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班科学活动:好听的声音设计意图:真正的教育是生活与生活的摩擦,教育回归生活。对于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会更加喜欢直接用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触摸。“声音”这个主题很接近小朋友关注的生活,能在活动中满足小朋友的好奇与好动。特设计本次活动,通过小朋友自身的探索,在现实生活中去拓展经验。活动目标:1、体验探索的乐趣,愿意共同参与活动。2、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懂得好听的声音让人舒服和不好听的噪音让人不舒服。3、能用不同的材料探索出不同的声音。活动准备:木头、石头、塑料瓶活动过程:1、师幼打招呼。(1)讨论:身体哪些部位能发出声音。师:刚才我们用什么发出的声音跟客人老师打招呼?你还可以用你身体的哪
2、个部位发出声音?(2)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身体部位发出声音。2、出示不同材料,引导幼儿初步探索不同的声音。(1)出示材料(石头、木头、玻璃瓶、塑料瓶),让幼儿观察。(2)讲解规则:老师铃鼓一响,请将操作材料放回去。师:当铃声一响,请将“朋友”放回去。(3)分组探索不同的声音。(4)师幼讨论操作中产生不同的声音。师:你帮助谁发出了声音?你是怎么做的?3、播放音频,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1)引导幼儿认真听,猜一猜“谁来啦?”。(2)讨论声音的好听与不好听。师:猜猜谁来啦?(小鸟叫、水流声音、嘈杂声音)感觉怎么样?(3)师幼小结:好听的声音让人舒服和不好听的噪音让人不舒服。4、分发乐器,听音乐探索好听的声音。师:跟新朋友一起去试试,要发出好听的声音!(1)播放音乐,让幼儿根据音乐节奏探索好听音乐。(2)教师带领幼儿按节奏拍。5、师幼小结:那我们平时说话要用好听的声音说话。活动延伸:辨别几种不同的声音,知道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