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蝜蝂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有关柳宗元的文学常识。
2.积累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
3.能准确的朗读文章并翻译文章。
过程与方法:
通关自己翻译和小组交流得到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讽刺的贪官为物所累、贪得无厌、最后身败名裂的可悲人生。
教学重点:以人写虫的构思和主题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讽刺的贪官为物所累、贪得无厌、最后身败名裂的可悲人生
教学进程:
一、 预习检测
解释下列加粗词在语境中的意思。
①卒踬仆不能起( ) ②苟能行( )
③又持取如故( ) ④亦以病矣( )
⑤又不艾(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各句。
(1)其背甚涩,物积不散,卒踬仆不能起。
(2)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惟恐蓄其不积。
(3)日思高其位,大其禄。
(4)亦是哀夫!
二、初读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疏通文句
重点研讨下列词句: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
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
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
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
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2、学生串讲课文大意。
3、概括全文讲了什么故事?
四、课文研讨
1、蝜蝂的本性是贪婪,作者是如何写其行为和下场的?
遇物辄取——贪婪的本性;卒踬仆不能起——贪婪到不惜生命;苟能行,又持取如故——本性难移。至坠地而死——贪婪的后果。
2、现今世人的行为又是怎么的?与蝜蝂有何相通之处?
3、请找到文中的叙述与议论的句子,并分组朗读,品味寓议于叙的好处。
4、这则寓言想要说明些什么呢?对你有什么启示?
点拨:这篇寓言小品,借小虫蝜蝂言事,讽刺“今世之嗜取者”聚敛资财、贪得无厌、至死不悟的丑恶面目和心态。本文虽然短小,却像是一面明镜,映射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
五、拓展延伸
1、你一千年后的你,对蝜蝂的故事有什么新的见解吗?
2、佳作品读 《说舍得》 【贾平凹】
世界是阴与阳的构成,人在世上活着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我们不否认我们有着强烈的欲望,比如面对了金钱,权势,声名和感情,欲望是人的本性,也是社会前进的动力。但是,欲望这头猛兽常常使我们难以把握,不是不及,便是过之,于是产生了太多的悲剧:有人愈是要获得愈是获得不了;有人终于获得了却大受其害。会活的人,或者说取得成功的人,其实懂得了两个字: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翻读古书,历史上有过了许多著名人物,韩信能胯下受辱方成大器,勾践卧薪尝胆终得灭吴,田忌与齐王赛马,以下肆对齐上肆,上肆对齐中肆,中肆对齐下肆,舍了小负之悲,得了全胜之喜。人是如此,万事万物何尝不也是这样呢?蛇是在蜕皮中长大,金是在沙砾中淘出,按摩是疼痛后的舒服,春天是走过冬天的繁荣。回顾我们经历过的事吧,许多时候我们因没有小忍而坏了大谋,许多时候我们吃了一点亏懊丧不已,不久却赢取了利好,为了保持我们的本真没有被一时的浮华迷惑,声名太盛则又使我们失去了行动的自在。舍舍得得,得得舍舍就充满在我们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演绎着成功和失败的故事啊,舍得实在是一种哲学,也是一种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