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究串联电路电流规律的教学反思这是一个电学分组实验,教材中的实验安排是一个课时来完成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由于我们乡村中学的小孩动手和分析能力比较差,所以我就利用两课时来完成探究,第一节课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第二节课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这样更巩固了对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理解;并更好的练习电流表的使用;加强了学生连接电路的动手能力。本人在此结合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这堂课的教学实际就探究教学谈几点体会。一、注重了问题性 问题不仅是是物理探究的出发点,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原因。因为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
2、习也就只能是表层的和形式的。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提出“串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规律”的问题后,引起了学生极大地兴趣,激起了学生极大的探究欲望,就此问题学生还做出了多种猜想。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有出现了诸如电流表反向偏转和灯泡不亮等问题。学生在发现和解决这些新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有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兴趣,而且也促使学生深入地去思考和体验。因此,能否提出对学生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是科学探究的关键。因为问题意识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二、注重过程性学生的学生方式有接受
3、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接受学习重结论、轻过程。而在发现学习中,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发现学习则是结论和过程并重。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它们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当然,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会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并且学生有可能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结果表面上像一无所获,但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和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学生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实验中,有的学生花了一节课的时间没有得出完整的结论。但是,在这个探究过程中一方面充分暴露了学生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及矛盾;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学生的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和创新成果。所以,眼前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的。正因为如此,探究教学要强调过程,强调学生获得新知的经历和体验。三、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部分学生操作没能按要求去操作,导致电路接触不良,影响了实验效果。2、部分学生连接好电路后,急于观察实验现象,没有进行必要的检查,就闭合了开关,导致有短路现象的发生。本堂课,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给每个学生以同样的参与机会,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让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都得到提高,一堂课完整地按预定计划完成,也达到了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