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习题
1.关于质点的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就是一个体积很小的球
B.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
C.质点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只是一种“理想模型”
D.大的物体有时可以视为质点
解析:一个物体能否看做质点并不是由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决定,并非体积很小的物体才可看做质点,大的物体有时也可看做质点,故A、B错,D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C对.
答案:CD
2.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B.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C.参考系必须是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
D.研究物体的运动,可选择不同的参考系,但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于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而言,有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解析: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选用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到的结果可能不同.
答案:D
3.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
A.北京西开往梁山的1502次列车于9点43分从北京西发车
B.某人用15 s跑完100 m
C.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某场足球赛开赛15 min时甲队攻入一球
解析:火车发车是一个瞬时;1997年7月1日零时,是一个令全国人民兴奋的时刻;足球赛开赛15 min,甲队攻入一球,事情发生在一个瞬间;百米跑是一个运动过程,所以15 s表示时间.
答案:B
4.关于位移和路程,正确的说法是( )
A.位移和路程是相同的物理量
B.路程是标量,即表示位移的大小
C.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D.若物体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解析:位移是矢量,其大小是物体始、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是物体运动的路线长度.
答案:D
5.在直线坐标系上,如图所示,一物体从A运动到B,初位置的坐标xA=3 m,末位置的坐标xB=-2 m,它的坐标变化量是Δx=__________,如果由A到B所用时间是Δt=5 s,则此过程中物体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
解析:坐标变化量是Δx=xB-xA=-2 m-3 m=-5 m.也就是说物体的位移是Δx=-5 m,负号表示位移方向沿x轴负方向.
平均速度是v===-1 m/s.负号表示平均速度的方向沿x轴负方向.
答案:-5 m -1 m/s
6.下列各种对速率和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
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C.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体量
D.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
解析:平均速度指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矢量,方向为位移方向.平均速率指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标量,没有方向,所以不能用平均速率表示平均速度的大小,而瞬时速度的大小可用瞬时速率表示.A错,B对;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而不是位置变化,故C错;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平均速度都相等,且等于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答案:BD
7.(2011·合肥一中检测)物体A、B的x-t图象如图1-3-5所示,由图可知( )
图1-3-5
A.从第3 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 s才开始运动
C.在5 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 s末A、B相遇
D.5 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解析:由图知,A的斜率大,故A对;B的初位置x=5 m,A的初位置x=0 m,故B错;在前5 s内,B的位移小,故C、D错.
答案:A
8.如图1-3-7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x-t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0
B.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1 图1-3-7
D.甲、乙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
[解析] 由图象可知,t=0时甲的位置为x=x0,乙的位置为x=0,故两物体出发点相距x0,A正确;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两图线都是倾斜直线,即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B正确;甲从t=0开始计时就出发,乙在0~t1这段时间内保持静止,故甲比乙早出发的时间为t1,C正确;甲图线的斜率为负值,表明甲向负方向运动,乙图线的斜率为正值,表明乙向正方向运动,故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错误.
[答案] ABC
9.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70 m处的速度是9 m/s,10 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0.2 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9 m/s B.9.6 m/s
C.10 m/s D.5.1 m/s
解析: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应用总位移除以总时间,即==10 m/s.
答案:C
10.物体在甲、乙两地往返一次,从甲到乙的平均速度为v1,返回时的平均速度为v2,则物体往返一次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是( )
A.0 B.
C.0 D.
解析: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往返一次,说明最后物体回到了出发点,说明位移是零,因此平均速度是0;而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可由公式求平均速率:==,故选C.
答案:C
11.(2011·玉溪高一检测)如图3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物体的初速度都为零 图3
C.在t1时间内两物体平均速度相等
D.相遇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解析:甲图线的斜率不断变化,乙图线的斜率不变,故A对;t=0时两图线的斜率不为零,故B错;t1时间内位移相等,故C对;t1时刻甲的斜率大,故D对.
答案:ACD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B.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C.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也大
D.物体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解析:由加速度的定义式a=可知,加速度的大小是由速度的变化量和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共同决定的.速度变化越大,所用时间不确定,加速度不一定越大,A不正确;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既考虑了速度变化量又考虑了时间,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B正确.速度与加速度无必然关系,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很小.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越大,只能说明速度变化越快,不能说明速度变化越大,也不能说明物体运动越快,因此要正确区分速度v、速度变化量Δv和加速度a的不同.
答案:B
13.根据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物体的运动判断正确的是( )
A.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
B.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
C.v0<0,a>0,物体做减速运动
D.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
解析:只要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同向,速度就增大,物体就做加速运动.
答案:BCD
14.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1-5-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0<t<2 s内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
B.0~2 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1.5 m/s2
C.4 s~6 s 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D.0<t<2 s和5 s<t<6 s内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均相同 图1-5-4
解析:只要速度增大,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就相同,由图可知D正确A错误,由a==m/s2=1.5 m/s2,B正确.由图可知,4 s~6 s内速度先减小后反向增大,C错误.
答案:BD
15一质点自原点开始在x轴上运动,初速度v0>0,加速度a>0,当a值不断减小直至为零时,质点的( )
A.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减小
B.速度不断减小,位移继续增大
C.速度不断增大,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位移不断增大
D.速度不断减小,当a=0时,位移达到最大值
[解析] 由于初速度v0>0,加速度a>0,即速度和加速度同向,不管加速度大小如何变化,速度都是在增加的,当加速度减小时,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变小,即逐渐增加的慢了.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此后以该最大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继续增大.
[答案] C
16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1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则在这1 s内该物体的( )
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
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
[解析] 若两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匀加速运动,Δv=6 m/s,则a=6 m/s2;若两速度方向相反,取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10 m/s,Δv=v-v0=(-10-4) m/s=-14 m/s,所以a== m/s2=-14 m/s2,负号说明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故选项B、D正确.
[答案] BD
17.如图1所示,一小球沿光滑的水平桌面以10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与竖直墙壁碰撞后做反向运动,已知碰撞时间t=0.1 s,碰撞后小球的速度大小为8 m/s.求小球与墙壁碰撞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 图1
解析:小球与墙壁碰撞的0.1 s内,其速度先减小为零,后由零逐渐增至8 m/s,速度变化的方向与原运动方向相反,取碰后球的速度方向为正,则v为正值,v0为负值.
有a== m/s2=180 m/s2
答案:180 m/s2
18.(2011·孝感高一检测)如图2所示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初速度是3 m/s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5 m/s2
C.2 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D.前2 s的加速度与后2 s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图2
解析:由图象可知t=0时,v=3 m/s,故A正确;v-t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则a==-1.5 m/s2,故物体加速度大小为1.5 m/s2,方向沿负方向,B正确,D错误;在前2 s物体的速度一直是正的,说明物体运动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是单向直线运动,物体是不可能回到原点的,C错误.
答案:AB
19.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3所示,由图象可知( )
A.0~ta段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a~tb段火箭的加速度
B.在0~tb段火箭是上升的,在tb~tc段火箭是下落的
C.tb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
D.tc时刻火箭回到地面
解析:由图象斜率的大小可知A项正确;由于火箭在0~tc段的速度方向不变,故火箭应一直向上运动,所以B、C、D均错.
答案:A
5
展开阅读全文