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兆麟初级中学初二学年语文同步练习 大自然的语言 4-16-d 40 廉洪涛 李兆楠 马秀菊 赵喜春 (一)积累与运用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A)A竺可桢(zh zhn)翩然(pin)孕育(yn)B销声匿迹(xio n)农谚(yn)延迟(yn)C簌簌(s)风雪载途(zi)衰草连天(shui)D经度(jng)差别(ch)海棠(tng)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D)A草长鹰飞 衰草连天 农谚 灵敏B北雁南飞 冰雪融化 显著 物侯C鸟语花香 籁籁下落 山脚 丘壑 D、割麦插禾 草木萌发 内陆 孕育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A.寒冬腊月,记者看到,马路边翘首张望的市民哈着气,跺着脚.
2、眼巴巴地张望着公交车驶来的方向。B.2010年10月18日,马勇所在的督查诉讼部接到一封来自贵阳市乌当区的匿名投诉电话。C.杜勤兰还能保持一贯的镇定,而管笑笑则按捺不住激动的情绪,泪洒当场。D.如果我们不曾知道这些习俗,不妨去重温一下。4.(3分)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诸葛亮七擒孟获(三国演义) B.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红楼梦)C.格列佛小人国灭火(格列佛游记) D.武松怒杀阎婆惜(水浒传) 5、 下面的语言说的得体的一项是( A )A、参加同学聚会时迟到了,你对大家说:“对不起,我来晚了,让大家久等了。”B、班干部批评了一个不守纪律的同学:“你这样做也太不道
3、德了吧。”C、同学邀你出去玩,你不想去,说:“你没看见我身体不好吗?去什么去呀?”D、夜深了,邻居家还在唱卡拉OK,你去规劝:“不要大叫大嚷,影响别人休息。”6、 填入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 。 A、就是缺少发现 B、就是要去发现 C、而是缺少发现 D、但是要去发现 7、古诗文默写。(1) 白头搔更短, 。(2) ?齐鲁青未了。(3) 听妇前致词: 。(4) ,千山高复低。(5) 坐观垂钓者, 。(6) 三峡中突出三峡山势的雄伟峻拔的句子是 重岩叠嶂 , 隐天蔽日 。 二、阅读(一)阅读生命与气候,思考并回答811题。
4、生命与气候 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主要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因此可以立即得出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到处都是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节肢动物,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所以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但是,植物进行了反击。化石显示,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素使细胞坚硬,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随着全球的植物大量生长,毫无约
5、束的光合作用从空气中吸取着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减少,而不能吸收未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地球进入了严寒期。动物又通过进一步进化进行了回击,主角是白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如何繁荣昌盛。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物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高达今天的3倍,地球大部分地区酷热而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在6500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消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再次反击,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二氧化碳,但能形成软土,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事实上,草地生态系统含有的碳比森林生态系
6、统还多。过去约4000万年来,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在草地的影响下,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200万年前进入冰川期。大约1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使地球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再度升高,尤其是近百早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也许,地球上的整个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着地球的大气环境,使气候能适合地球上生物生存进化的需要。换句话说,地球的生物圈是在主动地调节环境,而不是在被动在适应环境。果真如此,数十亿年的气候变迁不仅仅是太阳或地球的原因,生物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深深地参与其中了。8、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气候与生命的关系。(3分)答:生命与气
7、候共同进化。(气候是由两大生命系统的斗争决定的。或:动物占上风,地球产生温室效应;植物占上风,地球进入严寒期。)9、请写出本文的说明顺序。采用这样的顺序与说明内容有什么关系?(3分)答:以时间为说明顺序。本文说明内容是生命与气候共同进化,进化的前提是时间的推移。10、本文最后一段中加点的词语“果真如此”不能删去的理由是什么?(3分)答:“果真如此”表明如果前面的观点成立,就能产生后面的结果。所以不能删去。11、联系本文内容,调动你的知识积累,说说今后若干年地球的气候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并简述理由。(4分) 答:温室效应得到控制,气温升高的速度减缓。人类对温室效应的危害有充分的认识,已开始采取一
8、系列措施进行控制。或:温室效应加剧,气温进一步升高。人类活动增强,植被减少。或:温室效应与严寒期交替出现。主要看动物和植物哪一方占上风。(二)阅读什么是智力 ,回答12-17题。 什么是智力 什么是智力?有人说,智力涵义包括聪颖、预见、速度,能同时应付很多事件。有人把智力定义为学习、作判断的能力和想像力。在现代文献中,智力常常指的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还有人把智力表达得更简洁,说智力是作猜测,是发现一些新的内在秩序的“出色的猜测”。对许多人来说,就是你不知怎么办时,无计可施时,惯常的做法不奏效时,所需要的创新能力。那么人的智力是否高于其他动物呢?这取决于脑的发达程度。脑
9、只有外面那一层大脑皮层明显地与形成“新的联想”有关。而人的大脑皮层甚至比甜橙皮还薄,大约只有2毫米,仅相当于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人的大脑皮层布满了绉褶,但是如果把它剥离下来并将它展开,它的面积大约相当于4张打印纸。黑猩猩的大脑皮层只有1张打印纸那么大;猴子的像明信片那么大;老鼠的只有邮票那么大。因此,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12、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智力 。13、 本文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逻辑顺序14、第二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作比较 、打比方 、列数字 。15、第二段中两次用到“大约”一词,这体现了选文语言的什么特点?准确性、严密性。16、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介绍了对智力的多种解释,并通过人和动物大脑皮层的比较,说明了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17、 本文对“智力”作了五种解释。请说出你最赞同其中的哪一种,结合实例说明为什么。 (略)_2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