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预制桩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二、工程概况
三、施工组织机构
四、总体施工方案
五、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
1、运输、堆放工程
2、试桩、打桩工程
六、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1、安全目标及保证措施
2、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3、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4、季节性施工措施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该工程项目拟建筑物桩基单位工程有:产品展示大厅、14#厂房施、变电所、动力车间、办公楼、食堂、机加车间七个单位工程
工方案的编制依据 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招标文件、招标答疑、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国家现行法规标准规范强制条文、对施工现场的踏勘、我项目部的生产经营能力和多年来的施工经验、其他相关地方规章等。
施工方案的编制原则 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响应招标文件和招标答疑文件中的要求;合理安排流水施工,合理利用资源;积极推广“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贯彻“节材、节能、节约资金、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宗旨;坚持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加强环境保护、不扰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组织设计指导服务于施工管理。
相关规范: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0-2001
2、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JGJ94-94
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6、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
7、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 GBJ119-88
8、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9、 钢筋焊接接头方法 JGJ26-95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采预应力混凝土方桩(国标图集辽2007G404),桩型号:PY-40(15-18),混凝土强度C40,预制桩截面400×400mm,图纸设计长度为15-18米,数量574根,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运输、试桩、打桩(锤击)等。工程质量为合格。
工程特点 项目单一,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工期紧迫,地质报告的不确定性,设计严禁接桩。
三、施工平面布置图
施工平面布置图设计依据保证质量和工期、布局合理、便于施工、合理利用资源、安全环保的原则,优化设计。
四、总体施工方案
1、质量目标:确保达到合格标准。
2、工期目标:
3、安全目标:施工现场无重大安全事故。
4、施工部署:合同签订后组织试桩,根据试桩情况及勘察结果确定桩长。根据工期合理划分施工段,有效利用时间组织流水施工。
5、劳动力组织:基于本工程,拟组织二组施工队伍来完成预制桩的制作、运输及沉桩施工任务:一组为制作运输组,负责预制桩的制作与长途运输工作;一组为施工现场项目组,负责桩孔勘测、沉桩工作。本工程特点是工期短,工作量大,工作内容多,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分批分阶段,及时组织员工进场,保证现场劳动力的充足及工程施工的连续性。。
6、主要施工机具安排:为完成本工程工作任务,拟投入以下几类设备:电焊机、起重机械、大件运输车、打桩机械、铲运机等。
五、主要分部项目工程的施工方法
预制桩强度达到100%方可进行沉桩。施工量574根,保证质量,力争提前竣工。
1、运输、堆放工程
当桩体砼强度达到100%以上时,方可进行运输。本工程设计桩长为15-18米左右,为保证桩平稳性,采用重型半挂牵引运输车。在限重范围内双层码放,垫硬木方与吊钩位置对齐,并用粗缆绳将桩与拖车捆扎牢固,防止运输途中滑落。
在施工现场配置一台50吨履带式吊车进行吊卸,一般情况下按区域配桩,直接运输到位、吊配到位。再依次摆放一层预制桩,桩顶向桩点,便于打桩机吊桩。
2、试桩、打桩工程
施工前对施工人员作技术交底,告知相关施工人员工程概况、技术要求和安全隐患。根据地勘报告和采用的设备、桩型,并结合近年来在附近打桩的施工经验确定基本数据:锤重63KN,最后贯入度不大于30毫米,截面为400×400mm长度为15-18米的预制桩。
施工前依据设计图纸及建设单位提供的规划点进行施工放线、依据相关参数选择桩长配桩。桩长应考虑满足锚入轨道梁500mm长钢筋的长度。因本工程单支轴线较长,固拟采用二台经纬仪对点复测轴线网,将有关的轴线用白灰撒线,用专用米尺量出所有桩位点,并在各点上钉大铁钉系红色绳,灌满滑石粉,经监理等有关人员检验无误并批准后,组织沉桩施工。沉桩时严格控制四度,即:桩身位移不大于10cm,桩身垂直度不大于1.0%,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小于设计要求,最后三阵贯入度不大于3cm。桩帽与桩间隙应适宜,以保证打桩锤与桩身同心度;桩与桩帽之间必要时应加弹簧皮垫,以防桩头打碎;当桩立直后在两互相垂直面用经纬仪和吊坠控制垂直度。在桩架侧面设置标尺,以观察确定贯入度。选择正确合理的打桩机行走路线,合理设置预制桩。尽可能减少二次倒运发生。以加快施工速度。具体参见施工平面布置图。当打桩时出现突然下沉、断裂、歪斜、跳桩、移位较大等情况,马上停止施工,立即会同监理、甲方或设计人员研究解决并书面出具方案,再继续施工。施工期间施工员及档案必须随同打桩同时做好施工纪录和施工日志,以备形成档案、备查。
六、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1、安全保证措施
本工程严格贯彻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组织安全施工。项目成立的同时。首先针对本工程对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考核,合格者方准许上岗参与本工程施工;其次进入施工现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发放合格的安全生产防护用品: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目镜、手套等,并告知如何使用防护用品;制定落实相应的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
2、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施工前各分项工程必须进行事先交底工作,施工过程中做好检查工作,完工后做好检查验收工作。
运输预制桩要以轻、稳为原则,运输过程中,尽可能匀速行驶,不允许突然加速、急刹车、急转弯、高速行驶。
打桩施工前技术人员对所有参与者,进行技术交底,放完桩点之后,反复校验,并报请监理、甲方等有关人员共同复验。严格控制桩身质量、垂直度、贯入度、偏移率等。做好施工纪录,发现问题与有关人员及时进行商讨处理,服从现场有关人员的管理,使工程资料与工程进展同步,最后配合有关方面人员做好交档及竣工验收工作。
3、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措施
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规定,贯彻文明施工要求。推行现代化管理方法,科学组织施工,做好现场文明施工的各项管理工作。对职工进行文明施工教育,遵守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制度提高自身的素质。
施工场地要保持场容场貌整洁,物料堆放整齐,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施工区域与生活区域严格分隔。
5、季节性施工措施
雨季施工期间,由专职安全员组织,进行一次全员雨季安全生产教育,落实安全岗位责任制。现场使用的机械、电器设备必须有防雨、防潮措施,检查各种设备接零、接地是否有效、安全。施工现场道路应加强维护。收集每日天气预报,雨前对于暂停使用的设备及时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雨后及时排除电箱、设备、电缆等周围的积水,并检查机械设备,操作等。
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