACD;
(2)∠ACB=9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